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孫儷——不僅屬於演技派演員;而且她還是慈善家、感恩社會……

當年孫儷及其媽媽鬧出的“捐助門”事件可謂是轟動一時,不過那個時候我還是個學生,所以也只是知道有這麼一件事情而已,今天看新聞有報導孫儷《羋月傳》的消息,和閨蜜聊起了孫儷這個我們倆都很喜歡的女演員,

然後便聊到了當年的“捐助門”事件。然後又上網瞭解了一下,事情的大概經過。

2002年3月10日早上,在昆明拍攝《玉觀音》的孫儷,偶然看到重慶衛視播出的大型系列報導《希望在山區》節目,正在報導重慶市巫溪城廂中學貧困的高一學生向海清艱苦求學的情況。

她為向海清的命運所感動,於是叫母親通過節目中的熱線傳呼,與向海清取得聯繫,並且開始資助他的學業。

2004年向海清高考名落孫山,於是選擇複讀,終於在2005年考取上海水產大學。

接站後向海清才知道,這麼多年來一直資助自己的,就是著名影星孫儷母女倆。

可是大學後不久,孫儷母女便中斷了對海清的捐助,然後海清還寫了一篇長達六千字的回憶文章,

發給了記者,用他的話詳述了和孫儷母女接觸的點點滴滴。

其中有兩點讓大眾對孫儷母女飽受非議,一呢是孫儷媽媽鄧女士要求海清不要參加學生會,因為做了學生會幹部後,電話費會每個月多幾十塊錢。二呢上大學後孫儷母女每個月都會給海清五百塊錢的生活費,可是有一個月海清打了次疫苗用了一百七十塊錢,海清打電話給鄧女士,

鄧女士卻說海清很煩,家裡面養的狗都比他聽話。

向海清的文章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特別是文章裡提到的鄧女士說他還不如她家養的狗聽話,再加上媒體的輿論引導,一時間讓孫儷母女保守質疑和攻擊,甚至直接罵母女二人其實就是拿點小錢來賺名聲而已,

當向海清就是“一條狗”。

而當年那個記者貌似當時算是名噪一時,還得了很多獎,那個記者叫邱朝舉《南方都市報》於2007年1月10日在《2006年網路年鑒:十大推手》的報導中,將邱朝舉列為“中國10大網路推手”的第三名;同年4月18日,鳳凰衛視資訊台在每晚播出的《鳳凰資訊榜》節目中,報導了2006年度大陸網路推手的排行榜,邱朝舉排名第五。

對此當年孫儷並未做過多的解釋,只是一直對媒體說不要多說,不要影響孩子的生活。直到幾年後,她及她的經紀人才說出了當年停止捐助的原因:

宣傳經濟王小姐十分氣憤地表示,孫儷為了他在金錢上資助那麼多,現在停止資助不是為了錢,他(張海清)有必要反思一下:“孫儷默默地付出了那麼多年,我們不是要求什麼回報,就是想幫他完成學業,他高三那年是因為有了阿姨的鼓勵,才重上一年考上了大學。”

張海清在上大學後,開銷越來越大,幾乎形成了依賴心理。最讓孫儷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12月7日那天,小張打來電話向她要了500元錢,10天后,再次提出要500元的請求,這才成了停止資助的導火索。“我覺得是他心態變了,上大學後開始抱怨手機費不夠之類的,一個大學生沒有工作,有那麼多電話可打嗎?聯手機都給他買了,難道就不知道克制嗎?學費我們會負責到底,但生活費方面,他應該懂得怎麼克制吧”。孫儷說,不過,她也表示不是不想資助對方,而是要引導那個孩子學會自力更生。“已經上了大學,要有獨立的意識和觀點,不能像以前那樣依賴於社會的力量”。

這件事有人是這麼評價的,其實就是孫儷母女本是一片好心捐助了一個貧困學生,可是這個學生到了大學後卻不懂得克制,要求也多了,便一而再的要錢,雖然說這些錢對孫儷來說甚至還談不上是九牛一毛,可是她卻覺得這樣子可能會害了個孩子,讓他過於依賴別人,不懂得自立獨立艱苦奮鬥,所以停止了捐助。而這個大學生呢,則一氣之下,甚至有可能是在那記者的鼓動下,聯合一氣咬了孫儷一口。

