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龐涓一死,成名豎子孫臏,師兄弟為何反目成仇

龐涓, 戰國時期魏國名將。 孫臏, 戰國時期齊國軍師。

相傳兩人同拜于隱士“鬼穀子”為師。 而彼此卻是對敵的關係, 這其中的錯綜複雜究竟是怎麼回事?龐涓死時對孫臏大歎“遂叫豎子成名”又是想表達什麼呢?

孫臏在從師鬼穀子學習兵法時, 有一個師弟叫龐涓。 龐涓的天資學業雖較好, 但和孫臏差得很多, 他心裡很是嫉妒孫臏的才能, 可在嘴上從未流露過, 一再表示將來有了出頭之日, 一定要舉薦師兄, 同享富貴。 心地善良的孫臏, 與龐涓兄弟相稱, 如同親兄弟一樣。

後來龐涓到了魏國, 並且成了魏國上下皆知的人物, 從此更得魏惠王的寵信。

此時春風得意的龐涓卻有了心病:因為當代軍事能力能勝過他的只有他的師兄孫臏。 如果把他推薦給魏王吧, 自己的地位不保。 不推薦吧, 等孫臏去了另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強敵。

於是龐涓便給孫臏寫了一封信, 說, 他向魏惠王推薦了師兄, 請師兄來魏國就任將軍之職。 孫臏看了來信, 大喜, 立即隨同來人趕往魏國。

孫臏來了幾天, 就是沒有魏惠王的消息, 孫臏也不便多問, 只好耐心等待。 可是龐涓呢?他把孫臏騙來之後, 即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誣陷, 說是孫臏犯有私通齊國之罪。

於是, 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 砍去了孫臏的雙足並在他臉上刺字, 使孫臏遭此傷身之禍。 龐涓以為, 受刑後的孫臏成了一個殘疾人, 他縱有天大的本事, 也難以和自己較量了。

孫臏的傷口漸漸癒合, 但他再也站不起來了, 而且, 龐涓還派人時時刻刻監視著他。 孫臏知道龐涓在陷害他, 但總這樣也不行, 總得想個脫身之法。 於是, 孫臏開始裝瘋賣傻。 漸漸的, 龐涓認為孫臏是真瘋了, 對他的看管鬆懈下來。

一天, 他聽說齊國有個使臣來到大樑, 便偷偷前去拜訪。 齊國的使臣聽了孫臏的敘述, 秘密幫他逃走帶回了齊國。 這個時候, 正值齊、魏爭霸, 交戰不斷的年代。 孫臏回到齊國後, 很快見到齊國的大將田忌。 田忌十分賞識孫臏的才幹, 便將他留在府中, 以接待上賓的禮節殷勤加以款待。

之後, 田忌跟齊威王賽馬, 著名的田忌賽馬的故事就不多說了, 大家都知道, 而此時作為田忌賽馬背後的參謀者孫臏也正式在齊威王面前顯露才華了。 一番交談後, 齊威王更是把孫臏作為老師看待,

以“先生”相稱。

龐涓與孫臏第一次戰事上的對碰是桂陵之戰。 西元前354年, 魏將軍龐涓以突襲的辦法將趙國的都城邯鄲包圍。 趙國派使者向齊國求救。 齊王就拜田忌為大將, 孫臏為軍師, 孫臏提出應趁魏國國內兵力空虛之機, 發兵直取魏都大樑, 迫使魏軍奔趙回救。這一戰略思想,將避免齊軍長途奔襲的疲勞,而致魏軍於奔波被動之中,立即為田忌採納,順利解救了趙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也是孫臏對龐涓的重重一擊。但孫臏並沒有殺龐涓,只是訓導他一番,又將他放了。

第二次對碰是在馬陵之戰。一樣的計策,不過孫臏還略施小計,使用“減灶之計”向魏軍示弱,魏軍龐涓見此情形,以為齊軍潰散,便率少量人馬隻身疾馳前往魏都,結果被孫臏半路設伏,龐涓身中箭,自刎而死。

龐涓死前對孫臏大歎“遂叫豎子成名”。說白了,就是很無奈,老子打拼了一輩子,結果反倒給你個貨做了嫁衣,成全了你的名聲。

迫使魏軍奔趙回救。這一戰略思想,將避免齊軍長途奔襲的疲勞,而致魏軍於奔波被動之中,立即為田忌採納,順利解救了趙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也是孫臏對龐涓的重重一擊。但孫臏並沒有殺龐涓,只是訓導他一番,又將他放了。

第二次對碰是在馬陵之戰。一樣的計策,不過孫臏還略施小計,使用“減灶之計”向魏軍示弱,魏軍龐涓見此情形,以為齊軍潰散,便率少量人馬隻身疾馳前往魏都,結果被孫臏半路設伏,龐涓身中箭,自刎而死。

龐涓死前對孫臏大歎“遂叫豎子成名”。說白了,就是很無奈,老子打拼了一輩子,結果反倒給你個貨做了嫁衣,成全了你的名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