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中國史上最著名的驢友在來到這兩個地方後,留下了這樣的評價

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他穿越魄麗的山川,跨越大山大河,來到江西尋山問水,抵吉安府,西進至永新,後從贛西入境湖南,隨後到達臨武、永興,繼續他的郴遊之旅……從永新到永興,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沉醉不知歸路,

也讓這兩座厚重的城,有了不孤獨的聯繫。

永新老仙晨曦。

“楚遺風,漢源流”,悠悠兩千餘載的湖南永興,一條便江穿城而過,至今仍流傳著義帝徙郴、三侯祭江、楚漢風雲、便侯王國、宋窯遺址、蘇耽之母、徐霞客、韓愈、曾靜等歷史典故和美麗傳說;“歷史紅,

生態美”,江西永新的禾水猶如玉帶橫貫全境,由西向東蜿蜒東去。這裡既有道教勝地高士山、文化厚重的禾山、忠勇節義的忠義潭,也有俊美神奇的阿育塔、風光無限的碧波岩、奇秀天成的梅田洞,更有 “三灣改編”和龍源口大捷所在地。永興和永新兩座城,每一寸土地都藏著千年不衰的傳奇故事。

永興板梁古村。

紅色永新外,另一山水天地

徐霞客遊歷生涯中,除了老家江蘇省之外,江西是他先後四次尋訪的唯一一個省區。當年徐霞客十月中旬入贛,到達永新的時候,已經是年底了,在永新縣李田度過了一個孤寂冷清的新年:“徹夜不周一炮爆竹聲,山鄉之寥寂,真另一天地也。”

徐霞客所言“天地”,亦指永新的這一方絕色美景,

名山名塔眾多。明萬曆《永新縣誌》載:“石峰若塔,上聳絕崖,下俯重淵,傍有飛來石。佛書稱舍利塔八萬四千,此其一雲。”阿育塔位於龍源口綏源山磨溪嶺北面,崛峙挺拔於崇山峻嶺環抱之中,西南有寨上嶺,東南有隴口山,藏龍江由東向西繞塔旁流過。阿育塔由奇岩怪石自然形成,底大頂小,呈塔形。塔高約180米,底圍約800米,甚為奇特壯觀。

石橋。

附近居民解釋塔名說:“阿”即阿彌陀佛,“育”即生育、撫育之意。據《辭海》記載,阿育王在位期間,是古代印度史上最強盛時期。因征戰殺戮過多,後生悔悟,歸信佛教,在印度廣建寺塔,佈施眾生,並派傳道僧到國外布教。考證塔名由來,此說近似。古時善男信女紛紛來此朝拜觀音菩薩,

祈求子嗣,並禱祝神靈護佑後人。如今,阿育塔上游一裡處,建起了龍源口電站大壩,阿育塔以及禪房又經過人們的整修、擴建,登頂的崎嶇險路也已換成水泥臺階,使得前來阿育塔朝拜或觀光的人絡繹不絕,成為目前縣內絕佳的旅遊勝地之一。

阿育塔。

站在永新縣東華嶺山頂向北眺望,只見禾水河蜿蜒蛇行。楊柳岸邊,一座巍峨聳立的茅塔映人眼簾,歲月的風雨吹打磨損不了它的雄姿。這就是座落于城南中學校園內的茅塔,是江西現存最早的宋塔——南塔。南塔屬密簷式青磚寶塔,始建於北宋至道元年(995年),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

千年來,南塔流傳著種種傳說。有相傳昔時禾水河時發洪患,南塔為鎮水之寶;也有相傳“南塔戴周瑜之帽”,因為南塔塔頂形如古代將帥帽。近年來,南塔多次得到修繕,愈發英姿勃發,恍若出征之將,靜靜地守望一江清流,見證著禾水新城的嬗變。

三灣紅楓湖。

而對於現代人來說,永新特殊的紅色☆禁☆情節,賦予了這方土地更深的含義。在土地革命時期,永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蘇區創建時期的重要區域,毛澤東曾“看永新一縣,要比一國還重要”,並在《井岡山的鬥爭》中確定了“用大力經營永新,創造群眾的割據,佈置長期的鬥爭”的戰略方針。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來到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如今,三灣人民在這裡建起了三灣改編紀念館和三灣改編紀念碑,修復了三灣改編舊址群——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士兵委員會舊址、毛澤東同志舊居,紅楓樹下安放著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半身銅像。

