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度丨站上“風口”的新零售,正在擊破和重構生鮮凍品行業!

文/李雋

數年之後如果回頭來看, 我們會發現2017年在中國零售史上是個繞不過去的轉捩點。 有人評價稱, 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也有人說,

互聯網開始進入精耕細作的下半場;更有人說, 生鮮滲透率只有2%的互聯網, 開始對生鮮凍品行業進行擊破和重構。

當線上流量愈加昂貴, 傳統零售業增長乏力, 以阿裡巴巴、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 及以永輝等傳統商超為代表的領軍者, 開始在全國佈局新零售矩陣。 阿裡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京東百萬便利店、天貓小店、美團掌魚生鮮等多個新奇物種相繼湧現, 它們手握海量精准資料, 致力於提升線下零售效率, 並將線上業務作為發展重點。

更多樣的服務場景、更精細的產品設置、更短的供應鏈條, 新零售正朝著這個方面不斷努力。 而對凍品廠商來說, 則是挑戰與機遇同在。

01

新零售, 到底“新”在哪?

關於新零售, 百度百科給出了這樣的定義,

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 通過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的技術手段, 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 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 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政策層面,

有業內人士評價, 新零售其實是國家頂層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 是供給側改革的有機組成。 2016年11月11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技術有限公司和DC(分撥中心)。 這種C2B拉動式供應鏈模式是目前的主流, 中國90%以上仍舊是合同物流。 ”

他認為, 面對新零售, 冷鏈物流會出現兩個問題。 其一, 由資料驅動的新零售要做反向供應鏈。 之前靠廠家做消費預測, 訂生產計畫, 現在則是靠資料驅動, 這樣供應鏈就從拉動式變成了推動式, 因此冷鏈物流需要從供應鏈計畫模式、物流節點等進行深度磨合。

其二, 類似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等的小B門店, 對凍品冷鏈的要求是日配、低客單價, 單批次配送客單價可能只有幾十元, 所以絕大多數冷鏈物流公司都不會接這種單子。 因為即使這些公司已經在全國建立起了RDC、城市DC和社區HDC(前置倉), 也很難做到低客單價、高頻配送下的盈利性和可持久性。

“中國目前的冷鏈配送仍是1提1~2配(即1次提貨配送到1~2個點)的形式, 新零售要求能夠做到1提8~10配。

”劉子誠解釋說, “合同物流是專車模式, 現在則變成了計程車模式。 對小B客戶來說, 他們連計程車也坐不起, 所以小碼大眾在華東首創了公車模式, 以提貨送貨無限迴圈來應對這些客戶的要求。 ”

而另一端, 眾品旗下鮮易供應鏈也在積極嘗試新零售下的新物流業務。 據悉,目前鮮易供應鏈已與國內外賣巨頭合作,為其生鮮配送提供倉運配一體化服務,滿足網路化、標準化、系統化和一體化的服務需求。

鮮易供應鏈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冷凍食品傳媒記者採訪時表示,新零售場景下,新冷鏈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網路化和資訊化,而鮮易在昆山、天津、鄭州建立的3個園區以及25個前置倉就是強有力的資源優勢和競爭力。

有業內人士評價,環顧中國冷鏈行業,能夠滿足小B門店高頻、低客單價配送需求的冷鏈物流仍屈指可數。新零售能否完成對中國百萬個終端小店的重構和升級,現在看來仍是一個未知數。

04

生鮮凍品也在積極對接新零售

自馬雲提出“新零售”後,這個概念便甚囂塵上,成了時下最熱的話題,但其實在生鮮凍品行業,一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廠家和平臺已開啟了它們的新零售嘗試之路。

華東某凍品生產廠家,其管道由於被經銷商長期壟斷,以至於出現常溫配送、訂貨難、價格不穩定等問題一直被消費者詬病。但因管道被反控,該廠家一直未能接觸到終端消費者。發現這一情況後,它就在其他辦公區域秘密打造了一個專屬的線上銷售平臺,直接對準小B客戶,覆蓋江浙滬市場。而在配送端,它則與小碼大眾合作,將貨品直接送到小B門店。

“我們結合新零售的特點,將業務重新定位成共倉共配的新冷鏈物流服務商。”劉子誠說,“其實我們公司自2015年以來,就向客戶宣導管道下沉、佈局終端,很多客戶不以為然,但也有一些有想法的企業開始嘗試。”

他補充說,自馬雲提出“新零售”後,很多生鮮凍品廠家開始嘗試著朝這個方向佈局,把貨鋪進盒馬鮮生等一些新零售業態,或自己建立新零售管道。“今日,凍品廠商對新零售的態度變化是很大的,之前他們並不看重小客戶和精細化運營。這點要感謝馬雲,是他讓全行業注意到了新零售。”

新零售對凍品行業影響如何?已經把貨鋪進盒馬鮮生的北京原野珍食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鄢偉認為,廠家和經銷商都需要升級變革。“雖然經銷商不會消失,但不能與時俱進的話就會被淘汰,逐漸被崛起的新型經銷商替代。從大方向來看,管道扁平化、流量分散化、運營精細化將是必然趨勢。”

· END ·

據悉,目前鮮易供應鏈已與國內外賣巨頭合作,為其生鮮配送提供倉運配一體化服務,滿足網路化、標準化、系統化和一體化的服務需求。

鮮易供應鏈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冷凍食品傳媒記者採訪時表示,新零售場景下,新冷鏈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網路化和資訊化,而鮮易在昆山、天津、鄭州建立的3個園區以及25個前置倉就是強有力的資源優勢和競爭力。

有業內人士評價,環顧中國冷鏈行業,能夠滿足小B門店高頻、低客單價配送需求的冷鏈物流仍屈指可數。新零售能否完成對中國百萬個終端小店的重構和升級,現在看來仍是一個未知數。

04

生鮮凍品也在積極對接新零售

自馬雲提出“新零售”後,這個概念便甚囂塵上,成了時下最熱的話題,但其實在生鮮凍品行業,一些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廠家和平臺已開啟了它們的新零售嘗試之路。

華東某凍品生產廠家,其管道由於被經銷商長期壟斷,以至於出現常溫配送、訂貨難、價格不穩定等問題一直被消費者詬病。但因管道被反控,該廠家一直未能接觸到終端消費者。發現這一情況後,它就在其他辦公區域秘密打造了一個專屬的線上銷售平臺,直接對準小B客戶,覆蓋江浙滬市場。而在配送端,它則與小碼大眾合作,將貨品直接送到小B門店。

“我們結合新零售的特點,將業務重新定位成共倉共配的新冷鏈物流服務商。”劉子誠說,“其實我們公司自2015年以來,就向客戶宣導管道下沉、佈局終端,很多客戶不以為然,但也有一些有想法的企業開始嘗試。”

他補充說,自馬雲提出“新零售”後,很多生鮮凍品廠家開始嘗試著朝這個方向佈局,把貨鋪進盒馬鮮生等一些新零售業態,或自己建立新零售管道。“今日,凍品廠商對新零售的態度變化是很大的,之前他們並不看重小客戶和精細化運營。這點要感謝馬雲,是他讓全行業注意到了新零售。”

新零售對凍品行業影響如何?已經把貨鋪進盒馬鮮生的北京原野珍食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鄢偉認為,廠家和經銷商都需要升級變革。“雖然經銷商不會消失,但不能與時俱進的話就會被淘汰,逐漸被崛起的新型經銷商替代。從大方向來看,管道扁平化、流量分散化、運營精細化將是必然趨勢。”

· END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