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選考物理會吃虧?資料來說話

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率先在上海和浙江試點的高考綜合改革, 其考試科目組合, 不僅是方案設計的難點, 也是考生和招生高校關注的焦點。

針對坊間傳言考生“選考物理會吃虧”的問題, 在近日舉行的“2017考試評價國際研討會”上,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予以了澄清。

此次研討會圍繞教育培養體系、學業測量評價、學生發展性評價、評價測量技術、考試組織管理和考試機構建設等專題開展交流研討。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的專家也與大家分享了上海的高考命題改革、高中學業水準考試命題設計等工作實踐經驗。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 上海率先在2014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並在2017年全面實施新高考方案。 隨之, 全國各省市也將陸續推進高考綜合改革, 這是近40年來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最為系統和全面的改革。 隨著高考綜合改革的全面實施, 考試評價如何服務於教育改革、體現人的全面成長,

已成為考試招生改革中必須要突破的領域。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院長鄭方賢說, 考試評價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要素, 它決定了教和學、考和招這兩對關係, 在教育教學培養體系完善的背景下, 它還會在技術層面上決定人才培養的結果以及教育品質的測量水準, 而且, 考試評價還具有有非常鮮明的導向作用。

“選考物理的考生到底會不會吃虧?”論壇給出的資料顯示, 全部上海考生考入高水準大學的比例約為20%, 選考過物理的考生考入高水準大學的比例為31.4%, 其中, 選考物理(不選化學)考生這一比例為22.6%, 同時選考物理和化學考生的這一比例為40.6%, 而選考化學(不選物理)考生考入高水準大學的比例為14.5%。

對此, 鄭方賢表示, 對於這些資料中具體的因果關係還有待分析, 但至少可以看出, 選考物理而進入高水準大學的機會並不少。 還有意見提出, 由於選考物理的考生中“學霸”紮堆, 能否給予物理科目等級考成績更多賦分?鄭方賢坦言, 這樣做顯然有違考試公平公正的原則, 在改革推行過程中, 更應切忌急於評價出現的情況, 或者盲目打補丁, 否則可能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

“這一次的高考改革, 學生進入高中就面臨各種選擇, 每一項選擇都是機會與風險並存, 這種選擇能力的培養, 是原來的高考方案無法帶來的。 ”鄭方賢在研討會的主題報告中還指出, 改革帶來了變化, 也必然引出問題, 例如教育培養理念的問題、學校資源配置的問題、大規模考試組織的壓力問題等。

適應國家對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 順應教育現代化的推進, 需要從思想上、技術上做好改革的準備, 並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加以完善。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