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學做家務事年齡表,家長必備

一歲半至三、四歲左右, 正是孩子發展自理能力的階段, 如果發展的好, 孩子的自主性會提高, 且有助於建立自信的人格, 所以這個階段應儘量讓孩子學習自己動手做。 若此時未能建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 將會對自己能力產生懷疑, 在人格的發展上也會出現問題。

孩子可以做什麼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 比如可以讓寶寶自己拿湯匙吃飯, 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箱裡等;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 如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 刷牙澆花, 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除了以上技能外, 還要喂寵物, 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 睡前幫媽媽鋪床, 飯後自己把碗盤放到廚房水池裡, 並幫助媽媽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 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裝髒衣服的籃子裡;

4-5歲:則要學會準備餐桌,

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 準備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將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掛好、放整齊。 這個時候如何發揮指令很重要。 如果一個模糊的指令, “把餐桌收拾好”, 就會讓孩子困惑。 家長需要把一個任務分拆成一個個步驟, 從幫家長拿筷子開始, 慢慢讓孩子開始幫忙擺盤子, 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家長的要求。

5-6歲: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稚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 並且學會收拾房間的技能;

7-12歲:需要學會做簡單的飯, 幫忙洗車擦地, 清理洗手間, 掃樹葉, 掃雪, 會用洗衣機。

13歲以上:換燈泡, 換吸塵器裡的垃圾袋, 清理冰箱、灶台, 修剪草坪等繁雜的家務也被列入清單。

如何讓孩子自發做家務

讓孩子做家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

它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 更可培養其責任心。 然而父母在培養孩子做家務習慣時, 需要時間與耐心及周詳的計畫, 讓孩子能 " 自主自發 " 地去做, 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生活中有什麼方法可以培養呢?

1、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

父母不妨讓孩子從個人份內工作開始學習, 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 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髒衣服放進籃子裡;讓孩子慢慢習慣其實做家務也是自己份內的工作。

2、工作計畫表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工作計畫表, 並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

3、從趣味活動(遊戲)中學習

清潔隊員與收購員寶寶假設自己是一位清潔隊員,

開著一輛清潔車, 清掃各種玩具和東西, 然後交給收購員(即媽媽)處理。 借由遊戲培養孩子做家務興趣。 扮家家。 利用玩具、餐具(杯、盤、湯匙、鍋)等與孩子玩做家務遊戲。

“娃娃, 平常都是媽媽做飯給你吃, 今天你也炒個菜給媽媽吃好嗎?”“娃娃做的菜真好吃。 吃完了, 現在我們一起將桌子、盤子、碗收乾淨好嗎?”借由遊戲達到教育效果。

4、引導

擇菜:讓孩子一起參與, 從擇菜到洗菜, 讓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 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洗米、煮飯:從打開米缸舀米, 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 並告訴孩子舀量多少。 洗米時, 也可以告訴孩子, 這水除洗米外, 還可以留著做其他用途, 如洗菜, 讓孩子除了參與家務外, 還能教育孩子節約概念。

掃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塊孩子專用的抹布及掃把, 讓孩子試著去做家務, 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 才能將桌子、地板弄乾淨。

曬、收、疊衣服:曬衣服時可請孩子幫忙拿衣架, 由媽媽晾衣服;收衣服時, 孩子還小, 可由他負責拿自己的衣服;疊衣服時, 孩子也可以學習折疊及分類放好。

做家務的態度

為了讓孩子以做家務為樂,父母可以製作一份家務成績單,逐項打分數,並給予適當的鼓勵,也讓孩子瞭解父母平時做家務的辛苦。父母在引導孩子學習做家務時,也應留意一些事項,包括:

1、各年齡的幼兒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做家務的要求,應視孩子能力範圍,不宜超過,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

2、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做家務,面對孩子越幫越忙,把現場搞得一塌糊塗、亂七八糟時,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確示範方法。

3、“多容忍、少責備”,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口氣要溫和,不宜破口大駡,有耐心、有步驟地、以遊戲的方式和心態教導孩子學習。

4、父母本身對做家務的態度要端正,勿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察覺出做家務是件令人討厭的事情。此外,夫妻倆對家務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產生“做家務是女孩的事情”的錯誤觀念,應讓孩子有正確認識,“家”是屬於每個人的,所以屋裡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義務去做。

5、在滿足寶寶好奇與學習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較大孩子可教其正確使用方法和動作,以確保安全。

6、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他讚美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為年紀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純熟。但是沒有關係,熟能生巧,媽媽知道你很努力了。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生活就是遊戲,遊戲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學習做家務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遊戲。

此外,也別忽略了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是需時間和耐心的,唯有愉快、自主自發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而在孩子做家務同時,灌輸“孩子你的種種作為對全家人都有很大的幫助,且是不可少的一份子呢!”

關注兒童,關注教育,關注博苑兒童之家(byertongzhijia)——您隨身閱讀的育兒雜誌,您口袋裡的育兒專家

做家務的態度

為了讓孩子以做家務為樂,父母可以製作一份家務成績單,逐項打分數,並給予適當的鼓勵,也讓孩子瞭解父母平時做家務的辛苦。父母在引導孩子學習做家務時,也應留意一些事項,包括:

1、各年齡的幼兒動作技巧、認知程度、體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對孩子做家務的要求,應視孩子能力範圍,不宜超過,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

2、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做家務,面對孩子越幫越忙,把現場搞得一塌糊塗、亂七八糟時,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確示範方法。

3、“多容忍、少責備”,在指導孩子的時候,口氣要溫和,不宜破口大駡,有耐心、有步驟地、以遊戲的方式和心態教導孩子學習。

4、父母本身對做家務的態度要端正,勿讓孩子從父母的言行、舉止察覺出做家務是件令人討厭的事情。此外,夫妻倆對家務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產生“做家務是女孩的事情”的錯誤觀念,應讓孩子有正確認識,“家”是屬於每個人的,所以屋裡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義務去做。

5、在滿足寶寶好奇與學習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父母要替孩子拿。較大孩子可教其正確使用方法和動作,以確保安全。

6、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他讚美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因為年紀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純熟。但是沒有關係,熟能生巧,媽媽知道你很努力了。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生活就是遊戲,遊戲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學習做家務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遊戲。

此外,也別忽略了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是需時間和耐心的,唯有愉快、自主自發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而在孩子做家務同時,灌輸“孩子你的種種作為對全家人都有很大的幫助,且是不可少的一份子呢!”

關注兒童,關注教育,關注博苑兒童之家(byertongzhijia)——您隨身閱讀的育兒雜誌,您口袋裡的育兒專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