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和外國男人交往是什麼樣的體驗?聽聽中國美女們怎麼說!

你是海外黨嗎?你有過和外國人談戀愛的經歷嗎?你和他們的感情狀況如何呢?他們和中國男生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那些和外國人談過戀愛的小仙女們的經歷吧~

我今年23, 他是日本人, 比我大5歲, 很帥很幽默很體貼, 還有很體面工作, 和他在一起, 我很幸運很幸福。

第一次見面, 他表現很自信很淡定, 後來才知道他是“故作鎮定”, 心裡想“說好的見光死呢, 這麼美我沒戲了”(寫上來自己誇誇自己哈哈)在他眼裡我是一個比較保守、聰慧的人。 然後我就說那你要加油哦, 其實心裡美死了。

一起吃飯的錢都是他付, 送我小貴的禮物, 我也體貼回實用小禮物。 他特別疼愛侄子侄女, 我送小禮物給他們他就很感動, 說覺得我越來越好了。 小禮物也要用到節骨眼呀嘻嘻。

至於和中國人的不同就是:很細心, 很有品味, 對當地很熟悉, 特別聰明,

說起工作的事的時候那閃靈靈的眼神, 讓我有可依靠的大哥哥的感覺。

雖然我們在一起才2個月, 很甜蜜, 但也有過鬧矛盾的時候, 是我不對, 我要檢查他的手機。 後來解釋說想“瞭解下”他的朋友, 他就給我看了。

他去洗澡了, 出來的時候我說“我知道現在不開心, 我表達得不好, 沒顧及你的感受。 但你最後說以後還是願意給我看手, 我很開心。

現在我說5個該感激你的地方(省略)...來, 抱一個(抱抱)我們和好好嗎”然後他竟然哭了, 也說5個感激我的地方, 我趁機說下次鬧矛盾你主動哄我就更好了, 他趕緊說好, 還乖乖掏出手機說“還看嗎?”真是太可愛了。

遇到他真的太好了, 來了日本太好了。 「彼と出會ってよかった、日本に來てよかった♡」

我是一校在校大學生, 他是休學來我們學校學漢語的韓國富二代。

認識半年多在一起在一起一年分手。 交流用漢語, 他說漢語的時候很可愛, 韓國人天生就有一種好玩兒的氣質。 。 。 人仗義大方又好玩兒朋友都很喜歡他......

經常跟別人誇我"我的女朋友很漂亮, 像仙女一樣" 。 跟他在一起感覺特別踏實, 天天帶我各種吃玩兒享受旅遊, 晚上經常一起在他的房間看電影, 看韓國綜藝, 餓了點炸雞啊披薩啊什麼的, 口味和體重都變得越來越重, 哈哈。

也是因為他長了不少見識, 現在由奢入簡很難。 分手是因為我覺得將來異國不會在一起而且我畢業後出國讀書會更優秀可以找更好的。 半年多了這才發現難找像他那麼好的了, 最後的時候對他特別差, 喜歡一個人真的很難。

後悔, 內疚。

我26, 160, 47kg國外碩士,目前在國外工作。 我一共和三個歪果仁談過戀愛。

第一個文憑低, 工作也不怎麼好, PU不是一點點的高, 每天死死的監視我, 一個小時不和他聯繫就開始發牢騷, 最後我實在忍無可忍再加上家人反對, 也沒什麼前途, 就分了。

第二個長的像貝克漢姆, 180mv估計在國內的話得9了, 捨得給我花錢, 工作也好, 但是沒完成雄性競爭說3年內不能給承諾, 我看不到未來, 而且跟他沒有很多共同語言, 就分了, 當時還有點捨不得, 心想可能再找不到那麼帥的了。

然後現在的男朋友, 雖然比我小3歲半, 還在讀本科, 但是對我炒雞好, 又聰明, 又上進, 長的又帥, 又幽默, 184, 身材也好, 標準石頭男, 把我當寶貝一樣, 雖然還沒錢但是我從不在乎,

把他當男神, 他表示長擇以後結婚, 需要等他。

原來國內也談過一個6年的, 我感覺歪果仁和中國男人的區別就是他們不在乎你的過去, 不管你過去談過幾個, 是不是處女都不重要, 中國男人就比較在乎這個。 而且他們都不急著結婚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 很多30多也單身的很常見。

跟男朋友在一起已經半年了, 他是美國長大的亞裔。 最大的差別就是交往模式和思維方式吧。

他們接受的教育是原諒對方的歷史, 所以交往初期就互相交換了戀愛史, 他也表示不介意過去。 雖然國外很多都是AA制, 但是談戀愛還是男生出大部分錢, 尤其是約會的時候。 所以帶你出去約會還AA的男生真的有問題啦。