紅色民居。

羅霄山脈中段的東側,永新縣三灣鄉東南部,鮮為人知的九隴山是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僅次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二大軍事根據地,在井岡山軍民反“會剿”鬥爭中,曾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九隴山不僅擁有光榮的革命歷史,而且還具有如詩如畫的美景。置身其間,古木蔽掩下的茵茵草坪,姿態萬千的野蘭花次第分佈,蜂蝶亂飛,花香沁人心脾。徜徉密林深處,還可看見水鹿、短尾猴、野兔等動物,頗有野趣。

銀都永興內,周禮沁潤歲月長河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四月初四日至十五日,徐霞客尋訪了郴州的臨武、宜章、北湖(原郴縣)、蘇仙(原郴縣)、資興(原興寧)、永興六個縣市區,並撰寫了《楚遊日記》。

他在遊記中寫道:“程口西北,重岩若剖,夾立江之兩涯,俱純石盤亙,倏左倏右,色間赭黑,環轉一如武夷。”道出了永興境內“一線天”美景。被譽為“天下第一縫”的“一線天”,縫長356米,最窄處僅20釐米,是便江風景區一處必看的自然景觀。

白銀第一坊。

儘管永興更為人所知的,是中國銀都的稱號以及“天下第一銀樓”,但在永興人的心裡,母親河便江有著同樣非凡的意義。追溯秦漢時期,因便江“便利通達”而置“便縣”,亦稱“便侯國”,至今作為是“湘粵古道郴州歷史文化長廊”中最美的一條水上通道。丹霞山水、宗教文化在這裡融為一體,也讓這一座小城有了厚重的一頁。

郴州永興古號安陵,作為郴州人傑地靈、人文薈萃的重要象徵,安陵書院可成為瞭解便江、瞭解永興的第一站。來到便江邊,跨過一座小橋,踏入書院大門,就見粉牆黛瓦,綠竹環繞,嫋嫋婷婷,小橋玲瓏。與嶽麓書院中正大氣相比,安陵書院宛若水靈的江南女子。書院最好的景致,是站在端頭的甬道上,看便江水分兩道,繞島而去,複合一處。此時兩岸正菜花黃、梨花白、杏花黃,幾個打魚人站在船上,撒網捕魚。便想像著自己也已經在小船裡隨波逐浪。

便江圖。

在縣城山頂俯瞰便江穿城而過,在安陵書院憑欄眺望波光粼粼,看江上明月,沐山間清風,聽憑滄浪之水清兮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濯我足,再手把杜康,物我兩忘,其樂何極。

龍華寺、大明寺、觀音岩、三侯祠等宗教場所分佈城中, 每到菩薩誕辰及新年,香火不絕。永興宗教起于唐代,盛於明清,寺廟與山水、坦洞完美結合,堪稱宗教建築史上的奇跡。其中龍華寺座落在黑坦洞中,因當年如來佛與觀世音在此召開千年法會“龍華盟會”而得名。

三侯祠座落在塘門口鎮西河村森江口,據《史記》記載,秦漢之交,項羽擁立的楚懷王被項羽虛尊為“義帝”,義帝在遷居郴州後不久即被項羽殺害,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派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和舞陽侯樊噲前往郴州憑弔義帝。三侯途經西河時,因此地景色美麗泊舟於此。為紀念三侯憑弔義帝之舉,當地人便建了“三侯祠”。廟宇對面建有戲臺,每逢廟會,有各種民間活動,四面八方的人雲集於此,熱鬧非凡。

板梁古村。

提到劉邦,六百年的傳奇板梁古村可謂名不虛傳。板梁村人據傳說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也有說是漢武帝劉徹的後裔,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縱橫交錯的石板路相連把村中大街小巷分隔的井然有序,一棟棟典型的磚木結構三進式湘南民居夾街而立。整個建築佈局顯得特別有品位,跨過寬厚的、兩邊有圓圓的抱鼓石相連的門檻,堂屋屏風上的木雕精緻別樣,窗戶上的圖騰組雕形態逼真。窗戶上的“笑面佛”木雕精妙絕倫;人物、花鳥、山水栩栩如生。

