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截獲”輕生短信 成都杭州聯動營救輕生小夥

圖為科技公司報警的截圖

成都, 陰天。 和以往的週一一樣, 彭先生提前來到辦公室, 同事發來的一條資訊, 讓他放下了手中的事情。

後臺攔截到了一條資訊, 來自1800多公里之外的杭州, 其中有關“自殺”的關鍵字讓他忐忑不安, “趕緊破解資訊號碼!”

11月6日上午, 辦公室裡, 技術人員開始破譯短信內容, 寄件者一共發出了8條資訊, 分別發給了朋友、家人, 作最後的告別。 資訊預設在中午12點發出, 彭先生看了一眼手錶, 留給他的時間只有3個小時了, 杭州那邊, 發送資訊的小夥子怎麼樣了?彭先生趕緊撥打了報警電話, 並通過成都商報熱線尋求幫助。 趕在12點之前, 記者找到了寄件者父親的電話, 最終聯繫上了小夥子。

父親的電話, 阻止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千鈞一髮:

成都—杭州聯動營救輕生小夥

8:40分 一條神秘的資訊

快一個小時了, 加密的資訊終於破解出了一條。 “這條資訊是發送給阿姨的,

裡面的信息量最大。 ”11月6日上午, 在成都高新區的一家科技公司, 社交軟體App“愛抽屜”的負責人彭先生盯著手機螢幕, 上面的資訊, 不像是一場惡作劇。 “阿姨, 我走了……後事一切從簡”。 寄件者只留下了50多個字, 希望能夠將他的骨灰撒在錢塘江。

不過, 寄件者使用微信註冊軟體, 留下了真實姓名許留(化名), 但無法查到他的電話號碼, 彭先生只好先破解收件人“阿姨”的電話號碼。 對方採用短信方式發送資訊, 收件電話顯示為“浙江杭州”。 資訊的預設發送時間為11月6日中午12點,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並不知道, 遠在千里之外的杭州, 發生了什麼。

科技公司通過這個號碼, 撥了過去, 對方卻掛斷了電話。 “寄件者設置的預發資訊不止一條!”技術人員監控到了8條資訊,

通過破譯內容可以判斷出來, 分別是發給家人、朋友、領導……而可以鎖定的資訊是, 小夥子在資訊裡留下了自己所在酒店位置, 12點之後, 收信人能夠在這裡找到他。

9:12分 三次電話取得信任

彭先生只好報了警, 同時撥通了成都商報熱線, 希望能夠借助媒體來尋求更多幫助。 上午9點12分, 記者嘗試撥打了“阿姨”的電話, 對方彩鈴響了七八秒後, 就掛斷了。 隨後, 記者用辦公室座機再次撥打對方電話, 一位元女士接通了電話。

“你是誰呀?”成都商報記者表明身份, 並講述了正在發生的事情。 然而, 聽筒對面傳來了一陣嘈雜聲, “好了, 知道了”。 兩分鐘之後, 女士回撥電話, 表示“許留沒事, 他父親已經打通了電話,

在公司”。

“有親眼在公司見到嗎?”10點01分, 記者在掛斷電話之後, 立即通過酒店聯繫到了前臺。 工作人員確認, 在記者提到的房號, 許留確實在11月5日辦理入住, 還沒有退房。 記者再次撥通女士電話, 希望能夠聯繫到許留的父親, 說明這一情況。

10:17分 父親趕到指定地點

上午10點05分左右, 經過一番溝通, 記者終於聯繫到了許留的父親許先生, 而對方也通過查詢了記者撥打的座機, 確認這不是詐騙電話。 “你說的地方在哪?”電話那頭, 許先生終於有了一絲緊迫感, 並開始準備發動汽車。

11月6日的杭州, 同樣是多雲, 陌生的電話, 讓許先生一頭霧水, 不過, 他還是趕到了指定地點, 整個過程中, 他和兒子保持著聯繫, 兒子也將碰頭的地點改到了離酒店不遠的公司。

11:02分, 成都商報記者通過轄區派出所瞭解到, 警方也在此前到達了現場, 已經確認孩子平安無恙。

頭天下午 陸續設定8條輕生資訊

記者從開發軟體的科技公司瞭解到, 許留在2017年10月26日註冊了資訊, 從註冊時間到11月3日, 每天都發送了很多無用、無意義的測試資訊, “感覺是在測試APP的各項功能。 ”彭先生告訴記者, 不過, 在2017年11月5日的16:12至21:01這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 他一共寫下了8封短信, 從字裡行間的稱呼可以看出, 這是給朋友、家人、領導的。

