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活動」寺口子景區和固原須彌山石窟景區達成重要合作景區!

寺口子景區和固原須彌山石窟景區達成重要合作景區!從現在開始持寺口子風景區門票可在固原須彌山石窟景區購票8折優惠!

須彌山景區簡介

須彌山石窟,佛教石窟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固原西北55公里北麓的山峰上,始建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繼續營造,以後各代修葺重妝,成為原州(今固原)規模最大的佛寺遺址。1982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評定為全國4A級旅遊景區

須彌山石窟是絲綢之路上著名的佛教石窟寺。為中國十大著名石窟之一。它始建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被譽為“寧夏敦煌”。

須彌山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早叫逢義山,唐代時須彌山開始稱“景雲寺”,五代、宋、西夏、金、元至明初都沿襲這一稱謂。須彌山作為佛教稱謂和石窟的代名詞,

當推宋代。

須彌山石窟初創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9年),興盛于北周和唐代,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沿線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開鑿規模、造像風格、藝術成就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大型石窟媲美。歷經西魏、北周、隋唐續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經營,成為中國古代長安至關外之間規模最大的一處佛寺禪院,歷時已有1500多年。

“須彌”原為梵文音譯,相傳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名山,在佛經中也稱為“曼陀羅”。

也可稱為須米樓、蘇彌樓、須彌樓等,意譯“妙高”、“安明”、“善積”等,指印度傳說中的佛教名山。傳說中的須彌山高達200多萬里,相當於地球到月球的三倍,也就是說有200個我們所生存的地球摞起來那麼高。須彌山在佛教中具有非常的意義,它又稱須彌樓,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名山。依據佛教理念,它是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
在中國它不光寧夏有,同時也是北京最著名的喇嘛黃教寺院的景觀之一。

佛教教義認為小千世界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即風輪、水輪、金輪,這裡的須彌山就是金輪。金輪為地面,地上有九山八海,是人類生活的地方。再往上的東、西、南、北四方,各有一座宮殿,表示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再往上卻是佈滿天文星座的茫茫宇宙,星際頂部(須彌山頂為天際)有一座別致的小壇城,

這就是帝釋居住的聖地,即所謂的天堂。

佛經《時輪經》記載,地球是由風、火、水、土、空五種物質和七金山、須彌山等構成的。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再其上為金輪,即地輪。在藏族古老的苯教創世說中,有位名叫南喀東丹曲格的國王擁有地、水、火、風、空五種本源物質,法師把它們收集起來,放入體內,輕輕地哈氣,吹起了風,當風以光輪的形式旋轉起來的時候就出現了火,火越吹越旺,火的熱氣和帶有涼意的風產生了露(水),在露珠上出現了微粒,這些微粒反過來又被風吹落,堆積起來形成了山。這就是須彌山的來歷。

石窟寺簡稱石窟,依山崖開鑿建造的佛教寺院建築,起源於印度,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和弟子們坐禪說法的場所,常被稱為“石室”,約在東漢以後隨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國內地,北魏至隋唐為興盛期,各地開鑿大量新窟,唐朝以後漸衰,建築型式分為中心柱和無中心柱兩種,石窟就是在河畔山崖或石壁上開鑿出來的佛教寺院或僧舍,其內或雕刻或泥塑佛像,頂部和四壁敷以泥胎後繪畫或雕塑,石窟一般也稱之為石窟寺。

須彌山石窟的初創和發展也和中國北方其它石窟發展大致相同。須彌山石窟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這裡又成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由長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為了加強邊疆防衛,又在這裡設立了“石門關”,直接制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裡有著“關中咽喉”之稱。宋代,這裡又是懷得軍的駐地平夏城(黃鐸堡)的險要關隘。須彌山地處北上大漠,西出西域的要道,是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後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聖地,也是著名的古石門關遺址所在。清《甘肅通志》載:“州北九十裡須彌山上有古寺,松柏鬱然,即古石門關遺址。”石門關,是隋唐前後著名的七關之一,為西北通往都城長安的要衝,是遮罩中原及長安的門戶。

