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從前房子的門檻和低屋簷,原來是用來避邪的?

我們都聽說過“人在矮簷下, 不得不不低頭”這句話, 現在的意思是人在有求於別人或者是寄人籬下時, 不得不讓自己受委屈的卑微, 但原本的意思卻不是這樣講。 我們以前的房子, 在建造的時候都要造一個比較低矮的屋門, 而且, 在屋門口都會有一個門檻兒, 這是為什麼呢?門檻兒在人們進進出出的時候很不方便, 一不小心就會讓它給絆到, 既然是這樣又為什麼要放置它呢?這裡面肯定是有說法的, 這次就來說說門檻兒的故事。

關於 “門檻兒”的起源並沒有記載, 但是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後興盛於清末民初, 甚至在解放以後還可以看到。

話說在清末的時候, 有一家父子四人, 大兒子經常跟著父親去雲、貴一帶邊境做生意, 二兒子和三兒子就在家守著母親, 順便種著幾十畝地, 日子過的倒也殷實。 哪知“天有不測風雲”, 父親在最近一次生意做完以後,

回家就病倒了, 家裡求醫問藥, 看過不少醫生, 老爺子的病就是不見起色, 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於是家裡哥三個一面忙著向親戚朋友、街坊鄰居發喪, 一面準備老爺子的後事。 就在老爺子去世的當天晚上, 弟兄三個便商量輪流守夜, 由老大開始, 老二和老三睡在一起, 母親和其他遠房來弔祭的親戚住在一起。 守到半夜, 老大迷迷糊糊覺得有些累, 於是就趴在一旁的桌子上打瞌睡, 這時天上下起了小雨, 老大睡著睡著就覺得口乾舌燥, 並且呼吸有些困難, 正巧一個炸雷, 老大就看到他死去的父親站在自己跟前, 兩隻手正掐著自己的脖子, 老大吃驚不小, 就開始掙扎, 哪料他越掙扎他父親越是用力, 老大就這樣連一聲都沒發出來就一命嗚呼了。
他父親掐死老大之後, 就走向老二和老三睡覺的房間, 只見他兩眼呆滯, 手臂向前僵直的伸著, 慢慢向房屋走去。

這時, 由於前些時候響過一個炸雷, 老二有些內急, 就想著老大還在守夜, 於是在炕上躺了一會兒, 便想出去上廁所順便換老大。

可是當他走到門口的時候, 就見門口敞開著, 父親兩手伸直朝自己走來, 老二一時沒反應過來, 便被父親掐住了脖子, 老二知道事情不妙, 想喊已經來不及了, 就想辦法弄出很大的動靜來通知老三。 上回說到, 老二準備起來去替換老大守夜, 一開門正好和死去的父親撞個正著, 被掐住了脖子, 老二發不出聲音, 於是就順勢踢倒了門邊的一把凳子, 聲音驚醒了老三。 老三看到這幅情景嚇了一大跳, 老二在咽下最後一口氣前用手勢告訴老三逃跑。 然而, 老三嚇的腿都軟了, 他掙扎著想從門口跑出去, 無奈門口被死去的父親堵了個嚴嚴實實。 老三急了, 看到窗戶開著, 就立刻從窗戶跳出, 跑到院子裡大聲呼救。
聞聲出來的親戚們看到這情景哪個也不敢靠近, 於是有膽小的跑回屋裡緊蔽門窗, 剩下的也不知所措。 就在大家彷徨無措之時, 父親扔下死去的老二開始從堂屋出來向大家撲去, 大家連忙四散逃開, 院子裡一片混亂。 有的逃進了廁所, 有的向靈堂跑去, 老三這時已然清醒, 一邊大聲告訴大家不要亂, 一邊腦中想辦法, 他想開門出去找來街坊四鄰幫忙, 又怕出去後親戚受到傷害。 就在這慌亂之時, 事情說來也巧了。 就在大家手忙腳亂躲避這突如其來的兇險時, 碰倒了院子裡很多桌子和凳子, 在相互追逐的過程中, 死去的父親被一個翻倒的凳子絆倒在地, 口中發出“呵、呵”兩聲, 就此不動。 過了好一會兒, 大家見沒有什麽動靜, 於是上前察看,只見老爺子保持著先前的姿勢倒在地上,只是沒有生息,再去看老大和老二,已然死去。一天之間又連失兩命,這家人悲痛到了極點。可是話又說回來,老爺子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死去的人又活過來,而且不認識家人,還會追著人四下裡跑?這一切,都隨著老大的死而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只有老大是跟隨父親去做的生意。 大家一夜不能安睡,第二天各親戚見再無什麼動靜,就叫來村民幫忙收拾打掃,在搬動老爺子屍體的時候,有村民說道:“看,老爺子臉上長出了白毛”。於是有村裡的老者認得,便對老三說:“這是僵屍在作怪,他已經不是你父親了”。恰巧一位游方僧人化緣來到這裡,聽說此事後立即趕來查看情況。 當僧人看到情況以後,確定是被僵屍所致,於是立刻找人弄來桃樹枝,把三人架在上面,直到燒成灰為止。

