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混不開,就活不好嗎

01

在大冰的《好嗎好的》這本書裡, 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題目叫《旁人笑我太瘋癲》。

故事的主人公叫鐵成, 按照他的話說, 自己這一輩子,

都是在玩兒。

不停地換城市, 做著不一樣的工作, 玩兒有一個最大的好處, 就是可以認識很多人, 可以和和多人成為朋友, 人脈甚廣。

在故事裡, 鐵成剛回到北京, 卻讓大冰很生氣, 因為太討厭了, 總是逮不到鐵成, 約不上飯。

後來好不容易見面, 發現20個包廂的人塞了50多個人, 而且明顯都是不同圈子的人, 穿西裝的和穿汗衫地坐在一起, 而這只是一部分, 隔壁的包廂裡還有十幾個演員和導演在等著。

演員李小璐在電話裡喊, 哥哥你什麼時候死過來, 我們這邊的涼菜都已經吃過兩遍了。

那天大冰陪著鐵成轉戰了四場接風宴, 按照他的形容, 嗓子眼裡都塞滿了食物, 吃得怨念滿腔。

午夜大冰坐在鐵成拉風的大摩托後座上,

對他說, 哥哥你慢點竄, 我蝦仁快顛出來了。

鐵成說, 挺住, 還有一頓接風宵夜。

雖然在這篇文章中大冰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述了鐵成自小努力奮鬥的過程, 也沒有扭轉大家對鐵成的印象, 朋友多, 混得開, 就是牛逼。

曾經我一個性格比較內向朋友就很糾結地問過我, 在社會上混不開, 總感覺和周邊的人格格不入, 是不是就不能活得好?

我當時的答案是, 可能會比較辛苦吧, 你還是試著調整一下自我, 畢竟沒人可以單打獨鬥度過一生啊。

但現在, 我卻不這麼覺得了。

02

我發現這樣一個事實, 在20歲剛出頭的年紀, 剛剛步入社會, 就想著非常著急地證明自己, 除了在工作上希望儘快有所建樹外, 還渴望在人群裡混得開。

混得開這詞是口頭語, 換句話說是在講社交, 希望自己可以左右逢源, 希望自己能夠不得罪人, 讓身邊所有人都滿意和開心。

以為擁有了好人緣, 就等於有了人脈, 那麼無論是生活和事業都會順利一些, 遇到了困難, 也會有人伸出援手, 幫助自己度過危機。

但很顯然, 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我那位朋友就有了社交恐懼症。

簡單而言, 這是恐懼症的亞型, 以過分和不合理的推測來排斥客觀環境, 說白了就是不會和不願意社交。

在職場上, 社交的分水嶺很明顯。

有的人就是會來事兒, 為人處世都很細膩, 大方得體, 進退有度, 工作也努力, 領導同事都認可, 被冠以情商智商雙高。

但有的就稍顯木訥一些, 不太會說話, 做事雖不出錯, 但不會出頭挑彩, 不懂邀功表現, 在公司裡表現四平八穩, 一般般。

有一種心理是:他們也會自我懷疑, 為什麼一見到別人就很拘謹, 連微笑都感覺不自然, 自己的這種性格是不是有缺陷?是不是沒有人喜歡自己?

想要去改變, 然後又會猶豫, 如果變成那樣外向的人,

是不是就喪失了自我?是不是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

我行我素行不通, 轉變又好像並非自己主動自願, 到底該怎麼辦?

很現實的一點是, 在職場裡這種混得開的人, 一般都不是讓別人討厭的人, 如果真的被討厭, 也就不叫混得開, 他們不讓人生厭, 更不低級, 反而帶著天生的光環, 成為自己職場前進的捷徑。

是的, 捷徑。 這是我一個混得開的同事在一次聊天對我坦言的, 在職場和同事處好關係, 和領導共同擔當, 升職加薪都比其他人快很多。

毫無疑問, 混得開, 絕對是有好處的。

但現在問題是, 如果一個人性格內向, 不愛和同事打交道, 不喜歡追著領導表現, 只是安分守己, 就不能在職場走得更遠嗎?

混不開, 就活不好嗎?

