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這家無人貨架僅創立4個月就融資5億,收購1家公司,堪稱傳奇

最近, 無人貨架可謂被資本推上了風口浪尖, 成為各大資本機構爭相追逐的對象。 猩便利前腳剛完成了第一宗無人貨架收購案, 收購了51零食。 後腳也不甘示弱, 馬不停蹄的宣佈獲得3.8億元人民幣投資, 僅創立4個月的猩便利總融資額就高達近5億人民幣, 至此雜亂的無人貨架市場頭部格局也初現。

前有自動售賣機和無人便利店, 為什麼火的是無人貨架?

第一, 無人貨架前期投資小, 門檻低。 今年7月, 友寶線上一份資料顯示, 相比日本580萬台, 美國691萬台, 中國自動售貨機還不到20萬台。 原因是因為自動售賣機有高昂的成本, 每台自動售賣機的價格在幾萬元左右, 且還要加上軟體調試維修和電費這些外加費用的支出。 無人便利店的投入就更大了, 包括外部盒子成本、內部冷櫃、貨架、軟體設施、電子價簽、租金等, 一個十余平方米的無人便利店前期投入超過10萬元。

而無人貨架則僅需一個普通的貨架即可, 一個加滿貨物的無人貨架總成本僅為1000元左右。

第二, 無人貨架更貼近用戶的消費場景。 從傳統的消費購物, 到無人便利店的即拿即走, O2O把用戶帶上了懶人車道上一路狂奔。 人性趨於惰性, 越是便利, 越希望便利。 電商領域, 淘寶把商品和用戶從空間上縮短了, 京東在淘寶之上把時間縮短了。 而實體方面也是如此。 美團餓了麼拉近了消費者和飯店的距離, 無人便利店解決了消費者排隊的麻煩。 從這個角度來說, 無人貨架則近一步把空間和時間都壓縮到極致:把商品放在了消費者觸手可及的地方。

第三, 無人貨架所涉及的市場空白, 一片藍海。 活躍在一線和二線城市,

擁有高等教育的白領上班族大概2億左右, 這個特殊人群工作日期間拋開睡眠時間一半時間在辦公室度過。 以中國協力廠商餐飲外賣市場為例, 2016年高達1700億元的外賣市場中, 白領市場占六成。 而目前為止, 辦公室便利零售這片市場的佔有率幾乎為空白, 從資本賽道的角度考慮基本上是一片藍海。

綜上三點所述, 不論從投資回報率還是市場前景來看, 無人貨架市場獲得資本的追捧是無可厚非的。

僅4月就融資5億的“猩便利”

距離上一次宣佈億元級天使輪投資僅僅不到2個月, 猩便利就已經完成了A1輪。 這樣的融資規模和速度, 在近幾年的創投圈非常少見, 就連去年受到資本無限追捧的共用單車摩拜在天使輪和A輪之間也經歷了7個月時間。

另外, 猩便利僅A1輪融資額就達到3億6千萬, 要知道摩拜天使輪+A輪的總和也僅有2000多萬, 還不及猩便利的零頭。 更重要的一點是猩便利此次A1輪投資是由紅杉領投的。 在創投圈, 紅杉中國以眼光毒辣、出手精准而出名, 常被當成投資界的教科書。 一般情況下, 紅杉不輕易出手, 出手便是賽道的頭部企業。 這次紅杉應該是已經看到了即時便利領域未來的整個格局走向。 而天使輪的個人投資者美團點評創始人張濤、王興、葉樹蕻、王慧文等悉數續投, 也進一步說明這幾個月猩便利未來的潛力不可估量。

別以為猩便利這家企業只是投資方星光熠熠, 其創始團隊也堪稱豪華:有原美團點評到店綜合事業群總裁、原大眾點評首席運營官呂廣渝,

原美團點評休閒娛樂事業部總經理司江華, 日本羅森資深副總裁曉村, 堪稱互聯網和零售經驗的強強聯合。

模式方面猩便利同樣有其獨特的亮點。 無人貨架行業本身存在幾大通病:首先, 無人貨架承載SKU(庫存量單位)也非常有限。 導致無人貨架提供的商品選擇過少,很難做到商品的精准投放。其次無人貨架行業缺乏有效的競爭壁壘,和共用單車相似,有資本支持的企業都能低門檻入局。從現有的無人貨架上來看,基本都採用了簡易的貨架+商品+支付二維碼模式在運營,無論從軟體還是硬體上來看,無人貨架都毫無壁壘可言。

