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4款廣東特色點心秘制技術配方:學會也可以開家很賺錢的小吃店!

陶陶居大蝦餃

廣州茶點品種繁多,大致可以分為傳統和創新兩大類,

蝦餃、鳳爪、排骨和燒麥被稱為傳統茶點的“四大天王”,是廣州人的最愛。廣州陶陶居的大蝦餃穩居銷量排行榜頭把交椅,之所以熱賣,除了深厚的群眾基礎,還與茶點技術總監劉偉光對它進行了與時俱進的改良有關。

首先,精選個頭更大的青蝦仁,規格為3140,口感更彈更鮮;其次,減少肥肉的用量,添加春筍粒,做好的蝦餃沒有原先那麼油膩,而且還有股脆脆的口感;第三,

增大分量,傳統蝦餃一般重6錢,而陶陶居的蝦餃超過一兩,潔白飽滿、晶瑩剔透,這種個頭上的差異性令人一見難忘。

調餡:

1、豬肥膘切成大米粒狀。

2、鮮竹筍選取尖部,切成大米粒狀。

3、大青蝦仁2千克抽掉沙線,納入盆中,加入清水1.5千克、生粉100克、白糖80克浸泡15分鐘,撈出沖掉糖分,盛入盆中,加生粉40克、鹽20克、白糖15克、味精、胡椒粉各8克、食粉5克,用手不停地攪勻、拍打,至蝦仁漲發上勁時加入竹筍粒300克、肥肉粒200克、豬油(提前加入蔥、薑、香菜根、洋蔥頭、幹蔥塊熬煉至香)100克、花生油30克、麻油20克輕輕拌勻即成。

外皮:

澄面500克、生粉300克納入盆中拌勻,沖入適量90℃的熱水(約600克)攪拌至燙透,邊揉邊陸續撒入生粉100克,加入白豬油50克繼續揉勻,直至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

製作流程:

麵團下成小劑子(約15克/個),用手掌溫柔地揉成圓球,放到面板上,用刀面碾壓成薄片。取壓好的面皮放入50克蝦餡,

收口捏出約14-15個褶,變成大蝦餃,每三個擺入一口小籠,旺火蒸5分鐘即成。

製作關鍵:

1、調餡時,最後放入肥肉粒後無需再過度攪打,只需輕輕抄拌均勻,否則肥肉粘連出膠,蒸成的蝦餃會出油,口感比較膩。

2、和燙麵時,生粉不可全部放入盆中燙熟,要留出2兩,在後來揉面時陸續放入,這部分生粉使得麵團變成半生半熟的粉團,從而更有筋力,若全部燙熟則麵團過於綿軟,承重力太小,

包入大量的蝦餡後容易破裂。

3、和麵時最後要加少許白豬油,這樣面皮更亮,吃起來口感爽滑,不會粘牙。

4、揉劑子時要力道和緩,不可使用大力搓揉,否則麵團急速上勁,使得筋力過強,包餡時不易拉抻,容易回縮。

5、用刀面制皮時同樣不能大力碾壓,否則面皮一樣會急速上勁,導致筋力過強,不容易包餡。

6、為何不用擀麵杖呢?這是因為麵團筋力較大,擀麵杖難以壓平擀薄。

7、麵團不可一次和制太多,

否則即便包上保鮮膜仍然流失水分,質地變硬,就沒法使用了,更多秘制配方敬請添加小編公號tsxc5888學習正宗特色小吃秘方,最好現燙現用。

紅油水餃

這是四川名小吃“鐘水餃”的升級版,改良之處有兩點:首先,用黃甜椒汁代替清水揉面,顏色黃亮,帶有蔬果自然的甜味;其次,餃子變為三角形,並改煮為蒸,制熟後形狀不散,賣相玲瓏可愛。

批量預製:

1、中筋粉1000克倒入盆中,分四次加入黃甜椒汁600克,揉成表面光滑的麵團,下成每個重約30克的劑子,擀成面皮。

2、在每個面皮中填入豬肉餡20克,收口包成三角形,入冰箱冷凍保存。

走菜流程:

將餃子放入蒸屜,大火蒸10分鐘,取出後分別放入高腳碟中,淋紅油汁5克,撒白芝麻3克點綴即成。

紅油汁製作:

紅油25克、複製醬油12克、蒜水10克、薑汁6克、花椒油、醋、鹽各5克、白糖3克攪勻即成。

複製醬油製作:

鍋入土醬油400克(也可以用黃豆醬油代替),加清水300克、紅糖、冰糖各80克、香蔥2根(打成結)、薑片20克、香葉、八角、桂皮、白蔻各5克燒開後轉小火熬煮10分鐘,待湯汁粘稠時關火,打去渣滓,晾涼後入保鮮盒密封冷藏保存。在製作時需注意,薑能去除異味,所以要多放一些,而蔥則要少放,否則保存時間久了會變味。

酸湯素餃(位上)

白菜粉絲的素餡,加上清口解膩的酸湯,使得這款餃子成為成都“軒軒小院”會所極受歡迎的主食之一。

餡料製作:

小白菜1000克洗淨瀝幹,入油鹽水汆至變軟,撈出頂刀切成細絲,擠幹水分,淋蔥油80克拌勻,再放鹽25克,倒入泡軟的粉絲600克(剪成小段)拌勻,入冰箱速凍一下,使油與料凝固在一起。

餃子製作:

1、中筋麵粉2000克納盆,加蛋清60克、鹽8克攪勻,再分次倒入溫水1000克(熱水、涼水按照7∶3的比例兌成),揉成光滑的麵團,下成每個重約40克的劑子,擀成薄片備用。

2、在每個面皮內填入餡料30克,包成餃子。

走菜流程:

小碗內加韭黃末10克,舀入燒沸的酸湯80克攪勻,放上一個煮熟的餃子即可走菜。

酸湯製作:

鍋入雞湯800克燒沸,加保寧醋50克、胡椒粉20克、醬油、鹽、薑汁各10克攪勻,再次燒沸關火即可。

火麻粉餃

將火麻仁與蒸餃巧妙結合,先是熬取火麻泥,搭配涼薯、胡蘿蔔等調餡,然後以火麻粉與澱粉等和麵做皮,包出的餃子顏色粉紫,餡料柔軟醇香,非常好吃。

漲知識:

火麻子又叫火麻仁、線麻子,是一味中藥材,具有益脾補虛、養陰潤燥等功效,打碎後的火麻粉呈現微微的香芋紫色,口味回甘,是巴馬最有名的健康粗糧之一。

調餡:

1、火麻仁1千克加清水1.5千克入料理機絞碎,濾出火麻碎,火麻汁留用。

2、將濾出的火麻碎再次添加清水1千克入料理機攪打一遍,濾出火麻汁。

3、將兩次濾出的火麻汁倒入淨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透,停火靜置,鍋底沉澱物即為火麻泥。

4、涼薯500克、胡蘿蔔500克分別切碎,加入五花肉餡500克、火麻泥500克,調入鹽20克、味精10克、花生油80克攪勻即成火麻餡。

和麵:

1、幹火麻子入料理機打碎,過篩去掉粗顆粒,即得火麻粉。

2、澄面、澱粉按1∶1的比例納入盆中,每500克混合面摻入150克火麻粉,加適量清水和成麵團。

3、和好的麵團下成劑子,擀皮後包入適量餡料,捏成餃子,中火蒸制6-8分鐘即成。

製作關鍵:

蒸火麻餃時需用中火,火太小餃子蒸不透,火過大則餃子會破皮。

元年鮮蝦餃

這款蝦餃有兩點不同:首先,餡料中加入了銀耳凍,入口更滑潤;其次,走菜時配了個“紅醋針”,不是蘸著吃,而是由客人將醋汁打入蝦餃,增添了趣味性。

製作流程:

1、銀耳300克加水泡發,取出洗淨後入料理機攪打成泥,下入鍋中,加清水500克、牛奶500克、魚膠粉、糖各10克小火熬5分鐘,倒入託盤,放冰箱冷藏至定型,改刀成0.5釐米見方的小塊備用。

銀耳泡發後入料理機攪打成泥。

2、現剝明蝦仁800克去掉蝦線,洗淨瀝幹,切成段後放豬肥膘肉粒200克、胡蘿蔔絲、木耳絲(提前汆水)各100克,加少許鹽、料酒、糖抓勻醃入底味。

3、澄粉1000克、木薯澱粉100克、鹽10克放入盆中,倒入開水1500克攪拌至雪花狀,然後一邊揉一邊分次加入木薯澱粉200克,放豬油50克揉成光滑的麵團。

4、將麵團下成每個20克的劑子,擀平後在面皮上填入餡料15克,放銀耳凍一塊,包成蝦餃。

5、每6個為一份擺入竹籠,大火蒸5分鐘至熟,取出帶醋針(大紅浙醋吸入塑膠針筒)走菜,上桌後將“醋針”打入蝦餃即可食用。

技術關鍵:

