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甲午戰爭清軍彈藥消耗量遠高於日軍十幾倍,為何殺敵卻極少?

甲午中日戰爭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因此國人對於這場戰爭失敗原因的反思相當透徹,相關著作不勝枚舉。

然而最近在閱讀這段歷史時看到的一個細節卻引起了我極大的關注和不解,

那就是根據雙方的記載,在每場戰鬥中清國軍的彈藥消耗量都要遠高於日軍,而且高出十幾倍之多。但是殺傷日軍的數量卻非常少。

.

這個細節就不太符合很多人的常識了,我們很慣常的一種認識就是甲午戰爭中清軍的彈藥是要比日軍困難的,

很多影視作品中反映的都是清軍英勇抗敵,打著打著卻發現沒彈藥了,因為買彈藥的錢被太后拿去修園子了,被官員貪污了,所以清軍經常是在缺少彈藥的情況下敗給日軍的。

然而卻有史料顯示幾乎在每場戰役中清軍消耗的彈藥量都遠高於日軍的,這不就說明實際上清軍的彈藥比日軍還要富裕?這哪像是缺少彈藥的樣子。像缺少彈藥的八路,都是恨不能把敵人放到眼前再開槍。

▲甲午戰爭要圖

那麼這個不太符合常識的現象是如何造成的呢?

是不是清軍平時的訓練水準低,槍法太差,所以瘋狂開槍也打不著幾個日軍呢?我曾經聽過這麼一個說法,說甲午戰爭期間,清軍士兵朝天放槍。這並不是“鳴槍示警”,

而是因為他們以前用弓箭用習慣了。射弓箭的時候不就是先瞄準目標,然後向上抬一定的角度再放箭嘛,因為弓箭的軌跡是一個抛物線。晚清的這些士兵雖然改用了洋槍,但沒有接受過西式的軍事訓練,以為槍也是像弓箭那麼用呢。

缺乏軍事訓練可能確實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中,承擔陸戰任務的主要是李鴻章的淮軍。

淮軍自誕生之初就是使用火器的,配備了先進的洋槍洋炮。而且根據以往的戰績來看,無論是鎮壓太平天國,圍剿撚軍,還是中法戰爭中和法軍作戰,淮軍都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不至於槍法差到耗彈量超對方十幾倍卻打不著幾個敵人的程度。

而且淮軍玩槍可比日本人早多了。

▲甲午戰爭

淮軍是1862年建軍的,當時太平軍圍攻上海,而曾國藩的湘軍又騰不出兵力來支援上海,因此當時還在曾國藩幕中的李鴻章請纓組建一直淮軍支援上海。

由於李鴻章思想非常先進,對洋務也非常瞭解,所以淮軍在建軍之初就配備了先進的火器。而且由於上海是重要的通商口岸,淮軍保衛上海也符合西方各國的利益,因此淮軍的在建過程中得到了西方各國的大力支持。所以淮軍是當時現代化程度比較高的一支軍隊。

而日本軍隊開始玩洋槍都是1877年以後的事兒了,在日本西南戰爭中,日本軍隊才逐漸大規模使用洋槍洋炮。所以說即使淮軍槍法比日軍差,那也差不了那麼多。

▲西方關於甲午戰爭的漫畫

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看破天機的還真是西方人。

甲午戰爭的每一場戰役幾乎都有一群“吃瓜洋人”在圍觀,他們並不是魯迅筆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那種看客,而是各國政府派來的觀察員。

當時中日兩國大打出手,這正是西方列強喜聞樂見的。戰前這兩個國家一個搞洋務運動,一個搞明治維新,都是因為受了洋人的氣才想著要發奮圖強的。大清要“師夷長技以制夷”,日本要“脫亞入歐”,西方各國本以為這兩國要找自己報仇,沒想到他們互相掐起來。正好順便評估一下清日雙方的戰鬥力,以幫助制定未來對日、對清的戰略決策,看看這兩國究竟進步到什麼程度,因此很多西方國家的軍官一直密切關注著這場戰爭。

關於每場戰役中清軍彈藥消耗量遠高於日軍的現象也是他們最先提出來的,最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清軍消耗的彈藥量遠高於日軍並不是因為清軍戰鬥力差,訓練水準低,而是故意為之。

▲日軍在花園口登陸

說到這裡插一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大清朝的軍隊有一種特別奇葩的現象,就是每打一場戰爭就要練一支新的軍隊。

