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西成客專開通在即 首發司機揭秘:1公里要爬6層樓高的坡

力爭在本月底開通的西成高鐵, 已經進入了開通倒計時。 成都鐵路局成都機務段的杜輝和唐建, 這兩位駕齡均超過20年、安全駕駛里程加起來已有四百萬公里的“老司機”,

將在開通當日搭伴擔任列車的首發任務。

在前段時間的聯調聯試階段, 這哥倆駕駛著西成高鐵的主力車型——CRH3A型號動車, 在西成客專測試中跑出了275公里的時速, 從廣元出發只用了37分鐘就抵達了江油。 實際上從今年年初開始, 杜輝和唐建就投入到了西成高鐵的駕駛培訓當中, 目前仍在抓緊最後的時間熟悉這條新線路。 今日,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在試驗車上採訪了這對搭檔。

西成客專首發司機揭露線路特點

一公里要爬“6層樓”高的坡

和諧號動車組駕駛室裡的杜輝和唐建, 一會兒右手握拳, 一會兒手臂伸直手指併攏指向前方, 伴著整齊劃一的口號, 默契十足地比劃著操作手勢。 今年年初, 這兩名駕齡均超過了20年的司機同時從成渝高鐵調任到西成高鐵這條新線參與培訓, 現在已經成為成都機務段“西成先鋒”優秀班組的領頭人。

西成高鐵首發司機杜輝(右)和唐建, 正在檢測升級後的信號系統以及熟悉各種信號場景。

細算起來, 自1958年寶成鐵路開通後, 要穿過四川盆地、大巴山、秦嶺山脈北上出川的鐵路, 西成線還是第一條, 又是一條高鐵。 因此在線路的聯調聯試階段, 就算是跑過時速300公里的成渝高鐵, 兩名司機第一次以275公里的時速跑西成高鐵內心也是有點忐忑的。

“新線和新車本身就是一個難點。 ”杜輝告訴記者, 不熟悉線路和車型、還要保證時速, 需要司機注意力高度集中和謹慎, 以免誤操作。

“還有一個特點, 就是坡陡洞多。 ”唐建介紹, 西成高鐵四川段的坡度達到了“千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一公里要爬20米, 按3米的層高計算, 大約有6層樓高, 而坡長則達到了5.4公里。 這個特點給駕駛帶來了難度, 他解釋:“坡長坡多, 需要特別注意對速度的控制, 這對機車乘務員的操作水準有要求。 ”而“洞多”, 指的是西成高鐵經過的隧道特別多。 唐建表示, 四川段的橋隧比高達82%, 過隧道時光線明暗變化頻繁、隧道中的耳鳴等現象也需要克服。

“這些對於動車司機來說都是挑戰, 所以所有跑西成的司機都經過大量的理論學習和實操。

”杜輝告訴記者, 目前已經有100多名動車司機參與到了培訓當中, 自己和搭檔唐建則作為“老司機”帶著“新司機們”一遍又一遍地線上路上實操, 總結出操作難點再手把手傳授出去。 “每天要在路上練十一二個小時。 ”

爬坡時速只有20多公里

追憶不能穿白襯衣的內燃機時代

駕齡超過20年,杜輝和唐建都是經歷過內燃機時代的,坐在平穩的動車車廂內,杜輝回憶起1992年剛上車的日子。“最開始是’東風么’,跑貨運。”他口中的“東風么”,指的是DF1型內燃機車,中國鐵路曾經的運輸主力,隨著21世紀的到來已經退役。1993年至1999年,唐建也和內燃機車打了6年交道。

那段日子,哥倆共同的感受是“磨人”。杜輝告訴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內燃機車在坡度長且大的老成昆線上,爬坡速度只能達到20多公里每小時,166公里的路程要走8個多小時。作為山區鐵路,老成昆的隧道也很多。“內燃機是燒柴油的,油灰捂在隧道裡散不出去,就附在臉上、頭髮上、衣服上。”杜輝回憶,那時候他還會特意準備一條毛巾,因為過隧道的時候必須得把鼻子捂住免得把油灰吸進去。“髒,噪音大”是唐建對內燃機時代的總結,他回憶,當時的司機制服是耐髒的藍色,但每天都得拿回家換洗。而昨天,唐建穿著動車司機制服——筆挺的白襯衣和黑色西裝,“這在當時肯定是不敢穿的。”

走進21世紀,杜輝和唐建相繼開上了電力機車。很多人都熟悉的韶山3B型電力機車,在成昆線上的行駛速度在100km/h左右,這個速度已經讓哥倆覺得“快多了”。“感覺變化非常大,又快又乾淨。”杜輝笑了一下說,哪想到現在開兩三百公里的高鐵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駕駛室裡冬暖夏涼,油灰早就不見了蹤影。

