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一個退伍軍人在平凡崗位上的璀璨人生 感動了很多人

(編前的話:打開手機QQ, 提示今天是兩個好友的生日, 習慣地準備送去生日祝福的時候, 才發現, 其中一個同事吳英宇已經在不久前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特編輯同事們為她撰寫的文章, 表達對她的紀念, 祝她在天堂不再痛苦!)

原標題:平凡崗位上的璀璨人生

——追憶山焦鹽化優秀共產黨員吳英宇同志

作者:邵奇梅 講述者:尹冰

“巍巍條山低首, 浩浩鹽湖嗚咽”。

2017年陰曆7月15中元節這一天, 天下著濛濛細雨, 運城市殯儀館, 哀樂迴旋, 悲傷彌漫, 吳英宇同志的追悼會正在進行。

當年的戰友來了, 公司領導來了, 同事們來了,

親朋好友來了, 甚至一起抗爭疾病的病友們也來了……人群中, 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堂鎖放下手頭繁忙的工作, 也專門趕來為她送行。

吳英宇, 一個在打字員、機要員、檔案員等平凡崗位上奉獻了27年的普通共產黨員, 用她不平凡的精神和事蹟感染並激勵了太多的人。

她離開我們已經一個多月了,她的音容笑貌, 她的歷歷往事還浮現在眼前, 今天我來講講我們親愛的小吳的故事。

平凡崗位, 她“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

吳英宇同志的一生, 是勤奮工作的一生, 是無私奉獻的一生。 這句話用在她身上, 一點也不誇張。

她1985年參軍, 第二年就因工作業績突出受到部隊嘉獎, 此後又連續兩年受到表彰, 被評為優秀戰士,

89年被提升為班長。 她以身作則, 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帶領全班戰士加班加點, 努力工作, 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 她所在的空軍後勤司令部辦公室打字室榮立總後三等功。

復員分配到企業後, 她繼續發揚在部隊養成的“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作風,

由於業務嫺熟、技能扎實, 92年12月被調到運城鹽化局辦公室擔任打字員、機要員, 專門負責公司重要文件的列印。 在工作中, 她精益求精, 認真細緻。 據和她長期共事的朋友回憶, 和她合作是一件非常高效的事情。 她反應快, 記性好, 打字過程也是校準的過程, 可以說是自帶校對功能, 經她手的文件, 別說錯別字少, 連語句也根據當事人的習慣理順了, 別人再校對就特別的省心。

她是當年打字業務檔製作上的排頭兵, 不只自己業務精通, 她還教給身邊的同事五筆字形, 教會他們排版的技巧, 在平凡崗位上綻放出一朵花兒的芬芳。

1997年南風化工上市前, 為了保證上市資料及時提交有關部門審核, 公司安排吳英宇同志連夜隨同有關人員到北京出差,

列印相關材料。 當時她愛人在部隊工作, 女兒只有3歲, 無人照顧, 但她二話沒說, 立即收拾行李帶上孩子一同出差, 保證了工作任務的完滿完成, 為南風化工順利上市作出了貢獻, 受到了公司領導的稱讚。

她同時兼任公司的機要員,

由於機要工作性質特殊, 她經常加班加點、廢寢忘食、夜以繼日, 但她從無怨言, 不計報酬。 別看她說話隨意, 愛開玩笑, 但凡涉及到工作上的事從來口風很嚴, 擁有良好的職業操守。

在擔任集團公司檔案員期間, 她認真履責, 及時收集整理檔案, 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規範檔案利用程式, 熱情服務查閱檔案人員, 一排排一架架的檔案櫃被她整理地有條不紊, 為檔案工作的規範化和完整性發揮了積極作用。 她管理著幹部人事檔案, 人力資源部經常會調取很多的檔案資料, 她為了節約大家的時間, 總是讓對方列個單子, 自己整理好了再親自送過去。

吳英宇同志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得到了集團公司的充分肯定, 她先後多次被授予“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病魔突降,她用生命最後詮釋錚錚鐵骨

2015年3月,她身體不適檢查出癌症,醫生要求立刻住院治療。

5月4日在北京做完手術後,她已把自己當成一個正常人,從不表現出哀怨,只要身體允許,她都會到單位向同事交接工作,尤其是幹部人事檔案,為了保證不丟失弄錯一份資料,她每一份檔案都要親自當面交待。可是,2016年5月到北京複查時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肺部,再次手術後儘管又做了六期的化療、放療,病魔還是沒有放過她,又無情地轉移到了脊髓。

