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重陽節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千多年前, 唐代詩人王維寫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

表達出了自己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淒然, 于重陽節這天登高懷念親人, 那麼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說起重陽節習俗, 第一想到就是插茱萸。 其實在唐朝的時候, 就已經很流行了,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將茱萸插在頭上, 或者佩戴於手臂, 亦或者是製作成香袋,

都是可以消災解難的, 因此也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而登高的習俗更是自古以來便有的。 九月九, 秋高氣爽, 很適合登高遠望, 活動筋骨。 並且古人認為重九時日, 地氣上升, 天氣下降, 為了避免接觸不正之氣, 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氣。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重陽正值一年金秋時節, 菊花正盛開。 在古代的時候, 古人就會舉辦菊花大會, 各種品種的菊花千姿百態, 競相綻放, 引得各地的人們趕來, 賞菊賦詩, 好不愜意。

說到賞菊, 怎能不說飲菊花酒。 要知道, 菊花酒可是在古代被看做祛災祈福、重陽必飲的“吉祥酒”亦含著長壽之意。 想一想賞菊大會上, 賞客們喝著菊花酒, 雅興大發, 隨性的賦詩, 以文會友, 多麼的快意人生。

重陽節除了酒以外, 還有重陽糕可以吃。 重陽糕, 糕, 與“高”同音, 一說大部分老年人腿腳不方便, 是不能去登山遠望的, 於是便想出了這個有象徵意義的辦法, 二是重陽糕最初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 漸漸地, 民間便有了步步登高之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