後來,這位僧人為了防止僵屍的瘟疫爆發,就給村民們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門口進門的地方設置一道坎兒,如果僵屍要進來,必須經過這道坎兒,而且僵屍的腿是不會彎曲的,走到門口必定絆倒,絆倒以後就不會動了。如果遇到更厲害的僵屍(比如電影裡會跳著走動的那種),就把門簷稍稍降低一些,這樣僵屍如果要跳進屋的話,必定會被很低的門簷給擋回去,如果這兩種辦法還不湊效的話,大家還可以從窗戶逃跑出去求救。 後來,這種辦法被大家廣泛利用,一傳十、十傳百,以至於在民間廣為流傳,這就是門檻兒和低屋簷的由來了。

關於門檻兒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據說,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有一個窮秀才。這天,是他老丈人的大壽,但他實在沒有買壽禮的銀子,於是,他便寫了掛在中堂之上的對聯,作為壽禮。秀才帶著娘子來到了老丈人家中,卻猛然發現,自己所帶的對聯竟然丟了,於是只得對老丈人說明緣由,老丈人姓金,金老爺本就不待見他,且嫌貧愛富,聽了秀才的解釋便說道:“分明就是沒買壽禮,還假意說是掉了。”說完便轉身招呼其他客人了。還好,金老夫人不介意這些,做娘的更看重女兒的幸福。她高興的招呼著他們夫妻倆,秀才夫婦也只好硬著頭皮留了下來。這時金老爺的大女婿也來了,大女婿是個做生意的富商,且帶了豐厚的壽禮,金老爺見了自是眉開眼笑的,連連說道:“好!好!真是好賢婿,不像某人沒備壽禮就竟說掉了。”開席了,大女婿被安排在中堂的主席上就坐,而二女婿秀才,則被安排和金家的僕人們坐在一起,秀才吃著粗茶淡飯,嚼著鹹菜幹,越想越憋屈,便吟起詩來:中堂之上歡聲語,不見秀才悲戚戚。讀書文文有何用?不如人家做金銀。待秀才夫婦準備回家時,金老婦人便送他們,金老夫人偷偷塞兩串錢欲接濟女兒,但女兒自是不要,兩人你推我讓的,正好被金老爺撞見了,金老爺大罵道:“這女婿窮酸,女兒又是個賊!日後,除非我金家的門檻高出三寸,否則你們別想再踏進這個家門,來人啊,把他們給我轟出去!”兩口子回到家裡,秀才心中是越想越氣,於是便發奮讀書,三年後,秀才果然金榜提名,高中了狀元。

這金老爺子,聽到二女婿中了狀元,連忙準備了大馬和轎子,去接他們,但是此時的秀才可是狀元了,他對金老爺說:“我們不去金家,當年言猶在耳,要金家門檻需高出三寸,我們方可進門。”被拒絕的金老爺回到府裡,想著,該怎麼才能請回,自己曾經得罪了的這個狀元女婿,他是想啊想,想了三天又三夜,終於,讓他想到了好辦法,金老爺命人找來三寸高的木板,釘在自家門檻上,再帶上夫人一同去請狀元女婿,高中狀元的二女婿,看到如此,加上自己畢竟是晚輩,也就化解了心中的怨氣,一家人有其樂融融了·······至此門檻高過三寸板,在閩南一帶也就漸漸流傳開來。

其實門檻這東西早在皇宮和官宦貴族家使用,官銜越大,則庭院越多,乃至高牆大院,門口必定寬闊,而設置的門檻兒也越高了。所以現在人們經常會用“屋簷太矮”比喻什麼地方沒太有什麼發展;用“門檻太高”來形容某個地方比較難進入。

