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喝了那麼多波爾多葡萄酒,你知道它的歷史嗎?

歐洲葡萄酒生產擁有傳統而悠久的歷史。

德國摩澤爾河畔(Mosel)的許多釀酒坊最早創建於羅馬帝國(Roman Empire)時期,那裡的葡萄園在修道院的精心料理下已經走過了上千年的歷史。

在勃艮第(Burgundy)也發生同樣的情況,到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發生時,許多葡萄種植園和釀酒坊已經在西多會(Cistercian)和本篤會(Benedictine)手中運轉了800多年。

然而,波爾多(Bordeaux)卻是例外。

波爾多葡萄酒的歷史

瞭解波爾多的人都知道,梅多克(Medoc)是十七世紀時荷蘭人填海造田的結果,因此這也給梅多克帶來了適合葡萄生長的礫石土壤,

人們往往理所當然地把這一地區視為波爾多的起源,然而,事實上,波爾多的歷史可追溯至更遠的年代。

如果說吉倫特河(Gironde)周圍葡萄種植業的起源至今仍存在一定爭議的話,那麼早在羅馬統治時期,羅馬人把葡萄引入到波爾多的格拉夫和蘇玳地區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就如同勃艮第和摩澤爾河畔一樣。

奧索尼烏斯(Ausonius)在其詩篇中就首次提到了這一地區的葡萄酒與葡萄種植。他是一位活躍於西元四世紀的詩人,今天位於聖埃美隆的歐頌酒莊(Ausone)就是以其名字命名的。

不過,此地區的葡萄種植應該早於這一詩篇的出現時間,儘管至今沒有相關史料來證明這一點。

此後,葡萄種植歷史脈絡逐漸清晰起來,直到西元12世紀,一份完整的波爾多葡萄種植史就完完整整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如今著名的產區,如格拉夫、布拉伊和布爾格在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廣泛地種植葡萄,位於此處的一些酒莊,其葡萄種植歷史甚至更早,

如克萊蒙教皇堡(Pape Clément)。

到12世紀末,英國國王亨利二世迎娶法國阿基坦地區的埃莉諾公主之後,波爾多被納入了英國的管轄範圍,隨後國家推行的稅收減免政策更進一步促進了貿易往來,降低了商品的流通成本,這也使波爾多葡萄酒成為了英國的暢銷品。這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英國對於葡萄酒的需求量是有多麼的大啊!

隨著1453年英國統治的結束,英國和波爾多地區的貿易也有所減少,但不久之後又恢復了正常的貿易往來,對於波爾多的商人來說,英倫諸島仍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儘管英國對法國產品苛以重稅,還通過1703年的《梅圖恩條約》(the Methuen Treaty)加強了葡萄牙葡萄酒的進口,但是總的來說,葡萄酒貿易仍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隨著梅多克填海造田的竣工,這一地區更搖身一變,成為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垂涎之地,他們在這裡購地,擴張葡萄園,建立起新城堡。

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塞古爾家族(Segur)了。這個貴族家庭于17-18世紀在梅多克建立廣闊的莊園,管轄的葡萄園綿延百里,亞歷山大·塞古爾(Alexandre de Ségur)之子尼古拉斯-亞歷山大·塞古爾侯爵(Marquis Nicolas-Alexandre de Ségur)因此也被冠以“葡萄王子(Prince des Vignes)”的美稱。

隨著貿易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許多的商人,如德國的Eschenauer 和 Kressmann, 英國的Barton及Johnston都加入了波爾多葡萄酒交易的行列。

到19世紀末,波爾多左岸地區就發展成了今日大家有目共睹的模樣,更坐擁眾多頂級葡萄園。

在1855年巴黎世博會前夕,波爾多地區在拿破崙三世授命下建立了酒莊分級制度,除波美侯和聖埃美隆的酒莊當時並沒有獲得此殊榮,這兩個地區的酒莊也是在近幾年才施行自己的葡萄酒分級制度,這也許是出於對1855年波爾多地區分級制度的不滿吧。

從1855年起,波爾多葡萄酒逐漸地流傳出去,廣為人知,吸引了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尤其在病蟲害肆虐,波爾多深受其害時期,人們對波爾多的關注程度更高。

