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春來發幾枝”的紅豆是春天還是秋天結果—兼與中國詩詞大會商榷

(作者:徐景洲)

王維名詩《相思》, 既是紅豆絕唱, 又把相思唱絕, 人人耳熟能詳, 但細加品讀卻又有難解困惑處: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

此物最相思。 ”

詩中說, “採擷”紅豆是在“春來”季節, 但紅豆的生長特點是花期3-6月, 果期9-10月, 也就是說, 紅豆果實是不可能“春來發幾枝的”, 要發幾枝, 只能在秋天, “秋來發幾枝”更符合紅豆生長特點。 由此看來, “春來發幾枝”似乎成了錯句。 而此詩又題作《江上贈李龜年》, 顯然是思念友人之作, 恰又有史料記載, “(李)龜年曾於湘中採訪使筵上, 唱‘紅豆生南國, 秋來發幾枝。 贈君多採擷, 此物最相思’……龜年唱罷, 忽悶絕僕地……經四日乃蘇”, 此處將“春來發幾枝”改作“秋來發幾枝”, 顯然是對應紅豆秋天結果, 糾正“春來發幾枝”的時令之誤。

但“秋來發幾枝”並沒流傳開來並為人們所認可, 人們還是樂於接受“春來發幾枝”。 因為春天很美, 春天象徵愛情,

春天更與紅豆的相思寓意相吻合。 但如此一來, 解讀便陷於困境, 如何自圓紅豆春天結果之說, 便成了問題。 許多賞析文章大都回避紅豆春花秋果的生物特徵, 如“次句‘春來發幾枝’輕聲一問, 承得自然, 寄語設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 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幾枝, 是意味深長的, 這是選擇富於情味的事物來寄託情思。 ”這裡, 春來發幾枝的, 究竟是紅豆還是紅豆花, 亦或是紅豆樹枝, 便語焉不詳了。 有的白話翻譯則是“紅豆樹生長在南方, 春天到了它將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採摘一些紅豆, 它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情。 ”倒是明確“幾枝”即是紅豆樹的樹枝, 但也沒有說清楚紅豆是春天還是秋天所采。 而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
康震教授則認為詩裡說的就是春天採摘紅豆, 他的解釋是:“王維他就認為紅豆樹春夏秋冬四季都可結果, 要不然他怎麼能說多採擷呢?”(中華書局版《中國詩詞大會》第4頁)直接坐實王維寫的“春來發幾枝”就是指紅豆春天結果, 甚至武斷認定王維本就自認為紅豆四季都可結果。 當然, 康震教授的解說, 意在強調, 在這首詩裡, 紅豆是春天還是秋天結果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願君多採擷”, 強調愛情或友情四季都在, 象徵愛情的紅豆當然四季可采, 不必拘泥是否符合生物特性, 是否符合生活真實。 但顯然這樣為詩人代言有違常情常理, 王維再沒見過紅豆樹, 也不會相信世上有一年四季都結果的樹,
更不用說紅豆樹會在冬天結果了。 這種主觀臆測, 失之牽強, 難以服人, 更難切合詩意。

王維一生確實沒到過處生長紅豆的“南國”, 而紅豆作為宮廷貢品而流傳於京城, 倒有可能見識過。 他寫紅豆寄寓相思情感, 應該緣自于流傳於民間的紅豆愛情傳說。 相傳漢代閩越國有一男子被強征戍邊, 其妻終日望歸。 後同去者歸, 惟其夫未返, 妻念更切, 終日立於村前道口樹下, 朝盼暮望, 哭斷柔腸, 泣血而死。 樹上忽結莢果, 其籽半紅半黑, 晶瑩鮮豔, 人們視為貞妻摯婦的血淚凝成, 稱為“紅豆”, 又叫“相思子”。 後來還產生過謝慧娘與太子蕭統以紅豆為信物寄託愛情的故事。 顯然, 紅豆已成為愛情象徵物, 王維是在借物寄情。

顯然, 將“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解為春天發出幾多新枝條, 形象不美, 解為春天結出紅豆, 不合實際, 乾脆將詩句改為“秋來發幾枝”, 又淡化了詩人因春情而生相思情的主旨。 筆者認為如下詮釋可能更合乎詩情詩理, 合乎王維的本意。

因為紅豆歷來為人們所珍愛, 不僅在其美豔, 更在其稀有。 紅豆樹開花與結果都很難, 往往很多年才有一次, 故而詩人才會問“春來發幾枝”, 即“春天發了幾枝花”, 只有春天開了花, 才有可能秋天結出紅豆果來, 而其間則一個漫長等待的過程。 正因為紅豆開花不易, 結果更不易, 等待時間又如此漫長, 而且開花又未必能夠結果, 所以詩人才對友人鄭重叮嚀:“願君多採擷。 ”。 因此, “春來發幾枝”又隱含了“秋來結幾枝“之意, 以春代秋,以花代果,是借代手法的巧妙運用,更形象含蓄,更富情調,更能揭示紅豆所蘊含的相思之情的無比美妙。而由花及果的漫長等待,正是紅豆所象徵的美好愛情需要堅貞不渝、不懈追求的寓意所在。

詩無達詁,好詩都像解不透的謎一樣迷人,只要細細品讀,人人都會有獨門解藥。

以春代秋,以花代果,是借代手法的巧妙運用,更形象含蓄,更富情調,更能揭示紅豆所蘊含的相思之情的無比美妙。而由花及果的漫長等待,正是紅豆所象徵的美好愛情需要堅貞不渝、不懈追求的寓意所在。

詩無達詁,好詩都像解不透的謎一樣迷人,只要細細品讀,人人都會有獨門解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