1、餡料中加的肥肉粒可先放入沸水燙至剛熟,再用清水浸泡一下,這樣入口既有油潤感又不會過於肥膩。

2、和麵時加入少許豬油,既能為面坯保濕,熟後不易破裂,也能讓成品更加晶瑩剔透。

3、製作蝦餃面皮,用木薯澱粉效果最好,如果沒有,也可使用玉米澱粉代替。

南瓜蒸蛋

食材

太空小南瓜1個、雞蛋1枚、白砂糖10g、溫開水適量、保鮮膜適量。

做法

1、準備好所有的原料和保鮮膜。

2、將小南瓜洗乾淨,切去頂部。

3、用勺子挖去南瓜籽。

4、沿著內壁刮去一些果肉,這樣可使南瓜易熟,內壁的厚度在0.6公分為宜,不要刮得太薄,影響口感。

5、將小南瓜連蓋子一起放入開水鍋中,中大火蒸15分鐘,至南瓜八九成熟。

6、蒸南瓜的同時,將雞蛋磕入碗中。

7、放入白糖,充分打散。

8、然後加適量溫開水,蛋液和溫水的比例為2:1。

9、將蒸制八九成熟的小南瓜取出,待放涼之後,用細網篩過濾蛋液至南瓜盅內。

10、裹上保鮮膜。

11、和南瓜蓋子一起入鍋,繼續中大火蒸制10分鐘左右即可。

12、出鍋啦,雞蛋蒸的又嫩又滑,像布丁一樣。

清蒸南瓜

食材南瓜一個。

做法

1、將南瓜洗淨,除去裡邊的籽和絲,削去南瓜表皮(不要削得太厚,會影響口感,且容易碎)。

2、將南瓜切成5公分寬、15公分左右長的大塊。

3、將南瓜塊一層一層的碼在盤子裡,在南瓜上適當撒些白糖。

4、放在蒸蘢上蒸熟即可。

南瓜餅

食材

南瓜、麵粉、蜂蜜、芝麻、食用油。

做法

1、將南瓜洗淨,去掉皮和瓤後,切成塊末,放入蒸鍋中蒸熟搗成泥,加入蜂蜜、麵粉、然後做成大小同一的圓餅,再沾上麵包糠待用。

2、坐鍋,倒入食用油,點火,到4成熟時,將圓餅投入油中炸熟至呈金黃色即成。

江南鮮肉月餅

原料:五花肉 酥皮30克

調料:筍丁15克 醬油8克 香油3克 鹽2克、山珍精3克、白糖3克

製作:

先將五花肉餡100克加筍丁15克 醬油8克 香油3克 鹽2克、山珍精3克、白糖3克摔打上勁,放一旁待用。然後取酥皮30克包裹20克肉餡,用手輕輕壓成7釐米的圓,1釐米厚的餅胚。均勻碼放到烤盤上,開烤箱上火180度,下火200度,烤制15分鐘即可。

點評:餡料3肥7瘦,油水多層月餅酥皮酥脆,餡料帶湯汁,肉餅滑香。

芸豆卷

老北京的芸豆卷分為甜、鹹兩種:鹹者以豆渣為餡,口感綿軟、椒香可口;甜者以豆沙為餡,沙涼細糯、甜鹹適口。芸豆卷的做法與豌豆黃類似,需經過“泡-洗-燜-煮-蒸-揉”六步才能完成,做好後形似馬蹄,放得稍久一點,裡面的餡料就會流出,形成一種別樣的美態。

製作流程:

1、選用雲南產的白芸豆5000克,放入清水浸泡1天,清洗乾淨後放入鍋中,倒清水浸沒,大火加熱至沸騰,之後關火燜1小時,這時芸豆的外皮自然起皺,用手搓洗一下就掉了。

2、將去掉皮的芸豆放入鍋中,加入堿面15克,倒入清水浸沒,中火煮20分鐘。

3、煮好的芸豆撈出瀝幹,放進託盤入蒸箱大火蒸50分鐘,取出放入細密漏,碾碎就成了芸豆面。

4、芸豆面放入白布來回揉搓20分鐘,就像揉面一樣,否則容易開裂、不成形。待將芸豆面搓成長條,兩邊向中間一窩,芸豆條不折,這就算揉好了。將揉好的芸豆面放入盆中備用。

