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韓媒稱張三豐是韓國人?真是刷新人類底線!怎麼看

若提到“太極拳”不得不說一說歷史資料, 太極拳的開創者, 武當派張三豐! 說起張三豐你一定不陌生。 他可是“太極拳”的創始人。 近日韓國有媒體到處散佈“太極拳的創始人張三豐是遼東濟州島人, 屬於韓國。 ”

韓國什麼都喜歡爭, 竟然說張三豐是他們國家的人, 他們對太極拳覬覦已久, 為了搶奪太極拳的“非遺”, 他們胡亂編造歷史。 日前有韓媒到處散佈太極拳的創始人張三豐是遼東濟州島人, 而濟州島屬於韓國, 因此太極拳也歸屬韓國。 他們還用高薪邀請溫縣的一些拳師去開館收徒, 普及傳播太極拳。

史籍記載張三豐的出生地是遼東懿州, 也就是今天遼寧阜新、錦州附近地區, 而且是漢族, 是正經八百的中國人。 你知道太極宗師張三豐是在哪裡出道的嗎?據瞭解, 張三豐出道初期的第一個道場就是寶雞金台觀, 張三豐在金台觀修道創拳長達 五六十年之久, 所以, 寶雞也應該是太極拳的發祥地, 後來才雲遊四方, 廣傳太極。

金台觀位於主雞市區北部的陵原半坡,始建於元末明初,西元1433年和1550年分別重修,為明代遼東道人張三豐修道處。《明史》卷299《張三豐傳》載:“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之金台觀。”

金台觀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北方洞穴式道觀,占地面積40餘畝,明初著名道人張三豐曾在此修身傳道數十年,系寶雞市遐邇聞名的名勝古跡和道教聖地,為寶雞道教三觀(金台、銀台、玉台)之首,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民間,對金台觀雄姿的描述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寶雞金台觀,離天一拃半”,另一個是“寶雞有個金台觀,離天只有五尺半”,都描繪了金台觀壯觀恢宏之勢。若置身于金台觀玉皇閣前平臺上,居高遠望,就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景象萬千的感覺。《寶雞縣誌》載,昔日金台觀“飛閣玲瓏,朱欄璀璨,每旭日東昇,夕陽晚照,則光流天際,彩徹雲衢,古今豔稱赤城,流霞金閣在望,而天臺不得專美”。

金台觀始建於元末明初,系元代末年邑人楊軌山等所建,因明代太極鼻祖張三豐在此修煉蓄志而得名。觀內極盛時設一閣二亭七殿, 33間禪房 14孔洞穴。建築總體佈局依山就勢,主要建築沿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觀內主要道教古跡與建築有山門、玉皇閣、呂祖殿、聖母殿、張爺殿、三清殿、慈航殿、八卦亭、聖母洞、三豐洞、藥王洞、朝陽洞等,多依山就勢而建。登臨觀中,遠望秦嶺疊嶂,環列如屏,翠色欲滴,俯視渭水縈回若帶,市區高樓林立,山色秀麗,萬千景象,一覽無餘。在觀內,除了亭、閣、殿、洞外,古柏參天,生機盎然,傳為張三豐親手所植,距今已有近700年的歷史。金台觀完整、系統地保存了張三豐遺跡及道家古典建築的風貌,這在我省乃至西北地方都是罕見的。

民間傳說張三豐能知往蔔來,預知前事,在寶雞金台觀隱修時,曾死而復活,碑文記載:“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1393年癸酉)自言辭世,留頌而逝,邑人楊軌山等鹼之,臨葬發視複生,後入太和山,結庵玉虛宮五樹間。”此碑尚存金台觀內。明代時官方最高階層及民間大眾對張三豐虔心崇拜,金台觀香火日盛,聲名日增。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多有題詠。與此同時,對金台觀的擴建修葺也隨之加強,從明清到民國幾乎沒有停止過建修活動。據碑文記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觀內有後稷、三清、三公、玄帝諸殿,五祖七真團標。”觀內珍存的歷代碑竭,記載了張三豐在此修道成真的仙蹤遺跡,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金台觀現存大明天順六年(1462年壬午)所立《張三豐遺跡記》一碑,完好無損。碑文作者“賜宣德八年(1433年癸醜)曹鼎榜進士、陝西參知政事、前嘉議大夫、吏部右侍郎、南陽張用澣”。

