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單車大局未定,“ofo思維”的辦公室無人貨架大混戰又開始了

1、辦公室無人貨架大混戰拉開序幕

中午在辦公室的時候,

一家剛剛成立的辦公室無人貨架的創業公司推門進來推廣,我剛好在門口,就跟小夥子聊了幾句,他們的創業團隊都是90後剛畢業沒多久的學生,在36kr上看到了多篇報導之後,湧入了這個賽道。

他一再強調:我們的商品價格便宜,都是正品,送貨及時。我問他現在來推廣的人那麼多,你們的競爭優勢在哪裡?他說了半天也沒說到重點。

我問他,你們融資了嗎?他說,我們已經接觸了10幾個投資方,

正在融資。我問,現在的錢哪裡來的?他說,我們幾個人湊的,家裡也給了一些。

小夥子其實挺老實的一人,為了創業,從技術幹到了BD。

我們在4月份曾經介紹過關于辦公室無人貨架的項目,並在之後的文章和演講中提到過這個項目。我們當時認為,這個項目是“ofo”思維的便利店,認為這個項目成功的關鍵點第一是速度快,第二是靠錢砸,第三是運營管理能力。

經過幾個月的發酵,這一類的項目終於在近期迎來了爆發。

除此之外,還有51零食、賢小生、每日優鮮“便利購”(剛剛完成C+輪融資)、便利吧、便利客、果酷、、果小7、e點便利、老虎快購(天使輪)、全天AllDay(天使輪)、陽光樂選(Pre-A)、小e微店(A輪)等類似的專案也紛紛加入戰局。

這種架勢,除了沒有朱嘯虎和王剛之外,

和之前的共用單車,共用充電寶的架勢幾乎如出一轍。

而騰訊,聯想,新美大、餓了麼等互聯網巨頭們也在其中佈局,創業者中也不乏阿裡,美團等公司出來的高管。

可以說,辦公室貨架這門生意,還沒開始在辦公室火爆,就已經開始在資本市場火爆了。實際上,除了辦公室貨架之外,跟“無人”相關的零售佈局在近期同樣非常的火爆,無人零售店,無人售貨機等無人零售模式,

也在近期受到了資本的熱捧。

無人零售店的模式技術上限制很大,目前只是在摸索,無人售貨機則進入中國很多年了,一直不溫不火,近期才重新進入資本的法眼,雖然從日本和美國的人均無人售貨機的數量來看,中國擁有極為廣闊的空間,但考慮到習慣問題,中國之前的無人售貨機發展極為緩慢,而且由於便利店和辦公室無人貨架的興起,

無人售貨機的發展空間存疑。

所以,目前階段不管從技術成熟度上還是習慣上看,辦公室無人貨架似乎是無人零售領域最值得關注的方向。

2、真的那麼好?

根據投資人楊露茜的分析,目前這門生意主要定位在一、二線城市和部分三線城市,有大約1億左右的目標使用客戶,早期最適合的核心寫字樓有2000-3000棟,企業終端貨架容量大約在10-20萬個,每個貨架日流水在50-80元之間,早期預估有10-30億的市場空間。後續如果拓展場景,增加品類,提升複購率等,預計能達到50億左右的空間。

根據部分企業回饋的資訊,毛利大約在20~35%左右,一般以零食,飲料,方便食品等複購率較高的產品為主。

而目前辦公室無人貨架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大部分的創業公司就是提供一個貨架(成本低,300左右一個貨架,如果換成無人售貨機,像樣一點的都要上萬一台),加上掃碼功能,少數的公司有自帶監控(監控其實也沒啥用),可以減少物品盜損。不過,由於是在辦公室這種封閉的空間內,存在一定的相互監督,大部分創業公司投放後物品盜損率都很低,一般都能控制在5%以內(當然,也有文章說無人貨架盜損率遠高於創業者說的數值,創業者這麼說,只不過是為了融資更方便而已,打腫臉充胖子,讓投資人買單)。

說了辦公室無人貨架的好處之後,還需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我們說幾個主要的:

首先,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目前幾十家入場者要爭奪的市場連50億都不到。要知道,阿裡和騰訊這一類的企業,一年銷售額都是千億計的,整個市場才50億的方向,是否真的值得投?畢竟,市場規模和實際做成的市場大小是有差距的,按照50億的規模來看,做到30個億就很不錯了。我估計,這也是朱嘯虎和王剛暫時沒進來的原因之一,畢竟共用單車,共用充電寶等項目,如果真的做成了,市場規模絕對不僅僅是這個數位。

