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法國曾計畫研製過一款航母,各項性能優良,卻在動力系統吃了虧

20世紀70年代, 法國海軍開始了新航母的研製計畫, 取代原先的航母, 一開始提出的輕型航母方案立馬就被否決了, 最後決定建造2艘4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

法國將其命名為戴高樂號, 為了紀念其著名領導人。 從1986年開始進行建造到1999年該航母正式投入使用。 該航母所採用的是全通式的斜角飛行甲板, 右側艦島是一個外旋式的建築物, 標準排水量約為35000噸, 滿載排水量達到了42500噸, 水線長達238米, 寬為31.3米。

其飛行甲板面積達到了12000平方米, 配置了兩個蒸汽彈射裝置, 機庫面積達到了4600平方米, 可以滿足20到25架飛機的擺放, 在加上甲板的停放, 總共可以搭載約40架的艦載機, 其上也配置了專門的維修工廠和零件庫等設施。

一般該艦艇會配置24架陣風戰機、4架預警機、五六架直升機, 每天最多的出動次數可以達到75次。 而其所用的彈射裝置, 可以做到每30秒放出一架艦載機, 12分鐘以內可以完成20架飛機的降落。

不過該艦艇在建造過程當中遇到了許多麻煩, 最主要的還是資金問題, 由於成本過高, 使得其不得不從原定計劃的兩艘改為一艘。 法國也曾因為資金問題試圖向中國出售其即將淘汰的航母, 當然我國沒有同意。

隨後法國又改向我國出售戴高樂號的技術, 同樣遭到了拒絕。

戴高樂號使用的是核動力, 但是該系統除了成本高昂以外, 還有許多的問題存在, 反而性能變差, 這也表明, 在技術沒有掌握好的時候, 核動力航母還是不要輕易嘗試比較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