相比較而言, 國外男生更重視性格吧,所以千萬不能作。美國男生雖然體貼,可是並不入國內男生會哄人。

我們有什麼事情都是交流解決,如果我鬧脾氣,他會提出要不要給我個人空間。最大區別就是素質吧,他會很尊重我,什麼事情都會跟我商量,從來不大男子主義,都聽我的。

會給我開車門,會幫我夾菜,剝海鮮,特別會體貼我。亞洲女生相比美國女生最大的優勢就是身材小巧,所以還是蠻受歡迎的。

我是臺灣人,分別和美國人與臺灣人談過。

美國社會性行為開放,性關係發生的早,所以對處女比較不要求。現任美國人男友是個程式師,在三選一時,直接很嫌惡的拒絕一,因為一是處女,感覺很纏人沒情趣。

感覺上美國男友對女友的期待主要落實在:女生能夠好好的敬業樂群,該幹啥就幹啥,尊重自己的工作,不隨便發飆,沒有奇怪癖好,不隨便給男生丟面子,還有最重要的是女生要自重自愛(花大把時間在健身,學習才藝),但雄性競爭真的不必太強,錢賺的不必多,但書要讀的多。

我和男友從不AA, 相處模式就是出門他一律買單,但我平常幫他做便當給他帶到公司,三不五時烤烤蛋糕,織織毛衣給他,讓他知道他是我男神這樣。

他已經飛到臺灣見過我父母,目前感覺挺穩定的。

我老公是法國人,我們現在因工作生活在英國,結婚兩年,四個月前剛迎來我們的第一個小混血兒男寶,準備明年再接再厲造二寶。

我們其實踩了幾個雷區,姐弟戀(我大兩歲),女財郎貌(他的顏值至少高我兩分),我獨他非獨,但對比與中國男生戀愛,這些因素對我們感情的負面影響小很多,可以說這些在我老公眼裡沒什麼影響。

另外,老外更能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伴侶參與到雄性競爭,即使學歷比自己高工作更好更高金。我在國內是典型的4分以下路人甲,出國後追我的外國同學比國內交的幾個男友高出好一個檔次,他們比國內男生更欣賞我的高學歷和工作熱情以及好性格與獨立的心性。

所以感覺像我這樣的海外女生不妨考慮老外同學,當然前提是你很享受你們之間的文化差異並且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與對方進行精神交流以及分享生活點滴。

男友美國人,已求婚。我感覺和美國人在一起特自信。因為我本身屬於個性張揚的類型,國內很多男生不吃這套。和美國人談戀愛就是必須保持自己的愛好和生活。空間和信任非常重要。但這一切都是他只認定你一個女友的基礎上。

所以戀愛初期就要約法三章。否則身邊也有很多失敗的例子,大部分是外國男生和多個女生約會,亞洲女友急著確立一對一的關係,結果不歡而散。

男友是日本人、認識一年、交往大半年了對我很溫柔體貼。

跟外國人戀愛我覺得最重要的差異就是文化方面,日本雖說跟中國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外但細節處卻還是很大的不同。就拿花錢這一方面來說、日本男生真的普遍都覺得跟女生AA制是理所當然、在這方面我通過儘量保持低pu的情況下運用娃娃姐的理論慢慢溝通、現在男神已經把為花錢當成很正常的事看待。

其次是日本雖然在雜誌漫畫島國動作片等方面很開放但日本男生很傳統保守的也非常多。還有就是日本的萌妹子真的超多好多超可愛的。

身邊日本妹子多還有有益的地方,每次聽男神說起日本女生會很主動跟男生告白;跟外國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在互相瞭解尊重異國文化的基礎上、好好理解和包容對方。

我在美國快六年了,交過兩個男朋友都是美國人。現任交往一年半多,感情很甜蜜,他比我高30公分,大我四歲,智商情商都很高,律師。

在移民法案改革活動上認識,有點一見鍾情,幾天後第一次約會,從此感情都很順利。交往以來我們每個月都至少旅行一次,所有旅行約會費用基本都是他出,連我電話費都是,節日紀念日會送禮物,他媽媽也對我好到不行。

他父母在他12歲時離婚,16歲時媽媽改嫁感情很幸福,20歲他爸爸獨身去世。他一直說家庭是他最看重的事情,以後一切都是以我們要組建的家庭為中心。本來他要陪我搬來洛杉磯,今年又決定陪我一起搬去新加坡。

我家人也很喜歡他,最近他還陪著我家五口人在美國旅行兩周,所有行程都是他親自預定安排的,對我弟弟妹妹也很照顧。美國傳統是女方承辦整個婚禮,男方出戒指和蜜月,也沒有上交財政一說。

我們準備婚後財務放一起,他比我會理財很多,我很多事情都靠他幫我出建議和規劃。不過我好像事業心比他強,他對我一直很支持,以後打算一起跟我一起做風投公司。

跟他在一起很有安全感,天天誇我,熱愛生活,心智成熟,是我soulmate又對我好得無可挑剔。

在澳讀研,最近跟一個local男生處在seeing階段。最大的差別當然就是約會文化了。對西方人來說,性愛就像吃飯一樣平常,好像既然一起約會吃飯了,發生關係也是自然而然的。但另一方面男女平等的思想很深,男生會很尊重你的意願。