觀內建築分三部分。中部有洞名為修中洞,朝陽飛仙。中軸和偏東共建有三宮、三清、後稷和之帝八座大殿。西北部有八角形東華廳一座。觀門為玉皇閣二層樓閣。院內梅竹滿院,古槐參天。

玉皇閣是古陳倉標誌性建築物,整體結構採用通柱做法,二層施腰簷平座。紅牆綠瓦,朱楹雕欄,華拱飛簷,亭亭玉立,金碧輝煌,在朝霞、夕陽下,更顯得光流天際,巍峨壯觀,被譽“金閣流霞”,為寶雞八景之首。它創建于明萬曆年間,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加以重修。座北朝南。東西12.4米,南北11.57米,為明二層實三層的樓閣式建築,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梁。二層外簷施三彩如意斗拱,出昂瘦削尖曲。一、三層皆有回廊環繞,前後有門可以穿過,登高遠眺。東西兩側有一對山門,一名“臥霞”,一名“雲棲”,山嵐繚繞升騰,有如仙境。閣門之前,一對石獅蹲臥,昂首怒目,鎮守兩側。石獅兩旁矗立著一對光緒二十一年的鐵鑄旌旗方鬥,重達八千餘斤,旗杆高聳,國泰民安、游龍戲鳳等金屬飾物盤繞其上,風鈴陣陣,悅耳動聽,氣勢雄偉,實為金台觀中一絕,常令遊人駐足留影。

另外,還有三清大殿、祖師殿、玄帝殿、太皇宮、東華亭、聖母殿等。因整個建築群依地形先後增建而成,因而平面佈局不夠規整。觀後有三疊崖,依崖鑿洞,洞口修雲簷門疊,洞內供奉各位神主。左邊依次為藥王、祖師、周公洞及三豐寓所,三豐練功場;右邊依次為白衣、薑螈、飛升、朝陽、釋迦等洞。二疊崖為關帝、財神、紫薇等洞,洞洞皆有塑像。

金台觀最著名的景物是與張三豐有關的“三絕”。一絕為三豐洞亭前矗立著兩通張三豐“瓜皮書”詩碑,字跡遒勁飄逸,遊轉飛動,使人流連歎賞久摩不舍。這兩通詩碑原在古池州安徽青陽、貴池、東至青牛宮內。寶雞商賈士子至徽經商遊學,到青牛宮拜謁老子,訪三豐遺跡,得睹刻石,愛不忍去。後因重金佈施,方求准允拓捶四幀真跡攜回,裱褙後懸於洞內。日久,煙薰火燎,破損逐增,紳民深知得之不易,恐其湮滅,遂請巧匠鐫石二方矗之觀內,方使真跡留傳至今。寶雞鄉民世代崇敬張三豐,對其遺物更是尊為仙賜。其龍蛇體唐人詩碑則至神、至絕、至秘。詩碑之書體除文人墨客可以辨識,鄉民裡人多不識其貌,於是傳說紛紜。相傳,陵原一位農夫曾向張三豐討要一幅中堂,張三豐欣然答應。農夫遂將家織一匹白布從馱筐上取下說:“沒備麻紙,可否在此布上一書”張三豐說:“可以。”張三豐將布鋪好,將支在地邊燒水的鐵鍋扣在地上,順手拿起瓜皮,沾著煙炱,在布上揮灑狂書。在農夫和道士的驚訝聲中,一幅丈餘長的草書唐詩頃刻而成。後來,張三豐雲遊傳道未返,鄉民思念三豐仙師恩德,多有戀念,遂將為農夫所作書帛描摩,請人精鐫,始有今日之“瓜皮書”碑。