許留選擇了定時短信的發送方式, 發送的時間統一設定為:2017-11-06 12:00。 “12點應該是最後的時間, 在這之前, 他很有可能採取一些極端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彭先生說, 另可信其有, 如果不重視這條資訊,事情真的發生了,大家都會愧疚。

父親:一開始以為這是一場電信詐騙

許先生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上午,從漫不經心到心有餘悸。“還是很感謝這家公司,能夠這麼認真對待這樣一條資訊。”不過,許先生根本不會想到,兒子會有這種想法,“一家人其樂融融,他是那樣的優秀!”

一開始,他甚至以為這是一場電信詐騙,陌生的電話、完全不靠譜的資訊,讓他根本沒當回事。“不過,昨天晚上他確實沒有回家。”在他的一番詢問之後,兒子承認,自己確實喝了酒,一個人在外面酒店住下了。

從國外留學回來後,兒子的事業一直順風順水,在公司業績也相當突出,兒子長大了,對於他的個人問題,許先生也不會過多去干預,就算晚上不回家,他也不會去打攪。“年輕人應該享有他們的自由。”許先生說,前兩天兒子還買了一條狗,就在一天之前,他還帶著小狗到社區遛狗,他沒有覺察到一絲風波。

兒子:接到父親的電話,猶豫了

資訊最終沒有發出,許留提前離開了酒店。上午9點多,他接到了父親的電話,這個電話,讓他回到了辦公室,他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會聽到父親的聲音。

其實,早在一周之前,他就已經有了輕生的想法。他在網上檢索著自殺的方式,最終他選擇了果木炭,他想用燒炭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選擇離開的前一天,他找到朋友,約了一場酒,只有四五瓶啤酒酒量的他,和朋友們一起幹掉了一瓶多紅酒。

伴著微醺,他沒有回家,而是選擇了一家酒店,帶著果木炭。無關乎家庭、也無關乎工作,最終他還是坦言,自己過不去感情的這個坎。

“也就是一時沒有想明白,情緒比較低落。”在敞開心扉之後,許留也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自己還有摯愛的家人,還有那麼多朋友,他表示會慢慢調節自己的情緒,爭取早日破除這個心結。

科技公司:救人與隱私之間的一種抉擇

人雖是救下了,但是這款軟體的私密性,是否會受到質疑?彭先生也有過這樣的困惑,他也擔心用戶會因此流失,“比起用戶數量來說,或許人命更重要”。

每一天,都會有3000多條資訊通過軟體發出去,這款場景化資訊通訊軟體,會根據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發出資訊。“比如預設一個時間,到達了某個定位區域,資訊就會發出。”彭先生說,這種發送方式不同於微信和QQ這種即時通訊軟體。說白了,開發這款軟體主要是給人們送祝福用的。

當然,在資訊內容的檢查中,一些涉及到暴力、敏感的詞彙都會遭到攔截,而“自殺”、“輕生”、“毒藥”、“不想活”等字眼的資訊也會被過濾,由工作人員對資訊內容進行檢索。彭先生是成都人,也是這款軟體的創始人,從英國留學回來後,學習軟體工程的他就在成都創辦了這款軟體。“傳輸資訊中,70%都是祝福、記事的資訊。”讓他意外的是,還是有一些輕生念頭的資訊,會夾雜在眾多資訊中。

從軟體發展至今,他已經在其中發現了5條“危險資訊”,通過聯動警方、媒體,最終將這些行走在死亡邊緣的人拉了回來。“一念之差,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彭先生沒有放棄對任何有自殺傾向資訊的追蹤,公司甚至還成立了營救小組,專門根據註冊資訊去追蹤“寄件者”。就在去年,甘肅的一名使用者也是在軟體中的記事本中預留了“活著好累”之類的字眼,彭先生和同事們最終追蹤了寄件者所在的IP地址,通過警方找到了寄件者,“她喝了大量白酒,吞下了安眠藥。”彭先生說,通過兩地聯動,他們提前找到了輕生人員所在位置,及時送到了醫院,並進行洗胃,兩天的搶救,最終挽救了她的生命。

“現在網路詐騙太多,借助媒體和警方的聯動,比我們自己打電話更有效果。”彭先生說,正如之前聯繫一些當事人時,對方並不會理睬,在幾次聯動之後,他們也發現,獲取對方信任還是比較重要。他也表示,希望大家能夠三思而行,這個世界有太多值得留戀的東西。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實習生 陳薪嶼

如果不重視這條資訊,事情真的發生了,大家都會愧疚。

父親:一開始以為這是一場電信詐騙

許先生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上午,從漫不經心到心有餘悸。“還是很感謝這家公司,能夠這麼認真對待這樣一條資訊。”不過,許先生根本不會想到,兒子會有這種想法,“一家人其樂融融,他是那樣的優秀!”