澳洲男生說話非常直接也很浪漫,對女生的讚美和甜言蜜語毫不吝嗇,很容易把女生哄的很開心。另一方面他們又很在意個人空間,如果你覺得你們約會了上床了你就可以介入他的生活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本身是很容易一開始就很投入的人,所以跟西方人談戀愛,剛開始一定要多給自己點冷靜期,寧可少見面。這一點上感覺戒律很好用,而且由於尊重個人空間的關係,對方也並不會覺得你態度冷淡,只會覺得你有自己的生活。

另外,西方人其實也並不都是喜歡AA制的,我遇到的很多男生,不管是朋友還是約會對象都很願意為女生買單,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教養。但是生活方式和人生觀方面我覺得中西方差異還是不少。

生活方式上比如說他們喜歡早上起床洗澡,晚上是可以直接脫掉衣服就上床睡覺的。這點我還是沒有很習慣啊。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很多西方人更注重享樂主義,願意花錢在旅遊和朋友出去玩,對於物質生活在意的不多,所以他們很多人都沒有存款。

當然啦我接觸的外國男生也不算太多,總結的不全面。但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女生自己一定要有主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彼此尊重,不必覺得有差異就心煩。

我在西班牙的時候和一個大我四歲的外國人戀愛過,發現南歐人都是典型的剪子啊,嘴巴特別甜,把你哄的很開心,我們在一起十幾天就把我帶去見父母了,感覺對他們來說,見父母不是很慎重的事情…他是理科生又是藝術生,是我們同校的博士生還是研究生的導師,研究載人飛機的無人駕駛:清華大學請他去學術交流半年他嫌工資低沒去後面去了美國交流。

除此之外還是爵士鋼琴家,整天會有演出的那種,雖然我mv高過他(周圍的老外朋友都那麼說),但是還是妥妥高攀了,雖然他那時候沒啥錢,但絕逼的潛力股啊後面他工作太忙整天忙到深夜一個月則見不了幾次,他也沒那麼愛我,就分了。

就像你說的,他給了我很高的的感情濃度和情緒價值,也給我未來擇偶製造了很大的障礙,害我單身了一年半。說真的回國之後也找不到像他那樣的人了。

本人在俄羅斯留學,先在在和一純種俄羅斯人談戀愛。要說感受的話,感覺大體上差距並不大,男人嘛都是差不多的,不過我感受到的最大的差距就是在性方面。

他們的性開放程度比中國人要大很多,我的感情經歷在很多正常的中國男生那裡表示不好接受,而在他看來我還是太純真了…處女情結基本沒有,而且表示不喜歡在床上什麼都不會的。

他的大男子主義很重,認為自己是男人而且是俄羅斯男人就要全方位的扛起來一片天,而且超級愛吃醋…和男生說句話都會好大醋意各種猜測。而且和所有男人都一樣,喜歡漂亮的,溫柔的,我沒事就撒撒嬌說自己是笨笨的小女生,你可要保護我神馬的,他特別受用~

他不止一次的向我表述過做妻子的話要每天都給自己的男人做好飯才是最重要的,此外最好還要有自己的工作。個人感覺他的要求和我想要的生活還是有些衝突,本人並不想成為每天忙活家裡工作的家庭主婦,所以也在慢慢向他灌輸自己的思想,看看到最後雙方能不能達成妥協吧,就算不能走到最後的話也算是一段美好而有趣的回憶~

本人在國外留學,先後談過美國,韓國,迪拜,西班牙的男朋友。外國男生比較紳士,加上我們學校是貴族學校,談戀愛時所有帳單都是他們出的。

追求期有一次只是帶我出去吃了頓大餐,加上來回車費和飯錢一個晚上花了人民幣將近一萬。追求期的時候也是資訊電話轟炸和一直叫我出去玩,但是很尊重我的意願,不強迫我。

其實他們觀察一個女生會很久很仔細,約會文化吧。但是一旦決定邁入serious relationship後特別愛我特別寵我,喜歡什麼場合都拉著我一起,也會對所有人都說我是他女朋友,家務也好還是大事也好都不怎麼要我付出,我有時候做中餐給他們吃他們就特別驚喜。

性方面也不強求我,說實話這些男生都談了半年一年以上的,但我只跟其中一個做過。分手都是我提的,分了後我們還是朋友,直到現在也很關心我。分手原因是覺得外國人挺蠢的,細節方面做的不夠,加上文化背景差異,我還是更喜歡中國男生。