第二絕是傳說為三豐遺物的“翻瓦罐”。這只珍存至今的瓦罐,初看與其它瓦罐並無二致,細察則發現用來系罐的兩耳嵌在罐內,而通常系罐的兩耳都是在罐的外肩壁上。傳說張三豐在寓居金台觀時,常為人們治病療傷,廣行善事,深得鄉民崇敬。農忙時還和觀內的道士們一同幫助附近農民耕耘收穫,親如一家。一日種麥已過晌午,王老漢小姑娘玉蘭送飯來到地邊,王老漢見觀裡的飯還沒送來,執意要張三豐同自己一道吃。飯罷,張三豐見瓦罐內還沾著很多飯粒。就說:“罐裡還有飯,不要糟蹋了。”說著就提過瓦罐,雙手沿罐口邊捏邊舔。不一會,瓦罐竟像皮囊一樣被捏了個裡朝外,罐壁上沾的飯粒被舔了個一乾二淨。王老漢和鄉民們都驚訝不已。玉蘭捧著罐子在村民中轉來轉去,爭相傳看,回家又讓奶奶和母親看,母親就把它當成寶貝藏了起來。從此,這個翻過的瓦罐就保存在王老漢家中。關中西部地區農村吃飯舔碗愛惜糧食的習慣也因此而延續了幾百年。直到張三豐飛升成仙,人們塑像敬祈,玉蘭家才將瓦罐獻出供奉在三豐洞內,一直保留至今。

第三絕名為“神鋤定柱”。金台觀在眾多的典雅別致的古建築群落中,尤以山門正面的明代建築玉皇閣最為巍峨,外觀兩層實為三層暗閣式,按制式不潛越,而又克服了二層氣勢不足,在當時是域內最為壯觀的建築之一。而閣內三清殿門兩邊簷柱上的柱礎各墊一塊農家用的鐵板鋤,使人感到蹊蹺。相傳,乾隆年間重修金台觀,當天立木,次日樑柱倒塌,連續數日不成,急壞了負責修建工程的紳民會首等人。一天晚上,數日勞累不堪的會首禪房打盹,見一鶴髮童顏、蓑衣布衲的老道,右手持九節藤杖,左手托著烏黑發亮的東西走來說:“我在寶雞多年,深知民風淳厚,樂善好施,為感戴鄉親,特送神鐵兩塊,明日立木,置於礎上,礎固殿穩,俗道安泰。”會首驚覺醒來,方知為夢,但看自己手中卻拿著兩塊鐵鋤板。即將此事告知紳民及工匠人等,莫不歡欣鼓舞。此日如法而作,果然順利,三清殿得以修葺落成。後來,人們發覺供奉在飛升洞中張三豐所遺蓑衣、布衲、藤杖依在,只是耕耘用的兩把鋤頭只剩下木柄,而鐵鋤板卻不在了,始知定柱神鐵是張三豐用過的鐵鋤板。儘管三清殿后來又經多次維修,但這兩塊鐵鋤板一直墊在簷柱之下,民間也就流行開了“神鋤定柱”的傳說。

張三豐一生悟老莊,養清靜無為浩然之氣,又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素養,他與金台觀和神奇的民間傳說經久不衰。優雅的古樸環境,使人置身其中,憑欄杯古,懷念張三豐,方圓百里之內的善男信女,自發組織了一年兩度的農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十金台觀古文化廟會。廟會期間,秦腔、皮影、小曲、秧歌、木偶等文藝活動,和獨具關中特色的各種地方風味小吃應有盡有,吸納八方鄉親,觀內遊人如潮,香火鼎盛,人氣興旺,熱鬧非凡。置身于金台觀內,登上玉皇閣樓,遠眺古陳倉大地,晴天則青山疊障翡翠環列,雞插峰雲;陰天則雲遮霧罩,古道通天,猶如昔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再現。更有甚者,雪天登觀,觀裡瓦白柱紅,黃梅傲雪,銀妝素裹,樓臺亭閣若隱若現,如臨人間仙境,似入玉宇瓊閣。登觀、遊觀、覽觀,均讓人心曠神怡,感慨萬千,留連忘返。

建國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金台觀古建築,後又將此建為寶雞市博物館,市博物館在此設周秦文化展和寶雞民間工藝品展,展出寶雞地區歷代出土的商、周、秦代青銅器和鳳翔、千陽等10多個縣的民間工藝精品。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十是金台觀廟會,八方善男信女和普通百姓前來朝拜、觀光,使這座神奇的寶觀更加斑斕多彩。