3石窟特色

編輯

須彌山石窟現存石窟150多座,分佈在連綿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8區。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孫宮,以第14、24、32、33窟為代表,多是3~4.5米見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造像,第32窟塔柱多達7層。第24窟塔柱上層龕內雕刻佛傳故事。

北周石窟開鑿工程向北發展,集中於圓光寺、相國寺區域,規模大、造像精,現存主要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開一大龕,四壁亦開龕,有的一壁三龕,龕形雕飾華麗。第45窟和46窟是須彌山最繁麗的洞窟。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組成,主室寬13.5米、高10.6米,是須彌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後壁通寬的寶壇上並列3尊坐佛高達6米,雄偉壯觀,在現存北周造像中最罕見的傑作。隋唐時的石窟主要分佈在相國寺以北、以唐代石窟數量最多,一般4~5米見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設馬蹄形佛壇,成鋪的造像配置壇上,5尊或7尊,多至9尊,不另開龕。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稱桃花洞,主室內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開大龕,表現出磅礴的氣勢。第5窟(大佛樓)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龕。龕內倚坐佛像高達20.6米,是現存可數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須彌山保存著造像350餘身,題記33則,壁畫7處,明代石壁3通,是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史上的一筆重要的遺產,對於石窟藝術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

4時代特點

編輯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於北朝中晚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裡進行過大規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後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佈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唐代

據考證,到了唐代,這裡已經是頗具規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雲寺”。明朝正統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並上書皇帝請求賜名,於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後來由於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餘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並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

北魏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的崖面上,從現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裡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為釋迦多寶佛外,其餘的龕內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縱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雲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裡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臒,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我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並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後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

北周石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佔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髮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現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餘尊,每龕內,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琅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5石窟保護

編輯

須彌山石窟位於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北麓,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現保存洞窟162座,198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長年受風雨地震等自然災害及人為影響,石窟佛像、彩繪壁畫出現大面積風化,文物被毀壞的速度逐年加快。6月6日,世界歷史遺跡保護基金會公佈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為“2008年全球百大瀕危文明遺址”之一。

為了搶救須彌山石窟文物,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文物局編制的《國家“十一五”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中,將須彌山石窟環境綜合整治列入其中。根據專項規劃要求,國家將按照80%的比例補助建設資金近200萬元,地方出資150萬元,共投資350萬元用於須彌山石窟維修整治。

據須彌山文物管理所所長楊坤介紹,此次須彌山石窟文物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專案將建設防護網6050米,鋪設砂石路1230米,修建防洪渠1840米,修建排洪涵洞3座,安裝岩石裂隙監測儀3套,圓光寺配置安防設備1套,新建文物庫房357平方米。該項工程建成後,須彌山石窟的防洪、防盜等主要問題將得到基本解決。

6文人墨蹟

編輯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雲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緻。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雲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蹟雖然數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聖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幹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瞭解、還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絕大多數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為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峰並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佈局。因而,隨著新聞媒體的不斷宣傳,這裡又必將成為一個很有價值的風景區。有人甚至預言:用不了多久,這裡就會成為中國西部的旅遊“熱點”。值得慶倖的是,當地政府已對此引起重視,須彌山石窟群所分佈的各個山崖間,均已架梯搭橋,暢通無阻。遊客觀覽十分方便。

7旅遊季節

編輯

須彌山石窟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所以選擇天氣比較好的季節去遊覽。一般來說夏季最佳,春秋也可,冬季就不太適合了。須彌山石窟同四大石窟不同,需要爬山,因此下雪的冬季和雨天都不太適合遊覽。遊覽時間夏天儘量避開中午,比較曬,需要補充大量的水。自駕車路不是特別好走,雨雪天氣最好小心.。觀光時盡可能不要吸煙,以免對洞體造成破壞。

景區交通

從固原縣城乘坐公車到三營鎮(行程1個多小時),在鎮北的路口有車去須彌山(行程近1個小時)。旅遊淡季,從三營前往須彌山只能包車。自駕車走福銀高速到三營站下高速,20分鐘可達景區。