其次,對於倉儲,物流和配送體系也有很高的要求。第一是倉儲、配送的成本,第二是企業個性化的需求。目前,大多數創業企業都會集中一個範圍開發一些公司進行送貨,比如集中在周邊10公里範圍內,安排倉儲和配送,這樣成本會比較低。部分公司如每日優鮮,採用前置倉的方式,與電商體系融為一體,成本會更低一些。而在個性化需求方面,根據我們的瞭解,目前創業公司普遍做的都不太好,還是以跑馬圈地作為首要的任務,如果真的要做到個性化,對於系統以及配送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成本和個性化之間做取捨就會成為重要的問題。

然後,無人貨架能賣的東西也非常的有限,很多小商超的爆品在這裡都很難買到,比如說盒飯,冷面,關東煮等等,目前很少有公司能做到,當然,也有公司開始嘗試提供冰箱,或者與公司協商借用冰箱存放冷飲,優酪乳等物品。但總的來說目前創業公司中能提供這些服務的貨架非常少。

最後,消費者是否能保持長久的忠誠度。由於這一類專案大多比較類似,技術含量低,門檻低,因此,可替代性是比較強的。比如說,同行進行價格戰,跟你差不多的貨櫃進來,然後所有產品成本比你低20%,你是跟還是不跟?不跟,可能就意味著這個點被人給清除了,跟了,極有可能形成惡性競爭,就會很快進入殺價的怪圈,比的就是融資能力。關鍵問題在於,幾十個億的市場,值得這樣殺價嗎?滴滴和快滴當年殺價,是因為面對的是千億甚至萬億的市場。

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進入門檻,很難形成品牌忠誠度,商品類別與小商超相比嚴重不全,隨著規模的擴大,倉儲,物流以及整個供應鏈能力會受到挑戰,市場整體空間相對較小,還有就是存在可能的較大比例盜損等等,是目前這個行業主要的問題。

3、新零售的誘惑

雖然問題很多,但由於門檻低,容易融到錢,按照標準模型測算容易盈利,因此還是受到了創業者的追捧。

而對於投資人而言,線下的“新零售”其實留給他們的投資空間並不大。因為最典型的新零售需要將線上和線下的資料進行結合,而並非簡單的線下開店。這個賽道已經基本上被阿裡巴巴,京東這樣的巨頭給霸佔了。那麼剩下還有一種就是從線下做起,向供應鏈要效益的方式,這個方式的典型就是7-11,由於7-11已經將線下的零售做到了極致,因此,再開跟它類似的便利店實際上是無法與之進行競爭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將供應鏈同樣做到極致,然後在前端再消減成本,無人模式受熱捧的邏輯就在這裡。另外,比便利店離用戶更近,打最後20米的仗,也是新模式的方式之一,我比你便宜,還比你離用戶更近,這就相當於截流了。

以辦公室無人貨架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本質上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掌控一條完美的供應鏈系統,打磨出能夠媲美7-11的供應鏈體系之後,背後的生意就會遠遠超過當前生意帶來的效益。另外,就是通過密集的前置倉佈局,打造快速補貨,快速送貨的能力,給客戶帶來急速的體驗,並在未來打通線上和線下後,帶來急速的配送能力(盒馬鮮生就是這麼幹的)。

從供應鏈上來說,首先,最終這條供應鏈的能力可以覆蓋從辦公室,學校的無人貨架,到公共場所的無人售貨機,再到便利店的全鏈條,這樣看起來其市場空間就會比單純的無人貨架要大得多;其次,未來的大型供應鏈體系是可以為相關產業賦能的,這就是阿裡巴巴總參謀長曾鳴教授所謂的“S2b”,或者“S2b2c”,雖然目前並沒有完整的S2b的案例,但趨勢已經形成,比如紅領集團。最後,進行了密集的網點鋪設之後,可以做廣告,大資料,終端設備等方面的生意,也可以往線上導流,商家還能發掘加盟商來參與等等,這些生意也能形成一定的體量。

4、誰會贏

可以看出,這個賽道的參與者,包括創業者和投資者,眼光一定不能只放在辦公室無人貨架這個類別上面,因為如果只是放在這個上面的話是很難真正做大的。背後要做的事情,實際上是不斷打磨供應鏈體系,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模式拓展,比如辦公室無人貨架,拓展到無人售貨機,再拓展到無人零售,小超市等等類別,甚至可以拓展到線上電商,進行生鮮配送等服務。

