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智慧物流”盤活農產品資源流通

據媒體報導,獨特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氣候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貴州生產出了不少品質一流的農產品。但受多種因素制約,能在全國擁有知名度的大規模農產品相對較少,

農民增收受限。8月初,貴州出臺了《冷鏈物流助推產業扶貧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17—2019)》,著力完善冷鏈物流體系網路,開拓更廣闊的銷售管道,讓山區的種植、養殖戶脫貧增收。

(圖片:CNSPHOTO提供)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農產品進入冷鏈流通的達95%以上。而貴州冷鏈基礎設施卻十分匱乏,

冷庫容量和冷藏車擁有分別居全國第22位、28位,保有量分別僅為全國的1.07%、0.39%。不僅與發達國家的冷鏈流通存在天壤之別,在國內也滯後於其他地區。在國內,越是貧窮落後地區,越是交通不便,優質農產品等越是難以運送出來,這不僅是貴州一地的問題,而具有普遍性。

此次貴州出臺《冷鏈物流助推產業扶貧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17—2019)》,將加強冷鏈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扶貧攻堅任務,

正是因為冷鏈基礎設施匱乏而導致優質農產品“出不了山、換不了錢”,貧困山區的民眾守著金山銀山最終卻過著苦日子。“農產品出山難”、農產品難變現,農民的生活難以得到改善,而社會資源也沒能得到合理配置。優質農產品資源沒能盤活,被迫爛在地裡爛在樹上,這也是一種嚴重浪費。

盤活農產品資源,讓農產品進入冷鏈流通,優化農產品運輸條件,就是在打通阻隔農產品與外部世界的“大山”,

同時也是在打通阻礙扶貧攻堅工作的“大山”,能起到讓貧困山區民眾脫貧致富的作用,也能讓這些優質農產品為更多人享用,既有利於經濟,又有利於民生。

我國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起步較晚,需要在保障農產品流通安全、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等方面多下功夫,同時還要致力於降低管理方面的成本,避免進入了冷鏈流通的農產品因價格過高而失去市場優勢。

要讓冷鏈流通、“智慧物流”為貧困地區民眾脫貧致富助上力,因為相對於產業扶貧、旅遊扶貧、生態扶貧等,推進冷鏈物流發展也是一種技術扶貧。

在扶貧攻堅這一“主戰場”需要多想辦法、多方施策,才能為扶貧攻堅提速與增效,而通過冷鏈物流“智慧物流”有助於讓社會資源達到最優配置,也有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和高能效社會。(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