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一則閱讀想到居安思危

新近閱讀了一篇文章《留幾枚柿子在樹上吧》, 覺得挺有趣。

文章講兩個有題的故事, 一個是在以色列農村, 每當莊稼成熟收割時, 總會在靠近路邊的莊稼地四個角都要留出一些不收割。 留下的莊稼, 只要需要, 誰人都可以享用。 這個猶太國家認為, 是神給了曾經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 為了感恩, 用此方法, 既報答了神, 又為那些路過此地又沒有飯吃的貧困的路人給予方便。

 另一個是在韓國北部的鄉村公路邊有很多柿子園, 金秋時節, 這裡隨處可見農民採摘柿子的忙碌身影, 有趣的是, 他們採摘結束後, 總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在樹上, 成為一道奇特的風景, 走過路過的人, 也會摘下享用。 但是當地的果農則說留下的誘人柿子是給喜鵲的食物。 這是為啥呢?原來, 這裡是喜鵲的棲息地, 每到冬天, 喜鵲都在柿樹上築巢過冬。 有一年冬天,

天特別冷, 下了大雪, 幾百隻找不到食物的喜鵲一夜之間都被凍死了。 第二年春天, 柿子樹重新生長, 開花結果了, 但就在這時, 一種毛蟲突然氾濫成災。 那年柿子幾乎絕收。 從那以後, 每年秋天收穫柿子時, 果農會留下一些柿子, 供喜鵲過冬的食物。 留在樹上的柿子吸引了許多喜鵲到這裡度過冬天。 喜鵲仿佛也會感恩, 春天也不飛走, 整天忙著捕捉樹上的蟲子, 從而保證了這一年柿子的豐收。

 自然界的一切, 都是相互依存,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給予, 是一種快樂, 是一種高尚的收穫, 並不是失去;給予, 是一種幸福, 給予使人心靈美好;也是一種積善積福行為, 叫福有福報。

這兩則故事, 讓我想到另外的, 由此引發深思, 生活中, 我們需居安思危。

一艘停泊在港口久了的輪船(安久), 船底會腐爛(危矣), 不宜航行。

生活中有好多無奈, 有些無奈是可預料, 可掌控, 避免發生的;有些無奈是不可預料, 不可掌控, 抗拒不了, 無法避免的;因而要分清哪是人禍(可避免), 哪是天災(不可避免)。

事實上, 危機常常來自於三方面, 一是不可違逆的自然危機(不可知, 不可控), 二是自己的原因, 三是他人引起的, 被傷害, 後兩個是人為危機(可預知, 可掌控)。

生活路上, 今天發生的事誰都知道, 明天將要發生的事, 降臨到誰, 誰都不知道。 誰也看不清前方的路, 無法預料下個時間將要發生什麼?問題是,

當你在安寧時, 是否時刻有危機意識?我們能做到的, 就是居安思危, 能居安思危, 就有危機意識, 有危機意識, 就有應對的具體方法、對策, 這樣危機來臨時就能從容應對, 趨利避害, 避免或減少損害;反之, 則危害極大, 損失慘重。

生活中,危機時刻存在,唯有小心應對,方能預防萬一。

危機,有個人的,有某一組織、區域的,有國家的,不管發生範圍大小,都需要居安思危,有危機意識。

自然界中,有太多的神秘與奧妙,無法預知,可我們的祖先早就有防範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物壯則老”、“物極必反”等等,今人多是熟視無睹、麻痹大意。當然,是天意,無法避免,是人為,好防則防。

上面《 留幾枚柿子在樹上吧》一文講的兩則故事,生活中,我們需居安思危等等;種下因,於無想處會結果。學會感恩,人人多一點給人方便,也是給己方便;給動物方便,也是間接種福為你、為大家,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多種“花”,不栽“刺”;多想點,種下美好,他日收穫幸福,為他人,也為自己;為明天、為未來,為別人留點餘地,往往是給自己留下了生機與希望,這樣通往明天、未來的路更寬闊,更美麗,世界更美好。

生活中,危機時刻存在,唯有小心應對,方能預防萬一。

危機,有個人的,有某一組織、區域的,有國家的,不管發生範圍大小,都需要居安思危,有危機意識。

自然界中,有太多的神秘與奧妙,無法預知,可我們的祖先早就有防範意識:“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物壯則老”、“物極必反”等等,今人多是熟視無睹、麻痹大意。當然,是天意,無法避免,是人為,好防則防。

上面《 留幾枚柿子在樹上吧》一文講的兩則故事,生活中,我們需居安思危等等;種下因,於無想處會結果。學會感恩,人人多一點給人方便,也是給己方便;給動物方便,也是間接種福為你、為大家,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多種“花”,不栽“刺”;多想點,種下美好,他日收穫幸福,為他人,也為自己;為明天、為未來,為別人留點餘地,往往是給自己留下了生機與希望,這樣通往明天、未來的路更寬闊,更美麗,世界更美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