要做到這些併入容易,各家投資公司和創業公司切入點並不相同,有的從難的開始切入,比如無人超市;有的從簡單的開始切入,比如辦公室貨架;有的從線上切入到線下,比如每日優鮮;更多的從線下開始,未來可能會切入到線上。

需要注意的是:能堅持到最後的,第一要快,鋪設速度快,服務品質要好(從這個角度來看,辦公室無人貨架是最好的鋪設方式,因為成本低,速度快,接受度高);第二要有錢,很多錢;最後要有供應鏈的專家進行頂層設計,頂層設計一定要先進,能預先考慮到未來的模式,否則最終會在混戰中悄悄死去。

從這點來看,早已開始新零售佈局的阿裡,參股每日優鮮,大力推進小程式的騰訊,未來依然會是這個賽道的大贏家,其中的頂尖企業,最終被他們投資的概率很大(很多投資公司已經是2AT的模式,能賣給AT就成功了)。其中也不排除在資本的堆積下,出現下一個類似於滴滴或者摩拜這樣的企業,當然,這條路並不好走。

當然,除了創業公司和投資人需要耐心佈局並時刻準備慘烈廝殺之外,給這些行業提供基礎服務的公司其實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比如做商超貨架的公司,做倉儲貨架的公司等等,這裡面的龍頭企業從這個風口中得利幾乎是肯定的事情。

後續如果拓展場景,增加品類,提升複購率等,預計能達到50億左右的空間。

根據部分企業回饋的資訊,毛利大約在20~35%左右,一般以零食,飲料,方便食品等複購率較高的產品為主。

而目前辦公室無人貨架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大部分的創業公司就是提供一個貨架(成本低,300左右一個貨架,如果換成無人售貨機,像樣一點的都要上萬一台),加上掃碼功能,少數的公司有自帶監控(監控其實也沒啥用),可以減少物品盜損。不過,由於是在辦公室這種封閉的空間內,存在一定的相互監督,大部分創業公司投放後物品盜損率都很低,一般都能控制在5%以內(當然,也有文章說無人貨架盜損率遠高於創業者說的數值,創業者這麼說,只不過是為了融資更方便而已,打腫臉充胖子,讓投資人買單)。

說了辦公室無人貨架的好處之後,還需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我們說幾個主要的:

首先,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目前幾十家入場者要爭奪的市場連50億都不到。要知道,阿裡和騰訊這一類的企業,一年銷售額都是千億計的,整個市場才50億的方向,是否真的值得投?畢竟,市場規模和實際做成的市場大小是有差距的,按照50億的規模來看,做到30個億就很不錯了。我估計,這也是朱嘯虎和王剛暫時沒進來的原因之一,畢竟共用單車,共用充電寶等項目,如果真的做成了,市場規模絕對不僅僅是這個數位。

其次,對於倉儲,物流和配送體系也有很高的要求。第一是倉儲、配送的成本,第二是企業個性化的需求。目前,大多數創業企業都會集中一個範圍開發一些公司進行送貨,比如集中在周邊10公里範圍內,安排倉儲和配送,這樣成本會比較低。部分公司如每日優鮮,採用前置倉的方式,與電商體系融為一體,成本會更低一些。而在個性化需求方面,根據我們的瞭解,目前創業公司普遍做的都不太好,還是以跑馬圈地作為首要的任務,如果真的要做到個性化,對於系統以及配送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成本和個性化之間做取捨就會成為重要的問題。

然後,無人貨架能賣的東西也非常的有限,很多小商超的爆品在這裡都很難買到,比如說盒飯,冷面,關東煮等等,目前很少有公司能做到,當然,也有公司開始嘗試提供冰箱,或者與公司協商借用冰箱存放冷飲,優酪乳等物品。但總的來說目前創業公司中能提供這些服務的貨架非常少。

最後,消費者是否能保持長久的忠誠度。由於這一類專案大多比較類似,技術含量低,門檻低,因此,可替代性是比較強的。比如說,同行進行價格戰,跟你差不多的貨櫃進來,然後所有產品成本比你低20%,你是跟還是不跟?不跟,可能就意味著這個點被人給清除了,跟了,極有可能形成惡性競爭,就會很快進入殺價的怪圈,比的就是融資能力。關鍵問題在於,幾十個億的市場,值得這樣殺價嗎?滴滴和快滴當年殺價,是因為面對的是千億甚至萬億的市場。

