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恭親王“鬼子六”受到咸豐打壓,皆因背後一個女人

自從四阿哥奕詝繼承大統,成了咸豐皇帝之後,先皇道光留下的遺命當然不敢不從。即位之後便立即下旨封六弟為恭親王,封親王是皇考遺命,但“恭”字卻是咸豐帝苦思冥想出來的。

因為這個“恭”字大有講究,咸豐帝借此表達的意思相當明確:你奕訢才華出眾,但謙遜不足,有爭強好勝之習,而欠恭禮讓之德,如今封為恭親王,你該做個恭良、恭順、恭敬的親王。也就是說在這恭親王的恩封中,亦有批評、告誡和希望。

咸豐覺得這還不夠,

隨後又曬了恭親王三年,坐了三年鋪著華麗緞子的冷板凳。除了祭祀時陪襯之外,還給了中正殿、武英殿主管的差事。其實這就是皇家圖書館、資料館巡視員,有他不多,沒他不少。

一晃三年,咸豐帝覺得奕訢的脾氣改的差不多了,可以給他點正事幹了。

而此時太平軍北伐,李開芳的部隊已打到直隸。於是奕訢被任命為署理領侍衛內大臣,辦理京城巡防事務。沒多久,京城防務井井有條,又傳來欲犯京師的李開芳部隊全軍覆滅的捷報,咸豐帝龍心大悅,降下諭旨,恩准恭親王佩戴金桃皮鞘白虹刀。

這把刀可不是普通的刀,皇室監製不說,非特賞絕不能隨意佩戴,此刀說明佩戴者的功勳,說明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從此之後,

這把金桃皮鞘白虹刀成了恭王府的鎮宅寶物,代代珍惜。

沒隔多久,咸豐又下聖諭,命恭親王奕訢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也就是說賦閑三年的恭親王奕訢,出山不久便成了朝廷棟樑,謀劃軍機,處置國事,直接對“一把手”負責。

面對源於廣西、興于江浙,

並已波及十餘省的太平天國戰亂,恭親王奕訢審時度勢,不同凡響,一系列改革政策出臺,從根本上遏制住了潰局,並逐漸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其實,奕訢的這一系列改革政策的核心,就是突破大事小事盡由中樞統管的舊體制,擴大地方自主權,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我所用。

譬如鼎力支持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湘軍、淮軍的兵員及人員升遷皆有曾國藩、李鴻章自行謀劃、自行招聘、自行提拔,

還責成兵部、吏部、戶部對湘軍、淮軍上報事宜速批速辦,只准配合不准掣肘,尤其軍餉,要求地方“厘金”盡力支持。簡而言之,就是中央放權。

隨著對太平軍戰事的節節勝利,恭親王奕訢的官位、聲望也連連攀升,先是宗人府宗正,繼而宗人府宗令、都統、閱兵大臣。最後咸豐帝傳諭:“恭親王戰事有功,著宗人府從優議敘。”什麼意思呢?就是讓宗人府組織本家坐在一起,為奕訢評功擺好,怎麼誇都行,朕全認可。

俗話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躊躇滿志的恭親王飄飄然了,他忘記了自己和四哥咸豐帝的微妙關係,忘記了四哥咸豐帝何以封他為恭親王,竟在生母討封上跟咸豐帝較勁,惹得咸豐帝耿耿於懷,最終翻臉。

奕訢在為自己生母討封按理說也在情理之中,但幾次提及此事,咸豐帝都顧左右而言他,不置可否。

咸豐五年六月,博爾濟吉特皇太妃病危,咸豐帝聞訊急往宮內探視,途中恰遇恭親王奕訢,遂問病況。恭親王奕訢跪泣回奏:“額娘病垂危,若再不封皇太后,將死不瞑目矣。”咸豐帝聽罷,“哦、哦”幾聲,依然不置可否,急匆匆趕往宮內。

不知是奕訢誤以為“哦、哦”便是應允,還是母親即將離世的悲痛令其方寸大亂,也或許是為讓生母在閉眼之前享受“皇太后”這一榮耀,以盡他最大的孝心。反正,咸豐帝恩封博爾濟吉特皇太妃為皇太后”的這道旨意就被奕訢嚷嚷出去了。

這道聖意讓咸豐帝騎虎難下,不得不違心傳旨。但原本就忌憚六弟奕訢秉性張狂、難以駕馭的煩惱、怨恨,再一次鬱結在咸豐帝的心中。

究其原委,咸豐幾次遇恭親王為生母討封,便顧左右而言他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對恭親王奕訢的忌憚。老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咸豐帝對才華勝己的恭親王千方百計讓其生母成皇太后之舉心存疑慮,卻也是盡在情理之中。

如今,恭親王竟然矯旨,自然讓咸豐帝胸窩一股怒氣,也自然激起了咸豐帝的抱負之心,後來恭親王奕訢的遭遇也就不難理解了。

為奕訢評功擺好,怎麼誇都行,朕全認可。

俗話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躊躇滿志的恭親王飄飄然了,他忘記了自己和四哥咸豐帝的微妙關係,忘記了四哥咸豐帝何以封他為恭親王,竟在生母討封上跟咸豐帝較勁,惹得咸豐帝耿耿於懷,最終翻臉。

奕訢在為自己生母討封按理說也在情理之中,但幾次提及此事,咸豐帝都顧左右而言他,不置可否。

咸豐五年六月,博爾濟吉特皇太妃病危,咸豐帝聞訊急往宮內探視,途中恰遇恭親王奕訢,遂問病況。恭親王奕訢跪泣回奏:“額娘病垂危,若再不封皇太后,將死不瞑目矣。”咸豐帝聽罷,“哦、哦”幾聲,依然不置可否,急匆匆趕往宮內。

不知是奕訢誤以為“哦、哦”便是應允,還是母親即將離世的悲痛令其方寸大亂,也或許是為讓生母在閉眼之前享受“皇太后”這一榮耀,以盡他最大的孝心。反正,咸豐帝恩封博爾濟吉特皇太妃為皇太后”的這道旨意就被奕訢嚷嚷出去了。

這道聖意讓咸豐帝騎虎難下,不得不違心傳旨。但原本就忌憚六弟奕訢秉性張狂、難以駕馭的煩惱、怨恨,再一次鬱結在咸豐帝的心中。

究其原委,咸豐幾次遇恭親王為生母討封,便顧左右而言他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對恭親王奕訢的忌憚。老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咸豐帝對才華勝己的恭親王千方百計讓其生母成皇太后之舉心存疑慮,卻也是盡在情理之中。

如今,恭親王竟然矯旨,自然讓咸豐帝胸窩一股怒氣,也自然激起了咸豐帝的抱負之心,後來恭親王奕訢的遭遇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