成都高鐵線路漸密

“老司機”迎來高鐵新征程

“2010年的成灌線,2014年的成綿樂,2015年的成渝,和馬上要開的西成客專,這幾年成都鐵路的發展簡直太快了。”唐建感慨,自己有24年的駕齡,但前面17年裡看到的變化加起來,都不及最近7年的變化大。

高鐵的快速發展,讓唐建深切體會到機車乘務員,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火車司機”這個行業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首先是高鐵線路越來越多,對動車司機的需求越來越大了。”但他指出,要成為一名動車司機的歷程並不簡單,要求很高,需要機車乘務員在普速貨運和客運線路上磨練幾年,拿到9萬公里的安全行駛里程,才能走進和諧號的駕駛室。杜輝對這個觀點也深有感觸,“比如西成,都還會有380B這些新來的車,我都要重新學習。”

西成高鐵這條繼寶成線後成都北上出川的一條新通道,將成為唐建杜輝兩位“老司機”的新征程。

而在成功從普速列車的客車司機轉型為動車司機後,唐建和杜輝還密切關注著目前成都的高鐵線路建設,對正在建設當中的成貴高鐵、成蒲鐵路這些新線充滿了期待。“隨著成都的高鐵線路逐漸密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高鐵出行。這也是這座城市迎來的高鐵新時代。”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丨尹沁彤 實習記者 林聰

攝影記者丨王勤

編輯 江亞玲

追憶不能穿白襯衣的內燃機時代

駕齡超過20年,杜輝和唐建都是經歷過內燃機時代的,坐在平穩的動車車廂內,杜輝回憶起1992年剛上車的日子。“最開始是’東風么’,跑貨運。”他口中的“東風么”,指的是DF1型內燃機車,中國鐵路曾經的運輸主力,隨著21世紀的到來已經退役。1993年至1999年,唐建也和內燃機車打了6年交道。

那段日子,哥倆共同的感受是“磨人”。杜輝告訴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內燃機車在坡度長且大的老成昆線上,爬坡速度只能達到20多公里每小時,166公里的路程要走8個多小時。作為山區鐵路,老成昆的隧道也很多。“內燃機是燒柴油的,油灰捂在隧道裡散不出去,就附在臉上、頭髮上、衣服上。”杜輝回憶,那時候他還會特意準備一條毛巾,因為過隧道的時候必須得把鼻子捂住免得把油灰吸進去。“髒,噪音大”是唐建對內燃機時代的總結,他回憶,當時的司機制服是耐髒的藍色,但每天都得拿回家換洗。而昨天,唐建穿著動車司機制服——筆挺的白襯衣和黑色西裝,“這在當時肯定是不敢穿的。”

走進21世紀,杜輝和唐建相繼開上了電力機車。很多人都熟悉的韶山3B型電力機車,在成昆線上的行駛速度在100km/h左右,這個速度已經讓哥倆覺得“快多了”。“感覺變化非常大,又快又乾淨。”杜輝笑了一下說,哪想到現在開兩三百公里的高鐵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駕駛室裡冬暖夏涼,油灰早就不見了蹤影。

成都高鐵線路漸密

“老司機”迎來高鐵新征程

“2010年的成灌線,2014年的成綿樂,2015年的成渝,和馬上要開的西成客專,這幾年成都鐵路的發展簡直太快了。”唐建感慨,自己有24年的駕齡,但前面17年裡看到的變化加起來,都不及最近7年的變化大。

高鐵的快速發展,讓唐建深切體會到機車乘務員,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火車司機”這個行業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首先是高鐵線路越來越多,對動車司機的需求越來越大了。”但他指出,要成為一名動車司機的歷程並不簡單,要求很高,需要機車乘務員在普速貨運和客運線路上磨練幾年,拿到9萬公里的安全行駛里程,才能走進和諧號的駕駛室。杜輝對這個觀點也深有感觸,“比如西成,都還會有380B這些新來的車,我都要重新學習。”

西成高鐵這條繼寶成線後成都北上出川的一條新通道,將成為唐建杜輝兩位“老司機”的新征程。

而在成功從普速列車的客車司機轉型為動車司機後,唐建和杜輝還密切關注著目前成都的高鐵線路建設,對正在建設當中的成貴高鐵、成蒲鐵路這些新線充滿了期待。“隨著成都的高鐵線路逐漸密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高鐵出行。這也是這座城市迎來的高鐵新時代。”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丨尹沁彤 實習記者 林聰

攝影記者丨王勤

編輯 江亞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