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進入門檻,很難形成品牌忠誠度,商品類別與小商超相比嚴重不全,隨著規模的擴大,倉儲,物流以及整個供應鏈能力會受到挑戰,市場整體空間相對較小,還有就是存在可能的較大比例盜損等等,是目前這個行業主要的問題。

3、新零售的誘惑

雖然問題很多,但由於門檻低,容易融到錢,按照標準模型測算容易盈利,因此還是受到了創業者的追捧。

而對於投資人而言,線下的“新零售”其實留給他們的投資空間並不大。因為最典型的新零售需要將線上和線下的資料進行結合,而並非簡單的線下開店。這個賽道已經基本上被阿裡巴巴,京東這樣的巨頭給霸佔了。那麼剩下還有一種就是從線下做起,向供應鏈要效益的方式,這個方式的典型就是7-11,由於7-11已經將線下的零售做到了極致,因此,再開跟它類似的便利店實際上是無法與之進行競爭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將供應鏈同樣做到極致,然後在前端再消減成本,無人模式受熱捧的邏輯就在這裡。另外,比便利店離用戶更近,打最後20米的仗,也是新模式的方式之一,我比你便宜,還比你離用戶更近,這就相當於截流了。

以辦公室無人貨架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本質上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掌控一條完美的供應鏈系統,打磨出能夠媲美7-11的供應鏈體系之後,背後的生意就會遠遠超過當前生意帶來的效益。另外,就是通過密集的前置倉佈局,打造快速補貨,快速送貨的能力,給客戶帶來急速的體驗,並在未來打通線上和線下後,帶來急速的配送能力(盒馬鮮生就是這麼幹的)。

從供應鏈上來說,首先,最終這條供應鏈的能力可以覆蓋從辦公室,學校的無人貨架,到公共場所的無人售貨機,再到便利店的全鏈條,這樣看起來其市場空間就會比單純的無人貨架要大得多;其次,未來的大型供應鏈體系是可以為相關產業賦能的,這就是阿裡巴巴總參謀長曾鳴教授所謂的“S2b”,或者“S2b2c”,雖然目前並沒有完整的S2b的案例,但趨勢已經形成,比如紅領集團。最後,進行了密集的網點鋪設之後,可以做廣告,大資料,終端設備等方面的生意,也可以往線上導流,商家還能發掘加盟商來參與等等,這些生意也能形成一定的體量。

4、誰會贏

可以看出,這個賽道的參與者,包括創業者和投資者,眼光一定不能只放在辦公室無人貨架這個類別上面,因為如果只是放在這個上面的話是很難真正做大的。背後要做的事情,實際上是不斷打磨供應鏈體系,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模式拓展,比如辦公室無人貨架,拓展到無人售貨機,再拓展到無人零售,小超市等等類別,甚至可以拓展到線上電商,進行生鮮配送等服務。

要做到這些併入容易,各家投資公司和創業公司切入點並不相同,有的從難的開始切入,比如無人超市;有的從簡單的開始切入,比如辦公室貨架;有的從線上切入到線下,比如每日優鮮;更多的從線下開始,未來可能會切入到線上。

需要注意的是:能堅持到最後的,第一要快,鋪設速度快,服務品質要好(從這個角度來看,辦公室無人貨架是最好的鋪設方式,因為成本低,速度快,接受度高);第二要有錢,很多錢;最後要有供應鏈的專家進行頂層設計,頂層設計一定要先進,能預先考慮到未來的模式,否則最終會在混戰中悄悄死去。

從這點來看,早已開始新零售佈局的阿裡,參股每日優鮮,大力推進小程式的騰訊,未來依然會是這個賽道的大贏家,其中的頂尖企業,最終被他們投資的概率很大(很多投資公司已經是2AT的模式,能賣給AT就成功了)。其中也不排除在資本的堆積下,出現下一個類似於滴滴或者摩拜這樣的企業,當然,這條路並不好走。

當然,除了創業公司和投資人需要耐心佈局並時刻準備慘烈廝殺之外,給這些行業提供基礎服務的公司其實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比如做商超貨架的公司,做倉儲貨架的公司等等,這裡面的龍頭企業從這個風口中得利幾乎是肯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