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想要延緩衰老怎麼辦?老中醫常按這幾個穴位來長壽,精准圖文取穴

每個人誰不想長壽, 誰都想在現在繁華的世界, 多駐足幾個光年, 來感受這大好時光。 一般我們在藥房, 診所都能看到幾個長壽的老中醫, 他們都會保養自己, 以中醫的手法延壽。

今天小編就教你們幾個老中醫常按的延壽穴位, 不僅能起到延壽的作用還能夠預防疾病的作用, 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對抗衰老, 延年益壽, 這些看似困難的事情, 事實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只要你懂的按摩養生穴位, 不僅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好, 還能讓你青春常駐。
人體穴位也有一些位於黃金分割的位置上, 它們對延緩衰老、延年益壽有著重要作用。 以下5個穴位就是人體最重要的“黃金穴”。

1.安神健體——湧泉穴

定位

在足底部, 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休克、高血壓、失眠、癔病、癲癇、小兒驚風、神經性頭痛、遺尿、尿瀦留等, 為急救穴之一。 湧泉藥物敷貼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湧泉穴意為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 源於足下, 湧出灌溉周身各處, 尤其對神經衰弱、精力減退、失眠乏力效果顯著。 按摩湧泉時, 注意稍稍用力推搓, 以局部出現微熱感為宜,

也可用艾灸的方法。

2.補腎固元——關元穴

定位:

關元穴是人體的穴位。 其位於臍下三寸處, 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 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 關元穴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治療功效: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 小腸之氣結聚此穴並經此穴輸轉至皮部。

它為先天之氣海, 是養生吐納吸氣凝神的地方。 古人稱為人身元陰元陽交關之處;老子稱之為“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1. 強壯穴:作為保健強身長壽穴, 用灸法。

2. 診生死:用指頭按穴, 如果指下感到無力空空, 離手時, 穴凹無彈力, 胸下堅硬如石頭, 大限已到, 活不久。

3. 助孕:子宮虛寒不孕者, 要常灸此穴。

4. 補腎虛:臍下腎間之氣藏於此穴。 腎虛而腰酸或陽痿者, 用灸法。

5. 治痛經:冰品引發的痛經, 熱敷或灸此穴。

6. 治虛喘:喘哮發作面色蒼白, 用灸法, 特效。

7. 治小腸病:因為小腸募穴, 所以治小腸各種疾病。

8. 治糖尿病:強腎可緩解糖尿病併發症, 需配合足三裡、三陰交穴。

9. 治排尿不順:灸後尿排順, 也可以用拍法, 五指併攏空拍, 一次連續拍108下效果最好。

10. 治各種血症:本穴為血液迴圈的強壯刺激點, 又為先天氣海, 元陰元陽在此交會, 虛症用灸, 平時多揉按拍可促進血液迴圈。

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 延緩衰老。 對男性來說, 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 對女性來說, 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 按揉關元穴前, 要先搓熱手掌, 將掌心對準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 由輕到重, 直到感覺發熱。

3.解腰背酸痛——委中穴

定位:

委中穴位於膝內窩膕窩處中點。
委中穴位置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功效:

① 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證。

② 腹痛,急性吐瀉。

③ 小便不利,遺尿。

④丹毒。

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4.滋陰養顏——三陰交

取穴方法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內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功能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盡,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針灸該穴主治遺精、陽痿、陰莖痛、小便不利、睾丸縮腹等,是治療男子性功能障礙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經常用手指按摩此穴可增強男子性功能。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鐘左右,停歇後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5.明目醒腦——風池穴

取穴方法

人體風池穴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疾病

主治: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炎,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高血壓,精神病,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蕁麻疹。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症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定位:

委中穴位於膝內窩膕窩處中點。
委中穴位置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功效:

① 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證。

② 腹痛,急性吐瀉。

③ 小便不利,遺尿。

④丹毒。

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4.滋陰養顏——三陰交

取穴方法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內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功能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盡,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針灸該穴主治遺精、陽痿、陰莖痛、小便不利、睾丸縮腹等,是治療男子性功能障礙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經常用手指按摩此穴可增強男子性功能。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鐘左右,停歇後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5.明目醒腦——風池穴

取穴方法

人體風池穴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主治疾病

主治:頭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炎,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高血壓,精神病,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蕁麻疹。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症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