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近代最傳奇的小鎮沒有之一,三個媳婦把中國鬧翻了天

“我們荷葉鎮, 出的名人, 那可多了去, 出了白玉堂一百米, 那邊就是秋瑾故居, 隔壁住的, 是唐群英家”

在曾國藩故居白玉堂, 看門的保衛和我們大侃特侃, 滿面榮光。

湖南婁底雙峰縣荷葉鎮, 一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中國湖南小鎮, 古樸、寧靜, 厚道、低調。

如果沒有做足功課, 你根本不會覺得這座小鎮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沒有過度的旅遊開發, 一樣的是男人大多外出務工, 鎮上大多老弱婦幼。

農家菜館裡, 樸實的大嬸甚至不拿功能表, 說我們荷葉鎮上不宰客, 放心。

六個人一鍋雞幾道小菜, 結帳二百塊不到, 確實良心價。

在這樣樸實的鄉里, 也許你根本無法想像, 近代這裡走出了多少中國名人。

更或者, 你只知道這裡是曾國藩故居, 聽想曾家的祖墳埋得很好, 喜歡風水的, 來湖南, 一定得來荷葉鎮, 到曾家祖墳研究一二。

但對十九世紀末荷葉鎮上的三個女人, 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 荷葉鎮上的這三個女人, 一開戲, 真把中國歷史舞臺震翻了個天。

十九世紀的荷葉鎮上, 有三大家族在這個小鎮有著非凡的影響力, 分別是曾氏葛氏王氏, 這三家又像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一樣, 世代聯姻,

關係錯綜複雜。

曾氏大家都知道, 出個曾國藩曾國荃兄弟, 後世子孫也是人才輩子, 堪稱清末第一世家。

曾國藩的四弟曾國潢的第二個女兒, 就嫁給了葛家的兒子葛葆吾, 葛葆吾後來投到曾國藩帳下, 官至正四品道員, 是湘軍中有名的猛將, 1866年, 葛葆吾戰死在湖北蘄州六神港。

接到葛葆吾陣亡的消息, 曾國藩在家中傷感的寫道:“接沅弟十九日二信, 知十八日又系大敗……表弟彭杏南暨葛承霖等陣亡。 親鄰中在該軍者甚多, 想傷亡不知凡幾。 (《曾國藩全集·日記》, 第1356頁)”

葛葆吾戰死時, 留有一子一女, 女兒年僅1歲, 名叫葛健豪。

葛健豪16歲的時候, 嫁給了離荷葉鎮30多裡的永豐蔡家的子弟蔡蓉峰為妻。

蔡家和曾葛王三家比起來不算大戶, 葛蓉峰也是憑藉了岳母以及曾家的關係, 在上海謀得一個小職位, 最初葛健豪隨丈夫一起去了上海, 可是蔡蓉峰卻在花花世界迷昏了頭, 又是抽鴉片又是娶小, 剛強的葛健豪怎麼受得了這種氣, 負氣帶著孩子回了荷葉鎮娘家。

這期間, 荷葉鎮又來了新的媳婦,

王家的少爺王廷均娶了一個漂亮的浙江妹子回來, 叫秋閨瑾, 雖小葛健豪十來歲, 卻十分投緣, 二人一見如故成為閨蜜。

當時和她們交往甚密的還有曾家的一個媳婦, 曾國藩的堂弟曾傳綱的媳婦, 叫唐群英, 唐群英出身在衡州府的一個武將家庭, 父親待她如子,經常女扮男裝自許花木蘭,在那個時代就拒絕纏足。當然一個天足的女人在那個時代自然是愁嫁了,直到20歲標準的剩女年齡,唐群英才嫁到了荷葉曾家,但沒幾年曾傳綱就逝世了,唐群英成了寡婦。

三個女人一台戲,天天家常裡短吟詩作賦傷春悲秋感懷國事家事天下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後世給這三個女人起了個名號,叫瀟湘三女傑。

最先走出荷葉鎮的是秋閨瑾,她後來改了個名字叫秋瑾,她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此不重複。

秋瑾留學日本後,寫信給唐群英,估計內容大概是世界這麼大,你還在荷葉當什麼寡婦,快出來開眼看世界。

老祖宗的規矩都沒能禁住唐群英的足,又怎麼能拴住她的心,她在1904年衝破家庭層層阻力,也東渡日本留學,後來成為了華興會第一個女會員,同盟會第一個女會員,和秋瑾一樣成為了一名職業女革命黨人,回國後在湖南永豐,花石發動了革命起義。辛亥革命,她又組織了女子北伐隊,參加了光復南京的戰鬥,手持雙槍,被人稱為雙槍女將唐群英。

後來臨時政府受勳,唐群英被孫中山先生盛讚為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授二等嘉禾勳章。

民國時期,唐群英成為中國女權運動的領袖人物,她先後五次上書孫中山和臨時參議院,要求政府還女子參政權,將男女平等寫進黨綱,更曾經帶著著女人參政代表團的女人們沖進參議院大鬧參議院,成為轟動國內的八卦頭條。

參政受阻後的唐群英心恢意冷,對同盟會那幫大老爺們失望之至,後期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開辦女學上,創辦了中央女學校、長沙女子法政學校、自強女子職業學校等十餘所女校,為此她變賣家產,身無餘財,晚年生活極為拮据,於1937年病逝於湖南老家。