周禮古宴。

周禮古宴。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古村落已經落寞和死去,而這裡,因“周禮古宴”,被稱為“活著的板梁古村”。源于周朝“三禮”之《禮儀》的周禮古宴是永興鄉間紅白喜事重大活動必遵的綜合性民俗禮儀,以板梁古村為中心,保留最完整。周禮古宴由接客、宴客、送客三部分組成,集禮儀、音樂、飲食為一體,它將尊老、敬老、融和、有序等文化理念融於儀禮程式中,身臨其境,方知震撼。

TIPS:玩轉永xin(g)

永新

紅色歷史遊

線路一:永新縣城景區(湘贛革命歷史紀念館、賀子珍紀念館、將軍館、三門前古村)

線路二:賀子珍紀念館—將軍館—傳承紅色基因景觀帶—三灣改編景區——龍源口大捷景區—賀子珍故里黃竹嶺—坳南鄉牛田村

生態觀光遊

路線一:永新縣石橋萬畝油菜花基地——石橋樟梘古村——石橋碧波崖風景區——高士山景區

線路二:在中鄉油菜花基地——龍源口大捷景區——三灣改編景區

線路三:禾山二日登山遊

休閒度假遊

永新縣城――高士山養生基地――九翊天璽灣文化生態園――龍源口天峰農莊――三灣改編景區

舞龍盛宴。

永興

體驗之旅一日遊

上午遊覽便江風景區龍華山公園、千年古樟、中國白銀第一坊等景點,感受銀都風情;下午,選一冰糖橙基地採摘“中國十大名橙”永興冰糖橙,體驗甜橙世界的魅力(適宜于金秋時節,需提前預約)。

文化之旅一日遊

遊覽永興各景區時可到板梁古村周禮古宴,到安陵書院進行文化學術交流,到銀都看白銀是怎樣煉成的,到便江兩岸感受最原始最奇特的坦洞文化和佛教文化。

LINK:食在永xin(g)

永新

永新狗肉

永新人燒狗肉頗有講究,大體分為烹、燒、炒三種。大狗則烹,切的塊頭也大;小狗則炒,切得較為細碎。紅燒者,則不論大小均宜,把狗生殺後,狗血瀝在酒裡,也不剝皮,去毛後用早稻稻草燒烤,然後剖取內臟洗乾淨,剁成小方塊,在鍋裡用清油武火煎炒,再加水文火慢燜,加入血酒,放上辣椒、八角、橘皮、桂皮等。煨爛了,出鍋裝盤再撒胡椒粉。

三灣老酒

是江西省傳統名酒,產於著名的“三灣改編”地江西省永新縣,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其主要原料為當地特產香糯米,輔以清澈甘甜的山泉,採用傳統工藝精心釀制而成,酒香濃郁,醇厚綿甜,是一種集營養于保健於一體的低度飲料酒,長年適量欽用可助消化、增食欲、促進血液迴圈、調節新陳代謝。

醬蘿蔔老鴨湯

永新傳統的特色美味。選用一隻老母鴨,經過宰殺、褪毛、剖開、洗淨後,剁成塊,用少許茶油入鍋爆炒片刻後,鏟出裝入缽中,醬蘿蔔2兩,切成薄片一同放入,加水淹至肉塊為止,然後放入大鍋內,大火燉2小時左右,直到到燉熟為止。用醬蘿蔔燉出的老鴨湯,香味濃郁,口味獨特,經常食用對人體有明顯的清熱解毒、滋陰美容等作用。

永興

馬田豆腐

每月農曆逢五、逢十是馬田圩開圩的日子,到圩場中的豆腐行走走,就能看到琳琅滿目的豆腐。不論是馬田的農家做客,或是到馬田的酒樓就餐,都能品嘗到獨具風味的馬田豆腐。

馬田人採用“石膏點豆腐”的男派技法加工豆腐,並有獨到之處,製作的豆腐白、嫩、細、鮮,柔韌如膏,看似風也吹得爛,可拿在手上卻有彈性,擺弄幾下都不會開裂。馬田豆腐的製作工藝薪火相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永興燒雞公

