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明遇上低俗風,“錢沉”咋算“虔誠”?

清明假期進入尾聲, 公道君(ID:bjrbplb)想和大家說說這幾天目睹之怪現狀——奇葩祭品。

“金元寶”、菊花、香燭等過時了, 一批批祭品“新秀”早已迭起。

且看, “科技產品”推陳出新, 電腦、手機、平板、照相機等等, 應有盡有;“銀行套裝”琳琅滿目, 信用卡、美元英鎊、網銀優盾等等, 一應俱全;“生活用品”奢華致炫, 賓士寶馬凱迪拉克、麻將紙牌高爾夫、別墅保安房產證, 乃至“小三”“情人”“韓國歐巴”, 都粉墨登場。 這陣仗, 儼然要讓自家先人在另一個世界極盡“風光”。 只是祭品如此之庸俗與浮誇, 似有走偏之嫌。 網上就有段子調侃:你給咱爺爺送“美女小三”, 咱奶奶知道嗎?

在一些人看來, 祭祀等同於物質比拼。 祭品包裝精美、外觀豪華, 才能顯示自己的孝心;只有排場夠大、花費夠高, 才有面子, 才是給家族“長臉”。 在此背景下, 人們對祭祀樣式和檔次的追求, 仍有水漲船高之勢。 你家給先人送了“iphone7”“宋仲基”,

我家就得拿出“別墅帶保姆”, 哪怕是寵物狗死了, 也得整個豪華墓給葬著……在各種昂貴奇葩的祭品衝擊之下, 在人們盲目攀比的祭祀風潮下, 清明不再“清明”, 已然悄悄變味。

這何嘗不是現實生活中時代病的映照?說白了, 彼岸世界是怎麼樣, 此岸的我們大多是以自己的心態予以揣測。 即使按照陰陽兩世的話語體系思考, 在生時勤儉節約的先人, 逝後會鋪裝浪費?在生時淡泊名利的祖先, 逝後會樂意後人公私不分為自己長臉?與其說, 我們在用祭品傳遞抒懷之情, 不如說我們在表達“己所之欲”。 祭祀之怪現狀, 折射著人們的功利思維、攀比心態和低俗文化。 當今社會, 物質豐富已極大豐富, 可是人們在匆匆趕路時, 卻忘記了精神的涵養。

一些人為表面虛榮折腰, 一些人追逐所謂的“一夜暴富”, 人們越來越樂於以物質來衡量個人的價值、生活的品質。

“萬物生長此時, 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 ”清明掃墓, 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重在緬懷逝者德行、弘揚先人品格、實現先人夙願。 “祖宗雖遠, 祭祀不可不誠”, 此“誠”決不在形式上炫耀和聒噪, 不在於錢多錢少。 就像冰心《寄小讀者》:“雖不焚化紙錢, 也可訓練小孩子一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 ”我們更應該去做的, 是回歸清明節應有的內涵及人文精神, 挖掘藏於節日深處的血濃於水的傳承情結。

“思親莫讓煙塵擾, 鮮花一束慰英靈。 ”清明時節, 於逝者安息處, 靜靜地放一束花、捧一抷土, 慢慢回憶逝者的音容笑貌、諄諄教誨,

感恩先人前輩為我們創造的生活、積累的財富, 汲取繼續向上向前的力量, 把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過得更好。 這, 或許是逝去的先人最想要的禮物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