我在德國讀書,有一個交往了8個月的德國男朋友。我們一般大,感情很好,幾乎沒有吵過架。

我剛過來時德語不好,所以我們一直用英文交流,溝通上並沒有什麼障礙。至於其他方面的差異也是有的,比如德國人早飯和晚飯一般都是冷餐,而我習慣吃熱的,所以我們商量著來,分開吃或者他和我一起吃熱的。所謂文化差異,只要給對方更多的理解、包容和自由,其實都是可以解決的,只要相互不強迫對方一定要做什麼。

德國男生動手能力很強,平時修修補補都不在話下,發現你需要幫助,沒有花言巧語,而是很實際的幫你解決問題,這點比很多中國男生都要強。交往方面,德國男生比較害羞,尤其是對外國女生,他們一般都會非常禮貌的進行試探,不會死纏爛打,奉行好聚好散。30歲以下的年輕人結婚的比較少,和國內比起來,德國人不太在意那一紙婚書。對他們而言,門當戶對、父母同意與否都是次要的,感情排在婚姻中的首要位置。

到美國後和當地白人談過幾次。談過的白人有學生有工作的,和中國男生比起來,他們雖然請客吃飯出去玩,節日生日會送禮物,但其他就不會給你買買買,對你投資不大。

而且他們都有那種美帝天下第一的傲慢,能看出只會表面尊重我的國家。大部分時間不會哄你,只會據理力爭讓你心塞。後來認識我老公,阿拉伯人,顏值高,覺得男人養家天經地義,不和異性聯繫,尊重我的想法有同理心,尊重我的文化和國家,對我有保護欲願意寵我哄我,幫我辦了婚姻綠卡,感覺自己好幸福。

出國8年了,現座標美國。男友在美國出生長大,通過交友平臺認識開始約會。我覺得他跟追我的中國男生最大的不同是:他認為女生如果也有興趣,一定會表現得比較明顯,而且也會適時地主動安排約會。所以當約會進行到第四次之後,他一直不主動,導致我認為他不認真,可能同時還在聯繫其他的女生。

不過他最終還是打破了他的規矩主動約我出來了。之後聊到此事,他說他其實一直在等我主動安排一次約會,可我一直沒有,感覺上也不是特別熱情(我本身性格比較含蓄)。他糾結了半天決定再試一次,並且還送了花,然後我也比較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然後才逐漸確定關係。

他說從來沒有一個女孩讓他這麼頭大過。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在比較開放的西方國家,女生相對更加獨立,更有自己的思想和主意,喜歡就大膽表達,主動爭取也會被鼓勵。不過如果一個男生真的喜歡你,也是會為了你打破一些規矩噠。

英國留學黨。我覺得吧,國內國外的男生各有各的好處。國外的男生像國內男生這麼大方的比較少,可能是從小習慣的問題,慣性思維讓他們覺得在女性身上不需要投入太多因接受的西方教育為國外的女性很獨立。

我男朋友是義大利人,同是留學黨。除了偶爾很正式的約會和聚餐是他結帳,私底下我們兩都算的很清楚,我也覺得這沒什麼不好,不需要靠他養。任何場合他都很尊敬我,不會限制我什麼。

不過從小受到的環境和教育不同,經常觀念合不來,一般情況我都忍著。經常被氣到肝都是疼的。不過我會撒嬌,不逞強,在他的身邊我是最特殊的女孩子,所以大部分時候他寵我很厲害。所以我覺得外國的男生適合談戀愛,但是對於中國女性來講真的不適合結婚,除非從小就是。

留學党下周和英國男票一周年,談了半年異國半年,相互喜歡沒有顯著矛盾,雙方都是初戀,也是處。

剛戀愛的時候覺得外國小哥跟中國男生的感覺很不一樣,紳士風格,理性與包容,可能也是不同人性格的原因,我有時很敏感,他也很敏感,小哥很浪漫,在不經意的小地方讓人感動,總會照顧到你感受好不好。其實,沒有感覺外國人和中國人是不同的,最大的感覺是雙方都在戀愛和成長的路上be better me。

初戀和第一次都是現在老公,他是韓國標準男人,個高眼小,我顏值明顯壓過他。由於沒有和中國男人正式戀愛過,所以也不知道中國男人什麼樣。我知道男人都一個樣,服軟不服硬的。現在孩子兩個,我也翻譯做代購的,忙的時候還OK,閑下來就想的特別多。

總結下韓國男人!

1. 大部分都MOM BABY。什麼都聽媽的,他老娘生氣了就慌了神。

2. 大男子主義明顯比中國男人厲害,要他洗個碗還得好聲好奇的,做飯也是一年不過5次。

3. 浪漫簡直沒有,生日禮物要不沒有,要不就是錢。

4. 酒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喝的爛醉還叫頭痛。

5. 兩個人畢竟文化差異還是有的,我們中國主張對錯,他們不管對錯長輩老大。

總之,要想和韓國男人結婚一定要再三考慮!雖然可以來韓國享受一些稍微比國內好的福利和服務教育,但作為女人你犧牲的也特別多!