她體力漸漸不支,以前巾幗氣概、幹起活來不讓鬚眉、加起班來不分白天黑夜、笑起來滿樓道都能聽到的爽朗的小吳,開始走幾步路就喘息,走不了百米就得歇一歇,全身被劇烈的疼痛折磨著。即便這樣,每當單位有事打電話,她都會靠毅力強撐著到檔案室親自辦理,甚至到連抬手從高處取一份檔案盒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她就請同事幫忙把資料取下來,她再一一登記。到後期病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沒有忘記自己一名檔案員的職責,在感到自己已無法再回到檔案室按正常程式完成工作交接時,她強忍病痛,造表格,拍照片,並作出詳細的情況說明,再三叮囑委託同事,鄭重地向企業移交了自己經手的重要檔案和價值連城的珍貴文物。

患病期間,沒人聽她喊過疼,沒人聽過她抱怨命運的不公,她還是那個眾人眼裡堅強爽朗的大姑娘,工作上的事依然是一絲不苟,隨叫隨到,生活中常常有說有笑,甚至拿病魔開玩笑,一頭秀髮因化療而變稀少,她卻說長出來的短髮還是自來卷呢。就在去世的前一天,她還在微信群裡和朋友們分享著笑話。

至情至性,她是粗中有細的“女漢子”

由於性格開朗,為人豁達、樂於助人,生活中吳英宇擁有不少真朋友,在她生病期間給予了她很多的關懷和幫助。而她則更多的是像太陽一樣溫暖照耀著周圍的人。

我記得有次我們加班到很晚,她騎上她的二八自行車,不顧自己也是女生,像個護花使者一樣,先把我送回家,自己再壯著膽子騎車回去,還說:“黑夜有什麼好怕的,我就是一名鋼鐵戰士。”

由於丈夫長年在部隊,她又工作繁忙,有時候不得不帶著孩子上班,孩子在邊上哭,她也顧不上管,直到孩子哭著睡著。女兒從小學開始就養成自己上學自己回家的習慣。女兒曾經問她:“媽媽你是怎麼把我養大的?”她笑著說,隨便就養大了唄。女兒說,媽媽,哪有孩子是隨便能養大的啊!

她不能時刻陪伴女兒,無法給女兒溫柔細膩的愛,恰恰是她無私的奉獻,忘我的工作,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女兒的獨立精神,形成女兒奮進、堅毅的品性。

拿到女兒入學通知書時,吳英宇自豪地拍了一張照片。(鹽水蟲/攝)

“從她優秀的女兒身上能夠看到這種精神的偉大,談笑著述說母親深深的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就是軍人意志,這就是意志的傳承。人活著,要有精神。”這是參加完吳英宇同志追悼會後,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李利民在微信上有感而發的一段話。

是啊,哪有人不愛生活,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她是多麼地愛女兒,一直不捨得買新房,就是為了有一天到女兒所在的城市定居;

她是多麼的念女兒,孩子上大學後,每晚會和媽媽打一個電話說幾句話;

她是多麼地戀女兒啊,病後到女兒學校附近住了一個多月,但又怕女兒難過影響學習而忍著思念回家;

她是多麼地不舍女兒,臨終前硬是撐到女兒從學校趕回來見上最後一面才肯撒手……可就是這個這麼俠骨柔情的人,永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藏在心底。朋友說她爽朗,說她率真,也許這就是軍人的作風,在病床上翻身都撕心裂肺地疼只聽到她輕輕地呻吟;知道自己不得不過早地離開,卻仍然談笑如常,不把悲傷帶給身邊的人;明明也會累,也會柔弱,卻只作堅強狀。至今,提起她,朋友無不哽咽落淚,這麼熱愛工作、任勞任怨的人卻不得不過早地離開自己的崗位;這麼與世無爭,不計得失的好人竟然被病魔早早地奪走了生命。

吳英宇走了,在生命最後一刻迸發出人生最強音,帶著對工作、對生活、對家庭的無限眷戀,永遠地離開了喜愛她、牽掛她的親人、同事和朋友。

吳英宇沒有走,她平凡而光輝的形象,忠誠、敬業、奉獻的精神永遠鐫刻在這片土地上,定格在大家的心中,她不怕苦、不怕累、對工作高度負責、一絲不苟的金子般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她是真正地用心用力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偉大。

她是平凡崗位上一名不平凡的“老兵”,在此,我做為一名同事,一名黨員向她致敬!

謝謝大家!