於是上前察看,只見老爺子保持著先前的姿勢倒在地上,只是沒有生息,再去看老大和老二,已然死去。一天之間又連失兩命,這家人悲痛到了極點。可是話又說回來,老爺子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死去的人又活過來,而且不認識家人,還會追著人四下裡跑?這一切,都隨著老大的死而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只有老大是跟隨父親去做的生意。 大家一夜不能安睡,第二天各親戚見再無什麼動靜,就叫來村民幫忙收拾打掃,在搬動老爺子屍體的時候,有村民說道:“看,老爺子臉上長出了白毛”。於是有村裡的老者認得,便對老三說:“這是僵屍在作怪,他已經不是你父親了”。恰巧一位游方僧人化緣來到這裡,聽說此事後立即趕來查看情況。 當僧人看到情況以後,確定是被僵屍所致,於是立刻找人弄來桃樹枝,把三人架在上面,直到燒成灰為止。

後來,這位僧人為了防止僵屍的瘟疫爆發,就給村民們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門口進門的地方設置一道坎兒,如果僵屍要進來,必須經過這道坎兒,而且僵屍的腿是不會彎曲的,走到門口必定絆倒,絆倒以後就不會動了。如果遇到更厲害的僵屍(比如電影裡會跳著走動的那種),就把門簷稍稍降低一些,這樣僵屍如果要跳進屋的話,必定會被很低的門簷給擋回去,如果這兩種辦法還不湊效的話,大家還可以從窗戶逃跑出去求救。 後來,這種辦法被大家廣泛利用,一傳十、十傳百,以至於在民間廣為流傳,這就是門檻兒和低屋簷的由來了。

關於門檻兒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據說,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有一個窮秀才。這天,是他老丈人的大壽,但他實在沒有買壽禮的銀子,於是,他便寫了掛在中堂之上的對聯,作為壽禮。秀才帶著娘子來到了老丈人家中,卻猛然發現,自己所帶的對聯竟然丟了,於是只得對老丈人說明緣由,老丈人姓金,金老爺本就不待見他,且嫌貧愛富,聽了秀才的解釋便說道:“分明就是沒買壽禮,還假意說是掉了。”說完便轉身招呼其他客人了。還好,金老夫人不介意這些,做娘的更看重女兒的幸福。她高興的招呼著他們夫妻倆,秀才夫婦也只好硬著頭皮留了下來。這時金老爺的大女婿也來了,大女婿是個做生意的富商,且帶了豐厚的壽禮,金老爺見了自是眉開眼笑的,連連說道:“好!好!真是好賢婿,不像某人沒備壽禮就竟說掉了。”開席了,大女婿被安排在中堂的主席上就坐,而二女婿秀才,則被安排和金家的僕人們坐在一起,秀才吃著粗茶淡飯,嚼著鹹菜幹,越想越憋屈,便吟起詩來:中堂之上歡聲語,不見秀才悲戚戚。讀書文文有何用?不如人家做金銀。待秀才夫婦準備回家時,金老婦人便送他們,金老夫人偷偷塞兩串錢欲接濟女兒,但女兒自是不要,兩人你推我讓的,正好被金老爺撞見了,金老爺大罵道:“這女婿窮酸,女兒又是個賊!日後,除非我金家的門檻高出三寸,否則你們別想再踏進這個家門,來人啊,把他們給我轟出去!”兩口子回到家裡,秀才心中是越想越氣,於是便發奮讀書,三年後,秀才果然金榜提名,高中了狀元。

這金老爺子,聽到二女婿中了狀元,連忙準備了大馬和轎子,去接他們,但是此時的秀才可是狀元了,他對金老爺說:“我們不去金家,當年言猶在耳,要金家門檻需高出三寸,我們方可進門。”被拒絕的金老爺回到府裡,想著,該怎麼才能請回,自己曾經得罪了的這個狀元女婿,他是想啊想,想了三天又三夜,終於,讓他想到了好辦法,金老爺命人找來三寸高的木板,釘在自家門檻上,再帶上夫人一同去請狀元女婿,高中狀元的二女婿,看到如此,加上自己畢竟是晚輩,也就化解了心中的怨氣,一家人有其樂融融了·······至此門檻高過三寸板,在閩南一帶也就漸漸流傳開來。

其實門檻這東西早在皇宮和官宦貴族家使用,官銜越大,則庭院越多,乃至高牆大院,門口必定寬闊,而設置的門檻兒也越高了。所以現在人們經常會用“屋簷太矮”比喻什麼地方沒太有什麼發展;用“門檻太高”來形容某個地方比較難進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