03

在社交心理學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叫思維慣性。

這種慣性會讓一個人保持某種思維模式長達幾十年,並且在改變的時候非常困難,人要主動走出舒適區,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毅力,並且會伴隨陣痛,這種痛,就是你以為要改變自我,甚至要打破重塑。

如果按照雞湯論調,我這時要勸說你轉換思維模式,但我略微思索一下,隱隱覺得哪裡不對。

拿我舉一個小例子,我寫作播音,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甚至有多少人喜歡我,就有多少人討厭我,或許討厭比喜歡的人還多,我不期待所有人都對我滿意,絕對算不上是混得開的人。

我沒辦法苛求我做出一點東西,要求全天下的人都為我鼓掌,更沒有理由說服任何說不好的人轉變他們的想法。

因為思維慣性,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幾乎是對牛彈琴,完全沒有意義。

同理可證: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你覺得別人外向積極是好事,你可以選擇去效仿和改變,但如果實在做不到,那就別做了。

因為你沒有辦法要求別人像喜歡那個人一樣去喜歡你,你更沒有理由去說服那些已經討厭你的人重新回到你身邊。

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想要轉變自己的性格去融入,最壞的結果就是東施效顰,卡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地方,讓你既沒有辦法回到曾經的自我,也沒有能力再進一步達到理想的改變目的。

最終,你只能變得不再像從前的自己,甚至會丟掉很多快樂。

而更重要的是——正如我的同事所言——在職場(或學校)混得開,只是你通往前方的捷徑。

那既然是捷徑,就說明還有其他路可以走,你現在走的路也可以走,是你的,終究你會抵達,只要你篤定,堅持。

捷徑,不是唯一的出路。

在大冰的故事《別人笑我太瘋癲》裡,他寫下了這樣的話:

鐵成的故事不應該被盲目效仿,這個世界沒有標準答案,人不是只有一種活法,這個世界有很多個和你活得不一樣的人,以及不一樣的幸福感。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其實一句話:人要有一點鑽的精神,鑽研,專注。

但,唯一要鑽的,是自己。

04

你可以努力工作,好好尋找最理想的工作狀態,你可以熱愛生活,時不時去旅行放飛自我,你喜歡安逸在老家安穩度日,你嚮往遠方就遠走他鄉去追夢。

這世界多的人是朝九晚五,也多的人選擇浪跡天涯。

他們,都是在鑽自己。

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人,你都應該坦坦蕩蕩,你性格外向,那你就和他們去唱歌去聚會,你性格內向,那就笑笑說抱歉我要回家看書。

沒有人會真的因為你不參與集體活動就認為你工作專業能力不行,沒有人會真的以為你不合群就一棒子打死說你根本不懂人情世故。

如果真的有那些話,說明他們根本和你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又何必在意呢?

就像我出一本書,自然有好評好差評,好的意見建議我吸納再接再厲,惡意的攻擊和漫駡就一笑了之,生而為人,你就要接受不理解,接受非議,甚至要接受別人的惡毒。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本身,走好眼下的路。

現在你覺得我不行,那我就行給你瞧瞧,你覺得我一年不行,那我用兩年、三年去證明給你看。

你認為我不會和同事打交道奉承老闆混不開,那我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在公司付出奉獻,老闆要的是認真的員工,不是一個隻會打諢的空殼。

混得開,你會活得好,但你不能只會混。

混得不開,天也不會塌,要學會尋找新的道路,彎道超車。

與其用盡心思去想怎麼去和人打交道,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其想著去討好別人,如果盡心取悅你自己。

這話聽著很雞湯,但卻是你減少自我焦慮的根本。

一個人的焦慮,不是在於你真的多麼不好,而是你將本應該專注在自我的眼睛,放在了別人的身上。

想要獨善其身,就要先學會獨篤定自我的本領,想要活得更好,就應該擁有讓自己更好的能力和經濟條件。

而這些,都不僅僅包括你是否在職場混得開,更重要的是,你創造了多少價值。

不用強迫自己融入別人的圈子,而是你自己散發著光,自然會有人靠近,因為你如此真實、美好,且具有力量。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不偷不搶,不卑不抗,心有信念,勇敢頑強。

這才是混得開又活得好的人,這才是現代職場裡,人人都應該有的職業精神。

把那些放在別人和比較的心思收回來,好好鑽自己。

不用活得多好,而應該活得正好,剛剛好。

—— E N D ——

這麼遠那麼近:廣告人,作家,電臺主播。新書《我該如何說再見》全國熱賣中。

03

在社交心理學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叫思維慣性。

這種慣性會讓一個人保持某種思維模式長達幾十年,並且在改變的時候非常困難,人要主動走出舒適區,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毅力,並且會伴隨陣痛,這種痛,就是你以為要改變自我,甚至要打破重塑。

