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買房時那些專業術語

最近有朋友買房時, 老是被一些房子類專業術語搞的一臉懵逼, 如綠地率綠化率、實用率、公攤面積等等, 小編特地百度了一下, 找出專門解釋如下:

NO1 公攤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建築面積

公攤面積: 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 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 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 以水準投影面積計算。

套內使用面積:指的是室內實際能使用的面積, 不包括牆體、柱子等結構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臺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NO2 容積率

容積率: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 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按各層建築面積的總和計算。

建築密度:建築密度=各類建築基底總面積÷總用地面積。

“容積率越低, 舒適度越高”並不科學;容積率低, 則土地開發成本高, 房價也就偏高;建築密度低, 能留給社區園林規劃的面積大, 居住環境會更好。

NO3 綠地率和綠化率

綠地率:指的是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 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等。 其中, 公共綠地又包括居住區公園、小遊園、組團綠地及其他的一些塊狀、帶狀化公共綠地, 一般社區的綠地率不能低於30%。

綠化率:是一個不準確、不規範的用詞, 準確提法應為“綠化覆蓋率”, 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社區用地的比率,

相對而言較寬泛, 大致長草的地方都可算作綠化, 所以綠化覆蓋率一般要比綠地率高些。 因此有的開發商喜歡用“綠化率”來模糊概念。

NO4 使用率和實用率

使用率:使用率=使用面積÷建築面積。 能反映出商品房使用面積的大小, 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實用率:實用率=(套內面積+1/2陽臺面積)÷(套內面積+1/2陽臺面積+分攤面積)。 實用率大於使用率, 這是開發商用來混淆視聽的說法。

一般來說, 使用率只用于單個樓棟, 同社區的不同類型產品使用率不同:同樓棟不同戶型, 因牆體、陽臺和公攤面積等不同, 使用率也不同;同戶型不同樓棟, 因建築過程中的誤差引起樓棟面積差異, 使用率也不相同。

因此, 使用率僅可作為購房的一個參考因素, 購房者一定要自己做驗算, 尤其是對開發商炒作的高使用率樓盤。

最近建議計畫買房的小夥伴們, 買房時如遇到其他專業術語, 自己可以搜索科普一下, 不要過分相信售樓員言語, 畢竟立場不同嘛, 多學一些買房知識, 應該是沒錯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