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將一手好牌打爛的飛信,再次大投入是否還有機會?

前言

前不久, 中國移動發佈了兩條招標公告, 一是中移互聯網有限公司2017-2018年和飛信用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專案, 二是2017-2018年和飛信業務運營支撐服務專案。

這兩則招標公告證明了飛信仍舊在運營。 兩個專案服務期均僅為一年, 其中, 中移互聯網有限公司2017-2018年和飛信用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專案, 招標金額達3626.5萬元, 和飛信業務運營支撐服務專案招標金額達4764.6萬元, 總計招標金額達8391.1萬元。 這也表示, 在短短一年時間內, 中國移動將準備繼續在飛信上投入8400萬。 突然翻了好幾倍的投入, 似乎預示著中國移動打算在飛信上“搞個大動作”。 

思考

十年後的今天, 提起飛信這個詞相信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它是什麼。 至於曾經使用飛信的老用戶們, 估計冷不丁談起這個應用多半會認為它早已經不復存在。 不過, 即便面對幾乎被人忘卻的窘境, 中國移動似乎再次動了念頭。 

作為當初中國移動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大作, 飛信註冊用戶最高時達到5億, 高峰時擁有高達9000萬的活躍用戶。 中國移動於2007年推出飛信, 可以免費收發短信、並在手機和PC端間切換, 也可在不登陸情況下通過短信與對方交流。 這個功能在當時是非常領先的,

曾被視為QQ的有力挑戰者, 註冊用戶量達到3億。 在2015年的資料顯示, 手機飛信人均業務量從2014年12月的42條下降至29條, 零消息量使用者從55%增長至83%。 對於飛信的月活躍用戶, 也呈現出日益下降的趨勢。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縱觀飛信十年的發展史, 可謂是成也用戶敗也用戶。 成功源自中國移動龐大的手機用戶群體, 失敗也在於對這個龐大用戶群體的“封閉”以及對其需求變化的緩慢反應。 

2007年, 國內的手機市場依舊是運營商主導的時代, 中國移動憑藉著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三大品牌, 在整個運營商市場所向披靡。 

那時我們的通訊手段, 還都是依靠語音通話和短信(移動QQ並未成勢), 當時每個月500、1000條(收費基礎費用)的短信套餐很受歡迎。



面對這樣的市場需求, 飛信以短信優惠為主要賣點的官方應用橫空出世, 自然得到用戶的歡迎。 當時, 快速發展的飛信令移動信心大漲, 之後曾一度誇下海口要搶走騰訊(QQ)20%的用戶。 

2007年不僅僅只有飛信的誕生, 同時也是智慧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端。 隨著智慧手機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用戶紛紛轉向了微信、米聊等即時通訊軟體, 短信的交流方式逐漸被使用者拋棄。 

不用做市場調研就可以看到, 以短信優惠為主要賣點的飛信在2012年後迅速沒落, 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飛信任何令人信服的改變。 直到2016年6月30日, 中國移動宣佈短信轉飛信業務下線。 雖然只是不再支持“手機發送短信到飛信PC端”,

但是沒落的意味足夠濃郁了。 

2007年誕生的飛信與QQ屬於一代產品, 其更注重的是傳統PC與手機之間連接, 而並不是像後來的微信、米聊這樣, 是手機與手機之間的連接。 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 飛信本屬於落後的產品。 

同時, 面對移動互聯時代手機端應用的衝擊, 本就落後的飛信並沒有像QQ那樣及時根據市場的改變做出更新, 緩慢的腳步使其被競爭對手遠遠甩在了後面。 

但是, 這都比不了“封閉”帶來的嚴重後果。 由於中國移動多年來一直將飛信當做是自身提升用戶體驗和競爭力的工具, 最初並沒有開放給聯通跟電信的用戶使用, 很大程度上, 這也限制了自己的用戶群體的發展。 在移動和社交網路突然爆發的時候, 這種“封閉”使得飛信一直沒有成為一款真正的“大眾化”移動互聯網應用。

但如今的即時通訊市場早已經不是砸錢就能成功的時代了。畢竟如今社交是風口,連接人與人是大趨勢,而不瞭解用戶需求,或者不能抓住用戶需求,投多少錢都不會起作用。

飛信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多選) 0人 0% 會,能和微信等巨擘分一杯羹 0人 0% 不會,總歸要慢慢的被淘汰 投票

這種“封閉”使得飛信一直沒有成為一款真正的“大眾化”移動互聯網應用。

但如今的即時通訊市場早已經不是砸錢就能成功的時代了。畢竟如今社交是風口,連接人與人是大趨勢,而不瞭解用戶需求,或者不能抓住用戶需求,投多少錢都不會起作用。

飛信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多選) 0人 0% 會,能和微信等巨擘分一杯羹 0人 0% 不會,總歸要慢慢的被淘汰 投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