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鄉村軼事:出殯

經過了三天三夜的法事活動,志軍的爺爺終於到了出殯的日期。一大早,十六大金剛(本來一般是八大金剛,由於志軍爺爺需要葬在十裡開外的自家茶山裡,所以多請了一組人)分兩桌坐在主桌上,

扣肉,魚等主菜都是上的雙份,幾個孝子孝女還專程來到金剛面前下跪拜禮,因為能否出殯能否順利就看他們的了。

吃過早餐後9:00不到,隨著一陣激烈的鑼鼓聲響,金剛們拆掉孝堂,先徒手把靈柩從堂屋抬到大門口的凳子上,然後用兩根龍杠放置靈柩兩側,再用手臂粗的黑棕繩圍繞龍杠並固定,每根龍杠的兩頭再通過棕繩綁上四根竹竿,每根竹杠下就可以站立2—3人,

像個八抬大轎一樣。

管事的櫃房還給每位金剛的腰間別上了紅、黑各一根綢緞,既鼓舞士氣,又便於區別。每位金剛各自發了一雙黃色膠底的新解放鞋,由於這幾天的雨雪比較大,路上還結了冰,每個人的鞋上都捆上了一個稻草繩,

用於防滑。

按照風水先生算的時辰,上午巳時三刻最宜,這時是蛇隱蔽在草叢中的時段,雖為冬天,蛇不會出動,但為吉時,利於出殯。眼看著出殯時刻即將來臨,領頭的金剛捉來一隻大公雞,在靈柩前面上了三炷香、燒了些錢紙,嘴裡念叨著一些詞。其他金剛已經領會意圖,開始各就各位呈跨步姿勢站立在龍杠下,只等領頭發命令。各類披麻戴孝的子女親友也早已整齊地在靈柩前跪成幾排。

領頭左手抓雞,右手持刀,朝大公雞脖子處一刀下去,雞血只噴,然後大吸一口,朝靈柩用力一噴,將手中的死雞和刀朝旁邊無人處一扔,大喊一聲:“起.............!”

伴隨著再一次的鑼鼓聲和哭喪聲,裝著志軍爺爺的大棺材就被抬起了,靈柩不僅本身全部是用重圓木做的,裡面還裝了不下千斤重的石灰。雖然金剛們都是精挑細選的,個個背寬厚如虎,腰粗壯如熊。但抬起後也走得很慢,

看得出來抬靈柩的金剛們都還有些吃力。

停停走走大約過了六、七裡路遠的樣子,突然有一位金剛大喊一聲“哎呦!”,接著便軟癱在雪地裡,旁邊的金剛見勢趕緊用自己的肩膀接過龍杠,才避免了靈柩跌落。軟癱的金剛被扶走,臉色煞白,

話也說不出來。大家都以為是靈柩太沉,而且路途太遠,累壞了,也就只是讓他在路邊多休息一會。送葬的隊伍繼續趕路。

可是沒走多遠,所有的金剛們都感覺到靈柩越來越重,甚至難以承受,每個人的額頭在這風雪交加的大冬天裡冒出珠子般的汗珠。志軍的父親和叔叔們手裡拿著孝棍,覺得金剛們太不出力,還準備行孝仗禮,也就是打金剛們的。

這時,走在後面的道士想起了昨天晚上做法事時的怪異事情,覺得肯定是靈柩裡的鬼神邪性又發作了。便趕緊制止持孝棍的人,找來板凳,將棺木放在板凳上,朝著棺木念叨了一些話,並和志軍父親等商量:“這肯定是志軍爺爺捨不得他,還不想入土。”

“這可怎麼辦?不管怎樣,入土才為安了,必須得按計劃入土的,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眾親人一致認為。

“辦法是有一個,那就是把志軍找來,讓他坐棺”。道士很肯定地說。

沒有辦法,前期的事情都做了那麼多了,眼看墓地也不遠了,按照農村的說法,打濕了頭髮,這發就得理啊。志軍父親便喊來了志軍,對他說了一些話,然後就扶著志軍坐在了他爺爺的靈柩上,還是坐在安放他爺爺靈柩腳的位置。道士說如果坐在放頭的位置,他爺爺就不能呼吸,靈魂就出不來的。

小小的志軍倒也還樂意,覺得挺好玩,坐在靈柩上還歡快地晃動著自己的雙腳,滿是開心。

道士的法術和臨時的決策果然起到了作用,在隨後的重新起棺時,金剛們明顯感覺比剛才輕鬆了很多,那個軟癱在地的金剛也很快就恢復了。沒花多久的時間靈柩就順利到了志軍爺爺的墓地。大家一直懸乎的心終於隨著棺木的入土而落地了。

備註:原創鄉村軼事,軼事就是軼事,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更多精彩,歡迎轉發或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謝謝。

覺得肯定是靈柩裡的鬼神邪性又發作了。便趕緊制止持孝棍的人,找來板凳,將棺木放在板凳上,朝著棺木念叨了一些話,並和志軍父親等商量:“這肯定是志軍爺爺捨不得他,還不想入土。”

“這可怎麼辦?不管怎樣,入土才為安了,必須得按計劃入土的,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眾親人一致認為。

“辦法是有一個,那就是把志軍找來,讓他坐棺”。道士很肯定地說。

沒有辦法,前期的事情都做了那麼多了,眼看墓地也不遠了,按照農村的說法,打濕了頭髮,這發就得理啊。志軍父親便喊來了志軍,對他說了一些話,然後就扶著志軍坐在了他爺爺的靈柩上,還是坐在安放他爺爺靈柩腳的位置。道士說如果坐在放頭的位置,他爺爺就不能呼吸,靈魂就出不來的。

小小的志軍倒也還樂意,覺得挺好玩,坐在靈柩上還歡快地晃動著自己的雙腳,滿是開心。

道士的法術和臨時的決策果然起到了作用,在隨後的重新起棺時,金剛們明顯感覺比剛才輕鬆了很多,那個軟癱在地的金剛也很快就恢復了。沒花多久的時間靈柩就順利到了志軍爺爺的墓地。大家一直懸乎的心終於隨著棺木的入土而落地了。

備註:原創鄉村軼事,軼事就是軼事,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更多精彩,歡迎轉發或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