巧的是這個向海清是2005年考入大學的,我是2006年,所以在生活費需要多少,我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當然了筆者大學是在一個二線城市,物價肯定比上海要低,可是那會單單是中餐和晚餐我們班那些飯量很大的學生都兩百塊錢就夠了,再加上早餐最多也就是三百塊錢。當年我就是五百塊的生活費,每個月還能省出來上網買衣服和同學聚餐什麼的,就算是在上海,我想當年五百塊的生活費肯定也是夠了的,而且向海清家裡那麼貧困,他完全可以申請到勤工儉學啊。可是他卻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這就讓人家的捐助變味了。

俗話說這升米恩,斗米仇,接受了一升米的人,因為接受的少,因為完全可以不需要回報,受得輕鬆,於是釀成了恩情,接受了一斗米的人,時刻被自己提醒著,這是要還的,結果越欠越多,越來越還不起,遂恨起自己的接受幫助……

農夫與蛇的故事,還真的不僅僅是故事而已。

所以我昨天晚上就給女兒講了農夫與蛇的故事,當然了,我們的家境沒孫儷那麼優越,也沒多餘的錢去資助貧困大學生,頂多也就是將舊衣服拿到社區門口的舊衣物回收捐助箱裡,遇到有大災難時盡自己一份心而已。可是身為母親,我自然會幻想著女兒以後能出人頭地,有那個能耐為慈善做貢獻,可是現在我卻不得不教育她,幫助人是好事,可是卻得把握個度,不然她就會成為那個農夫,指不定就被蛇咬了。

我們不是要求什麼回報,就是想幫他完成學業,他高三那年是因為有了阿姨的鼓勵,才重上一年考上了大學。”

張海清在上大學後,開銷越來越大,幾乎形成了依賴心理。最讓孫儷印象深刻的是2005年12月7日那天,小張打來電話向她要了500元錢,10天后,再次提出要500元的請求,這才成了停止資助的導火索。“我覺得是他心態變了,上大學後開始抱怨手機費不夠之類的,一個大學生沒有工作,有那麼多電話可打嗎?聯手機都給他買了,難道就不知道克制嗎?學費我們會負責到底,但生活費方面,他應該懂得怎麼克制吧”。孫儷說,不過,她也表示不是不想資助對方,而是要引導那個孩子學會自力更生。“已經上了大學,要有獨立的意識和觀點,不能像以前那樣依賴於社會的力量”。

這件事有人是這麼評價的,其實就是孫儷母女本是一片好心捐助了一個貧困學生,可是這個學生到了大學後卻不懂得克制,要求也多了,便一而再的要錢,雖然說這些錢對孫儷來說甚至還談不上是九牛一毛,可是她卻覺得這樣子可能會害了個孩子,讓他過於依賴別人,不懂得自立獨立艱苦奮鬥,所以停止了捐助。而這個大學生呢,則一氣之下,甚至有可能是在那記者的鼓動下,聯合一氣咬了孫儷一口。

巧的是這個向海清是2005年考入大學的,我是2006年,所以在生活費需要多少,我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當然了筆者大學是在一個二線城市,物價肯定比上海要低,可是那會單單是中餐和晚餐我們班那些飯量很大的學生都兩百塊錢就夠了,再加上早餐最多也就是三百塊錢。當年我就是五百塊的生活費,每個月還能省出來上網買衣服和同學聚餐什麼的,就算是在上海,我想當年五百塊的生活費肯定也是夠了的,而且向海清家裡那麼貧困,他完全可以申請到勤工儉學啊。可是他卻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這就讓人家的捐助變味了。

俗話說這升米恩,斗米仇,接受了一升米的人,因為接受的少,因為完全可以不需要回報,受得輕鬆,於是釀成了恩情,接受了一斗米的人,時刻被自己提醒著,這是要還的,結果越欠越多,越來越還不起,遂恨起自己的接受幫助……

農夫與蛇的故事,還真的不僅僅是故事而已。

所以我昨天晚上就給女兒講了農夫與蛇的故事,當然了,我們的家境沒孫儷那麼優越,也沒多餘的錢去資助貧困大學生,頂多也就是將舊衣服拿到社區門口的舊衣物回收捐助箱裡,遇到有大災難時盡自己一份心而已。可是身為母親,我自然會幻想著女兒以後能出人頭地,有那個能耐為慈善做貢獻,可是現在我卻不得不教育她,幫助人是好事,可是卻得把握個度,不然她就會成為那個農夫,指不定就被蛇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