金台觀是寶雞標誌性建築之一。歷史上金台觀不僅是一處著名道教活動場所,而且是一處旅遊觀光之地。自建國以來,曾先後有劉少奇、彭德懷、習仲勳、黃鎮、杜義德、趙蒼壁、皮定鈞、呂劍人、袁偉民等党和國家領導人均來此參觀過。今日的金台觀,隨著亭、閣、殿、洞的多次加固維修,雕樑畫棟,更為金碧輝煌。

金台觀位於主雞市區北部的陵原半坡,始建於元末明初,西元1433年和1550年分別重修,為明代遼東道人張三豐修道處。《明史》卷299《張三豐傳》載:“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之金台觀。”

金台觀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北方洞穴式道觀,占地面積40餘畝,明初著名道人張三豐曾在此修身傳道數十年,系寶雞市遐邇聞名的名勝古跡和道教聖地,為寶雞道教三觀(金台、銀台、玉台)之首,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民間,對金台觀雄姿的描述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寶雞金台觀,離天一拃半”,另一個是“寶雞有個金台觀,離天只有五尺半”,都描繪了金台觀壯觀恢宏之勢。若置身于金台觀玉皇閣前平臺上,居高遠望,就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景象萬千的感覺。《寶雞縣誌》載,昔日金台觀“飛閣玲瓏,朱欄璀璨,每旭日東昇,夕陽晚照,則光流天際,彩徹雲衢,古今豔稱赤城,流霞金閣在望,而天臺不得專美”。

金台觀始建於元末明初,系元代末年邑人楊軌山等所建,因明代太極鼻祖張三豐在此修煉蓄志而得名。觀內極盛時設一閣二亭七殿, 33間禪房 14孔洞穴。建築總體佈局依山就勢,主要建築沿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觀內主要道教古跡與建築有山門、玉皇閣、呂祖殿、聖母殿、張爺殿、三清殿、慈航殿、八卦亭、聖母洞、三豐洞、藥王洞、朝陽洞等,多依山就勢而建。登臨觀中,遠望秦嶺疊嶂,環列如屏,翠色欲滴,俯視渭水縈回若帶,市區高樓林立,山色秀麗,萬千景象,一覽無餘。在觀內,除了亭、閣、殿、洞外,古柏參天,生機盎然,傳為張三豐親手所植,距今已有近700年的歷史。金台觀完整、系統地保存了張三豐遺跡及道家古典建築的風貌,這在我省乃至西北地方都是罕見的。

民間傳說張三豐能知往蔔來,預知前事,在寶雞金台觀隱修時,曾死而復活,碑文記載:“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1393年癸酉)自言辭世,留頌而逝,邑人楊軌山等鹼之,臨葬發視複生,後入太和山,結庵玉虛宮五樹間。”此碑尚存金台觀內。明代時官方最高階層及民間大眾對張三豐虔心崇拜,金台觀香火日盛,聲名日增。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多有題詠。與此同時,對金台觀的擴建修葺也隨之加強,從明清到民國幾乎沒有停止過建修活動。據碑文記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觀內有後稷、三清、三公、玄帝諸殿,五祖七真團標。”觀內珍存的歷代碑竭,記載了張三豐在此修道成真的仙蹤遺跡,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金台觀現存大明天順六年(1462年壬午)所立《張三豐遺跡記》一碑,完好無損。碑文作者“賜宣德八年(1433年癸醜)曹鼎榜進士、陝西參知政事、前嘉議大夫、吏部右侍郎、南陽張用澣”。

觀內建築分三部分。中部有洞名為修中洞,朝陽飛仙。中軸和偏東共建有三宮、三清、後稷和之帝八座大殿。西北部有八角形東華廳一座。觀門為玉皇閣二層樓閣。院內梅竹滿院,古槐參天。

