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親歷十九大 聽聽市委書記王建軍的感受體會

10月31日, 黨的十九大代表、市委書記王建軍在漢中接受了市直媒體專訪, 談及如何宣傳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 他強調, 要扎實組織開展“大學習大宣講、大調研大梳理、大落實大推進”活動, 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漢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記者

党的十九大舉國關注、舉世矚目。 作為漢中出席黨的十九大的唯一代表, 王書記在北京親歷了這一盛會, 請您談一談有什麼樣的感受和體會。

王建軍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 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 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 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 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党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 對加強党的全面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明確要求。 大會選舉產生了十九屆中央委員會, 隨後召開的十九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 進一步確立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黨的領導核心地位, 充分體現了全黨意志和人民意願,
對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為漢中唯一一名黨的十九大代表, 我肩負著全市近20萬名黨員和386萬人民的重托, 滿懷豪情、帶著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參加大會, 認真學習思考, 積極討論審議, 主動建言獻策, 及時地把漢中改革發展的成就、問題和建議, 把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願望反映出來, 履行好黨代表的職責。 會議期間, 代表們也強烈感受到本次大會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風清氣正的好會風。 一是講政治顧大局, 事事體現出強烈的“四個意識”;二是講規矩守紀律,

時時嚴格遵守“四個不准”;三是講責任作表率, 人人帶頭發揮代表作用;四是講效率優服務, 處處提供著高效精准的保障服務;五是講方法重宣傳, 天天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正能量。

記者

党的十九大報告內涵豐富、博大精深。 請問王書記, 您覺得這個報告有什麼特點, 有哪些新意?

王建軍

我有幸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 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報告主題鮮明、博大精深、催人奮進, 我完全贊同、堅決擁護。 通過認真學習後我認為,

報告最震撼、最給力的特點就是新時代、新使命、新思想、新目標“四個新”:“新時代”就是報告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重大政治論斷, 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立起了新的歷史座標, 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新使命”就是報告強調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我們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 這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頂層設計, 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新思想”就是報告提出和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時代命題,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使我們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有最新理論指導;“新目標”就是報告從完成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肩負的“四個偉大”歷史使命出發,堅持現實和長遠的統一,勾畫了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步走”戰略目標,並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為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通過認真梳理,我認為,報告通篇貫穿著五個重要思想觀點:一是通篇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論,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芒,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水準;二是通篇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著群眾立場和為民宗旨,體現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三是通篇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統一,既為五年的巨大成就和變革所證明,又成為新時代新征程的指導和遵循;四是通篇貫穿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體現著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巨大勇氣,彰顯著以身許黨、以身許國的精神品格;五是通篇貫穿著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體現著“兩個毫不動搖”建黨治黨的堅定決心,是我們黨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

記者

党的十九大已經勝利閉幕了,請問王書記,我市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方面有哪些思考和打算?

王建軍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向全黨發出的大學習號召和“學懂弄通做實”的指示要求,以及省委全委擴大會、常委擴大會的部署安排,我們的總體思路是: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的首要政治任務,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結合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五新”戰略部署,按照全面領會、全面貫徹、全面推進的要求,堅持現實與長遠有機統一、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全市組織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學習大宣講、大調研大梳理、大落實大推進”活動,著力在學懂弄通、入腦入心上下功夫,著力在學思踐悟、精准結合上下功夫,著力在落細落小、全面推動上下功夫,進一步豐富發展思路、完善工作舉措,加快追趕超越、精准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奮力推動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漢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大學習大宣講”即:組織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原原本本、持續深入學習十九大報告和相關檔,採取黨委常委包片、政府領導管線、人大政協抓點的方式,帶頭到聯繫分管縣區或行業部門宣講,市縣鎮各級各部門分層次、有重點、全覆蓋組織開展宣傳宣講活動,真正讓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真正做到在學懂弄通、入腦入心上下功夫見實效。“大調研大梳理”即:採取市縣鎮各級領導牽頭、部門負責等方式,就黨的十九大精神如何在我市全面貫徹落實開展調研梳理活動,重點圍繞創新驅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大專題調研,全面系統梳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短板弱項,梳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蘊含的政策機遇,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形成一批有見地、操作性強的調研成果,真正做到在學思踐悟、精准結合上下功夫見實效。“大落實大推進”即:堅持學以致用,切實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加快追趕超越、奮力建設“三市”各項工作中,尤其要體現在打好防範化解市場風險、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決戰精准脫貧攻堅三場攻堅戰上,體現在貫徹省委“五新”戰略、決勝全面小康的全過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各方面,真正做到在落細落小、全面推動上下功夫見實效。