5、取一片壽司簾,鋪上保鮮膜。

6、舀入芸豆面400克,蓋上塑膠袋輕拍幾下,使芸豆面鋪平整片壽司簾。

7、切掉四邊多餘的芸豆面。

8、每100克豆沙餡搓成一個長條。取兩條豆沙放在芸豆面的兩端,分別向內卷起,在中間“匯合”。

9、裹上保鮮膜,卷起壽司簾壓緊,放入冰箱冷藏20分鐘。

10、客人點單後取出做好的芸豆卷改刀成片。每8片為一份,裝盤即可走菜。

豌豆黃

老北京的豌豆黃有兩種,一種是精烹細作的宮廷豌豆黃(也稱細豌豆黃),選用上好的白豌豆,經過“泡-洗-蒸-篩-熬”五步,倒入託盤沉澱,撒上白糖、桂花,冷卻後改刀成塊,裝盤時每塊豌豆黃的邊角要再附上一塊京糕(即山楂糕),紅黃相襯格外好看;還有一種是街邊小販製作的糙豌豆黃,常見於春季廟會上,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豌豆泡漲,倒入砂鼓子(一種較厚的平底圓砂鍋)中煮爛,加入煮熟的小棗,凝固冷卻後磕出鍋來,切塊出售。

製作流程:

1、豌豆5000克放入清水浸泡兩天,之後充分清洗乾淨。

2、洗好的豌豆放入託盤,加入堿面15克拌勻,上鍋蒸2小時至熟。

3、將蒸熟的豌豆取出放入細密漏。

4、細細地碾壓幾遍,使豆泥和豆皮自然分開,將豆皮倒掉。

5、豆泥放入鍋中,加入白糖1500克、清水800克小火熬30分鐘,待拿勺子一推就“堆絲”,也就是掉下來的不會很快跟鍋底的融合在一起。

6、關火後倒入託盤,入冰箱冷藏定型。

7、客人下單後,將做好的豌豆黃改刀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每六塊為一份,裝入盤中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1、浸泡豌豆時,每天需換兩次水,防止天熱原料變質。

2、泡好的豌豆一定要沖洗乾淨,洗到盆裡的水跟清水一樣,不然做好的豌豆黃不透亮。

3、豌豆制熟的方法有多種:如果豌豆量少,則入高壓鍋,小火20分鐘即能成熟;如果豌豆量大,則最好選擇蒸或煮的方式,蒸制需2小時以上才能成熟,煮的時間則更長些,先小火加熱3小時,出沙後再關火燜3小時。

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麵卷子”,以江米麵為主料,調糊蒸熟後抹上甜餡,裹成卷後放在黃豆麵中滾一下,猶如郊野的驢子打滾揚起灰塵,因而得名。驢打滾最早記載於元人的《燕都小食品雜詠》上:“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裡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經過百年演變,驢打滾的原料早以從黃米換為江米,但這種甜糯冰涼的小吃依舊為人所愛。

製作流程:

1、三象牌水磨糯米粉500克倒入盆中。

2、倒入清水650克調勻成稀糊。

3、用手抓起稀糊呈直線掉落。

4、取一託盤覆上保鮮膜。

5、倒入稀糊,輕輕晃動,使其鋪勻盤底。

6、表面再覆上一層保鮮膜,放入蒸箱,大火蒸20分鐘。

7、案板上鋪一層炒熟的豆麵。

8、將蒸好的糯米片放在上面。

9、表面再撒一層豆麵,蓋上塑膠袋,擀成0.2釐米厚的大片。

10、切掉多餘的邊,修整成長方形。

11、糯米片上抹一層棗泥。

12、卷起糯米片成長條,改刀成塊。

13、入託盤覆保鮮膜,放到冰箱冷藏20分鐘。客人點單後取六塊放入盤中即可走菜。

艾窩窩

每年農曆春節前後,艾窩窩便會在老北京的各種小吃店上市,一直賣到夏末秋初。這款小點最早記錄于《燕都小食品雜詠》中:“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挫。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愛窩窩。”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可見這款小吃的做法是將糯米浸泡、洗淨,然後入屜蒸熟,取出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添入餡料後揉成團即成。

做好的艾窩窩口感如何?《金瓶梅》中給出了這樣的解答:其色白如雪、形如球、軟糯如膏。經過百年演變,如今的大廚為了使這款小點更加軟糯,多採用“雙蒸”的手法製作江米——江米泡透,先瀝水幹蒸1小時,接著取出後放入開水浸泡,撈出瀝幹再蒸30分鐘。經過如此兩遍加工,做好的艾窩窩口感更加粘糯,且放置再久也不返生。

製作流程:

1、江米5000克洗淨,入清水浸泡6小時,撈出瀝水,放入託盤大火蒸1小時。

2、取出託盤中的江米,放入開水中浸泡10分鐘,撈出瀝幹,放入託盤,繼續蒸30分鐘。

3、取出蒸熟的江米攪拌,待其不再燙手,每50克揉成一個球。

4、江米球壓扁,中間按出一個窩。

5、擺入紅豆餡30克。

6、收口後在表面拍勻大米麵(幹蒸至熟的大米打碎),頂端點綴一點山楂糕,入冰箱冷藏1小時即成。客人下單後,取六個艾窩窩裝盤走菜。

技術關鍵:

傳統艾窩窩中多填入的是“八寶餡”——糖、糖桂花(有桂花香,還能起到粘合餡料的作用)、熟芝麻、山楂糕、冰糖渣(放到嘴裡嘎吱嘎吱,口感很好)、青梅果脯以及炸好的核桃仁、瓜子仁,將這八種料放入小碗拌勻即成。其中冰糖與白糖的比例為1:1,其他餡料的總和與糖的比例為1:1。

柚子雪花米老鼠

這款雪花米老鼠造型非常可愛,每次端上桌都會成為顧客拍照曬圖的焦點。它以糯米面為皮,內包柚子蜜醬,外滾一層椰蓉,吃起來外軟糯內酸甜,更多秘制配方敬請添加小編公號tsxc5888學習正宗特色小吃秘方,帶有柚子茶的清香。

製作流程:

1、澄面納入盆中,加適量開水燙勻,接著下入糯米粉、白糖以及適量冷水和勻,加入化豬油揉搓成糯米麵團。

2、糯米麵團下成劑子,揉圓後摁成圓片,包入成品韓式柚子蜜醬。

3、收口後搓成一頭尖一頭橢圓的小老鼠狀,沾上兩粒黑芝麻作為眼睛,擺入託盤。

4、將做好的柚子米老鼠入蒸箱旺火蒸8分鐘,取出後滾滿椰蓉,在“頭頂”插上炸杏仁片作耳朵,在身後插入一根炸麵條作尾巴,擺入盤中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糯米麵團不要和得太稀軟,否則不容易造型。

顏色黃亮,帶有蔬果自然的甜味;其次,餃子變為三角形,並改煮為蒸,制熟後形狀不散,賣相玲瓏可愛。

批量預製:

1、中筋粉1000克倒入盆中,分四次加入黃甜椒汁600克,揉成表面光滑的麵團,下成每個重約30克的劑子,擀成面皮。

2、在每個面皮中填入豬肉餡20克,收口包成三角形,入冰箱冷凍保存。

走菜流程:

將餃子放入蒸屜,大火蒸10分鐘,取出後分別放入高腳碟中,淋紅油汁5克,撒白芝麻3克點綴即成。

紅油汁製作:

紅油25克、複製醬油12克、蒜水10克、薑汁6克、花椒油、醋、鹽各5克、白糖3克攪勻即成。

複製醬油製作:

鍋入土醬油400克(也可以用黃豆醬油代替),加清水300克、紅糖、冰糖各80克、香蔥2根(打成結)、薑片20克、香葉、八角、桂皮、白蔻各5克燒開後轉小火熬煮10分鐘,待湯汁粘稠時關火,打去渣滓,晾涼後入保鮮盒密封冷藏保存。在製作時需注意,薑能去除異味,所以要多放一些,而蔥則要少放,否則保存時間久了會變味。

酸湯素餃(位上)

白菜粉絲的素餡,加上清口解膩的酸湯,使得這款餃子成為成都“軒軒小院”會所極受歡迎的主食之一。

餡料製作:

小白菜1000克洗淨瀝幹,入油鹽水汆至變軟,撈出頂刀切成細絲,擠幹水分,淋蔥油80克拌勻,再放鹽25克,倒入泡軟的粉絲600克(剪成小段)拌勻,入冰箱速凍一下,使油與料凝固在一起。

餃子製作:

1、中筋麵粉2000克納盆,加蛋清60克、鹽8克攪勻,再分次倒入溫水1000克(熱水、涼水按照7∶3的比例兌成),揉成光滑的麵團,下成每個重約40克的劑子,擀成薄片備用。

2、在每個面皮內填入餡料30克,包成餃子。

走菜流程:

小碗內加韭黃末10克,舀入燒沸的酸湯80克攪勻,放上一個煮熟的餃子即可走菜。

酸湯製作:

鍋入雞湯800克燒沸,加保寧醋50克、胡椒粉20克、醬油、鹽、薑汁各10克攪勻,再次燒沸關火即可。

火麻粉餃

將火麻仁與蒸餃巧妙結合,先是熬取火麻泥,搭配涼薯、胡蘿蔔等調餡,然後以火麻粉與澱粉等和麵做皮,包出的餃子顏色粉紫,餡料柔軟醇香,非常好吃。

漲知識:

火麻子又叫火麻仁、線麻子,是一味中藥材,具有益脾補虛、養陰潤燥等功效,打碎後的火麻粉呈現微微的香芋紫色,口味回甘,是巴馬最有名的健康粗糧之一。

調餡:

1、火麻仁1千克加清水1.5千克入料理機絞碎,濾出火麻碎,火麻汁留用。

2、將濾出的火麻碎再次添加清水1千克入料理機攪打一遍,濾出火麻汁。

3、將兩次濾出的火麻汁倒入淨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透,停火靜置,鍋底沉澱物即為火麻泥。

4、涼薯500克、胡蘿蔔500克分別切碎,加入五花肉餡500克、火麻泥500克,調入鹽20克、味精10克、花生油80克攪勻即成火麻餡。

和麵:

1、幹火麻子入料理機打碎,過篩去掉粗顆粒,即得火麻粉。

2、澄面、澱粉按1∶1的比例納入盆中,每500克混合面摻入150克火麻粉,加適量清水和成麵團。

3、和好的麵團下成劑子,擀皮後包入適量餡料,捏成餃子,中火蒸制6-8分鐘即成。

製作關鍵:

蒸火麻餃時需用中火,火太小餃子蒸不透,火過大則餃子會破皮。

元年鮮蝦餃

這款蝦餃有兩點不同:首先,餡料中加入了銀耳凍,入口更滑潤;其次,走菜時配了個“紅醋針”,不是蘸著吃,而是由客人將醋汁打入蝦餃,增添了趣味性。

製作流程:

1、銀耳300克加水泡發,取出洗淨後入料理機攪打成泥,下入鍋中,加清水500克、牛奶500克、魚膠粉、糖各10克小火熬5分鐘,倒入託盤,放冰箱冷藏至定型,改刀成0.5釐米見方的小塊備用。

銀耳泡發後入料理機攪打成泥。

2、現剝明蝦仁800克去掉蝦線,洗淨瀝幹,切成段後放豬肥膘肉粒200克、胡蘿蔔絲、木耳絲(提前汆水)各100克,加少許鹽、料酒、糖抓勻醃入底味。

3、澄粉1000克、木薯澱粉100克、鹽10克放入盆中,倒入開水1500克攪拌至雪花狀,然後一邊揉一邊分次加入木薯澱粉200克,放豬油50克揉成光滑的麵團。

4、將麵團下成每個20克的劑子,擀平後在面皮上填入餡料15克,放銀耳凍一塊,包成蝦餃。

5、每6個為一份擺入竹籠,大火蒸5分鐘至熟,取出帶醋針(大紅浙醋吸入塑膠針筒)走菜,上桌後將“醋針”打入蝦餃即可食用。

技術關鍵:

1、餡料中加的肥肉粒可先放入沸水燙至剛熟,再用清水浸泡一下,這樣入口既有油潤感又不會過於肥膩。

2、和麵時加入少許豬油,既能為面坯保濕,熟後不易破裂,也能讓成品更加晶瑩剔透。

3、製作蝦餃面皮,用木薯澱粉效果最好,如果沒有,也可使用玉米澱粉代替。

南瓜蒸蛋

食材

太空小南瓜1個、雞蛋1枚、白砂糖10g、溫開水適量、保鮮膜適量。

做法

1、準備好所有的原料和保鮮膜。

2、將小南瓜洗乾淨,切去頂部。

3、用勺子挖去南瓜籽。

4、沿著內壁刮去一些果肉,這樣可使南瓜易熟,內壁的厚度在0.6公分為宜,不要刮得太薄,影響口感。

5、將小南瓜連蓋子一起放入開水鍋中,中大火蒸15分鐘,至南瓜八九成熟。

6、蒸南瓜的同時,將雞蛋磕入碗中。

7、放入白糖,充分打散。

8、然後加適量溫開水,蛋液和溫水的比例為2:1。

9、將蒸制八九成熟的小南瓜取出,待放涼之後,用細網篩過濾蛋液至南瓜盅內。

10、裹上保鮮膜。

11、和南瓜蓋子一起入鍋,繼續中大火蒸制10分鐘左右即可。

12、出鍋啦,雞蛋蒸的又嫩又滑,像布丁一樣。

清蒸南瓜

食材南瓜一個。

做法

1、將南瓜洗淨,除去裡邊的籽和絲,削去南瓜表皮(不要削得太厚,會影響口感,且容易碎)。

2、將南瓜切成5公分寬、15公分左右長的大塊。

3、將南瓜塊一層一層的碼在盤子裡,在南瓜上適當撒些白糖。

4、放在蒸蘢上蒸熟即可。

南瓜餅

食材

南瓜、麵粉、蜂蜜、芝麻、食用油。

做法

1、將南瓜洗淨,去掉皮和瓤後,切成塊末,放入蒸鍋中蒸熟搗成泥,加入蜂蜜、麵粉、然後做成大小同一的圓餅,再沾上麵包糠待用。

2、坐鍋,倒入食用油,點火,到4成熟時,將圓餅投入油中炸熟至呈金黃色即成。

江南鮮肉月餅

原料:五花肉 酥皮30克

調料:筍丁15克 醬油8克 香油3克 鹽2克、山珍精3克、白糖3克

製作:

先將五花肉餡100克加筍丁15克 醬油8克 香油3克 鹽2克、山珍精3克、白糖3克摔打上勁,放一旁待用。然後取酥皮30克包裹20克肉餡,用手輕輕壓成7釐米的圓,1釐米厚的餅胚。均勻碼放到烤盤上,開烤箱上火180度,下火200度,烤制15分鐘即可。

點評:餡料3肥7瘦,油水多層月餅酥皮酥脆,餡料帶湯汁,肉餅滑香。

芸豆卷

老北京的芸豆卷分為甜、鹹兩種:鹹者以豆渣為餡,口感綿軟、椒香可口;甜者以豆沙為餡,沙涼細糯、甜鹹適口。芸豆卷的做法與豌豆黃類似,需經過“泡-洗-燜-煮-蒸-揉”六步才能完成,做好後形似馬蹄,放得稍久一點,裡面的餡料就會流出,形成一種別樣的美態。

製作流程:

1、選用雲南產的白芸豆5000克,放入清水浸泡1天,清洗乾淨後放入鍋中,倒清水浸沒,大火加熱至沸騰,之後關火燜1小時,這時芸豆的外皮自然起皺,用手搓洗一下就掉了。

2、將去掉皮的芸豆放入鍋中,加入堿面15克,倒入清水浸沒,中火煮20分鐘。

3、煮好的芸豆撈出瀝幹,放進託盤入蒸箱大火蒸50分鐘,取出放入細密漏,碾碎就成了芸豆面。

4、芸豆面放入白布來回揉搓20分鐘,就像揉面一樣,否則容易開裂、不成形。待將芸豆面搓成長條,兩邊向中間一窩,芸豆條不折,這就算揉好了。將揉好的芸豆面放入盆中備用。

5、取一片壽司簾,鋪上保鮮膜。

6、舀入芸豆面400克,蓋上塑膠袋輕拍幾下,使芸豆面鋪平整片壽司簾。

7、切掉四邊多餘的芸豆面。

8、每100克豆沙餡搓成一個長條。取兩條豆沙放在芸豆面的兩端,分別向內卷起,在中間“匯合”。

9、裹上保鮮膜,卷起壽司簾壓緊,放入冰箱冷藏20分鐘。

10、客人點單後取出做好的芸豆卷改刀成片。每8片為一份,裝盤即可走菜。

豌豆黃

老北京的豌豆黃有兩種,一種是精烹細作的宮廷豌豆黃(也稱細豌豆黃),選用上好的白豌豆,經過“泡-洗-蒸-篩-熬”五步,倒入託盤沉澱,撒上白糖、桂花,冷卻後改刀成塊,裝盤時每塊豌豆黃的邊角要再附上一塊京糕(即山楂糕),紅黃相襯格外好看;還有一種是街邊小販製作的糙豌豆黃,常見於春季廟會上,做法很簡單,就是將豌豆泡漲,倒入砂鼓子(一種較厚的平底圓砂鍋)中煮爛,加入煮熟的小棗,凝固冷卻後磕出鍋來,切塊出售。

製作流程:

1、豌豆5000克放入清水浸泡兩天,之後充分清洗乾淨。

2、洗好的豌豆放入託盤,加入堿面15克拌勻,上鍋蒸2小時至熟。

3、將蒸熟的豌豆取出放入細密漏。

4、細細地碾壓幾遍,使豆泥和豆皮自然分開,將豆皮倒掉。

5、豆泥放入鍋中,加入白糖1500克、清水800克小火熬30分鐘,待拿勺子一推就“堆絲”,也就是掉下來的不會很快跟鍋底的融合在一起。

6、關火後倒入託盤,入冰箱冷藏定型。

7、客人下單後,將做好的豌豆黃改刀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每六塊為一份,裝入盤中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1、浸泡豌豆時,每天需換兩次水,防止天熱原料變質。

2、泡好的豌豆一定要沖洗乾淨,洗到盆裡的水跟清水一樣,不然做好的豌豆黃不透亮。

3、豌豆制熟的方法有多種:如果豌豆量少,則入高壓鍋,小火20分鐘即能成熟;如果豌豆量大,則最好選擇蒸或煮的方式,蒸制需2小時以上才能成熟,煮的時間則更長些,先小火加熱3小時,出沙後再關火燜3小時。