如果按照雞湯論調,我這時要勸說你轉換思維模式,但我略微思索一下,隱隱覺得哪裡不對。

拿我舉一個小例子,我寫作播音,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甚至有多少人喜歡我,就有多少人討厭我,或許討厭比喜歡的人還多,我不期待所有人都對我滿意,絕對算不上是混得開的人。

我沒辦法苛求我做出一點東西,要求全天下的人都為我鼓掌,更沒有理由說服任何說不好的人轉變他們的想法。

因為思維慣性,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幾乎是對牛彈琴,完全沒有意義。

同理可證: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你覺得別人外向積極是好事,你可以選擇去效仿和改變,但如果實在做不到,那就別做了。

因為你沒有辦法要求別人像喜歡那個人一樣去喜歡你,你更沒有理由去說服那些已經討厭你的人重新回到你身邊。

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想要轉變自己的性格去融入,最壞的結果就是東施效顰,卡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地方,讓你既沒有辦法回到曾經的自我,也沒有能力再進一步達到理想的改變目的。

最終,你只能變得不再像從前的自己,甚至會丟掉很多快樂。

而更重要的是——正如我的同事所言——在職場(或學校)混得開,只是你通往前方的捷徑。

那既然是捷徑,就說明還有其他路可以走,你現在走的路也可以走,是你的,終究你會抵達,只要你篤定,堅持。

捷徑,不是唯一的出路。

在大冰的故事《別人笑我太瘋癲》裡,他寫下了這樣的話:

鐵成的故事不應該被盲目效仿,這個世界沒有標準答案,人不是只有一種活法,這個世界有很多個和你活得不一樣的人,以及不一樣的幸福感。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其實一句話:人要有一點鑽的精神,鑽研,專注。

但,唯一要鑽的,是自己。

04

你可以努力工作,好好尋找最理想的工作狀態,你可以熱愛生活,時不時去旅行放飛自我,你喜歡安逸在老家安穩度日,你嚮往遠方就遠走他鄉去追夢。

這世界多的人是朝九晚五,也多的人選擇浪跡天涯。

他們,都是在鑽自己。

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人,你都應該坦坦蕩蕩,你性格外向,那你就和他們去唱歌去聚會,你性格內向,那就笑笑說抱歉我要回家看書。

沒有人會真的因為你不參與集體活動就認為你工作專業能力不行,沒有人會真的以為你不合群就一棒子打死說你根本不懂人情世故。

如果真的有那些話,說明他們根本和你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又何必在意呢?

就像我出一本書,自然有好評好差評,好的意見建議我吸納再接再厲,惡意的攻擊和漫駡就一笑了之,生而為人,你就要接受不理解,接受非議,甚至要接受別人的惡毒。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本身,走好眼下的路。

現在你覺得我不行,那我就行給你瞧瞧,你覺得我一年不行,那我用兩年、三年去證明給你看。

你認為我不會和同事打交道奉承老闆混不開,那我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在公司付出奉獻,老闆要的是認真的員工,不是一個隻會打諢的空殼。

混得開,你會活得好,但你不能只會混。

混得不開,天也不會塌,要學會尋找新的道路,彎道超車。

與其用盡心思去想怎麼去和人打交道,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其想著去討好別人,如果盡心取悅你自己。

這話聽著很雞湯,但卻是你減少自我焦慮的根本。

一個人的焦慮,不是在於你真的多麼不好,而是你將本應該專注在自我的眼睛,放在了別人的身上。

想要獨善其身,就要先學會獨篤定自我的本領,想要活得更好,就應該擁有讓自己更好的能力和經濟條件。

而這些,都不僅僅包括你是否在職場混得開,更重要的是,你創造了多少價值。

不用強迫自己融入別人的圈子,而是你自己散發著光,自然會有人靠近,因為你如此真實、美好,且具有力量。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不偷不搶,不卑不抗,心有信念,勇敢頑強。

這才是混得開又活得好的人,這才是現代職場裡,人人都應該有的職業精神。

把那些放在別人和比較的心思收回來,好好鑽自己。

不用活得多好,而應該活得正好,剛剛好。

—— E N D ——

這麼遠那麼近:廣告人,作家,電臺主播。新書《我該如何說再見》全國熱賣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