一回娘家再怎麼交通方便也不可能和國內那麼方便。

二文化差異導致你和韓國婆家丈夫和社會都很難全部融合。

三離婚的話,涉及更多問題,可能孩子財產一毛都拿不到!

四其實韓國生活壓力很大!除非你老公特有錢,不然買個西瓜都要思考半天。我國內朋友過的都比我好。如果想過的舒心方便開心還是再三考慮!

男朋友是韓國人。我是韓國交流生,交流期間遇到了他。現在我回國了。我是學生,他工作了。我韓語只會一點點,每次交流都用英語。存在的障礙,一應該是距離,異國戀比異地戀還要難上幾分,不能一時興起就去見他。二是語言,倒不是兩人之間,我們用英語足夠了。是兩方親人(我倆感情很好,他天天說要娶我,讓我現在就去韓國跟他住一起),以後跟家人溝通是個大麻煩。所以現在努力學韓語中哈哈~

之前有個交往一年多的男朋友,是個日本人,感覺日本人和中國人沒什麼不一樣,性能力是不錯,至於性格方面,他是屬於那樣自己明明有大男子主義卻不承認的類型。

與中國男人相比,唯一很突出的優點就是很有禮貌,而且做事情很仔細,包括家務事。記得有次我去他家,然後看到幹衣服幫他折了,結果他看到後把所有我折過的衣服都拿出來重新折了一遍,然後告訴我說:這個衣服是要放在這個抽屜裡的,所以要這樣折才可以。是的,他折的衣服放進去後很整齊的把整個抽屜的每個縫隙都填滿了(汗-_-||)。

還有一次,他幫我整理行李箱,我通常能放一半衣服的行李箱,他也是把行李箱的每個角落和縫隙都利用起來了,居然可以把我大部分的衣物都塞進去,而且十分整齊。我又無語了。他強大的家務能力和收納能力我沒有見過哪個中國男人可以跟他比的。

雖然可能大家對日本男人的印象會覺得他們很大男子主義,但是其實我前男友告訴我,在日本,他們從小都會被教導做家務的能力。因為我不會做飯,平時也是他做簡單的料理給我吃。

還有,之前我也交往過一個美國人,也是差不多交往了一年,也是經常他給我做飯吃的。我感覺,不管是哪國人,在感情世界裡都是一樣的,只要對方對你需求度高,他就會願意為你做許多事,會願意為你付出,感情世界裡這一點驚人相似的相處模式真的是不分膚色的。

國外男生更重視性格吧,所以千萬不能作。美國男生雖然體貼,可是並不入國內男生會哄人。

我們有什麼事情都是交流解決,如果我鬧脾氣,他會提出要不要給我個人空間。最大區別就是素質吧,他會很尊重我,什麼事情都會跟我商量,從來不大男子主義,都聽我的。

會給我開車門,會幫我夾菜,剝海鮮,特別會體貼我。亞洲女生相比美國女生最大的優勢就是身材小巧,所以還是蠻受歡迎的。

我是臺灣人,分別和美國人與臺灣人談過。

美國社會性行為開放,性關係發生的早,所以對處女比較不要求。現任美國人男友是個程式師,在三選一時,直接很嫌惡的拒絕一,因為一是處女,感覺很纏人沒情趣。

感覺上美國男友對女友的期待主要落實在:女生能夠好好的敬業樂群,該幹啥就幹啥,尊重自己的工作,不隨便發飆,沒有奇怪癖好,不隨便給男生丟面子,還有最重要的是女生要自重自愛(花大把時間在健身,學習才藝),但雄性競爭真的不必太強,錢賺的不必多,但書要讀的多。

我和男友從不AA, 相處模式就是出門他一律買單,但我平常幫他做便當給他帶到公司,三不五時烤烤蛋糕,織織毛衣給他,讓他知道他是我男神這樣。

他已經飛到臺灣見過我父母,目前感覺挺穩定的。

我老公是法國人,我們現在因工作生活在英國,結婚兩年,四個月前剛迎來我們的第一個小混血兒男寶,準備明年再接再厲造二寶。

我們其實踩了幾個雷區,姐弟戀(我大兩歲),女財郎貌(他的顏值至少高我兩分),我獨他非獨,但對比與中國男生戀愛,這些因素對我們感情的負面影響小很多,可以說這些在我老公眼裡沒什麼影響。

另外,老外更能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伴侶參與到雄性競爭,即使學歷比自己高工作更好更高金。我在國內是典型的4分以下路人甲,出國後追我的外國同學比國內交的幾個男友高出好一個檔次,他們比國內男生更欣賞我的高學歷和工作熱情以及好性格與獨立的心性。

所以感覺像我這樣的海外女生不妨考慮老外同學,當然前提是你很享受你們之間的文化差異並且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與對方進行精神交流以及分享生活點滴。

男友美國人,已求婚。我感覺和美國人在一起特自信。因為我本身屬於個性張揚的類型,國內很多男生不吃這套。和美國人談戀愛就是必須保持自己的愛好和生活。空間和信任非常重要。但這一切都是他只認定你一個女友的基礎上。