猩便利之所以“跑”的快,和其模式上的創新也分不開。首先猩便利做到了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協同,除了擁有覆蓋15個城市的無人值守便利架,還在上海開了8家智慧自助便利店。每家店內都提供免費WIFI,用戶可以現場下載APP,直接掃碼、支付,自助完成購物。在商品選擇上,有鮮食品種,時令小食,人氣網紅零嘴,進口食品,自有品牌商品等;門店熱餐區每日提供12款當季菜品,解決周邊白領的剛需。

猩便利的無人值守便利架和智能自助便利店,如同人的雙臂,一個伸進白領辦公室,一個佈局各大商圈或人流密集區域,共同目標是服務白領通勤群體,由一個大腦指揮協同,二者資料互通、供應鏈體系協同,形成穩定的業務形態,共同服務於即時消費的目標使用者。

其次猩便利還創造了“便利·蜂窩”的模式創新,猩便利將500米內滿足用戶即時消費需求的業態稱為“便利·蜂窩”,這是一個由蜂王店,蜂巢店和多場景便利架櫃組成的觸點構成的服務網路,更近更快地提供精選商品和服務,通過人貨場的重構,通過各觸點聯動形成蜂窩效應,把更多、更快、更准、更精細化的服務內容輸送到使用者身邊。

從以上兩點猩便利的模式創新中可以發現在解決行業痛點上,猩便利確實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投資人之所以願意花大價錢入局,在看中團隊背景的同時,肯定也看中了其創新的模式能夠在如今混亂的無人貨架市場中站穩腳跟,畢竟資本最看重的還是資本回報率。

延長觸鬚,迅速擴張,搶佔市場

就在獲得A1輪融資的幾天前猩便利也正式對外宣佈,已全資完成對51零食的收購,這是辦公室無人值守便利架領域首宗收購案,同時也預示著猩便利開始全面佈局無人貨架市場。

在獲取流量之外,挖掘更大用戶價值和探索新業態成了猩便利的另一大發力點。從此次收購51零食的動作上看,猩便利的便利零售體系有了再度升級的趨勢。猩便利正在打造500米經濟圈,用15分鐘的運力滿足即時消費需求。這個服務網路將連通便利店和便利架,在用戶動線上滿足不同類型和場景的消費需求。

對於便利貨架來說,提供生鮮產品的門檻要遠高於零食。但在消費升級大環境下,生鮮作為客單價高的高頻消費商品,已經越來越趨向於流入新零售鏈條。

對無人便利行業來說,這是一塊非常值得拿下的蛋糕,猩便利最近又在上海一口氣連開8家24小時店就是明證。

在51零食前期已經佈局好的零食貨架中,生鮮占比60%-70%,零食占比30%,在這樣的背景支撐下,51零食在生鮮產品的貨架、選品、供應鏈管理上,顯然已經具備了較為成熟的運維經驗。

對猩便利來說,對51零食的全資收購,也意味著將其在生鮮領域的商業實踐經驗一併接入。在貨架品類上,除了此前的國外高端零食和爆款產品,後續或將新增同樣具有市場衝擊力的生鮮品類。

無人貨架大格局初現,小玩家將陸續清場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年中國無人貨架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截止今年9月,已經有至少16家無人貨架獲得投資,最高的達到3.3億元,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分佈上以北京偏多,其次是杭州和上海。

就目前整個行業來看,未來無人貨架發展會怎樣暫不明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玩家將開始陸續退場,因為O2O的戰役從來都是馬拉松長跑,小公司根本耗不起。目前大部分無人貨架專案均採用自營的方式拓展,地域性限制,自營雖然控制力強,但最大的問題是線下地推拓展進度緩慢。如果像當年“百團大戰”的美團一樣,維持數萬人的地推的話,這筆龐大的支出不是小玩家能承受的。

同時,從現在無人貨架的市場競爭來看,已經進入了傳統O2O的補貼競爭模式。大部分無人貨架為了競爭,都打起了價格戰。就目前的技術而言,無人貨架只能夠上架一些塑封快消品,而便利店中毛利最高的是加工食品。沒有加工食品的零售店毛利在15%,而無人貨架目前行業的貨損率在10%以上,整體的表現就是入不敷出,目前所有的無人貨架都處於虧本銷售的狀態。這樣看來小玩家如果不具備強大的資本支撐,無法形成有效擴張。

最後,人工智慧技術的植入將可能成為未來無人貨架的發展方向。目前所有的無人貨架在技術上都處於“石器時代”,基本上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但無人貨架未來的發展一定要結合一些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才能搭建出門檻,體現其真正的價值。這樣的研發成本,也將淘汰資本不足的小玩家。

導致無人貨架提供的商品選擇過少,很難做到商品的精准投放。其次無人貨架行業缺乏有效的競爭壁壘,和共用單車相似,有資本支持的企業都能低門檻入局。從現有的無人貨架上來看,基本都採用了簡易的貨架+商品+支付二維碼模式在運營,無論從軟體還是硬體上來看,無人貨架都毫無壁壘可言。