具體工作中,要按照習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求,集中力量扭住重點,精准發力補齊短板,創新措施加強弱項,腳踏實地從現在幹起,打好“七場戰役”:

一是針對產業層次偏低這個重點和難點,著力打好創新驅動突破戰。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綠色迴圈、高效高質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為統攬,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培育追趕超越新動能。

二是針對我市經濟外向度低這個短板,著力打好對外開放主動戰。全面實施“四向融入”戰略,圍繞打造“一帶一路”源點城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走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路徑,打響“張騫文化經貿使團”品牌,開展產業招商、園區招商、專業招商等各類精准招商活動,著力招大引強、招才引智,努力把漢中建成陝甘川渝毗鄰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構築追趕超越新高地。

三是針對城鎮化率低這個弱項,著力打好縣域城鎮提升戰。深入貫徹協調發展理念,以城鄉統籌工程為統攬,大力實施“雙百”城市、興縣強鎮、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構建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縣級城市為節點、特色名鎮為依託、美麗鄉村為底色的“一心一帶三輻射”城鎮群格局,不斷提高發展的均衡性、協調性,彰顯追趕超越新形象。

四是針對人民群眾生活水準低這個弱項,著力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嚴格落實“四級書記主抓、四套班子共管、四支隊伍攻堅”及“市縣常委管塊、市長縣長管條、人大政協抓點”工作責任,推動產業扶持、移民搬遷、健康教育等幫扶措施精准到村到戶到人,堅決攻克深度貧困縣、貧困村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共建追趕超越新生活。

五是針對生態環境任務重、責任大這個重點,著力打好生態建設持久戰。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不動搖,深入實施綠水、青山、藍天、寧靜四大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發展綠色迴圈經濟,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增添追趕超越新優勢。

六是針對基層社會治理這個重點,著力打好社會治理創新戰。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共建共治共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深入推進平安漢中和法治漢中建設,加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防控、社會心理服務和社區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優化追趕超越新環境。

七是針對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個重中之重,著力打好從嚴治党總體戰。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及“兩個毫不動搖”、“六大建設”和“一個鬥爭”具體部署,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創新實施“思想奠基、黨性塑造”工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鍛造過硬幹部隊伍,築牢基層堅強堡壘,堅定不移正風肅紀,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政治生態。

通過打好“七場戰役”,努力把漢中建設成為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推動漢中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走在全省追趕超越第一方陣,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責編:高燦 雷明 監製:渠慎偉

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新思想”就是報告提出和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時代命題,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使我們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有最新理論指導;“新目標”就是報告從完成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肩負的“四個偉大”歷史使命出發,堅持現實和長遠的統一,勾畫了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步走”戰略目標,並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為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通過認真梳理,我認為,報告通篇貫穿著五個重要思想觀點:一是通篇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論,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芒,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水準;二是通篇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著群眾立場和為民宗旨,體現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三是通篇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統一,既為五年的巨大成就和變革所證明,又成為新時代新征程的指導和遵循;四是通篇貫穿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體現著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巨大勇氣,彰顯著以身許黨、以身許國的精神品格;五是通篇貫穿著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體現著“兩個毫不動搖”建黨治黨的堅定決心,是我們黨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

記者

党的十九大已經勝利閉幕了,請問王書記,我市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方面有哪些思考和打算?