所以戀愛初期就要約法三章。否則身邊也有很多失敗的例子,大部分是外國男生和多個女生約會,亞洲女友急著確立一對一的關係,結果不歡而散。

男友是日本人、認識一年、交往大半年了對我很溫柔體貼。

跟外國人戀愛我覺得最重要的差異就是文化方面,日本雖說跟中國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外但細節處卻還是很大的不同。就拿花錢這一方面來說、日本男生真的普遍都覺得跟女生AA制是理所當然、在這方面我通過儘量保持低pu的情況下運用娃娃姐的理論慢慢溝通、現在男神已經把為花錢當成很正常的事看待。

其次是日本雖然在雜誌漫畫島國動作片等方面很開放但日本男生很傳統保守的也非常多。還有就是日本的萌妹子真的超多好多超可愛的。

身邊日本妹子多還有有益的地方,每次聽男神說起日本女生會很主動跟男生告白;跟外國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在互相瞭解尊重異國文化的基礎上、好好理解和包容對方。

我在美國快六年了,交過兩個男朋友都是美國人。現任交往一年半多,感情很甜蜜,他比我高30公分,大我四歲,智商情商都很高,律師。

在移民法案改革活動上認識,有點一見鍾情,幾天後第一次約會,從此感情都很順利。交往以來我們每個月都至少旅行一次,所有旅行約會費用基本都是他出,連我電話費都是,節日紀念日會送禮物,他媽媽也對我好到不行。

他父母在他12歲時離婚,16歲時媽媽改嫁感情很幸福,20歲他爸爸獨身去世。他一直說家庭是他最看重的事情,以後一切都是以我們要組建的家庭為中心。本來他要陪我搬來洛杉磯,今年又決定陪我一起搬去新加坡。

我家人也很喜歡他,最近他還陪著我家五口人在美國旅行兩周,所有行程都是他親自預定安排的,對我弟弟妹妹也很照顧。美國傳統是女方承辦整個婚禮,男方出戒指和蜜月,也沒有上交財政一說。

我們準備婚後財務放一起,他比我會理財很多,我很多事情都靠他幫我出建議和規劃。不過我好像事業心比他強,他對我一直很支持,以後打算一起跟我一起做風投公司。

跟他在一起很有安全感,天天誇我,熱愛生活,心智成熟,是我soulmate又對我好得無可挑剔。

在澳讀研,最近跟一個local男生處在seeing階段。最大的差別當然就是約會文化了。對西方人來說,性愛就像吃飯一樣平常,好像既然一起約會吃飯了,發生關係也是自然而然的。但另一方面男女平等的思想很深,男生會很尊重你的意願。

澳洲男生說話非常直接也很浪漫,對女生的讚美和甜言蜜語毫不吝嗇,很容易把女生哄的很開心。另一方面他們又很在意個人空間,如果你覺得你們約會了上床了你就可以介入他的生活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本身是很容易一開始就很投入的人,所以跟西方人談戀愛,剛開始一定要多給自己點冷靜期,寧可少見面。這一點上感覺戒律很好用,而且由於尊重個人空間的關係,對方也並不會覺得你態度冷淡,只會覺得你有自己的生活。

另外,西方人其實也並不都是喜歡AA制的,我遇到的很多男生,不管是朋友還是約會對象都很願意為女生買單,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教養。但是生活方式和人生觀方面我覺得中西方差異還是不少。

生活方式上比如說他們喜歡早上起床洗澡,晚上是可以直接脫掉衣服就上床睡覺的。這點我還是沒有很習慣啊。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很多西方人更注重享樂主義,願意花錢在旅遊和朋友出去玩,對於物質生活在意的不多,所以他們很多人都沒有存款。

當然啦我接觸的外國男生也不算太多,總結的不全面。但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女生自己一定要有主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彼此尊重,不必覺得有差異就心煩。

我在西班牙的時候和一個大我四歲的外國人戀愛過,發現南歐人都是典型的剪子啊,嘴巴特別甜,把你哄的很開心,我們在一起十幾天就把我帶去見父母了,感覺對他們來說,見父母不是很慎重的事情…他是理科生又是藝術生,是我們同校的博士生還是研究生的導師,研究載人飛機的無人駕駛:清華大學請他去學術交流半年他嫌工資低沒去後面去了美國交流。

除此之外還是爵士鋼琴家,整天會有演出的那種,雖然我mv高過他(周圍的老外朋友都那麼說),但是還是妥妥高攀了,雖然他那時候沒啥錢,但絕逼的潛力股啊後面他工作太忙整天忙到深夜一個月則見不了幾次,他也沒那麼愛我,就分了。