燒雞公是火鍋家族中又一新秀,它與傳統的火鍋烹製方法大相徑庭。它是把土公雞宰殺後切塊碼味,然後入鍋輔以調味品炒香,再入壓力鍋烹製,最後換鍋加入火鍋湯汁上桌,此時雞肉已熟粑;二是在火鍋湯內加有油酥黃豆;三是在雞肉吃完後可加燙其他葷素菜品;四是一般不用油碟調味。此菜麻辣味鮮,雞塊粑糯,湯汁紅亮。

永興唆螺

又名“喝螺”。選大小均勻之田螺或石螺置於清水盆中,滴茶油小許,使之吐 出雜質汙物。兩三天后,用冷水洗淨,將瘦豬肉泥摻水拌勻,倒入盆中,使螺飽食,再鉗去螺尾,加鹽少許反復搓洗乾淨,置炒鍋內旺火翻炒,待水分稍幹,加茶油再炒,至螺口掩皮脫落,再加鹽和紹酒複炒,起鍋後,與生薑、辣椒、醬油。蔥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湯鍋中蓋煮。食時舀出,手持將螺口對住嘴,吸氣唆(喝)取,螺肉即人,故名“唆(喝)螺”。嗦螺湯鮮味美,清香脆嫩,清火開胃,爽口宜人。

撰文 / 張墨西

頭條號編輯 / 張墨西

TOP旅行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可轉載

阿育塔。

站在永新縣東華嶺山頂向北眺望,只見禾水河蜿蜒蛇行。楊柳岸邊,一座巍峨聳立的茅塔映人眼簾,歲月的風雨吹打磨損不了它的雄姿。這就是座落于城南中學校園內的茅塔,是江西現存最早的宋塔——南塔。南塔屬密簷式青磚寶塔,始建於北宋至道元年(995年),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

千年來,南塔流傳著種種傳說。有相傳昔時禾水河時發洪患,南塔為鎮水之寶;也有相傳“南塔戴周瑜之帽”,因為南塔塔頂形如古代將帥帽。近年來,南塔多次得到修繕,愈發英姿勃發,恍若出征之將,靜靜地守望一江清流,見證著禾水新城的嬗變。

三灣紅楓湖。

而對於現代人來說,永新特殊的紅色☆禁☆情節,賦予了這方土地更深的含義。在土地革命時期,永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蘇區創建時期的重要區域,毛澤東曾“看永新一縣,要比一國還重要”,並在《井岡山的鬥爭》中確定了“用大力經營永新,創造群眾的割據,佈置長期的鬥爭”的戰略方針。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來到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如今,三灣人民在這裡建起了三灣改編紀念館和三灣改編紀念碑,修復了三灣改編舊址群——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士兵委員會舊址、毛澤東同志舊居,紅楓樹下安放著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半身銅像。

紅色民居。

羅霄山脈中段的東側,永新縣三灣鄉東南部,鮮為人知的九隴山是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僅次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二大軍事根據地,在井岡山軍民反“會剿”鬥爭中,曾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九隴山不僅擁有光榮的革命歷史,而且還具有如詩如畫的美景。置身其間,古木蔽掩下的茵茵草坪,姿態萬千的野蘭花次第分佈,蜂蝶亂飛,花香沁人心脾。徜徉密林深處,還可看見水鹿、短尾猴、野兔等動物,頗有野趣。

銀都永興內,周禮沁潤歲月長河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四月初四日至十五日,徐霞客尋訪了郴州的臨武、宜章、北湖(原郴縣)、蘇仙(原郴縣)、資興(原興寧)、永興六個縣市區,並撰寫了《楚遊日記》。

他在遊記中寫道:“程口西北,重岩若剖,夾立江之兩涯,俱純石盤亙,倏左倏右,色間赭黑,環轉一如武夷。”道出了永興境內“一線天”美景。被譽為“天下第一縫”的“一線天”,縫長356米,最窄處僅20釐米,是便江風景區一處必看的自然景觀。