王建軍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向全黨發出的大學習號召和“學懂弄通做實”的指示要求,以及省委全委擴大會、常委擴大會的部署安排,我們的總體思路是: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的首要政治任務,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結合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五新”戰略部署,按照全面領會、全面貫徹、全面推進的要求,堅持現實與長遠有機統一、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在全市組織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學習大宣講、大調研大梳理、大落實大推進”活動,著力在學懂弄通、入腦入心上下功夫,著力在學思踐悟、精准結合上下功夫,著力在落細落小、全面推動上下功夫,進一步豐富發展思路、完善工作舉措,加快追趕超越、精准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奮力推動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漢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大學習大宣講”即:組織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原原本本、持續深入學習十九大報告和相關檔,採取黨委常委包片、政府領導管線、人大政協抓點的方式,帶頭到聯繫分管縣區或行業部門宣講,市縣鎮各級各部門分層次、有重點、全覆蓋組織開展宣傳宣講活動,真正讓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真正做到在學懂弄通、入腦入心上下功夫見實效。“大調研大梳理”即:採取市縣鎮各級領導牽頭、部門負責等方式,就黨的十九大精神如何在我市全面貫徹落實開展調研梳理活動,重點圍繞創新驅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重大專題調研,全面系統梳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短板弱項,梳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蘊含的政策機遇,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形成一批有見地、操作性強的調研成果,真正做到在學思踐悟、精准結合上下功夫見實效。“大落實大推進”即:堅持學以致用,切實把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加快追趕超越、奮力建設“三市”各項工作中,尤其要體現在打好防範化解市場風險、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決戰精准脫貧攻堅三場攻堅戰上,體現在貫徹省委“五新”戰略、決勝全面小康的全過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各方面,真正做到在落細落小、全面推動上下功夫見實效。

具體工作中,要按照習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求,集中力量扭住重點,精准發力補齊短板,創新措施加強弱項,腳踏實地從現在幹起,打好“七場戰役”:

一是針對產業層次偏低這個重點和難點,著力打好創新驅動突破戰。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綠色迴圈、高效高質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為統攬,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和現代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培育追趕超越新動能。

二是針對我市經濟外向度低這個短板,著力打好對外開放主動戰。全面實施“四向融入”戰略,圍繞打造“一帶一路”源點城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走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路徑,打響“張騫文化經貿使團”品牌,開展產業招商、園區招商、專業招商等各類精准招商活動,著力招大引強、招才引智,努力把漢中建成陝甘川渝毗鄰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構築追趕超越新高地。

三是針對城鎮化率低這個弱項,著力打好縣域城鎮提升戰。深入貫徹協調發展理念,以城鄉統籌工程為統攬,大力實施“雙百”城市、興縣強鎮、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構建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縣級城市為節點、特色名鎮為依託、美麗鄉村為底色的“一心一帶三輻射”城鎮群格局,不斷提高發展的均衡性、協調性,彰顯追趕超越新形象。

四是針對人民群眾生活水準低這個弱項,著力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嚴格落實“四級書記主抓、四套班子共管、四支隊伍攻堅”及“市縣常委管塊、市長縣長管條、人大政協抓點”工作責任,推動產業扶持、移民搬遷、健康教育等幫扶措施精准到村到戶到人,堅決攻克深度貧困縣、貧困村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共建追趕超越新生活。

五是針對生態環境任務重、責任大這個重點,著力打好生態建設持久戰。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不動搖,深入實施綠水、青山、藍天、寧靜四大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發展綠色迴圈經濟,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增添追趕超越新優勢。

六是針對基層社會治理這個重點,著力打好社會治理創新戰。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共建共治共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深入推進平安漢中和法治漢中建設,加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防控、社會心理服務和社區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優化追趕超越新環境。

七是針對党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個重中之重,著力打好從嚴治党總體戰。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及“兩個毫不動搖”、“六大建設”和“一個鬥爭”具體部署,把党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創新實施“思想奠基、黨性塑造”工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鍛造過硬幹部隊伍,築牢基層堅強堡壘,堅定不移正風肅紀,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政治生態。

通過打好“七場戰役”,努力把漢中建設成為陝甘川渝毗鄰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推動漢中經濟社會發展始終走在全省追趕超越第一方陣,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夠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責編:高燦 雷明 監製:渠慎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