玉皇閣是古陳倉標誌性建築物,整體結構採用通柱做法,二層施腰簷平座。紅牆綠瓦,朱楹雕欄,華拱飛簷,亭亭玉立,金碧輝煌,在朝霞、夕陽下,更顯得光流天際,巍峨壯觀,被譽“金閣流霞”,為寶雞八景之首。它創建于明萬曆年間,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加以重修。座北朝南。東西12.4米,南北11.57米,為明二層實三層的樓閣式建築,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梁。二層外簷施三彩如意斗拱,出昂瘦削尖曲。一、三層皆有回廊環繞,前後有門可以穿過,登高遠眺。東西兩側有一對山門,一名“臥霞”,一名“雲棲”,山嵐繚繞升騰,有如仙境。閣門之前,一對石獅蹲臥,昂首怒目,鎮守兩側。石獅兩旁矗立著一對光緒二十一年的鐵鑄旌旗方鬥,重達八千餘斤,旗杆高聳,國泰民安、游龍戲鳳等金屬飾物盤繞其上,風鈴陣陣,悅耳動聽,氣勢雄偉,實為金台觀中一絕,常令遊人駐足留影。

另外,還有三清大殿、祖師殿、玄帝殿、太皇宮、東華亭、聖母殿等。因整個建築群依地形先後增建而成,因而平面佈局不夠規整。觀後有三疊崖,依崖鑿洞,洞口修雲簷門疊,洞內供奉各位神主。左邊依次為藥王、祖師、周公洞及三豐寓所,三豐練功場;右邊依次為白衣、薑螈、飛升、朝陽、釋迦等洞。二疊崖為關帝、財神、紫薇等洞,洞洞皆有塑像。

金台觀最著名的景物是與張三豐有關的“三絕”。一絕為三豐洞亭前矗立著兩通張三豐“瓜皮書”詩碑,字跡遒勁飄逸,遊轉飛動,使人流連歎賞久摩不舍。這兩通詩碑原在古池州安徽青陽、貴池、東至青牛宮內。寶雞商賈士子至徽經商遊學,到青牛宮拜謁老子,訪三豐遺跡,得睹刻石,愛不忍去。後因重金佈施,方求准允拓捶四幀真跡攜回,裱褙後懸於洞內。日久,煙薰火燎,破損逐增,紳民深知得之不易,恐其湮滅,遂請巧匠鐫石二方矗之觀內,方使真跡留傳至今。寶雞鄉民世代崇敬張三豐,對其遺物更是尊為仙賜。其龍蛇體唐人詩碑則至神、至絕、至秘。詩碑之書體除文人墨客可以辨識,鄉民裡人多不識其貌,於是傳說紛紜。相傳,陵原一位農夫曾向張三豐討要一幅中堂,張三豐欣然答應。農夫遂將家織一匹白布從馱筐上取下說:“沒備麻紙,可否在此布上一書”張三豐說:“可以。”張三豐將布鋪好,將支在地邊燒水的鐵鍋扣在地上,順手拿起瓜皮,沾著煙炱,在布上揮灑狂書。在農夫和道士的驚訝聲中,一幅丈餘長的草書唐詩頃刻而成。後來,張三豐雲遊傳道未返,鄉民思念三豐仙師恩德,多有戀念,遂將為農夫所作書帛描摩,請人精鐫,始有今日之“瓜皮書”碑。

第二絕是傳說為三豐遺物的“翻瓦罐”。這只珍存至今的瓦罐,初看與其它瓦罐並無二致,細察則發現用來系罐的兩耳嵌在罐內,而通常系罐的兩耳都是在罐的外肩壁上。傳說張三豐在寓居金台觀時,常為人們治病療傷,廣行善事,深得鄉民崇敬。農忙時還和觀內的道士們一同幫助附近農民耕耘收穫,親如一家。一日種麥已過晌午,王老漢小姑娘玉蘭送飯來到地邊,王老漢見觀裡的飯還沒送來,執意要張三豐同自己一道吃。飯罷,張三豐見瓦罐內還沾著很多飯粒。就說:“罐裡還有飯,不要糟蹋了。”說著就提過瓦罐,雙手沿罐口邊捏邊舔。不一會,瓦罐竟像皮囊一樣被捏了個裡朝外,罐壁上沾的飯粒被舔了個一乾二淨。王老漢和鄉民們都驚訝不已。玉蘭捧著罐子在村民中轉來轉去,爭相傳看,回家又讓奶奶和母親看,母親就把它當成寶貝藏了起來。從此,這個翻過的瓦罐就保存在王老漢家中。關中西部地區農村吃飯舔碗愛惜糧食的習慣也因此而延續了幾百年。直到張三豐飛升成仙,人們塑像敬祈,玉蘭家才將瓦罐獻出供奉在三豐洞內,一直保留至今。