白銀第一坊。

儘管永興更為人所知的,是中國銀都的稱號以及“天下第一銀樓”,但在永興人的心裡,母親河便江有著同樣非凡的意義。追溯秦漢時期,因便江“便利通達”而置“便縣”,亦稱“便侯國”,至今作為是“湘粵古道郴州歷史文化長廊”中最美的一條水上通道。丹霞山水、宗教文化在這裡融為一體,也讓這一座小城有了厚重的一頁。

郴州永興古號安陵,作為郴州人傑地靈、人文薈萃的重要象徵,安陵書院可成為瞭解便江、瞭解永興的第一站。來到便江邊,跨過一座小橋,踏入書院大門,就見粉牆黛瓦,綠竹環繞,嫋嫋婷婷,小橋玲瓏。與嶽麓書院中正大氣相比,安陵書院宛若水靈的江南女子。書院最好的景致,是站在端頭的甬道上,看便江水分兩道,繞島而去,複合一處。此時兩岸正菜花黃、梨花白、杏花黃,幾個打魚人站在船上,撒網捕魚。便想像著自己也已經在小船裡隨波逐浪。

便江圖。

在縣城山頂俯瞰便江穿城而過,在安陵書院憑欄眺望波光粼粼,看江上明月,沐山間清風,聽憑滄浪之水清兮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濯我足,再手把杜康,物我兩忘,其樂何極。

龍華寺、大明寺、觀音岩、三侯祠等宗教場所分佈城中, 每到菩薩誕辰及新年,香火不絕。永興宗教起于唐代,盛於明清,寺廟與山水、坦洞完美結合,堪稱宗教建築史上的奇跡。其中龍華寺座落在黑坦洞中,因當年如來佛與觀世音在此召開千年法會“龍華盟會”而得名。

三侯祠座落在塘門口鎮西河村森江口,據《史記》記載,秦漢之交,項羽擁立的楚懷王被項羽虛尊為“義帝”,義帝在遷居郴州後不久即被項羽殺害,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派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和舞陽侯樊噲前往郴州憑弔義帝。三侯途經西河時,因此地景色美麗泊舟於此。為紀念三侯憑弔義帝之舉,當地人便建了“三侯祠”。廟宇對面建有戲臺,每逢廟會,有各種民間活動,四面八方的人雲集於此,熱鬧非凡。

板梁古村。

提到劉邦,六百年的傳奇板梁古村可謂名不虛傳。板梁村人據傳說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也有說是漢武帝劉徹的後裔,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縱橫交錯的石板路相連把村中大街小巷分隔的井然有序,一棟棟典型的磚木結構三進式湘南民居夾街而立。整個建築佈局顯得特別有品位,跨過寬厚的、兩邊有圓圓的抱鼓石相連的門檻,堂屋屏風上的木雕精緻別樣,窗戶上的圖騰組雕形態逼真。窗戶上的“笑面佛”木雕精妙絕倫;人物、花鳥、山水栩栩如生。

周禮古宴。

周禮古宴。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古村落已經落寞和死去,而這裡,因“周禮古宴”,被稱為“活著的板梁古村”。源于周朝“三禮”之《禮儀》的周禮古宴是永興鄉間紅白喜事重大活動必遵的綜合性民俗禮儀,以板梁古村為中心,保留最完整。周禮古宴由接客、宴客、送客三部分組成,集禮儀、音樂、飲食為一體,它將尊老、敬老、融和、有序等文化理念融於儀禮程式中,身臨其境,方知震撼。

TIPS:玩轉永xin(g)

永新

紅色歷史遊

線路一:永新縣城景區(湘贛革命歷史紀念館、賀子珍紀念館、將軍館、三門前古村)

線路二:賀子珍紀念館—將軍館—傳承紅色基因景觀帶—三灣改編景區——龍源口大捷景區—賀子珍故里黃竹嶺—坳南鄉牛田村

生態觀光遊

路線一:永新縣石橋萬畝油菜花基地——石橋樟梘古村——石橋碧波崖風景區——高士山景區

線路二:在中鄉油菜花基地——龍源口大捷景區——三灣改編景區

線路三:禾山二日登山遊

休閒度假遊

永新縣城――高士山養生基地――九翊天璽灣文化生態園――龍源口天峰農莊――三灣改編景區

舞龍盛宴。

永興

體驗之旅一日遊

上午遊覽便江風景區龍華山公園、千年古樟、中國白銀第一坊等景點,感受銀都風情;下午,選一冰糖橙基地採摘“中國十大名橙”永興冰糖橙,體驗甜橙世界的魅力(適宜于金秋時節,需提前預約)。

