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都是泛泛之輩

圖片來自網路

01

上周在看電影的時候, 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坐在我邊上的是一家三口。 小孩看起來4,5歲的樣子。

可能小傢伙是第一次來電影院,

興奮得不得的嘰嘰喳喳。

電影開場後小孩安靜了幾分鐘, 突然畫面一轉, 一個驚險的鏡頭, 小孩直接嚇得尖叫起來。

這時前排座位的一個男人扭頭罵道:小兔崽子, 給老子安靜點。

小孩的父母不高興了, 喝道:說什麼你?嘴巴放乾淨點啊!

兩個男人你一言, 我一語的, 把現場觀眾的目光從螢幕上拉了過來。

眼看著就要打一架了, 這時有人說了一句:吵什麼啊, 不看就出去。

雙方這才安靜下來, 我看看那個孩子, 已經被嚇得縮在媽媽懷裡, 一聲不吭了。

沒多久, 前排那個男人的電話響了, 也不知道是什麼人, 聊著聊著, 他越來越上癮, 嗓門也越來越大, 嬉笑怒駡好不開心。

大家左顧右盼, 頻頻回頭注視聲音來源, 又默不作聲。

直到他自己掛斷, 差不多20多分鐘。

本來對於雙方的爭執, 我保持中立的態度。

但是這個人, 別人家孩子鬧騰就一頓呵斥, 自己電話聊快半小時卻對周圍的人熟視無睹。

足以說明這個人非常自我, 完全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圖片來自網路

02

有人給朋友小雨介紹了個物件。

那個男的是名月薪兩萬的程式師。

兩人一起去看電影, 小雨要去視聽環境更好的一個電影院, 而對方要就近原則, 因為票價便宜。

一起去吃飯, 小雨要吃川菜, 他要吃粵菜。 每次小雨都遷就他, 他也自我感覺很好。

兩人接觸了幾個月, 他讓小雨把工作辭了搬去他那裡住, 理由是你上班也掙不了幾個錢, 在家待著吧, 反正我養得起你。

小雨雖然收入還不到五位數, 但是很會算計, 衣食住行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每年還能有點結餘。

堅持健身, 學習, 一直走在追求更好人生的路途上。 怎麼到了他這裡就是上不上班都沒意義了?

其他的事情小雨都可以接受, 但是讓她把工作辭了, 她就是不肯。

自己的工作看起來是挺枯燥的,

每個月都在招人, 每個月都有人離開。

但是自己時間多啊, 不用加班啊, 閒暇時間自由支配, 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雖然掙錢不是很多, 但是很開心。 為什麼他想要干涉自己的生活呢?

他那樣的生活才叫無聊呢!每天都加班, 雖然錢多一點, 但是哪裡有時間享受生活?

小雨不肯辭職, 那男人就和她冷戰, 一周, 兩周都不聯繫她。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圖片來自網路

03

一個同學, 畢業三年後去了一家創業型的公司。

剛開始大家都不看好他, 畢竟那家公司很小。

但是幾年過去, 因為是新興產業, 加上國家政策大力扶持, 那個小公司發展飛快, 而他也和公司一起成長起來。

掙了點錢, 他就想自己創業。

先是開了個美容院, 但是因為什麼都不懂, 折騰了大半年最後還是關門了。

然後又開了個美甲店, 請了幾個技師, 生意不好不壞。

後來美甲店也關了, 就去賣服裝。 女裝競爭激烈又改賣童裝。

最後, 剩下一堆小孩衣服, 只能論斤賣。

這幾次創業, 沒有一次成功, 但是錢也差不多折騰完了。

接下來怎麼辦?他去擺地攤賣包包。

因為沒有租金,只要找的地段繁華,人流量大,每天幾百沒問題。

但是經常有城管追趕,這小本買賣做得也心塞。

把包包清掉之後,他不知道下面該怎麼辦了。

繼續上班?離開職場多年還能適應嗎?而且自己現在能做什麼?繼續創業?沒有啟動資金了。

他突然怨恨起父母來,為什麼別人的父母都能給孩子指條明路,自己卻要受盡磨難?

原本自己過得比別人都好,現在卻連個工作都成了問題。

04

以上的小故事中的幾個人都表現出了“唯我獨尊“的態度。而這種認知又被稱為特權感。

擁有特權感的人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東西,享受到更特殊的待遇。

就像幾年前的成功學,瘋狂到讓人每天對著鏡子喊:我是最棒的!

雖然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客觀上每個人又都是普通的。

很多事情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不一定如願。能夠正確的評估自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特權感很強的人之所以讓人討厭,是因為處事的雙重標準。認為自己成功是理所當然的,別人成功就是狗屎運。

不願意承認自己能力不足,不願面對失敗,所以總是逃避,以為把責任推給別人就行了。

但是一個人要成長,肯定是在無數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才可能在未來突破自我。

電影《國王的演講》裡面的那個國王,因為口吃無法演講,但是作為國王又不得不演講,所以必須接受訓練。

但是他又一直認為自己是尊貴的,和普通人不一樣,所以訓練過程總是困難重重,這讓他暴跳如雷。

經過和訓練的醫生不斷磨合,終於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功演講。

從此,人也變得寬宏大度,平易近人起來。因為他不再拿自己的身份當特權,而把自己看做一個普通人。

05

保持謙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們總是將自己看得過分重要,所以才會想找“錢多事少”的工作;想要別人順從我;覺得自己必須享受特殊待遇。

而這成了我們拒絕努力,拒絕批評的藉口,也成了我們進步的阻礙。

其實,我們也不過是泛泛之輩啊。

因為沒有租金,只要找的地段繁華,人流量大,每天幾百沒問題。

但是經常有城管追趕,這小本買賣做得也心塞。

把包包清掉之後,他不知道下面該怎麼辦了。

繼續上班?離開職場多年還能適應嗎?而且自己現在能做什麼?繼續創業?沒有啟動資金了。

他突然怨恨起父母來,為什麼別人的父母都能給孩子指條明路,自己卻要受盡磨難?

原本自己過得比別人都好,現在卻連個工作都成了問題。

04

以上的小故事中的幾個人都表現出了“唯我獨尊“的態度。而這種認知又被稱為特權感。

擁有特權感的人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東西,享受到更特殊的待遇。

就像幾年前的成功學,瘋狂到讓人每天對著鏡子喊:我是最棒的!

雖然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客觀上每個人又都是普通的。

很多事情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不一定如願。能夠正確的評估自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特權感很強的人之所以讓人討厭,是因為處事的雙重標準。認為自己成功是理所當然的,別人成功就是狗屎運。

不願意承認自己能力不足,不願面對失敗,所以總是逃避,以為把責任推給別人就行了。

但是一個人要成長,肯定是在無數的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才可能在未來突破自我。

電影《國王的演講》裡面的那個國王,因為口吃無法演講,但是作為國王又不得不演講,所以必須接受訓練。

但是他又一直認為自己是尊貴的,和普通人不一樣,所以訓練過程總是困難重重,這讓他暴跳如雷。

經過和訓練的醫生不斷磨合,終於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功演講。

從此,人也變得寬宏大度,平易近人起來。因為他不再拿自己的身份當特權,而把自己看做一個普通人。

05

保持謙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們總是將自己看得過分重要,所以才會想找“錢多事少”的工作;想要別人順從我;覺得自己必須享受特殊待遇。

而這成了我們拒絕努力,拒絕批評的藉口,也成了我們進步的阻礙。

其實,我們也不過是泛泛之輩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