一開始,他甚至以為這是一場電信詐騙,陌生的電話、完全不靠譜的資訊,讓他根本沒當回事。“不過,昨天晚上他確實沒有回家。”在他的一番詢問之後,兒子承認,自己確實喝了酒,一個人在外面酒店住下了。

從國外留學回來後,兒子的事業一直順風順水,在公司業績也相當突出,兒子長大了,對於他的個人問題,許先生也不會過多去干預,就算晚上不回家,他也不會去打攪。“年輕人應該享有他們的自由。”許先生說,前兩天兒子還買了一條狗,就在一天之前,他還帶著小狗到社區遛狗,他沒有覺察到一絲風波。

兒子:接到父親的電話,猶豫了

資訊最終沒有發出,許留提前離開了酒店。上午9點多,他接到了父親的電話,這個電話,讓他回到了辦公室,他沒有想到,這個時候會聽到父親的聲音。

其實,早在一周之前,他就已經有了輕生的想法。他在網上檢索著自殺的方式,最終他選擇了果木炭,他想用燒炭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選擇離開的前一天,他找到朋友,約了一場酒,只有四五瓶啤酒酒量的他,和朋友們一起幹掉了一瓶多紅酒。

伴著微醺,他沒有回家,而是選擇了一家酒店,帶著果木炭。無關乎家庭、也無關乎工作,最終他還是坦言,自己過不去感情的這個坎。

“也就是一時沒有想明白,情緒比較低落。”在敞開心扉之後,許留也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自己還有摯愛的家人,還有那麼多朋友,他表示會慢慢調節自己的情緒,爭取早日破除這個心結。

科技公司:救人與隱私之間的一種抉擇

人雖是救下了,但是這款軟體的私密性,是否會受到質疑?彭先生也有過這樣的困惑,他也擔心用戶會因此流失,“比起用戶數量來說,或許人命更重要”。

每一天,都會有3000多條資訊通過軟體發出去,這款場景化資訊通訊軟體,會根據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發出資訊。“比如預設一個時間,到達了某個定位區域,資訊就會發出。”彭先生說,這種發送方式不同於微信和QQ這種即時通訊軟體。說白了,開發這款軟體主要是給人們送祝福用的。

當然,在資訊內容的檢查中,一些涉及到暴力、敏感的詞彙都會遭到攔截,而“自殺”、“輕生”、“毒藥”、“不想活”等字眼的資訊也會被過濾,由工作人員對資訊內容進行檢索。彭先生是成都人,也是這款軟體的創始人,從英國留學回來後,學習軟體工程的他就在成都創辦了這款軟體。“傳輸資訊中,70%都是祝福、記事的資訊。”讓他意外的是,還是有一些輕生念頭的資訊,會夾雜在眾多資訊中。

從軟體發展至今,他已經在其中發現了5條“危險資訊”,通過聯動警方、媒體,最終將這些行走在死亡邊緣的人拉了回來。“一念之差,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彭先生沒有放棄對任何有自殺傾向資訊的追蹤,公司甚至還成立了營救小組,專門根據註冊資訊去追蹤“寄件者”。就在去年,甘肅的一名使用者也是在軟體中的記事本中預留了“活著好累”之類的字眼,彭先生和同事們最終追蹤了寄件者所在的IP地址,通過警方找到了寄件者,“她喝了大量白酒,吞下了安眠藥。”彭先生說,通過兩地聯動,他們提前找到了輕生人員所在位置,及時送到了醫院,並進行洗胃,兩天的搶救,最終挽救了她的生命。

“現在網路詐騙太多,借助媒體和警方的聯動,比我們自己打電話更有效果。”彭先生說,正如之前聯繫一些當事人時,對方並不會理睬,在幾次聯動之後,他們也發現,獲取對方信任還是比較重要。他也表示,希望大家能夠三思而行,這個世界有太多值得留戀的東西。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實習生 陳薪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