第三絕名為“神鋤定柱”。金台觀在眾多的典雅別致的古建築群落中,尤以山門正面的明代建築玉皇閣最為巍峨,外觀兩層實為三層暗閣式,按制式不潛越,而又克服了二層氣勢不足,在當時是域內最為壯觀的建築之一。而閣內三清殿門兩邊簷柱上的柱礎各墊一塊農家用的鐵板鋤,使人感到蹊蹺。相傳,乾隆年間重修金台觀,當天立木,次日樑柱倒塌,連續數日不成,急壞了負責修建工程的紳民會首等人。一天晚上,數日勞累不堪的會首禪房打盹,見一鶴髮童顏、蓑衣布衲的老道,右手持九節藤杖,左手托著烏黑發亮的東西走來說:“我在寶雞多年,深知民風淳厚,樂善好施,為感戴鄉親,特送神鐵兩塊,明日立木,置於礎上,礎固殿穩,俗道安泰。”會首驚覺醒來,方知為夢,但看自己手中卻拿著兩塊鐵鋤板。即將此事告知紳民及工匠人等,莫不歡欣鼓舞。此日如法而作,果然順利,三清殿得以修葺落成。後來,人們發覺供奉在飛升洞中張三豐所遺蓑衣、布衲、藤杖依在,只是耕耘用的兩把鋤頭只剩下木柄,而鐵鋤板卻不在了,始知定柱神鐵是張三豐用過的鐵鋤板。儘管三清殿后來又經多次維修,但這兩塊鐵鋤板一直墊在簷柱之下,民間也就流行開了“神鋤定柱”的傳說。

張三豐一生悟老莊,養清靜無為浩然之氣,又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素養,他與金台觀和神奇的民間傳說經久不衰。優雅的古樸環境,使人置身其中,憑欄杯古,懷念張三豐,方圓百里之內的善男信女,自發組織了一年兩度的農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十金台觀古文化廟會。廟會期間,秦腔、皮影、小曲、秧歌、木偶等文藝活動,和獨具關中特色的各種地方風味小吃應有盡有,吸納八方鄉親,觀內遊人如潮,香火鼎盛,人氣興旺,熱鬧非凡。置身于金台觀內,登上玉皇閣樓,遠眺古陳倉大地,晴天則青山疊障翡翠環列,雞插峰雲;陰天則雲遮霧罩,古道通天,猶如昔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再現。更有甚者,雪天登觀,觀裡瓦白柱紅,黃梅傲雪,銀妝素裹,樓臺亭閣若隱若現,如臨人間仙境,似入玉宇瓊閣。登觀、遊觀、覽觀,均讓人心曠神怡,感慨萬千,留連忘返。

建國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維修金台觀古建築,後又將此建為寶雞市博物館,市博物館在此設周秦文化展和寶雞民間工藝品展,展出寶雞地區歷代出土的商、周、秦代青銅器和鳳翔、千陽等10多個縣的民間工藝精品。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十是金台觀廟會,八方善男信女和普通百姓前來朝拜、觀光,使這座神奇的寶觀更加斑斕多彩。

金台觀是寶雞標誌性建築之一。歷史上金台觀不僅是一處著名道教活動場所,而且是一處旅遊觀光之地。自建國以來,曾先後有劉少奇、彭德懷、習仲勳、黃鎮、杜義德、趙蒼壁、皮定鈞、呂劍人、袁偉民等党和國家領導人均來此參觀過。今日的金台觀,隨著亭、閣、殿、洞的多次加固維修,雕樑畫棟,更為金碧輝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