住宿

須彌山石窟對面有一個小村莊叫“毛家檯子”,2008年其修建了農家樂,營業中的農家樂,提供農家菜品及農家住宿;離須彌山石窟18公里外的三營鎮住宿條件不錯,目前有大約十家左右能提供標準間的賓館,價格也就八九十元。對住宿要求比較高的的可以到固原市去住。固原市能提供比較高檔的住宿,比如永祥賓館、六盤山賓館、紅寶賓館等,最好的是華祺飯店,豪華四星級。

門票

門票價格:60元(憑學生證半價)

景區講解費用:50元/次

時間

中衛天天網-傳遞價值

聯繫電話:18909552557

18195599111

長按.識別.關注

火越吹越旺,火的熱氣和帶有涼意的風產生了露(水),在露珠上出現了微粒,這些微粒反過來又被風吹落,堆積起來形成了山。這就是須彌山的來歷。

石窟寺簡稱石窟,依山崖開鑿建造的佛教寺院建築,起源於印度,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和弟子們坐禪說法的場所,常被稱為“石室”,約在東漢以後隨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國內地,北魏至隋唐為興盛期,各地開鑿大量新窟,唐朝以後漸衰,建築型式分為中心柱和無中心柱兩種,石窟就是在河畔山崖或石壁上開鑿出來的佛教寺院或僧舍,其內或雕刻或泥塑佛像,頂部和四壁敷以泥胎後繪畫或雕塑,石窟一般也稱之為石窟寺。

須彌山石窟的初創和發展也和中國北方其它石窟發展大致相同。須彌山石窟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這裡又成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由長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為了加強邊疆防衛,又在這裡設立了“石門關”,直接制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裡有著“關中咽喉”之稱。宋代,這裡又是懷得軍的駐地平夏城(黃鐸堡)的險要關隘。須彌山地處北上大漠,西出西域的要道,是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後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聖地,也是著名的古石門關遺址所在。清《甘肅通志》載:“州北九十裡須彌山上有古寺,松柏鬱然,即古石門關遺址。”石門關,是隋唐前後著名的七關之一,為西北通往都城長安的要衝,是遮罩中原及長安的門戶。

3石窟特色

編輯

須彌山石窟現存石窟150多座,分佈在連綿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8區。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孫宮,以第14、24、32、33窟為代表,多是3~4.5米見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造像,第32窟塔柱多達7層。第24窟塔柱上層龕內雕刻佛傳故事。

北周石窟開鑿工程向北發展,集中於圓光寺、相國寺區域,規模大、造像精,現存主要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開一大龕,四壁亦開龕,有的一壁三龕,龕形雕飾華麗。第45窟和46窟是須彌山最繁麗的洞窟。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組成,主室寬13.5米、高10.6米,是須彌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後壁通寬的寶壇上並列3尊坐佛高達6米,雄偉壯觀,在現存北周造像中最罕見的傑作。隋唐時的石窟主要分佈在相國寺以北、以唐代石窟數量最多,一般4~5米見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設馬蹄形佛壇,成鋪的造像配置壇上,5尊或7尊,多至9尊,不另開龕。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稱桃花洞,主室內有近6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開大龕,表現出磅礴的氣勢。第5窟(大佛樓)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龕。龕內倚坐佛像高達20.6米,是現存可數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須彌山保存著造像350餘身,題記33則,壁畫7處,明代石壁3通,是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史上的一筆重要的遺產,對於石窟藝術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

4時代特點

編輯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於北朝中晚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裡進行過大規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後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佈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唐代

據考證,到了唐代,這裡已經是頗具規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雲寺”。明朝正統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並上書皇帝請求賜名,於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後來由於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餘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並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

北魏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孫官區的崖面上,從現存的造像窟來看,窟室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這種形式的窟室,是從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來的。多是一佛二菩薩:佛像較大,居中端坐;菩薩矮小,侍立兩旁。但也有特殊情況,如須彌山開鑿最早的第十四窟,這裡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繪的,除一個龕內為釋迦多寶佛外,其餘的龕內都是一尊佛像,沒有旁侍菩薩。縱觀這些造像,造法古樸,面形豐滿,與雲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有相似之處。第二十四與三十二窟開鑿年代比之稍晚,但這裡已是“標準的”一佛二菩薩。其造型特點,臉形清臒,體型修長,佛穿雙領下垂的大袍,菩薩穿漢式對襟袖襦,與十四窟大不相同。據我國著名學者潘夢陽先生撰文介紹,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夾領小袖”的胡眼,一律改穿漢裝,並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讓他們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後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

