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單身不是孤獨,而是一種選擇,想單身就大膽單身吧!丨讀書者說

雙語君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為您的英語保鮮!

“雙十一”的大幕已經拉開, 正要擼起袖子買買買, 突然想起這場年度狂歡的本來面目——“光棍節”。

於是, 應景地翻了書架上一本很早以前買了卻沒有看的書——《單身社會》(Going Solo), 想著來聊聊單身和獨居。

不知不覺中, “單身”成了熱詞, 被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情緒和話語討論了很多年:

自嘲、戲謔;

孤單、寂寞、冷;

催婚、厭煩、逃避、關你何事;

……

有一陣子我曾想, 單身被拎出來討論得太多了, 而被討論本身也有一種“汙名化”的味道。 如果單身與談戀愛一樣, 都被當作一項再自然不過的個人選擇, 那根本就不會被如此談論啊!

後來我似乎有點明白了, 也許不僅是那些催著我們找物件的父輩、祖輩, 就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搞清楚,

單身究竟意味著什麼?是生活方式、個人選擇, 還是人生之中的過渡期?在傳統觀念面前, 保持單身究竟是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或許就是因為迫切想要一個答案, 關於單身的討論才會越來越多。 於是, 我期待以這本基於觀察、資料和深度訪談的《單身社會》,

來討論這些令廣大單身男女不時困惑並懷疑自身的話題。

2012年, 美國社會學教授艾裡克·克裡南伯格(Eric Klinenberg)出版了這本《單身社會》(Going Solo: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

艾裡克·克裡南伯格

嚴格意義上說, 這本書討論的是獨自生活、獨居(living alone)而非單身(being single)。 作者將論述背景置於美國的現代都市之中,

而在大都市里, 獨居不等於單身, 單身也不一定意味著獨居。 儘管作者也承認, 很多時候, 兩者很難區別對待。

雖然書裡寫的是美國社會的時代狀況、雖然沒有好到要打五星好評, 但是讀來依然不由在心裡感慨一句:

“老鐵, 紮心了。 ”

本文就暫時拋開成書邏輯和結構, 把那些紮心的片段摘出, 熬成一大鍋毒雞湯, 小心翼翼捧給正要“剁手”的同黨們。

■ 大規模獨居是現代社會獨有的特徵,中國是獨居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克裡南伯格將獨居生活的崛起視為現代社會的一項巨變:

成書之時,超過半數的美國成年人正處於單身,差不多每7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選擇了獨居。女性構成了當代獨居人口的主體。未來幾年內,18-34歲之間的獨居年輕人將成為獨居人口中增長最快的一個群體。

如今,獨居人士聚集在現代化城市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和紐約市曼哈頓區,近一半居住人口選擇了獨自生活。

據克裡南伯格的研究:

Three of the nations with the fastest-growing populations of single people — China, India and Brazil — are also among those with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單身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和巴西。這與它們快速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它們同時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

常識裡,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喜群居。事實上,如此大規模人口獨自居住的現象也真的只屬於現代。

作者說:

I came to see it as a social experiment, because what I learned, surprisingly, is that until about the 1950s, there was no society in the history of our species that supported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living alone. Since then, living alone has become incredibly common, throughout the developed world. Wherever there is affluence, and a welfare state, people use their resources to get places of their own.

我開始將之視作一場社會實驗,因為據我所知,1950年代以前,在我們這個物種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社會支援著大量獨自居住的人,這真令人意外。從那以後,獨居在發達國家變得非常普遍。在那些富裕、福利良好的國度,人們就會用他們的資源去獲得屬於自己的地盤。

因此,以歷史的眼光來看,獨居現象將長時間地成為當代發達國家的特徵。

■ 獨自生活的好處:自由、掌控與自我實現

Living alone comports with modern values. It promotes freedom, personal control and self-realization — all prized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life.

獨居生活有助於人們追尋神聖的現代價值——自由、對自身的掌控以及自我實現。

這些恐怕是獨居生活最顯而易見的好處了。

一位近期剛恢復單身、開始獨自生活的小夥伴說:“我越發覺得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妥協與遷就他人是一件太過辛苦的事情,特別是在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北京。回到租住的家中時,我希望自己可以毫不設防、徹底卸下偽裝;希望可以是放鬆甚至極其鬆散的;希望在這個小小的、屬於自己的空間裡,用不著高度緊張,想晚睡就晚睡,想外放歌就大聲外放,想癱著就甭坐著,遇到難過的事自己也可以哭得很醜。這些,怕是只有獨居才能給我的自由。”

而對那些習慣於操心瑣事、承擔責任、照顧他人的人而言,《單身社會》裡兩位受訪者的自白,恐怕更能令他們感同身受:

“有時覺得別人和我的關係太親密了,比如與某個人生活在一起,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對我而言並不是輕鬆愜意的事情。自己待著、不用去為其他人的事情操心,對我而言,更接近我想要的舒適。”

“我還是寧可獨處,獨自生活我就再沒有機會把責任推卸給任何人了,如果我做錯了什麼,那就全都是我自己的錯。這並不意味著我反社會,但我自己的問題已經夠多了,我不想再摻和到別人的問題裡去。”

獨自生活不僅如上所說,令人們找到自由、找到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使人們免於不必要的、對他人的責任,還給了個人以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回歸自我、發展自我,很多人因而將獨居當作一種在個人發展、尤其是職業發展上的投資以及自我提升:學習家務能力,學會一個人自得其樂地生活,建立信心以投身人生新的挑戰。

在瑞典以及許多其他國家裡,獨自居住不僅是人們認可的現象,很多時候甚至是人們欣賞、重視甚至追求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認為,搬進自己獨立的住所是成人必不可少的步驟,因為獨居的經驗將令他們變得更為成熟和獨立自主。

中年人則認為,離婚或分居後的獨自生活非常有必要,因為這將幫助他們重獲自主權和對自我的掌控。

而老年人認為,獨自生活令他們維持自己的尊嚴、個體完整性以及自主性,並定義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獨居生活吸引了許多人的原因之一,是這種生活方式本身並沒有太多的約束。我們難以否認,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傾向於追求一種“舒適、自由、不為關愛所牽絆的生活,以及越來越多的享受其他有趣、新鮮事物的機會。”

Instead of stumbling on a subculture of anxious, angry or just plain weird single householders, he encountered a serene if slightly smug set of men and women who were quite convinced that they had got the best deal. Far from seeing singleness as a transitory blip on the path to the sunny uplands of couplehood, Klinenberg's guinea pigs felt that they had arrived exactly where they wanted to be.

他(克裡南伯格)並不是在充滿焦慮、憤怒或是怪異的單身住戶的亞文化中踉蹌而行,而是遇到了一群淡定卻有些自命不凡的男男女女,他們深信自己已經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克裡南伯格的這些“小白鼠”們才不是將單身視為通向婚姻的陽光大道,而是認為他們已經到達了想去的地方。

換句話說,越來越多人主動選擇了保持單身,而不僅是將其當作人生的一個過渡階段。而研究表明,獨居生活也是最為穩定的居住及生活方式,獨居五年以上的人們更可能維持同樣的狀態不變——慣性的力量就是這麼可怕。

■ 單身/獨居≠孤獨

單身、獨居所面臨的問題,也在克裡南伯格的書中有著許多呈現。

比如,性別上的歧視。女生到了一定年紀沒有戀愛、結婚、生子,就有可能遭遇指指點點。

比如,職場上的歧視。克裡南伯格的一位受訪者甚至表示,“單身狗”們也更傾向於被分配更重的工作任務和更少的升遷機會,因為上司們可能認為“單身狗”們下班後沒有約會,並且不用負擔家庭額外開支、不用養育孩子的他們在經濟上也更寬裕。

比如,在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單身狗”們也會面臨更多的買房與租房困難。

再比如,最現實而沉重的問題,獨自生活的人不可避免地會遭遇生病及年老的問題。書中就有受訪者,隨著年紀增長,開始擔心孤獨終老,開始恐慌獨自離開世界而不為人所知。

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人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單身、獨居。上文那位小夥伴繼續說道:

“(上述是)剛剛獨居的我嘗到的一點甜頭,而過了大概一周,獨居的新奇感開始和寂寞感互相拉扯,難分伯仲。只要是工作遇到不順,我一回來面對空無一人的房間,無人訴說,便會被負面情緒籠罩,開始回想兩人住一起時擁有的那些愉快時刻:一起看電影、聊八卦,一起打掃房間、一起分享食物……哎,可是啊再轉念一想,如果不是獨居,我怎麼能在半夜一點二十分,開著大燈、放著偶像的歌、喝著汽水、瘋狂碼字呢?”

這讓我想起那些關於“獨處能力”的討論。

某心理類公號一篇討論孤獨感的文章寫道:英文中,Loneliness和Solitude都表達了孤獨的含義,但有所區別:

Loneliness expresses the pain of being alone and solitude expresses the glory of being alone (Paul Tillich).