就像你說的,他給了我很高的的感情濃度和情緒價值,也給我未來擇偶製造了很大的障礙,害我單身了一年半。說真的回國之後也找不到像他那樣的人了。

本人在俄羅斯留學,先在在和一純種俄羅斯人談戀愛。要說感受的話,感覺大體上差距並不大,男人嘛都是差不多的,不過我感受到的最大的差距就是在性方面。

他們的性開放程度比中國人要大很多,我的感情經歷在很多正常的中國男生那裡表示不好接受,而在他看來我還是太純真了…處女情結基本沒有,而且表示不喜歡在床上什麼都不會的。

他的大男子主義很重,認為自己是男人而且是俄羅斯男人就要全方位的扛起來一片天,而且超級愛吃醋…和男生說句話都會好大醋意各種猜測。而且和所有男人都一樣,喜歡漂亮的,溫柔的,我沒事就撒撒嬌說自己是笨笨的小女生,你可要保護我神馬的,他特別受用~

他不止一次的向我表述過做妻子的話要每天都給自己的男人做好飯才是最重要的,此外最好還要有自己的工作。個人感覺他的要求和我想要的生活還是有些衝突,本人並不想成為每天忙活家裡工作的家庭主婦,所以也在慢慢向他灌輸自己的思想,看看到最後雙方能不能達成妥協吧,就算不能走到最後的話也算是一段美好而有趣的回憶~

本人在國外留學,先後談過美國,韓國,迪拜,西班牙的男朋友。外國男生比較紳士,加上我們學校是貴族學校,談戀愛時所有帳單都是他們出的。

追求期有一次只是帶我出去吃了頓大餐,加上來回車費和飯錢一個晚上花了人民幣將近一萬。追求期的時候也是資訊電話轟炸和一直叫我出去玩,但是很尊重我的意願,不強迫我。

其實他們觀察一個女生會很久很仔細,約會文化吧。但是一旦決定邁入serious relationship後特別愛我特別寵我,喜歡什麼場合都拉著我一起,也會對所有人都說我是他女朋友,家務也好還是大事也好都不怎麼要我付出,我有時候做中餐給他們吃他們就特別驚喜。

性方面也不強求我,說實話這些男生都談了半年一年以上的,但我只跟其中一個做過。分手都是我提的,分了後我們還是朋友,直到現在也很關心我。分手原因是覺得外國人挺蠢的,細節方面做的不夠,加上文化背景差異,我還是更喜歡中國男生。

我在德國讀書,有一個交往了8個月的德國男朋友。我們一般大,感情很好,幾乎沒有吵過架。

我剛過來時德語不好,所以我們一直用英文交流,溝通上並沒有什麼障礙。至於其他方面的差異也是有的,比如德國人早飯和晚飯一般都是冷餐,而我習慣吃熱的,所以我們商量著來,分開吃或者他和我一起吃熱的。所謂文化差異,只要給對方更多的理解、包容和自由,其實都是可以解決的,只要相互不強迫對方一定要做什麼。

德國男生動手能力很強,平時修修補補都不在話下,發現你需要幫助,沒有花言巧語,而是很實際的幫你解決問題,這點比很多中國男生都要強。交往方面,德國男生比較害羞,尤其是對外國女生,他們一般都會非常禮貌的進行試探,不會死纏爛打,奉行好聚好散。30歲以下的年輕人結婚的比較少,和國內比起來,德國人不太在意那一紙婚書。對他們而言,門當戶對、父母同意與否都是次要的,感情排在婚姻中的首要位置。

到美國後和當地白人談過幾次。談過的白人有學生有工作的,和中國男生比起來,他們雖然請客吃飯出去玩,節日生日會送禮物,但其他就不會給你買買買,對你投資不大。

而且他們都有那種美帝天下第一的傲慢,能看出只會表面尊重我的國家。大部分時間不會哄你,只會據理力爭讓你心塞。後來認識我老公,阿拉伯人,顏值高,覺得男人養家天經地義,不和異性聯繫,尊重我的想法有同理心,尊重我的文化和國家,對我有保護欲願意寵我哄我,幫我辦了婚姻綠卡,感覺自己好幸福。

出國8年了,現座標美國。男友在美國出生長大,通過交友平臺認識開始約會。我覺得他跟追我的中國男生最大的不同是:他認為女生如果也有興趣,一定會表現得比較明顯,而且也會適時地主動安排約會。所以當約會進行到第四次之後,他一直不主動,導致我認為他不認真,可能同時還在聯繫其他的女生。

不過他最終還是打破了他的規矩主動約我出來了。之後聊到此事,他說他其實一直在等我主動安排一次約會,可我一直沒有,感覺上也不是特別熱情(我本身性格比較含蓄)。他糾結了半天決定再試一次,並且還送了花,然後我也比較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然後才逐漸確定關係。

他說從來沒有一個女孩讓他這麼頭大過。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在比較開放的西方國家,女生相對更加獨立,更有自己的思想和主意,喜歡就大膽表達,主動爭取也會被鼓勵。不過如果一個男生真的喜歡你,也是會為了你打破一些規矩噠。