和平時期軍隊的腐Bai似乎是大清朝解決不了的頑疾。當年橫掃神州大地的八旗兵,入主中原以後迅速腐化,很快就上不得馬拉不開弓了,以至於到三藩之亂的時候不得不依靠綠營兵。

好在康雍乾三朝還都有仗可打,所以綠營堅挺了一陣子。幾十年無事,綠營也馬上腐Bai不堪無法使用了,到鎮壓白蓮教起義的時候就已經派不上什麼用場了。

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八旗、綠營就全成擺設了,只好再興辦團練,組建湘軍、淮軍,最後才平定太平天國。

每打一場仗都要練一支新的軍隊,這就是大清軍隊的怪圈。而淮軍也擺脫不了這個魔咒,仗一打完,很快就腐化不堪,戰鬥力低下。

當時很多淮軍將領不願意在戰場上和日軍拼命,又不敢直接抗命。他們完美詮釋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善於搞變通的“優良品質”。軍官告訴士兵們,戰場上只要看見日軍的影子,就槍炮齊鳴,玩命招呼。把子彈炮彈用最快速度打光,然後跟上級說自己彈藥用盡,撤下去補充,這樣既不違反軍令又能儘快脫險。

一營官兵撤下來,就得有一營官兵填上去。填上去的官兵也不傻,這點小把戲誰不會玩呢?所以每支軍隊都這麼幹,一場仗下來必然是彈藥消耗量遠高於日軍,但是根本打不死幾個敵人。

▲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

這種軍隊就算武器先進了不還是一樣打不贏敵人嗎。甲午戰爭中清軍的武器裝備水準其實是略高於日本的,咱們說的是陸軍啊,當時日本裝備的還是青銅炮呢,清軍已經大量的裝備克虜伯鋼炮了,這就已經構成代季差距了。

凡是要講中日甲午戰爭,一般都要從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講起,因為這兩場改革幾乎是同時進行的,而且都以富國強兵為主要目的。最後一場戰爭下來,日本贏了,清朝輸了,邏輯上就很容易得出來一個結論——日本的明治維新要比清朝的洋務運動成功。甚至說清朝的洋務運動沒有取得成功還不夠,我們一定要說他“破產了”。洋務運動真的破產了嗎?他建立起來工業結構並沒有消失啊,後來的工業化進程也還是在它的基礎上進行的啊。

實際上按照一些日本學者的研究,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的工業化水準並不如大清,至少沒有絕對優勢,日本的工業化水準突飛猛進恰恰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所以說並不是因為日本近代化程度高於大清所以才打贏了甲午戰爭,反而是因為日本打贏了戰爭,賭贏了國運,才開始遠遠把大清甩在身後的,《馬關條約》的賠款為日本節省了數十年的發展時間。

▲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松島

當然我們這裡指的近代化程度是指工業上的近代化,並不是指文明的開化。日本的那些新式工廠跟清政府興辦的洋務企業的規模是沒法比的,因為日本長期以來都很窮。農業社會的財政收入就是靠農業稅嘛,而日本才有多少土地呢,本來國土面積就小,還多山。不是說你想文明開化就能做到的,要辦工廠,要辦學校,這都需要錢,錢從哪來呢?從天朝搶來的。

所以甲午戰前日本“硬體”上的近代化程度是不如大清的。但從“軟體”上看日本確實是把大清甩在身後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不僅在制度上比大清先進了,文明程度上更是遠超大清。

【雪松說事 專欄】 歷史堂團隊作品 文:林雪松

因此淮軍的在建過程中得到了西方各國的大力支持。所以淮軍是當時現代化程度比較高的一支軍隊。

而日本軍隊開始玩洋槍都是1877年以後的事兒了,在日本西南戰爭中,日本軍隊才逐漸大規模使用洋槍洋炮。所以說即使淮軍槍法比日軍差,那也差不了那麼多。

▲西方關於甲午戰爭的漫畫

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看破天機的還真是西方人。

甲午戰爭的每一場戰役幾乎都有一群“吃瓜洋人”在圍觀,他們並不是魯迅筆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那種看客,而是各國政府派來的觀察員。

