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抗戰時期農民也能耍上卡賓槍?這圖背後藏心酸:只是借來看新鮮!

擺弄卡賓槍的遊擊隊員

看,上面的那個端著卡賓槍農民酷不酷?

估計有朋友會認為這是在穿越擺拍,或者是某部影視劇中的劇照,那你可就要被打臉了——這張照片是1944年,美國記者福爾曼於晉綏根據地所拍攝的歷史照片,貨真價實!

圖中,這名遊擊隊員還背著一支老式漢陽造步槍。——這支卡賓槍並不是他自己的武器,而是從美國記者手中借來的,正好奇地檢視呢。事實上這張遊擊隊持卡賓槍的照片,作為一個符號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解讀了一段塵封的歷史。

卡賓槍,即Carbine Gun,最初源於十五世紀西班牙騎兵所用的一種短步槍,後被用來借指射程較短的輕便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即按照1938年美國軍方要求,1941年由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設計定型的M1式半自動步槍及其家族。

由於這種槍只有不到2.5公斤,輕便易攜而且可靠性高,深受美軍部隊的喜愛,也曾被大量交付盟軍其他國家使用,到二戰結束一共製造了六百萬支。直到朝鮮戰爭期間,M1卡賓槍仍然是美國大兵的代表性武器。

在抗戰時期,這種槍的綜合水準超過了中國自己製造的各種步槍,堪稱先進。在緬北戰場上的中國遠征軍駐印軍部隊曾裝備相當數量的M1卡賓槍(按照美軍輕裝師標準援建的新38師和新22師每師應配備540支)。

不過,包括這些卡賓槍在內的美援物資,當時受援物件是西南地區的國民黨所屬部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一貫拒絕將這些物資與共產黨軍隊分享。為此史迪威還曾經與蔣介石發生了不小的矛盾。所以,不要說晉綏的遊擊隊,就是八路軍正規軍也不可能從這一管道獲得卡賓槍等美軍裝備。

正面戰場手持M1卡賓槍的的戰士

儘管裝備落後,但笑到最後的卻是“小米加步槍“。在美國記者眼中,這些“中國遊擊隊”的武器為“上古神器”,包括:獵槍,石頭制地雷,大砍刀甚至松樹炮,雖然裝備低劣卻敢於同兇猛的日軍戰鬥。福爾曼印象深刻,甚為折服,也為他們拍攝了大量的照片。

福爾曼在敵後根據地拍攝的民兵典型武器

雖然福爾曼照片中那名擺弄卡賓槍的遊擊隊員,也就是跟盟軍戰友借槍來看個新鮮,但咱們的戰鬥意志和戰鬥精神卻是比卡賓槍更厲害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