華文網

非洲人居然也吃麵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舌尖上的非洲

非洲人居然也吃麵食?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舌尖上的非洲

2017-08-10 23:20非洲

中國人愛吃面,麵食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在中國,無論南北,都有極具特色的地方麵食。

愛吃、能吃、會吃的中國人用炒爆煎炸烹、蒸煮扒燴燉等各種方法把簡簡單單的麵粉與其他食材相搭配,創造出了無數的美味佳餚。

在肥沃富饒、物產豐富的非洲大地,那裡的人們也喜歡吃各種粉、面,雖然在做法以及形式上不像我們國家一樣花樣繁多,但也算是種類豐富了,

小布將在這裡介紹非洲的五種特色麵食,讓大家感受一下非洲吃貨的智慧。

迦納:福福(Fufu)

福福這個名字聽上去可愛極了,它實際上就是一種木薯粉(有時候也包含玉米麵粉、大蕉麵粉等)做成的麵團,是迦納的國菜。其實這種食物在非洲的很多國家都有,

是非洲人民的主食,只不過每個地方的叫法不同,在象牙海岸,人們叫它sakora,在喀麥隆的法語區,人們稱之為couscous。

福福經常和花生湯、棕櫚堅果湯、清湯或是各種肉湯一起吃,有時候也配著肉醬或菜。豪放的非洲人民一般用手揪一小塊兒泡在湯裡裹著菜,

或是蘸些肉醬直接塞嘴裡。

其實木薯粉我們國人也吃,鮮芋仙的芋圓還有珍珠奶茶裡面的珍珠就是木薯粉做的,只不過磨得比較精細,而且因為小所以沒了酸酸的味道。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每天吃一大坨酸爽芋圓當主食的趕腳。

索馬里:噗噗(Puff puffs)

這種顏色金黃的小團子在小布看來就是油炸麵團,不過是用玉米麵做的,和一杯茶配在一起便成了當地人的便捷早餐。

在尼日尼亞等一些非洲國家,人們也會把香蕉搗碎了揉在面裡,口感微甜,麵團蓬鬆軟糯,吃起來很香。在坦尚尼亞Puff puffs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街頭小吃,

肉豆蔻的加入會使得它有一種獨特的口感。

這種麵團我們在家也可以做,加雞蛋的話口感會更好。

如果你喜歡更豐富的口感的話,不如去南非瞧一瞧他們對於油炸麵團的改良。Vetkoek是南非的一種街頭小吃,其實就是把炸麵團切開塞進甜口或鹹口的餡兒,你可以選擇夾奶油或蜂蜜,也可以選擇夾碎牛肉或咖喱等,看上去有點像迷你版的漢堡。

當你穿梭在南非的各大景點時,覺得餓了的話一定要買Vetkoek嘗嘗,既美味又能迅速補充能量,但要注意它很容易讓你發胖。

南非:種子麵包(The seed bread)

眾所周知,非洲土壤肥沃,據說當地人在雨季撒下木薯種子,可以完全不用打理,只等成熟時採摘。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那裡的堅果品質優良,盛產腰果、肉豆蔻等,世界上最大的堅果——海椰子果,就生長在非洲的塞席爾。

南非人因地制宜,把各類堅果和麵包搭配在一起,種子麵包就這樣誕生了。這種麵包和普通麵包的做法差不多,不過卻不是以精細的小麥粉作為主要原料,而是用麥麩等粗糧和麵,加入芝麻、亞麻籽、腰果等堅果。

別看它外表粗糙,卻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其他麵包、小吃比起來也更健康,你可以塗上非洲當地產的純天然蜂蜜,絕對是最佳的綠色食品。

如果是為了追求美味的話,你一定要去嘗嘗東非的椰子麵包(East African Coconut Bread)。

這種麵包很甜,加入了用豆蔻製作的香料,它經常被比作甜甜圈,因為麵包裡面很輕而且很鬆軟,但是它是油炸的,可以在早餐單獨使用;由於其椰子口味,味道清淡,加上奶油咖喱就變成了午餐或晚餐。去旅遊的話,東非當地的酒店都會提供。

埃及:大餅(Egypt's bread)

就像在中國北方,人們愛吃的烙餅和饅頭一樣,埃及大餅既普通又普遍,是當地人的當家主食。它由麵粉加鹽和水發酵後烘成,呈扁圓形,主食麵包呈長條狀。

埃及製作大餅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居民一日三餐不可無大餅或主食麵包。無論是尋常百姓家,還是高檔酒店餐廳或者海鮮館,大餅蘸醬都是頭一道菜。