葛健豪雖然年齡最大,但走出荷葉鎮卻最晚,因為她牽掛最多,但並不代表她甘於在荷葉鎮相夫教子就此一生,秋瑾壯烈犧牲了,唐群英在南京的參議院和大男人們為女權爭得不可開交,個人的理想和做母親的責任使命感一直在鬥爭。

於是在她50歲的時候,她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事,帶著兒子女兒去了湘鄉縣城,求學。

不是陪兒子女兒上學,而是和兒子女兒一起上學。

年已百半,學校不讓報名,她就到縣衙打官司,縣長看到她的訴狀,寫了四個字,奇志可嘉。特批入學。

1914年,蔡蓉峰要把小女兒蔡暢嫁給一地主家當童養媳,葛健豪和兒子蔡和森商議,積極幫助蔡暢逃婚,葛健豪帶著蔡暢一起到了長沙,與兒子蔡和森一起求學。

葛健豪在女子教員養習所學習,蔡和森在湖南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學習,蔡暢在周南女校學習,不久葛健豪把大女兒蔡慶熙和外孫女李昂也接到了長沙求學,祖傳三代5人一起進省城求學,被傳為佳話。

五四運動後,赴法勤工儉學在國內開成熱潮,葛健豪不僅支持兒子女兒留學,而且對他們說,我也要和你們一起,走出國門看世界。

她四處為湖南學子籌集資金,其中向曾國藩的外孫,當時的恒豐織布廠董事長聶雲台借來600銀元,成為了首批湖南留法學生的重要款項

1919年12月,30名湖南學生踏上了去法國的旅程,這其中,有54歲的葛健豪和她的大兒子蔡和森,兒媳向警予,小女兒蔡暢,女婿李富春。

故事講到這裡,這恐怕已經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感人最勵志的故事了。

1947年,葛健豪病逝於湖南永豐,時年78歲。

《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文

父親待她如子,經常女扮男裝自許花木蘭,在那個時代就拒絕纏足。當然一個天足的女人在那個時代自然是愁嫁了,直到20歲標準的剩女年齡,唐群英才嫁到了荷葉曾家,但沒幾年曾傳綱就逝世了,唐群英成了寡婦。

三個女人一台戲,天天家常裡短吟詩作賦傷春悲秋感懷國事家事天下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後世給這三個女人起了個名號,叫瀟湘三女傑。

最先走出荷葉鎮的是秋閨瑾,她後來改了個名字叫秋瑾,她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此不重複。

秋瑾留學日本後,寫信給唐群英,估計內容大概是世界這麼大,你還在荷葉當什麼寡婦,快出來開眼看世界。

老祖宗的規矩都沒能禁住唐群英的足,又怎麼能拴住她的心,她在1904年衝破家庭層層阻力,也東渡日本留學,後來成為了華興會第一個女會員,同盟會第一個女會員,和秋瑾一樣成為了一名職業女革命黨人,回國後在湖南永豐,花石發動了革命起義。辛亥革命,她又組織了女子北伐隊,參加了光復南京的戰鬥,手持雙槍,被人稱為雙槍女將唐群英。

後來臨時政府受勳,唐群英被孫中山先生盛讚為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授二等嘉禾勳章。

民國時期,唐群英成為中國女權運動的領袖人物,她先後五次上書孫中山和臨時參議院,要求政府還女子參政權,將男女平等寫進黨綱,更曾經帶著著女人參政代表團的女人們沖進參議院大鬧參議院,成為轟動國內的八卦頭條。

參政受阻後的唐群英心恢意冷,對同盟會那幫大老爺們失望之至,後期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開辦女學上,創辦了中央女學校、長沙女子法政學校、自強女子職業學校等十餘所女校,為此她變賣家產,身無餘財,晚年生活極為拮据,於1937年病逝於湖南老家。

葛健豪雖然年齡最大,但走出荷葉鎮卻最晚,因為她牽掛最多,但並不代表她甘於在荷葉鎮相夫教子就此一生,秋瑾壯烈犧牲了,唐群英在南京的參議院和大男人們為女權爭得不可開交,個人的理想和做母親的責任使命感一直在鬥爭。

於是在她50歲的時候,她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事,帶著兒子女兒去了湘鄉縣城,求學。

不是陪兒子女兒上學,而是和兒子女兒一起上學。

年已百半,學校不讓報名,她就到縣衙打官司,縣長看到她的訴狀,寫了四個字,奇志可嘉。特批入學。

1914年,蔡蓉峰要把小女兒蔡暢嫁給一地主家當童養媳,葛健豪和兒子蔡和森商議,積極幫助蔡暢逃婚,葛健豪帶著蔡暢一起到了長沙,與兒子蔡和森一起求學。

葛健豪在女子教員養習所學習,蔡和森在湖南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學習,蔡暢在周南女校學習,不久葛健豪把大女兒蔡慶熙和外孫女李昂也接到了長沙求學,祖傳三代5人一起進省城求學,被傳為佳話。

五四運動後,赴法勤工儉學在國內開成熱潮,葛健豪不僅支持兒子女兒留學,而且對他們說,我也要和你們一起,走出國門看世界。

她四處為湖南學子籌集資金,其中向曾國藩的外孫,當時的恒豐織布廠董事長聶雲台借來600銀元,成為了首批湖南留法學生的重要款項

1919年12月,30名湖南學生踏上了去法國的旅程,這其中,有54歲的葛健豪和她的大兒子蔡和森,兒媳向警予,小女兒蔡暢,女婿李富春。

故事講到這裡,這恐怕已經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感人最勵志的故事了。

1947年,葛健豪病逝於湖南永豐,時年78歲。

《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