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也知道掏耳朵不好,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啊!

每年, 美國都有大約12500個孩子因為使用棉簽導致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室。 從1990年到2010年, 約有260000個孩子因為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室。 根據統計結果, 位於耳道中部的耳膜是受傷最多的部位。

而耳膜撕裂絕大部分的原因, 就是孩子手中的棉棒。

“耳屎”學名叫“耵聹”, 因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 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 耵聹在空氣中乾燥後呈薄片狀;有的耵聹如黏稠的油脂, 俗稱“油耳”。 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 平時借助咀嚼、張口等運動, 耵聹多自行排出。 若耵聹逐漸凝聚成團, 阻塞於外耳道內, 即稱耵聹栓塞。 需到醫院及時去除。

古時候, 人們常用耳屎作為潤唇膏或者治療刺傷的藥膏。 實際上它的功效可不止這麼點, 最近有研究表明, 耳屎能顯示出身體內污染物累積的程度 — 甚至能被用於某些病症的診斷。

可是, 儘管耳屎 ——說的專業一些 “耵聹” 有這麼神奇的用途,

但我們依然千方百計的想把它從耳朵裡挖出來, 為了掏耳朵, 再尖的東西也有人敢往耳朵裡塞。

小編見過掏耳朵的東西超乎想像:筆管, 眼鏡腿, 髮卡, 鉛筆, 木棍, 鐵絲, 甚至螺絲刀。 當小編問起這些人用這些奇怪的東西掏耳朵的時候,

他們總會說:“沒關係, 注意點就行”

如果問下醫生, 醫生會嚴肅的告訴你, 如果想要清理耵(耳)聹(屎), 連棉簽也不行, 無論它看起來多麼溫和無害。

耳朵不像我們的牙齒, 它用不著每天清理。 頻繁的使用棉簽會造成耳道劃傷, 耳膜穿孔和聽小骨錯位, 這些都會導致聽力下降, 頭暈, 耳鳴等一系列耳損傷症狀。 更別說其他奇奇怪怪的工具了。

掏耳朵兵器譜

問題在於, 人們總是明知故犯。 因為“掏耳朵的感覺真的太爽了, 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豈止人類!

人體的外耳道皮膚比較薄,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迴圈差。常掏耳朵會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有利於細菌生長,導致耳道奇癢、流黃水。外耳道皮膚長期慢性充血,還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耵聹反而會更多。常掏耳朵還容易刺激皮膚鱗狀細胞或基層細胞增殖,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同時,還容易將黴菌帶進外耳道,使耳道奇癢難忍。如果黴菌生長在鼓膜上,可出現聽力減退及耳鳴。

所以,不要頻繁的去掏耳朵。由於有些人“耵聹”生成速度比較快,特別是那些腺體分泌旺盛、俗稱“油耳”,專門到醫院掏耳太麻煩,也不太現實。可以自己掏耳,最好選用品質較好的醫用棉簽,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則耵聹可自行出來;儘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物掏耳。

一般而言,耵聹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借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

其實吧,對於某些人來說,“挖出好大一坨耳屎”那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啊!

豈止人類!

人體的外耳道皮膚比較薄,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迴圈差。常掏耳朵會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有利於細菌生長,導致耳道奇癢、流黃水。外耳道皮膚長期慢性充血,還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耵聹反而會更多。常掏耳朵還容易刺激皮膚鱗狀細胞或基層細胞增殖,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同時,還容易將黴菌帶進外耳道,使耳道奇癢難忍。如果黴菌生長在鼓膜上,可出現聽力減退及耳鳴。

所以,不要頻繁的去掏耳朵。由於有些人“耵聹”生成速度比較快,特別是那些腺體分泌旺盛、俗稱“油耳”,專門到醫院掏耳太麻煩,也不太現實。可以自己掏耳,最好選用品質較好的醫用棉簽,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則耵聹可自行出來;儘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物掏耳。

一般而言,耵聹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借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

其實吧,對於某些人來說,“挖出好大一坨耳屎”那是多麼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