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都說上港輸球是過於依賴外援,上港只是中超外援依賴症的初級患者

“上港輸得無話可說。”

“上海上港過於依賴胡爾克和奧斯卡。”

“個人的能力淩駕於整體之上,碰到強大的對手不會走的更遠。”

“真正該反思的應該是上港的高層:這樣不關注整體的球隊思路是不是到了改變的時候。

上半場第11分鐘,浦和紅鑽一粒角球攻破上港大門

上海上港客場0比1負於日本球隊浦和紅鑽,以總比分1比2被淘汰,無緣2017亞冠聯賽的決賽。關於本場比賽的失利,無論是球迷還是媒體,都一邊倒的支持一個論調:這支球隊輸在了過於依賴外援,

沒能形成整體打法上。

這個診斷非常正確,但……平心而論,哪支中超球隊不依賴外援呢?應該說,越是強大的對手就越能檢驗出一支球隊的實力,上港走到亞冠這一步遇到的問題,其他中超球隊未必能夠倖免。事實上,與中超普遍的“外援依賴症”相比,上港還只是病在了初級層面。

初級患者上港:外援太獨無法形成整體

上海上港的症狀,我們從昨晚的比賽可以看出。

面對浦和紅鑽,上港派出了胡爾克、奧斯卡、埃爾克森和艾哈邁多夫的最強外援組合上場,但四名外援在被對手充分瞭解並使用針對性戰術防守的情況下,未能正常或超長發揮。除了胡爾克依然能夠靠個人能力創造出一些機會外,埃爾克森、奧斯卡都發揮不佳,甚至奧斯卡接近隱形狀態。

胡爾克在場上略顯孤獨的身影

在中超聯賽的助攻榜上,胡爾克以11個助攻排名第二,但並沒有球迷認為他是一個具備團隊精神的人。“粘球”、“獨”是人們對胡爾克的普遍評價。當然,造成“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也許是心態問題,也許是隊友實力問題,也許是踢球慣性所致,但無論如何,他的“獨”對球隊造成了雙刃劍的效應:一方面可以在危機時刻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另一方面也讓球隊對他服務整體的要求不足。主教練博阿斯就明確授予胡爾克在中前場任意發揮的特權,甚至為此長期放逐了胡爾克所不信任的埃爾克森。

得不到上場時間的埃爾克森本賽季狀態大幅下滑

胡爾克確實盡心盡力,但他也只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贏下所有比賽。更悲催的是,在沒有胡爾克的時候,上港仿佛成為了另一隻球隊,什麼比賽都可以不行。上輪中超,在缺少胡爾克的情況下,上海上港被保級隊遼寧宏運打進三球逼平。

我們無法假設,胡爾克如果融入整體後上港會在幾個賽場上走到多遠,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至少那時上海上港會踢得更像一支球隊,而不僅僅是在場上有11個人。

中級患者國家隊:鋒線中國球員沒有競爭力

其實,上海上港的問題沒那麼難解決,只要管理層別太急躁,主教練別太功利,堅持打磨整體打法,讓內外援各司其職,實現1+1>2的結果並不難。而擺在國家隊主教練裡皮面前的問題就更棘手了,當中超賽場上前鋒和主要攻擊手都是外援時,要到哪裡去找國家隊的前鋒呢?

我們來看看中超聯賽的射手榜,還對武磊的浪射耿耿於懷嗎?從資料上來看,武磊當仁不讓是最好的本土前鋒,就應該被裡皮派到場上打首發。

說到這裡,又引發了外援對中國足球的作用這樣的大話題了。對聯賽而言,高水準聯賽無疑增加了觀賞性和競技水準;但對國家隊而言,外援對本土球員水準的促進與外援令本土球員喪失的機會相比,哪個影響更大呢?