英國留學黨。我覺得吧,國內國外的男生各有各的好處。國外的男生像國內男生這麼大方的比較少,可能是從小習慣的問題,慣性思維讓他們覺得在女性身上不需要投入太多因接受的西方教育為國外的女性很獨立。

我男朋友是義大利人,同是留學黨。除了偶爾很正式的約會和聚餐是他結帳,私底下我們兩都算的很清楚,我也覺得這沒什麼不好,不需要靠他養。任何場合他都很尊敬我,不會限制我什麼。

不過從小受到的環境和教育不同,經常觀念合不來,一般情況我都忍著。經常被氣到肝都是疼的。不過我會撒嬌,不逞強,在他的身邊我是最特殊的女孩子,所以大部分時候他寵我很厲害。所以我覺得外國的男生適合談戀愛,但是對於中國女性來講真的不適合結婚,除非從小就是。

留學党下周和英國男票一周年,談了半年異國半年,相互喜歡沒有顯著矛盾,雙方都是初戀,也是處。

剛戀愛的時候覺得外國小哥跟中國男生的感覺很不一樣,紳士風格,理性與包容,可能也是不同人性格的原因,我有時很敏感,他也很敏感,小哥很浪漫,在不經意的小地方讓人感動,總會照顧到你感受好不好。其實,沒有感覺外國人和中國人是不同的,最大的感覺是雙方都在戀愛和成長的路上be better me。

初戀和第一次都是現在老公,他是韓國標準男人,個高眼小,我顏值明顯壓過他。由於沒有和中國男人正式戀愛過,所以也不知道中國男人什麼樣。我知道男人都一個樣,服軟不服硬的。現在孩子兩個,我也翻譯做代購的,忙的時候還OK,閑下來就想的特別多。

總結下韓國男人!

1. 大部分都MOM BABY。什麼都聽媽的,他老娘生氣了就慌了神。

2. 大男子主義明顯比中國男人厲害,要他洗個碗還得好聲好奇的,做飯也是一年不過5次。

3. 浪漫簡直沒有,生日禮物要不沒有,要不就是錢。

4. 酒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喝的爛醉還叫頭痛。

5. 兩個人畢竟文化差異還是有的,我們中國主張對錯,他們不管對錯長輩老大。

總之,要想和韓國男人結婚一定要再三考慮!雖然可以來韓國享受一些稍微比國內好的福利和服務教育,但作為女人你犧牲的也特別多!

一回娘家再怎麼交通方便也不可能和國內那麼方便。

二文化差異導致你和韓國婆家丈夫和社會都很難全部融合。

三離婚的話,涉及更多問題,可能孩子財產一毛都拿不到!

四其實韓國生活壓力很大!除非你老公特有錢,不然買個西瓜都要思考半天。我國內朋友過的都比我好。如果想過的舒心方便開心還是再三考慮!

男朋友是韓國人。我是韓國交流生,交流期間遇到了他。現在我回國了。我是學生,他工作了。我韓語只會一點點,每次交流都用英語。存在的障礙,一應該是距離,異國戀比異地戀還要難上幾分,不能一時興起就去見他。二是語言,倒不是兩人之間,我們用英語足夠了。是兩方親人(我倆感情很好,他天天說要娶我,讓我現在就去韓國跟他住一起),以後跟家人溝通是個大麻煩。所以現在努力學韓語中哈哈~

之前有個交往一年多的男朋友,是個日本人,感覺日本人和中國人沒什麼不一樣,性能力是不錯,至於性格方面,他是屬於那樣自己明明有大男子主義卻不承認的類型。

與中國男人相比,唯一很突出的優點就是很有禮貌,而且做事情很仔細,包括家務事。記得有次我去他家,然後看到幹衣服幫他折了,結果他看到後把所有我折過的衣服都拿出來重新折了一遍,然後告訴我說:這個衣服是要放在這個抽屜裡的,所以要這樣折才可以。是的,他折的衣服放進去後很整齊的把整個抽屜的每個縫隙都填滿了(汗-_-||)。

還有一次,他幫我整理行李箱,我通常能放一半衣服的行李箱,他也是把行李箱的每個角落和縫隙都利用起來了,居然可以把我大部分的衣物都塞進去,而且十分整齊。我又無語了。他強大的家務能力和收納能力我沒有見過哪個中國男人可以跟他比的。

雖然可能大家對日本男人的印象會覺得他們很大男子主義,但是其實我前男友告訴我,在日本,他們從小都會被教導做家務的能力。因為我不會做飯,平時也是他做簡單的料理給我吃。

還有,之前我也交往過一個美國人,也是差不多交往了一年,也是經常他給我做飯吃的。我感覺,不管是哪國人,在感情世界裡都是一樣的,只要對方對你需求度高,他就會願意為你做許多事,會願意為你付出,感情世界裡這一點驚人相似的相處模式真的是不分膚色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