針對從美國引進的一種葡萄樹孢子病或白粉病(oidium or powdery mildew),人們開始對波爾多葡萄酒進行了很多試驗。

後來,隨著19世紀末植物標本製作熱的興起,外來疾病的不斷激增,尤其是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的爆發,波爾多葡萄酒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當時波爾多地區的葡萄園一片連著一片,感染起來也是一整片,一整片的,所以治療起來根本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最終,還是只能引進美國葡萄樹根,將本土葡萄嫁接上去,之後,葡萄園的狀況才慢慢地有了好轉。

1881年,國際根瘤蚜蟲病大會在波爾多舉行,波爾多引進美國葡萄樹根的試驗在其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另外,很多試驗如carbon bisulphide injection也在波爾多進行。

其他的外來病種,如霜黴病(Downy Mildew)和黑腐病(Black Rot)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席捲了歐洲葡萄園。

隨後一戰、經濟大蕭條和二戰的接踵而至,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波爾多葡萄酒的發展。

因此,當回顧20世紀波爾多葡萄酒的發展史時,可以講述的內容有如此之多就不足為奇了。

- END -

舉起你的小爪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小夥伴吧!

這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英國對於葡萄酒的需求量是有多麼的大啊!

隨著1453年英國統治的結束,英國和波爾多地區的貿易也有所減少,但不久之後又恢復了正常的貿易往來,對於波爾多的商人來說,英倫諸島仍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儘管英國對法國產品苛以重稅,還通過1703年的《梅圖恩條約》(the Methuen Treaty)加強了葡萄牙葡萄酒的進口,但是總的來說,葡萄酒貿易仍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隨著梅多克填海造田的竣工,這一地區更搖身一變,成為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垂涎之地,他們在這裡購地,擴張葡萄園,建立起新城堡。

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塞古爾家族(Segur)了。這個貴族家庭于17-18世紀在梅多克建立廣闊的莊園,管轄的葡萄園綿延百里,亞歷山大·塞古爾(Alexandre de Ségur)之子尼古拉斯-亞歷山大·塞古爾侯爵(Marquis Nicolas-Alexandre de Ségur)因此也被冠以“葡萄王子(Prince des Vignes)”的美稱。

隨著貿易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許多的商人,如德國的Eschenauer 和 Kressmann, 英國的Barton及Johnston都加入了波爾多葡萄酒交易的行列。

到19世紀末,波爾多左岸地區就發展成了今日大家有目共睹的模樣,更坐擁眾多頂級葡萄園。

在1855年巴黎世博會前夕,波爾多地區在拿破崙三世授命下建立了酒莊分級制度,除波美侯和聖埃美隆的酒莊當時並沒有獲得此殊榮,這兩個地區的酒莊也是在近幾年才施行自己的葡萄酒分級制度,這也許是出於對1855年波爾多地區分級制度的不滿吧。

從1855年起,波爾多葡萄酒逐漸地流傳出去,廣為人知,吸引了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尤其在病蟲害肆虐,波爾多深受其害時期,人們對波爾多的關注程度更高。

針對從美國引進的一種葡萄樹孢子病或白粉病(oidium or powdery mildew),人們開始對波爾多葡萄酒進行了很多試驗。

後來,隨著19世紀末植物標本製作熱的興起,外來疾病的不斷激增,尤其是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的爆發,波爾多葡萄酒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當時波爾多地區的葡萄園一片連著一片,感染起來也是一整片,一整片的,所以治療起來根本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最終,還是只能引進美國葡萄樹根,將本土葡萄嫁接上去,之後,葡萄園的狀況才慢慢地有了好轉。

1881年,國際根瘤蚜蟲病大會在波爾多舉行,波爾多引進美國葡萄樹根的試驗在其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另外,很多試驗如carbon bisulphide injection也在波爾多進行。

其他的外來病種,如霜黴病(Downy Mildew)和黑腐病(Black Rot)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席捲了歐洲葡萄園。

隨後一戰、經濟大蕭條和二戰的接踵而至,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波爾多葡萄酒的發展。

因此,當回顧20世紀波爾多葡萄酒的發展史時,可以講述的內容有如此之多就不足為奇了。

- END -

舉起你的小爪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小夥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