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江淮銷量慘跌的背後是品質堪憂,新能源是否能成為轉機?

對於國產品牌來說, 現在是最好的時代, 老百姓兜裡有錢了, 消費觀念開放了, 願意給國貨一個機會。 抓住了機會, 可以像小米一樣一夜成帝國, 也可以像吉利, “草根小夥兒”娶了“貴族公主”(富豪), 不但7年不癢, 還能喜得“貴子”(領克)。 眼下, 正在別人的盛夏體會寒冬的, 還有江淮汽車。

近日, 江淮汽車發佈2017年10月銷量資料:10月份, 江淮汽車銷量為44348輛, 同比減少21.74%;2017年1-10月, 江淮汽車累計銷量427091輛, 同比減少19.93%。

其中, S3一度是小型SUV的銷量冠軍, 曾長期保持月銷過萬;論待遇, 江淮受到的政府“關照”甚至都能讓吉利羡慕不已——不久前, 在中德政府高層的牽線下, 江淮與大眾在德國柏林簽訂合資協定, 雙方共同出資成立江淮大眾合資公司, 開拓中國的新能源市場。 更有報導稱, 江淮的新能源車是拿國家補貼拿得最歡的, 2016年就拿到39.85億元。

江淮汽車方面稱, 造成業績預減的主要原因是,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和乘用車銷量下滑。 對此, 10月16日, 全國乘聯會主席崔東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來看, 對新能源車投入確實影響其整體利潤, 但傳統燃油車的利潤仍比較高, 江淮汽車要繼續重視傳統汽車業務的發展”。

SUV銷量下滑明顯

與今年以來SUV保持高速增長的車市整體表現相比,

江淮汽車在SUV市場的成績顯然差強人意。 去年江淮乘用車全年累計銷量36.73萬輛, 其中SUV銷量27.55萬輛, 占江淮乘用車總銷量75%的份額。

其中, 江淮主力熱銷SUV車型瑞風S3的銷量, 從之前的月銷2萬輛跌落到月銷1000餘輛。

銷量慘跌的背後是品質堪憂

來自渭南市的江淮和悅車主說, 真後悔買了江淮車, 修了三年楞是沒修好, 廠家不負責任, 4S店直言修不好。

小編瞭解到, 自從這位江淮車主買了江淮車新車回來, 頓挫, 油門延遲, 冷車竄車, 各種異響, 主要是頓挫的厲害,

油門和離合器稍微控制不好, 車想散架了一樣竄的厲害, 去修了十多次, 還是修不好。

而江淮車主反應最多的問題, 集中在汽車輪胎上。 來自浙江省紹興市瑞和縣的江淮S3車主發現, 他剛買沒多久的江淮新車, 輪胎一圈同花紋的位置起皮掉皮, 到4s店去詢問解決辦法, 4S店卻說是車主不平的道路路開多了, 急刹車用多了, 方向打多了以及路面傾斜造成的, 並不是車胎品質問題。

其實,車子出現問題其實並不可怕,一輛擁有數萬個零部件的精密儀器,要求一點問題都沒有並不現實,否則就沒有4S店存在的意義了。但作為消費者希望看到的是,出現問題,無論是廠家,還是4S店,都在積極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這樣下去,全新推出的中型7座SUV瑞風S7的路就不好走了。都這個年代了,江淮汽車的品質感覺就像自主汽車品牌剛起步那幾年...當然,該怎麼做也不用咱們在這瞎嗶嗶了,如果江淮想好好跟來百姓過下去,就得正兒八經的為老百姓服務!

新能源是否能為江淮的機遇

在10月江淮產銷快報中,純電動乘用車累計銷量3247輛,同比增長244.33%;今年1-10月累計銷量20742,同比增長 74.11%。可以說,江淮新能源漲幅明顯,但是依照目前政策來看,即使是如此大幅增長的背後,其淨利潤恐怕還是不盡如人意。畢竟在主線產品全線下滑的時候依靠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改觀淨利潤是不切實際的,況且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還大大縮水。

不過,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的不斷推進以及禁售傳統燃油車時間表的研究,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成為行業主流,這或許將成為江淮最好的機遇。

6月1日,江淮與大眾汽車在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定,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

然而,即使有了大眾背書,江淮新能源車的品質也不那麼讓人放心。有個別車主反映,江淮老款iEV4電池性能衰減厲害,跑140公里就偷笑,甚至電量顯示剩餘15%時已趴下,以至於車主聯手機都不敢充電。

看來,江淮不管走哪條路,都得在產品上好好下下功夫了。當然,你以為我只是在說江淮嗎,還有那麼多一直企圖混日子的企業——hey,說的就是你,快醒醒,天亮了,競爭越來越激烈,繼續混下去,活不過5年。

其實,車子出現問題其實並不可怕,一輛擁有數萬個零部件的精密儀器,要求一點問題都沒有並不現實,否則就沒有4S店存在的意義了。但作為消費者希望看到的是,出現問題,無論是廠家,還是4S店,都在積極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這樣下去,全新推出的中型7座SUV瑞風S7的路就不好走了。都這個年代了,江淮汽車的品質感覺就像自主汽車品牌剛起步那幾年...當然,該怎麼做也不用咱們在這瞎嗶嗶了,如果江淮想好好跟來百姓過下去,就得正兒八經的為老百姓服務!

新能源是否能為江淮的機遇

在10月江淮產銷快報中,純電動乘用車累計銷量3247輛,同比增長244.33%;今年1-10月累計銷量20742,同比增長 74.11%。可以說,江淮新能源漲幅明顯,但是依照目前政策來看,即使是如此大幅增長的背後,其淨利潤恐怕還是不盡如人意。畢竟在主線產品全線下滑的時候依靠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改觀淨利潤是不切實際的,況且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還大大縮水。

不過,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的不斷推進以及禁售傳統燃油車時間表的研究,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成為行業主流,這或許將成為江淮最好的機遇。

6月1日,江淮與大眾汽車在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定,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

然而,即使有了大眾背書,江淮新能源車的品質也不那麼讓人放心。有個別車主反映,江淮老款iEV4電池性能衰減厲害,跑140公里就偷笑,甚至電量顯示剩餘15%時已趴下,以至於車主聯手機都不敢充電。

看來,江淮不管走哪條路,都得在產品上好好下下功夫了。當然,你以為我只是在說江淮嗎,還有那麼多一直企圖混日子的企業——hey,說的就是你,快醒醒,天亮了,競爭越來越激烈,繼續混下去,活不過5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