2017-10-16

她先後多次被授予“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病魔突降,她用生命最後詮釋錚錚鐵骨

2015年3月,她身體不適檢查出癌症,醫生要求立刻住院治療。

5月4日在北京做完手術後,她已把自己當成一個正常人,從不表現出哀怨,只要身體允許,她都會到單位向同事交接工作,尤其是幹部人事檔案,為了保證不丟失弄錯一份資料,她每一份檔案都要親自當面交待。可是,2016年5月到北京複查時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肺部,再次手術後儘管又做了六期的化療、放療,病魔還是沒有放過她,又無情地轉移到了脊髓。

她體力漸漸不支,以前巾幗氣概、幹起活來不讓鬚眉、加起班來不分白天黑夜、笑起來滿樓道都能聽到的爽朗的小吳,開始走幾步路就喘息,走不了百米就得歇一歇,全身被劇烈的疼痛折磨著。即便這樣,每當單位有事打電話,她都會靠毅力強撐著到檔案室親自辦理,甚至到連抬手從高處取一份檔案盒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她就請同事幫忙把資料取下來,她再一一登記。到後期病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沒有忘記自己一名檔案員的職責,在感到自己已無法再回到檔案室按正常程式完成工作交接時,她強忍病痛,造表格,拍照片,並作出詳細的情況說明,再三叮囑委託同事,鄭重地向企業移交了自己經手的重要檔案和價值連城的珍貴文物。

患病期間,沒人聽她喊過疼,沒人聽過她抱怨命運的不公,她還是那個眾人眼裡堅強爽朗的大姑娘,工作上的事依然是一絲不苟,隨叫隨到,生活中常常有說有笑,甚至拿病魔開玩笑,一頭秀髮因化療而變稀少,她卻說長出來的短髮還是自來卷呢。就在去世的前一天,她還在微信群裡和朋友們分享著笑話。

至情至性,她是粗中有細的“女漢子”

由於性格開朗,為人豁達、樂於助人,生活中吳英宇擁有不少真朋友,在她生病期間給予了她很多的關懷和幫助。而她則更多的是像太陽一樣溫暖照耀著周圍的人。

我記得有次我們加班到很晚,她騎上她的二八自行車,不顧自己也是女生,像個護花使者一樣,先把我送回家,自己再壯著膽子騎車回去,還說:“黑夜有什麼好怕的,我就是一名鋼鐵戰士。”

由於丈夫長年在部隊,她又工作繁忙,有時候不得不帶著孩子上班,孩子在邊上哭,她也顧不上管,直到孩子哭著睡著。女兒從小學開始就養成自己上學自己回家的習慣。女兒曾經問她:“媽媽你是怎麼把我養大的?”她笑著說,隨便就養大了唄。女兒說,媽媽,哪有孩子是隨便能養大的啊!

她不能時刻陪伴女兒,無法給女兒溫柔細膩的愛,恰恰是她無私的奉獻,忘我的工作,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女兒的獨立精神,形成女兒奮進、堅毅的品性。

拿到女兒入學通知書時,吳英宇自豪地拍了一張照片。(鹽水蟲/攝)

“從她優秀的女兒身上能夠看到這種精神的偉大,談笑著述說母親深深的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就是軍人意志,這就是意志的傳承。人活著,要有精神。”這是參加完吳英宇同志追悼會後,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李利民在微信上有感而發的一段話。

是啊,哪有人不愛生活,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她是多麼地愛女兒,一直不捨得買新房,就是為了有一天到女兒所在的城市定居;

她是多麼的念女兒,孩子上大學後,每晚會和媽媽打一個電話說幾句話;

她是多麼地戀女兒啊,病後到女兒學校附近住了一個多月,但又怕女兒難過影響學習而忍著思念回家;

她是多麼地不舍女兒,臨終前硬是撐到女兒從學校趕回來見上最後一面才肯撒手……可就是這個這麼俠骨柔情的人,永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藏在心底。朋友說她爽朗,說她率真,也許這就是軍人的作風,在病床上翻身都撕心裂肺地疼只聽到她輕輕地呻吟;知道自己不得不過早地離開,卻仍然談笑如常,不把悲傷帶給身邊的人;明明也會累,也會柔弱,卻只作堅強狀。至今,提起她,朋友無不哽咽落淚,這麼熱愛工作、任勞任怨的人卻不得不過早地離開自己的崗位;這麼與世無爭,不計得失的好人竟然被病魔早早地奪走了生命。

吳英宇走了,在生命最後一刻迸發出人生最強音,帶著對工作、對生活、對家庭的無限眷戀,永遠地離開了喜愛她、牽掛她的親人、同事和朋友。

吳英宇沒有走,她平凡而光輝的形象,忠誠、敬業、奉獻的精神永遠鐫刻在這片土地上,定格在大家的心中,她不怕苦、不怕累、對工作高度負責、一絲不苟的金子般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她是真正地用心用力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偉大。

她是平凡崗位上一名不平凡的“老兵”,在此,我做為一名同事,一名黨員向她致敬!

謝謝大家!

2017-10-1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