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世界傳統醫藥日|聞香識藥:溫州龍灣一醫開展中醫文化進校園活動

前陣子, “傳承中醫從娃娃抓起”、“浙江小學生要開設中醫課”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今天是世界傳統醫藥日, 溫州市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主題系列活動。 日前,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龍灣區第二小學, 該校五年級的168位學生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醫傳統文化課堂。

懂得睛明穴用處, 做眼保健操不再偷懶

本次“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包括認識中醫、學習穴位、辨識中藥三塊內容。

懸壺濟世、杏林春暖、華佗再世……龍灣一醫的主治中醫師項云云主講的《認識中醫》以中醫的成語故事為開頭, 立刻吸引了同學們, 會場上鴉雀無聲, 大家都凝神靜聽。 接著, 項云云介紹了中醫的“四診”、中醫看病流程等, 同學們很快瞭解了中醫的基本知識, 並在知識搶答環節, 爭先恐後地搶答。

“武俠小說中常提到‘打通了任督二脈’, 有誰知道它是什麼?”中醫師章逸凡教同學們認識針灸、學穴位前,

向同學提問。

一同學回答:“它是人體的一個器官?”

“不對, 其實指的是這兩條經絡。 ”章逸凡拿著人體針灸穴位模型指給同學看, 並解釋在這些經脈的穴位上進行針灸有治療疾病的作用。

章逸凡教同學找到穴位, 並分批請同學上臺演示按揉穴位。

“面部晴明穴, 可以解除眼睛疲勞, 預防近視;手背上的合穀穴, 可以治療頭痛、牙痛等;足三裡可以治療胃病、嘔吐等, 還是強身體的保健穴……”

孩子們在學習中深深感受了中醫經絡與穴位的奧妙, 也知道了以後做眼保健操不能再偷懶了。

分組比拼辨識中藥, 玩得很開心

“中藥是預防和治病的天然藥物, 它能做美食, 可制飲品。 ”龍灣一醫中藥師張松樂圖文並茂地向同學們展示一些中藥材, 並介紹功效。

“膨大海泡水膨脹、身體不胖名字胖, 遇水就會起變化。 你若問它有啥用, 喉嚨難過就找它。 ”

“蟬、黑蚱羽化後的蛻殼也是一味中藥, 它叫蟬蛻, 功效主治:風熱感冒……”

同學們睜大了好奇的眼睛。

到了中藥測一測環節, 場內氣氛熱烈。 每班派代表上臺分組比拼, 看誰最快把桌上的六味藥材編號, 填入紙上的藥品名稱旁邊。 “預備開始!”一聲令下。 同學們拿起中藥看一看、聞一聞, 很快答題。 第一組的兩位男同學不到半分鐘便輕鬆完成、答案全對, 獲得掌聲一片。 這個環節同學們興奮不已、玩得很盡興。

“你看, 我記下這麼多中藥的作用。 ”丁梓宸和朱泓屹同學分享筆記。 “這次活動中, 我認識了很多穴位和中藥, 收穫豐富。 ”王惜墨同學說道。

為了這次活動, 龍灣一醫講課的中醫師、中藥師花了不少心思。 中醫師章逸凡說:“怕說得太深奧, 孩子們不理解, 我的PPT反復修改、準備了兩天。 ”

龍灣區第二小學副校長王斌說:“中醫是我國的國醫國粹, 為了弘揚中醫文化, 我校專門編制了《中醫藥知識與保健》的校本課程, 給五年級學生學習。 但這次是中醫師來校開展活動, 更專業、更具實踐性, 學生們學習熱情高漲, 掌握知識程度肯定不一樣。 希望給孩子們播下傳承中醫文化的種子。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