猩便利之所以“跑”的快,和其模式上的創新也分不開。首先猩便利做到了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協同,除了擁有覆蓋15個城市的無人值守便利架,還在上海開了8家智慧自助便利店。每家店內都提供免費WIFI,用戶可以現場下載APP,直接掃碼、支付,自助完成購物。在商品選擇上,有鮮食品種,時令小食,人氣網紅零嘴,進口食品,自有品牌商品等;門店熱餐區每日提供12款當季菜品,解決周邊白領的剛需。

猩便利的無人值守便利架和智能自助便利店,如同人的雙臂,一個伸進白領辦公室,一個佈局各大商圈或人流密集區域,共同目標是服務白領通勤群體,由一個大腦指揮協同,二者資料互通、供應鏈體系協同,形成穩定的業務形態,共同服務於即時消費的目標使用者。

其次猩便利還創造了“便利·蜂窩”的模式創新,猩便利將500米內滿足用戶即時消費需求的業態稱為“便利·蜂窩”,這是一個由蜂王店,蜂巢店和多場景便利架櫃組成的觸點構成的服務網路,更近更快地提供精選商品和服務,通過人貨場的重構,通過各觸點聯動形成蜂窩效應,把更多、更快、更准、更精細化的服務內容輸送到使用者身邊。

從以上兩點猩便利的模式創新中可以發現在解決行業痛點上,猩便利確實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投資人之所以願意花大價錢入局,在看中團隊背景的同時,肯定也看中了其創新的模式能夠在如今混亂的無人貨架市場中站穩腳跟,畢竟資本最看重的還是資本回報率。

延長觸鬚,迅速擴張,搶佔市場

就在獲得A1輪融資的幾天前猩便利也正式對外宣佈,已全資完成對51零食的收購,這是辦公室無人值守便利架領域首宗收購案,同時也預示著猩便利開始全面佈局無人貨架市場。

在獲取流量之外,挖掘更大用戶價值和探索新業態成了猩便利的另一大發力點。從此次收購51零食的動作上看,猩便利的便利零售體系有了再度升級的趨勢。猩便利正在打造500米經濟圈,用15分鐘的運力滿足即時消費需求。這個服務網路將連通便利店和便利架,在用戶動線上滿足不同類型和場景的消費需求。

對於便利貨架來說,提供生鮮產品的門檻要遠高於零食。但在消費升級大環境下,生鮮作為客單價高的高頻消費商品,已經越來越趨向於流入新零售鏈條。

對無人便利行業來說,這是一塊非常值得拿下的蛋糕,猩便利最近又在上海一口氣連開8家24小時店就是明證。

在51零食前期已經佈局好的零食貨架中,生鮮占比60%-70%,零食占比30%,在這樣的背景支撐下,51零食在生鮮產品的貨架、選品、供應鏈管理上,顯然已經具備了較為成熟的運維經驗。

對猩便利來說,對51零食的全資收購,也意味著將其在生鮮領域的商業實踐經驗一併接入。在貨架品類上,除了此前的國外高端零食和爆款產品,後續或將新增同樣具有市場衝擊力的生鮮品類。

無人貨架大格局初現,小玩家將陸續清場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年中國無人貨架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截止今年9月,已經有至少16家無人貨架獲得投資,最高的達到3.3億元,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分佈上以北京偏多,其次是杭州和上海。

就目前整個行業來看,未來無人貨架發展會怎樣暫不明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玩家將開始陸續退場,因為O2O的戰役從來都是馬拉松長跑,小公司根本耗不起。目前大部分無人貨架專案均採用自營的方式拓展,地域性限制,自營雖然控制力強,但最大的問題是線下地推拓展進度緩慢。如果像當年“百團大戰”的美團一樣,維持數萬人的地推的話,這筆龐大的支出不是小玩家能承受的。

同時,從現在無人貨架的市場競爭來看,已經進入了傳統O2O的補貼競爭模式。大部分無人貨架為了競爭,都打起了價格戰。就目前的技術而言,無人貨架只能夠上架一些塑封快消品,而便利店中毛利最高的是加工食品。沒有加工食品的零售店毛利在15%,而無人貨架目前行業的貨損率在10%以上,整體的表現就是入不敷出,目前所有的無人貨架都處於虧本銷售的狀態。這樣看來小玩家如果不具備強大的資本支撐,無法形成有效擴張。

最後,人工智慧技術的植入將可能成為未來無人貨架的發展方向。目前所有的無人貨架在技術上都處於“石器時代”,基本上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但無人貨架未來的發展一定要結合一些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才能搭建出門檻,體現其真正的價值。這樣的研發成本,也將淘汰資本不足的小玩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