文化之旅一日遊

遊覽永興各景區時可到板梁古村周禮古宴,到安陵書院進行文化學術交流,到銀都看白銀是怎樣煉成的,到便江兩岸感受最原始最奇特的坦洞文化和佛教文化。

LINK:食在永xin(g)

永新

永新狗肉

永新人燒狗肉頗有講究,大體分為烹、燒、炒三種。大狗則烹,切的塊頭也大;小狗則炒,切得較為細碎。紅燒者,則不論大小均宜,把狗生殺後,狗血瀝在酒裡,也不剝皮,去毛後用早稻稻草燒烤,然後剖取內臟洗乾淨,剁成小方塊,在鍋裡用清油武火煎炒,再加水文火慢燜,加入血酒,放上辣椒、八角、橘皮、桂皮等。煨爛了,出鍋裝盤再撒胡椒粉。

三灣老酒

是江西省傳統名酒,產於著名的“三灣改編”地江西省永新縣,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其主要原料為當地特產香糯米,輔以清澈甘甜的山泉,採用傳統工藝精心釀制而成,酒香濃郁,醇厚綿甜,是一種集營養于保健於一體的低度飲料酒,長年適量欽用可助消化、增食欲、促進血液迴圈、調節新陳代謝。

醬蘿蔔老鴨湯

永新傳統的特色美味。選用一隻老母鴨,經過宰殺、褪毛、剖開、洗淨後,剁成塊,用少許茶油入鍋爆炒片刻後,鏟出裝入缽中,醬蘿蔔2兩,切成薄片一同放入,加水淹至肉塊為止,然後放入大鍋內,大火燉2小時左右,直到到燉熟為止。用醬蘿蔔燉出的老鴨湯,香味濃郁,口味獨特,經常食用對人體有明顯的清熱解毒、滋陰美容等作用。

永興

馬田豆腐

每月農曆逢五、逢十是馬田圩開圩的日子,到圩場中的豆腐行走走,就能看到琳琅滿目的豆腐。不論是馬田的農家做客,或是到馬田的酒樓就餐,都能品嘗到獨具風味的馬田豆腐。

馬田人採用“石膏點豆腐”的男派技法加工豆腐,並有獨到之處,製作的豆腐白、嫩、細、鮮,柔韌如膏,看似風也吹得爛,可拿在手上卻有彈性,擺弄幾下都不會開裂。馬田豆腐的製作工藝薪火相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永興燒雞公

燒雞公是火鍋家族中又一新秀,它與傳統的火鍋烹製方法大相徑庭。它是把土公雞宰殺後切塊碼味,然後入鍋輔以調味品炒香,再入壓力鍋烹製,最後換鍋加入火鍋湯汁上桌,此時雞肉已熟粑;二是在火鍋湯內加有油酥黃豆;三是在雞肉吃完後可加燙其他葷素菜品;四是一般不用油碟調味。此菜麻辣味鮮,雞塊粑糯,湯汁紅亮。

永興唆螺

又名“喝螺”。選大小均勻之田螺或石螺置於清水盆中,滴茶油小許,使之吐 出雜質汙物。兩三天后,用冷水洗淨,將瘦豬肉泥摻水拌勻,倒入盆中,使螺飽食,再鉗去螺尾,加鹽少許反復搓洗乾淨,置炒鍋內旺火翻炒,待水分稍幹,加茶油再炒,至螺口掩皮脫落,再加鹽和紹酒複炒,起鍋後,與生薑、辣椒、醬油。蔥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湯鍋中蓋煮。食時舀出,手持將螺口對住嘴,吸氣唆(喝)取,螺肉即人,故名“唆(喝)螺”。嗦螺湯鮮味美,清香脆嫩,清火開胃,爽口宜人。

撰文 / 張墨西

頭條號編輯 / 張墨西

TOP旅行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