驢打滾

驢打滾又稱“豆麵卷子”,以江米麵為主料,調糊蒸熟後抹上甜餡,裹成卷後放在黃豆麵中滾一下,猶如郊野的驢子打滾揚起灰塵,因而得名。驢打滾最早記載於元人的《燕都小食品雜詠》上:“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裡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經過百年演變,驢打滾的原料早以從黃米換為江米,但這種甜糯冰涼的小吃依舊為人所愛。

製作流程:

1、三象牌水磨糯米粉500克倒入盆中。

2、倒入清水650克調勻成稀糊。

3、用手抓起稀糊呈直線掉落。

4、取一託盤覆上保鮮膜。

5、倒入稀糊,輕輕晃動,使其鋪勻盤底。

6、表面再覆上一層保鮮膜,放入蒸箱,大火蒸20分鐘。

7、案板上鋪一層炒熟的豆麵。

8、將蒸好的糯米片放在上面。

9、表面再撒一層豆麵,蓋上塑膠袋,擀成0.2釐米厚的大片。

10、切掉多餘的邊,修整成長方形。

11、糯米片上抹一層棗泥。

12、卷起糯米片成長條,改刀成塊。

13、入託盤覆保鮮膜,放到冰箱冷藏20分鐘。客人點單後取六塊放入盤中即可走菜。

艾窩窩

每年農曆春節前後,艾窩窩便會在老北京的各種小吃店上市,一直賣到夏末秋初。這款小點最早記錄于《燕都小食品雜詠》中:“白粉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挫。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愛窩窩。”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可見這款小吃的做法是將糯米浸泡、洗淨,然後入屜蒸熟,取出晾涼後揉勻,揪成小劑,添入餡料後揉成團即成。

做好的艾窩窩口感如何?《金瓶梅》中給出了這樣的解答:其色白如雪、形如球、軟糯如膏。經過百年演變,如今的大廚為了使這款小點更加軟糯,多採用“雙蒸”的手法製作江米——江米泡透,先瀝水幹蒸1小時,接著取出後放入開水浸泡,撈出瀝幹再蒸30分鐘。經過如此兩遍加工,做好的艾窩窩口感更加粘糯,且放置再久也不返生。

製作流程:

1、江米5000克洗淨,入清水浸泡6小時,撈出瀝水,放入託盤大火蒸1小時。

2、取出託盤中的江米,放入開水中浸泡10分鐘,撈出瀝幹,放入託盤,繼續蒸30分鐘。

3、取出蒸熟的江米攪拌,待其不再燙手,每50克揉成一個球。

4、江米球壓扁,中間按出一個窩。

5、擺入紅豆餡30克。

6、收口後在表面拍勻大米麵(幹蒸至熟的大米打碎),頂端點綴一點山楂糕,入冰箱冷藏1小時即成。客人下單後,取六個艾窩窩裝盤走菜。

技術關鍵:

傳統艾窩窩中多填入的是“八寶餡”——糖、糖桂花(有桂花香,還能起到粘合餡料的作用)、熟芝麻、山楂糕、冰糖渣(放到嘴裡嘎吱嘎吱,口感很好)、青梅果脯以及炸好的核桃仁、瓜子仁,將這八種料放入小碗拌勻即成。其中冰糖與白糖的比例為1:1,其他餡料的總和與糖的比例為1:1。

柚子雪花米老鼠

這款雪花米老鼠造型非常可愛,每次端上桌都會成為顧客拍照曬圖的焦點。它以糯米面為皮,內包柚子蜜醬,外滾一層椰蓉,吃起來外軟糯內酸甜,更多秘制配方敬請添加小編公號tsxc5888學習正宗特色小吃秘方,帶有柚子茶的清香。

製作流程:

1、澄面納入盆中,加適量開水燙勻,接著下入糯米粉、白糖以及適量冷水和勻,加入化豬油揉搓成糯米麵團。

2、糯米麵團下成劑子,揉圓後摁成圓片,包入成品韓式柚子蜜醬。

3、收口後搓成一頭尖一頭橢圓的小老鼠狀,沾上兩粒黑芝麻作為眼睛,擺入託盤。

4、將做好的柚子米老鼠入蒸箱旺火蒸8分鐘,取出後滾滿椰蓉,在“頭頂”插上炸杏仁片作耳朵,在身後插入一根炸麵條作尾巴,擺入盤中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糯米麵團不要和得太稀軟,否則不容易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