北周

北周石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佔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髮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現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餘尊,每龕內,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琅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5石窟保護

編輯

須彌山石窟位於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北麓,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現保存洞窟162座,198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長年受風雨地震等自然災害及人為影響,石窟佛像、彩繪壁畫出現大面積風化,文物被毀壞的速度逐年加快。6月6日,世界歷史遺跡保護基金會公佈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為“2008年全球百大瀕危文明遺址”之一。

為了搶救須彌山石窟文物,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文物局編制的《國家“十一五”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中,將須彌山石窟環境綜合整治列入其中。根據專項規劃要求,國家將按照80%的比例補助建設資金近200萬元,地方出資150萬元,共投資350萬元用於須彌山石窟維修整治。

據須彌山文物管理所所長楊坤介紹,此次須彌山石窟文物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專案將建設防護網6050米,鋪設砂石路1230米,修建防洪渠1840米,修建排洪涵洞3座,安裝岩石裂隙監測儀3套,圓光寺配置安防設備1套,新建文物庫房357平方米。該項工程建成後,須彌山石窟的防洪、防盜等主要問題將得到基本解決。

6文人墨蹟

編輯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須彌山入口處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十分壯觀。這座大佛比雲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觀察,只見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層樓高,耳朵有兩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緻。專家說,這完全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雄偉氣魄。唐代統治者提倡佛教,武則天曾下令全國各州建大佛寺,造大佛像。有學者推測,這等大佛可能是在武則天掀起的崇拜佛的浪潮中建造的。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雲霧繚繞,耳旁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在須彌山現存的石窟中,題刻和墨蹟雖然數量不算太多、但卻是唐“大中三年呂中萬”,宋“紹聖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復隴幹姚雄記”、“崇寧癸未”、西夏“奢單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個時期的題記和碑刻。這些碑刻、題記,不僅能使我們對石窟的歷史有更多的瞭解、還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傳播,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外,國內絕大多數石窟都開在一面崖面上,而須彌山石窟卻開鑿在為洪溝間隔的7座山崖上,形成了數峰並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佈局。因而,隨著新聞媒體的不斷宣傳,這裡又必將成為一個很有價值的風景區。有人甚至預言:用不了多久,這裡就會成為中國西部的旅遊“熱點”。值得慶倖的是,當地政府已對此引起重視,須彌山石窟群所分佈的各個山崖間,均已架梯搭橋,暢通無阻。遊客觀覽十分方便。

7旅遊季節

編輯

須彌山石窟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所以選擇天氣比較好的季節去遊覽。一般來說夏季最佳,春秋也可,冬季就不太適合了。須彌山石窟同四大石窟不同,需要爬山,因此下雪的冬季和雨天都不太適合遊覽。遊覽時間夏天儘量避開中午,比較曬,需要補充大量的水。自駕車路不是特別好走,雨雪天氣最好小心.。觀光時盡可能不要吸煙,以免對洞體造成破壞。

景區交通

從固原縣城乘坐公車到三營鎮(行程1個多小時),在鎮北的路口有車去須彌山(行程近1個小時)。旅遊淡季,從三營前往須彌山只能包車。自駕車走福銀高速到三營站下高速,20分鐘可達景區。

住宿

須彌山石窟對面有一個小村莊叫“毛家檯子”,2008年其修建了農家樂,營業中的農家樂,提供農家菜品及農家住宿;離須彌山石窟18公里外的三營鎮住宿條件不錯,目前有大約十家左右能提供標準間的賓館,價格也就八九十元。對住宿要求比較高的的可以到固原市去住。固原市能提供比較高檔的住宿,比如永祥賓館、六盤山賓館、紅寶賓館等,最好的是華祺飯店,豪華四星級。

門票

門票價格:60元(憑學生證半價)

景區講解費用:50元/次

時間

中衛天天網-傳遞價值

聯繫電話:18909552557

18195599111

長按.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