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男子十年都沒有治好的鼻炎,老中醫隨手提筆寫下這六位藥就治好了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 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數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 鼻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滲出、增生、萎縮或壞死等。

病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 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 已知有100多種病毒可引起本病, 最常見的是鼻病毒, 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 病毒傳播方式主要是經過呼吸道吸入, 其次是通過被污染體或食物進入機體。

2.遺傳因素

有變態反應家族史者易患此病。 患者家庭人員多有哮喘、蕁麻疹或藥物過敏史。 以往稱此患者為特應性個體, 其體內產生IgE抗體的能力高於正常人。 但近年有人發現, 孿生與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無顯著差異。

3.鼻黏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產生源於抗原物質的經常刺激, 但其易感程度則視鼻黏膜組織中肥大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的數量和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

現已證實, 變應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細胞數量不僅高於正常人, 且有較強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

4.抗原物質

刺激機體產生IgE抗體的抗原物質稱為變應原。 該變應原物質再次進入鼻黏膜, 便與相應的IgE結合而引起變態反應。 引起本病的變應原按其進入人體的方式分為吸入性和食物性兩大類。

(1)吸入性變應原

①花粉 不是所有植物花粉都能引起疾病, 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積廣、變應原性強, 並借助風來傳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為變應原。 由於植被品種的差異, 不同地區具有變應原性的花粉也不同。

②真菌 在自然界分佈極廣, 主要存在於土壤和腐敗的有機物中。

其菌絲和孢子皆具有變應原性, 但以孢子較強。

③屋塵蟎 屬節肢動物門蜘蛛綱。 成蟲大小一般為300~500μm。 主要寄生於居室內各個角落, 其中以床褥、枕頭、沙發墊等處的灰塵中最多。 蟎的排泄物、卵、脫屑和其碎解的肢體, 皆可成為變應原。

④動物皮屑 動物皮屑是最強的變應原之一。 對易感個體, 若長期與有關動物接觸, 則可被致敏。 致敏後若再接觸即使很小數量的皮屑, 也可激發出鼻部症狀。

⑤室內塵土 是引起常年性鼻炎的常見變應原之一。

(2)食入性變應原 指由消化道進入人體而引起鼻部症狀的變應原物質。 其作用於鼻黏膜的方式十分複雜, 至今仍不甚清楚。 牛奶、蛋類、魚蝦、肉類、水果, 甚至某種蔬菜都可成為變應原。

今天, 為您介紹一張外治方, 效果還是不錯的。 首先, 我們不妨看一則真實的醫案。

話說這一天, 一位李姓的男子來到一位老中醫的診室。 原來, 今年40歲的他, 鼻塞並且流黃鼻涕, 已經延續了10多年。 他曾經被確診為慢性鼻竇炎, 並且接受過手術治療。

但令人遺憾的是, 幾次手術下來, 症狀雖有減輕, 但是免不了捲土重來。 以至於到最後, 手術根本達不到緩解效果。 沒辦法, 該患者求治于中醫。

面對此頑疾, 中醫有辦法嗎?

只見老中醫隨手寫下六味藥, 囑咐患者研末吸入鼻腔。 每日3到4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患者用藥後鼻子能夠通氣, 膿鼻涕轉清並開始減少, 由鼻竇炎所致的頭痛也痊癒了。 此後隨訪五年, 未見復發。

醫案中的這位中醫師,我們要介紹一下。他是田乃庚,1916年生,遼寧省義縣人,幼讀詩書,18歲學醫,23歲懸壺,先後執教于天津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中醫系等,為河北省的杏林名宿,影響深遠。

田師揮筆寫下的方子,是什麼?我們為您轉述如下——

鵝不食草15克,菊花1.5克,牛黃0.5克,麝香0.5克,雄黃1.5克,冰片少許。

鵝不食草和菊花首先軋成細面,然後用乳缽將其它藥物細細研末,調勻,最後裝瓶備用。每天用藥3到4次,每次取適量吸進鼻子裡即可。

列位看官,此方以及醫案,在《中國名醫名方》等多部專著中有所記載,真實可信。

此方精義幾何?

這裡面最要緊的一味藥,就是鵝不食草。這味藥性味辛,溫,歸肺、肝經,功在通鼻竅,止咳,常常用於風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四聲本草》明確指出,它可以“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本草匯言》也說:“利九竅,通鼻氣之藥也。其味辛烈,其氣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經,上達頭腦……”。現代研究發現,這鵝不食草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其他的幾味藥,也是各有千秋。菊花入肺經,可以疏風清熱。牛黃入心經和肝經,可以開竅、清熱、化痰。麝香入心經和脾經,可以開竅醒神,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雄黃能解毒殺蟲,性味辛溫。冰片則通竅、散鬱火。

總而言之,所有這些寶貝聯合在一起,可以解表清風熱,可以通竅,可以清熱解毒,所以對於風熱蘊肺導致的鼻竇炎,有不錯的療效。

這個辦法作為鼻竇炎的外治法,安全可靠。它不應該只躺在醫典醫案中,而是應該為更多人所熟知,並且在中醫師、中藥師的指導下應用。這就是將其介紹給看官的目的。

醫案中的這位中醫師,我們要介紹一下。他是田乃庚,1916年生,遼寧省義縣人,幼讀詩書,18歲學醫,23歲懸壺,先後執教于天津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中醫系等,為河北省的杏林名宿,影響深遠。

田師揮筆寫下的方子,是什麼?我們為您轉述如下——

鵝不食草15克,菊花1.5克,牛黃0.5克,麝香0.5克,雄黃1.5克,冰片少許。

鵝不食草和菊花首先軋成細面,然後用乳缽將其它藥物細細研末,調勻,最後裝瓶備用。每天用藥3到4次,每次取適量吸進鼻子裡即可。

列位看官,此方以及醫案,在《中國名醫名方》等多部專著中有所記載,真實可信。

此方精義幾何?

這裡面最要緊的一味藥,就是鵝不食草。這味藥性味辛,溫,歸肺、肝經,功在通鼻竅,止咳,常常用於風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四聲本草》明確指出,它可以“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本草匯言》也說:“利九竅,通鼻氣之藥也。其味辛烈,其氣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經,上達頭腦……”。現代研究發現,這鵝不食草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其他的幾味藥,也是各有千秋。菊花入肺經,可以疏風清熱。牛黃入心經和肝經,可以開竅、清熱、化痰。麝香入心經和脾經,可以開竅醒神,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雄黃能解毒殺蟲,性味辛溫。冰片則通竅、散鬱火。

總而言之,所有這些寶貝聯合在一起,可以解表清風熱,可以通竅,可以清熱解毒,所以對於風熱蘊肺導致的鼻竇炎,有不錯的療效。

這個辦法作為鼻竇炎的外治法,安全可靠。它不應該只躺在醫典醫案中,而是應該為更多人所熟知,並且在中醫師、中藥師的指導下應用。這就是將其介紹給看官的目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