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詳解羅馬的宿敵、擁有強大騎兵的帕提亞帝國!

西元2世紀羅馬帝國和帕提亞波斯帝國之間始於著名的Trajan東征的戰爭,羅馬史學家提奧和阿裡安都為這次戰爭寫過非常詳細的戰史,但不幸的是這部分史料早已經失傳了,

留下來的只是非常零星的殘言片語。

首先要介紹一下帕提亞波斯帝國的結構,和羅馬不同的是,帕提亞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國家,實行的是分封制度,全國最多的時候有接近20個“諸侯”,當然這是借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名稱,我們也可以稱其為公爵或者“大名”,

而國王“king of the kings”是由王族Suren族中產生,各個諸侯要向國王進貢,在戰爭的時候向國王提供軍隊,國王通常不能直接干涉諸侯領地內部的事務,而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內也進一步分封給各個貴族,如同諸侯對於國王一樣,這些貴族也對於他們各自的諸侯負有同樣的義務。

帕提亞這個王朝大約450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常備的軍隊。當然國王有私人的衛隊(有他自己出資裝備),在邊境堡壘中有少量警備部隊。只是在戰爭開始時,國王發出徵召令,各個諸侯,領主率領各自的軍隊前來集結,而當戰爭結束後,軍隊則當即解散,帕提亞似乎沒有“軍餉”一說,軍人的武器裝備,馬匹全部自理,國王可能只負責供給糧草,打仗的好處是在立下軍功後,

接受國王和領主授予土地和戰利品的賞賜。帕提亞人非常善戰的,他們的輕騎兵精於騎射,作為軍隊中衝擊力量的主力。

Savaran重騎兵更是讓羅馬軍團士兵也感到敬畏的騎士。這些重騎兵全部是貴族子弟組成,除了傳統的原因(只有血統高貴的子弟才有資格擔任Savaran),

也是由於作為重騎兵的盔甲,武器,馬匹價值昂貴,非普通家庭能夠承擔,而且這些重騎兵要從小就開始進行嚴格系統的訓練,只有貴族子弟才可能有這個時間,從這點看Savaran有點象歐洲中世紀的騎士。

帕提亞的國王對於領地內的各個諸侯的權力是相對的,

絕對不是羅馬皇帝對於屬下住行省的關係,重大的國策是由國王召集的類似王公會議來決定,而國王一旦過世,雖然下一個國王必然出自Suren族,但未必是國王的子孫必然繼承,而是經屬下各個大諸侯和大貴族投票決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當代國王雄才大略,那麼他完全可以把屬下各路諸侯管得服服貼貼,但一旦國王軟弱,那麼國內就立刻可能出問題。

而當西元2世紀開始時,建立已經300餘年的帕提亞王朝已經危機重重了,雖然帕提亞軍人仍然驍勇善戰,但其統治的結構的毛病已經顯現了出來,國王權力越來越弱,地方諸侯的力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常見的一種情況是每當一個國王去世,往往有幾個人“宣稱”繼承王位,其結果是連年不斷的內戰,而為了戰勝競爭者奪取王位,他們往往採取依靠一個地區的諸侯的力量的辦法,而這種作為顯然地會增強地方諸侯的力量和野心。本來帕提亞有三個首都,位於西部,作為國家冬都的泰西封,而位於東部地區的 Susa 和Ecbatana,這也是帝國東部和西部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在內戰中這些地區往往成為自立為王者的割據中心。

喜歡閱讀可關注bingjian118

而當西元2世紀開始時,建立已經300餘年的帕提亞王朝已經危機重重了,雖然帕提亞軍人仍然驍勇善戰,但其統治的結構的毛病已經顯現了出來,國王權力越來越弱,地方諸侯的力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常見的一種情況是每當一個國王去世,往往有幾個人“宣稱”繼承王位,其結果是連年不斷的內戰,而為了戰勝競爭者奪取王位,他們往往採取依靠一個地區的諸侯的力量的辦法,而這種作為顯然地會增強地方諸侯的力量和野心。本來帕提亞有三個首都,位於西部,作為國家冬都的泰西封,而位於東部地區的 Susa 和Ecbatana,這也是帝國東部和西部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在內戰中這些地區往往成為自立為王者的割據中心。

喜歡閱讀可關注bingjian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