“世間若有兩全法”是最好的。足協本賽季的新規是每場比賽只能上場3外援;年中,足協又制定了限制天價引援的政策“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不超過4500萬元人民幣/人次”。至於效果如何,還有待時日檢驗。

高級患者中超聯賽:競技水準依靠外援支撐

外援成為本土聯賽的最大明星,不單是中超的現象,縱觀國際足壇,無論是英超、意甲還是西甲,外援都在聯賽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無論是梅西還是C羅,他們也都是各自球隊中的外援。

那麼中超聯賽的“外援依賴症”與其他高水準聯賽的外援,區別在哪裡呢?我們來看一下近年來中超俱樂部在亞冠賽場上的成績。

從2012年開始,在廣州恒大的帶動下,中超的外援實現了全面升級,從而帶動了中超俱樂部整體競技實力的提升。曾經效力於石家莊永昌的葡萄牙國腳魯本-米凱爾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中超原本的水準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如果再沒了外援,那就基本不值一提了。可以說,在本土球員實力提升不顯著的情況下,是外援支撐起了中超聯賽的整體競技水準。

這就為中超聯賽的未來埋下了隱患。

以上海上港的高投入低產出為例,隨著“外援軍備競賽”帶來的成績越來越不理想,各支俱樂部的投入將會趨於理性,而引領風氣之先的恒大已經率先表示建設“全華班”,許家印說,“在確保球隊實力穩定在聯賽前三的前提下於2020年力爭實現全華班戰略”。那麼屆時,以本土球員為核心的中超聯賽,在亞洲賽場還能否保持高觀賞性、高競技性以及高價值呢?

事實上,無論上海上港、國家隊還是中超聯賽,都面臨著此前沒有過的幸福煩惱:那就是大量資本和優秀外援注入到了自己的體系,這就像是浮於表面的一股“虛火”,如何把這股“虛火”練就成自己的“內功”,需要每一個從業者認真探索,求實創新,找到路徑。

而不僅僅是在場上有11個人。

中級患者國家隊:鋒線中國球員沒有競爭力

其實,上海上港的問題沒那麼難解決,只要管理層別太急躁,主教練別太功利,堅持打磨整體打法,讓內外援各司其職,實現1+1>2的結果並不難。而擺在國家隊主教練裡皮面前的問題就更棘手了,當中超賽場上前鋒和主要攻擊手都是外援時,要到哪裡去找國家隊的前鋒呢?

我們來看看中超聯賽的射手榜,還對武磊的浪射耿耿於懷嗎?從資料上來看,武磊當仁不讓是最好的本土前鋒,就應該被裡皮派到場上打首發。

說到這裡,又引發了外援對中國足球的作用這樣的大話題了。對聯賽而言,高水準聯賽無疑增加了觀賞性和競技水準;但對國家隊而言,外援對本土球員水準的促進與外援令本土球員喪失的機會相比,哪個影響更大呢?

“世間若有兩全法”是最好的。足協本賽季的新規是每場比賽只能上場3外援;年中,足協又制定了限制天價引援的政策“引入外籍球員資金支出不超過4500萬元人民幣/人次”。至於效果如何,還有待時日檢驗。

高級患者中超聯賽:競技水準依靠外援支撐

外援成為本土聯賽的最大明星,不單是中超的現象,縱觀國際足壇,無論是英超、意甲還是西甲,外援都在聯賽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無論是梅西還是C羅,他們也都是各自球隊中的外援。

那麼中超聯賽的“外援依賴症”與其他高水準聯賽的外援,區別在哪裡呢?我們來看一下近年來中超俱樂部在亞冠賽場上的成績。

從2012年開始,在廣州恒大的帶動下,中超的外援實現了全面升級,從而帶動了中超俱樂部整體競技實力的提升。曾經效力於石家莊永昌的葡萄牙國腳魯本-米凱爾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中超原本的水準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如果再沒了外援,那就基本不值一提了。可以說,在本土球員實力提升不顯著的情況下,是外援支撐起了中超聯賽的整體競技水準。

這就為中超聯賽的未來埋下了隱患。

以上海上港的高投入低產出為例,隨著“外援軍備競賽”帶來的成績越來越不理想,各支俱樂部的投入將會趨於理性,而引領風氣之先的恒大已經率先表示建設“全華班”,許家印說,“在確保球隊實力穩定在聯賽前三的前提下於2020年力爭實現全華班戰略”。那麼屆時,以本土球員為核心的中超聯賽,在亞洲賽場還能否保持高觀賞性、高競技性以及高價值呢?

事實上,無論上海上港、國家隊還是中超聯賽,都面臨著此前沒有過的幸福煩惱:那就是大量資本和優秀外援注入到了自己的體系,這就像是浮於表面的一股“虛火”,如何把這股“虛火”練就成自己的“內功”,需要每一個從業者認真探索,求實創新,找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