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飛將軍”李廣之孫,世人只贊蘇武而不知李陵,悲情英雄

 李陵, 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般的悲情英雄, 出身名將世家, 飛將軍李廣之孫。 史載其精善騎射, 愛護士卒, 時人評價甚高。 武帝亦甚贊之, 譽其頗有祖父李廣之遺風, 擔任郎中之任時, 帝親許其募訓荊楚之士, 以備大戰之奇兵。

武帝太初三年, 匈奴且鞮侯單于率眾襲擾雲中, 定襄二郡, 擄走人財無算, 因漢軍時正遠征西域無力北顧而無可奈何。

天漢二年(前99年)五月, 西域戰事結束, 武帝以數萬將士之死終成就李夫人之兄李廣利建功封侯。 隨即徵調騎兵五萬, 且一意孤行任用已被屢次證明為庸才的貳師將軍李廣利為統帥回擊匈奴,

令李陵配合貳師將軍李廣利負責大軍糧草輜重轉運, 李陵不願為輔, 遂上殿向武帝叩頭請求領軍出戰匈奴, 漢武帝旋以戰馬不足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然李陵意氣風發, 堅持單獨領軍出戰, 言不用戰馬, “願以少擊眾, 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 ”現看來, 其時李陵難免有說大話的嫌疑, 步兵對抗騎兵本來就處於下風, 還放言只要五千步兵就可以攻克單于的王庭。 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

李廣利率師出征後, 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從居延另路出兵, 向北三十天, 在浚稽山紮營, 不幸遭遇到單于主力, 被三萬騎兵包圍。 李陵駐紮在兩山之以大車作為營壘, 領兵沖出營壘擺開隊伍, 前排持戟和盾, 後排用弓和弩, 下令:“聽到擊鼓就進攻, 聽到鳴金就收兵。 ”李陵採取的戰術與千年之後歐洲十字軍領袖“獅心王”理查應對穆斯林騎兵時的佈陣相似, 前排步兵防備敵方騎兵的衝鋒, 保護住陣型後利用弓箭手射程長的優勢殺傷騎兵。

這五千步兵且戰且退消滅了近萬精銳騎兵,

讓單于頭痛萬分且又心生忌憚, 最後漢軍撤退到距漢朝邊塞遮虜障僅一百多裡的地方, 箭矢用光, 彈盡糧絕, 只能以短刀、車輻做武器, 李陵卻遲遲等不到援軍到來。 且鞮侯單于早已心膽俱裂, 本意全軍撤回不再追擊, 奈何李陵部下一人變節洩密, 告知軍中彈盡糧絕, 單于大喜, 複以數倍之眾圍之。 李陵窮途之際, 與士兵相約半夜擊鼓為號, 分不同方向突圍回國, 半夜時, 正要擊鼓發令時, 鼓卻悉數破損而不能敲響。 李陵只好與副將韓延年帶領隨從十余人上馬衝殺。 數千匈奴騎兵在後追趕, 韓延年戰死。 李陵大呼:“無面目報陛下!”下馬投降, 最後五千步兵只有四百人逃回塞內。

李陵

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回漢朝, 漢朝大臣們都譴責李陵不該貪生怕死, 向匈奴投降。 此時, 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如何看待李陵投降一事。 司馬遷說:“李陵一向懷著報國之心。 他這次只領了五千步兵, 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 殺敵一萬多, 雖然戰敗降敵, 其功可以抵過,

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 他是想先活下來再想找機會回報漢朝。 ”事實上, 李陵也是這麼想的, 不料之後的事情沒有按照自己的設想發展, 自己的假投降就被漢武帝當真。 李陵投降匈奴後, 漢武帝派使者公孫敖去匈奴迎李陵回朝, 公孫敖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 漢武帝聞言大怒, 下令將李陵滅族。 司馬遷也以“欲沮貳師, 為陵遊說”被定為誣罔罪名, 被處以宮刑。

歷史上總是讚揚蘇武而貶低李陵

被滅族的李陵心灰意冷,決定不再回朝。漢武帝死後,輔政的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與李陵交好,派人招李陵歸漢,李陵面對使者,沉默良久,說:“吾已胡服矣!”

歷史上總是讚揚蘇武而貶低李陵

被滅族的李陵心灰意冷,決定不再回朝。漢武帝死後,輔政的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與李陵交好,派人招李陵歸漢,李陵面對使者,沉默良久,說:“吾已胡服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