漫步在開羅城裡那些喧鬧的大街小巷,一個大餅就能讓你品出濃濃的阿拉伯風情。

衣索比亞:英吉拉(Injera)

在衣索比亞人的心目中,英吉拉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他們在3000年裡天天吃頓頓吃,還不厭煩,這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英吉拉的原料是一種叫做苔麩的小顆粒狀作物,衣索比亞人把這種小顆粒磨成粉,然後加水和成面,放在蘆葦編的大圓筐裡攤開,蓋上蓋子放兩三天。待發酵後拿出來一蒸,就成為看起來圓圓的、聞起來嗖嗖的、摸起來軟軟的、吃起來酸酸的、佈滿小孔的大攤餅了。

英吉拉可以以各種形式上桌,有時卷著,有時鋪著。但吃法是一樣的,撕下一小塊兒,把肉或菜捲進去,蘸上湯汁,塞到嘴裡即可。

非洲總會給旅人帶來新的東西,美食也是如此。在非洲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們,因為氣候、種族、宗教等因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這片神奇的土地,一直敞開心扉等待好奇的旅人前來探索!

你可以選擇夾奶油或蜂蜜,也可以選擇夾碎牛肉或咖喱等,看上去有點像迷你版的漢堡。

當你穿梭在南非的各大景點時,覺得餓了的話一定要買Vetkoek嘗嘗,既美味又能迅速補充能量,但要注意它很容易讓你發胖。

南非:種子麵包(The seed bread)

眾所周知,非洲土壤肥沃,據說當地人在雨季撒下木薯種子,可以完全不用打理,只等成熟時採摘。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那裡的堅果品質優良,盛產腰果、肉豆蔻等,世界上最大的堅果——海椰子果,就生長在非洲的塞席爾。

南非人因地制宜,把各類堅果和麵包搭配在一起,種子麵包就這樣誕生了。這種麵包和普通麵包的做法差不多,不過卻不是以精細的小麥粉作為主要原料,而是用麥麩等粗糧和麵,加入芝麻、亞麻籽、腰果等堅果。

別看它外表粗糙,卻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其他麵包、小吃比起來也更健康,你可以塗上非洲當地產的純天然蜂蜜,絕對是最佳的綠色食品。

如果是為了追求美味的話,你一定要去嘗嘗東非的椰子麵包(East African Coconut Bread)。

這種麵包很甜,加入了用豆蔻製作的香料,它經常被比作甜甜圈,因為麵包裡面很輕而且很鬆軟,但是它是油炸的,可以在早餐單獨使用;由於其椰子口味,味道清淡,加上奶油咖喱就變成了午餐或晚餐。去旅遊的話,東非當地的酒店都會提供。

埃及:大餅(Egypt's bread)

就像在中國北方,人們愛吃的烙餅和饅頭一樣,埃及大餅既普通又普遍,是當地人的當家主食。它由麵粉加鹽和水發酵後烘成,呈扁圓形,主食麵包呈長條狀。

埃及製作大餅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居民一日三餐不可無大餅或主食麵包。無論是尋常百姓家,還是高檔酒店餐廳或者海鮮館,大餅蘸醬都是頭一道菜。

漫步在開羅城裡那些喧鬧的大街小巷,一個大餅就能讓你品出濃濃的阿拉伯風情。

衣索比亞:英吉拉(Injera)

在衣索比亞人的心目中,英吉拉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他們在3000年裡天天吃頓頓吃,還不厭煩,這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英吉拉的原料是一種叫做苔麩的小顆粒狀作物,衣索比亞人把這種小顆粒磨成粉,然後加水和成面,放在蘆葦編的大圓筐裡攤開,蓋上蓋子放兩三天。待發酵後拿出來一蒸,就成為看起來圓圓的、聞起來嗖嗖的、摸起來軟軟的、吃起來酸酸的、佈滿小孔的大攤餅了。

英吉拉可以以各種形式上桌,有時卷著,有時鋪著。但吃法是一樣的,撕下一小塊兒,把肉或菜捲進去,蘸上湯汁,塞到嘴裡即可。

非洲總會給旅人帶來新的東西,美食也是如此。在非洲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們,因為氣候、種族、宗教等因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這片神奇的土地,一直敞開心扉等待好奇的旅人前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