當時中日兩國大打出手,這正是西方列強喜聞樂見的。戰前這兩個國家一個搞洋務運動,一個搞明治維新,都是因為受了洋人的氣才想著要發奮圖強的。大清要“師夷長技以制夷”,日本要“脫亞入歐”,西方各國本以為這兩國要找自己報仇,沒想到他們互相掐起來。正好順便評估一下清日雙方的戰鬥力,以幫助制定未來對日、對清的戰略決策,看看這兩國究竟進步到什麼程度,因此很多西方國家的軍官一直密切關注著這場戰爭。

關於每場戰役中清軍彈藥消耗量遠高於日軍的現象也是他們最先提出來的,最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清軍消耗的彈藥量遠高於日軍並不是因為清軍戰鬥力差,訓練水準低,而是故意為之。

▲日軍在花園口登陸

說到這裡插一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大清朝的軍隊有一種特別奇葩的現象,就是每打一場戰爭就要練一支新的軍隊。

和平時期軍隊的腐Bai似乎是大清朝解決不了的頑疾。當年橫掃神州大地的八旗兵,入主中原以後迅速腐化,很快就上不得馬拉不開弓了,以至於到三藩之亂的時候不得不依靠綠營兵。

好在康雍乾三朝還都有仗可打,所以綠營堅挺了一陣子。幾十年無事,綠營也馬上腐Bai不堪無法使用了,到鎮壓白蓮教起義的時候就已經派不上什麼用場了。

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八旗、綠營就全成擺設了,只好再興辦團練,組建湘軍、淮軍,最後才平定太平天國。

每打一場仗都要練一支新的軍隊,這就是大清軍隊的怪圈。而淮軍也擺脫不了這個魔咒,仗一打完,很快就腐化不堪,戰鬥力低下。

當時很多淮軍將領不願意在戰場上和日軍拼命,又不敢直接抗命。他們完美詮釋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善於搞變通的“優良品質”。軍官告訴士兵們,戰場上只要看見日軍的影子,就槍炮齊鳴,玩命招呼。把子彈炮彈用最快速度打光,然後跟上級說自己彈藥用盡,撤下去補充,這樣既不違反軍令又能儘快脫險。

一營官兵撤下來,就得有一營官兵填上去。填上去的官兵也不傻,這點小把戲誰不會玩呢?所以每支軍隊都這麼幹,一場仗下來必然是彈藥消耗量遠高於日軍,但是根本打不死幾個敵人。

▲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

這種軍隊就算武器先進了不還是一樣打不贏敵人嗎。甲午戰爭中清軍的武器裝備水準其實是略高於日本的,咱們說的是陸軍啊,當時日本裝備的還是青銅炮呢,清軍已經大量的裝備克虜伯鋼炮了,這就已經構成代季差距了。

凡是要講中日甲午戰爭,一般都要從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講起,因為這兩場改革幾乎是同時進行的,而且都以富國強兵為主要目的。最後一場戰爭下來,日本贏了,清朝輸了,邏輯上就很容易得出來一個結論——日本的明治維新要比清朝的洋務運動成功。甚至說清朝的洋務運動沒有取得成功還不夠,我們一定要說他“破產了”。洋務運動真的破產了嗎?他建立起來工業結構並沒有消失啊,後來的工業化進程也還是在它的基礎上進行的啊。

實際上按照一些日本學者的研究,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的工業化水準並不如大清,至少沒有絕對優勢,日本的工業化水準突飛猛進恰恰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所以說並不是因為日本近代化程度高於大清所以才打贏了甲午戰爭,反而是因為日本打贏了戰爭,賭贏了國運,才開始遠遠把大清甩在身後的,《馬關條約》的賠款為日本節省了數十年的發展時間。

▲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松島

當然我們這裡指的近代化程度是指工業上的近代化,並不是指文明的開化。日本的那些新式工廠跟清政府興辦的洋務企業的規模是沒法比的,因為日本長期以來都很窮。農業社會的財政收入就是靠農業稅嘛,而日本才有多少土地呢,本來國土面積就小,還多山。不是說你想文明開化就能做到的,要辦工廠,要辦學校,這都需要錢,錢從哪來呢?從天朝搶來的。

所以甲午戰前日本“硬體”上的近代化程度是不如大清的。但從“軟體”上看日本確實是把大清甩在身後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不僅在制度上比大清先進了,文明程度上更是遠超大清。

【雪松說事 專欄】 歷史堂團隊作品 文:林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