“Loneliness表達了孤身一人的痛苦,而Solitude則表達了孤身一人的榮光(德國神學家田立克)。

“Loneliness是一種需要忍受的感覺。它很少是主動選擇的。它是人們想要去回避的。而Solitude則是一種主動選擇的孤獨狀態,是自己感到享受的孤獨狀態。在Solitude中的人會主動回避和外界的聯繫,他/她的內心對此感到平和而快樂。”

很多人,包括《單身社會》的觀點認為,如果單獨待著的時候不能自得其樂的話,那也無法與他人緊密聯繫在一起;如果無法尋找到獨自生活的意義,那麼外出尋找新鮮感本身,也會漸漸喪失新鮮感和吸引力。

毫無疑問,那些“獨處能力”更強的人,更有可能在Solitude之中享受獨處的榮光。他們傾向於認為孤獨是有益處的:

“孤獨令我們從親密的社會關係的束縛中解脫了出來,而更重要的是,最終孤獨能幫助個體培育自我、建立獨到的見解,最終更為有效地重返社會。對於生活在世上最繁忙和最現代化社會中的人們而言,他們很容易忽視或遺忘學習獨處,而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種人生體驗。”

數位化媒體、社交網路,令我們時常處於“過度連接”的狀態(overconnected),我身邊就有一些人、尤其是相對內向的人(包括我自己),在一波social之後會感到非常疲憊、感覺像被榨幹了,要通過獨處來給自己充電、回血。而那些最外向的人,也難免在某些時刻覺得互聯網時代過於喧囂,短暫逃離的出口就是城市中那個被他們稱為“家”的獨處空間。

另一方面,克裡南伯格斷言傳播革命是促使獨居現象成為可能的一個原因,因為它促成了很多潛在的聯繫。

Living alone is not being alone.

獨居不代表孤單一人。

有研究表明,與他人相比,獨居者在社交上更為活躍。由於他們更有可能出入餐廳、酒吧和各種社團、俱樂部等等,因此獨居者占較高比例的城市也擁有更為蓬勃的公共文化。

■ 無論是否單身/獨居,所有人都要學會活得更好

作為個人選擇的單身、獨居,或許背後存在種種不同的故事:

有些獨居者活躍於人際交往,事業有成,又善於安排自己獨自一人的生活。

有些人的家庭伴侶辜負或者背叛了曾經的信任與親密,所帶來的痛苦令他們選擇分手或者離開,因為在一起時,他們更為孤獨。

有些人因為拒絕和分離而變得謹慎,不再輕易投身一段認真而負責任的關係。這種謹慎後來變成了畏縮,令獨居者躲在自己的安全屋裡逃避。

還有很多現代女性終於能夠擺脫那些不被感激、不被重視、無報酬的家庭責任,而有機會更多地關注自身需求。

……

但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們開始改變傳統,卻依然不確定新的生活究竟何去何從,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在各個階段變換生活狀態也變得司空見慣,單身、單親家庭、成婚、分居、穩定的愛侶,以及最終又回歸獨自一人。

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將面對更多的壓力,有時也難免忽然產生自我懷疑——究竟什麼才是恰當的生活方式?

但毫無疑問,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些許安慰,因為所有獨居的人都將面臨的,是一個共同的挑戰——他們不僅需要解開如何獨自生活的謎題,更需要學會活得更好。在這個問題上,他們並不孤單,我們所有的人,不管此時此刻我們是獨自生活還是與他人一起生活,都需從他們的答案中學習成長。

艾裡克·克裡南伯格:《單身社會》

KnowYourself:《我們為什麼會主動尋求孤獨?丨舊文回顧:孤獨感中有你深藏的秘密》

Smithsonian.com --- “Eric Klinenberg on Going Solo”

theguardian.com --- “Going Solo by Eric Klinenberg-review”

nytimes.com --- “One’s a Crowd”

編輯:唐曉敏

■ 大規模獨居是現代社會獨有的特徵,中國是獨居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克裡南伯格將獨居生活的崛起視為現代社會的一項巨變:

成書之時,超過半數的美國成年人正處於單身,差不多每7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選擇了獨居。女性構成了當代獨居人口的主體。未來幾年內,18-34歲之間的獨居年輕人將成為獨居人口中增長最快的一個群體。

如今,獨居人士聚集在現代化城市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和紐約市曼哈頓區,近一半居住人口選擇了獨自生活。

據克裡南伯格的研究:

Three of the nations with the fastest-growing populations of single people — China, India and Brazil — are also among those with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單身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和巴西。這與它們快速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它們同時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

常識裡,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喜群居。事實上,如此大規模人口獨自居住的現象也真的只屬於現代。

作者說:

I came to see it as a social experiment, because what I learned, surprisingly, is that until about the 1950s, there was no society in the history of our species that supported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living alone. Since then, living alone has become incredibly common, throughout the developed world. Wherever there is affluence, and a welfare state, people use their resources to get places of their own.

我開始將之視作一場社會實驗,因為據我所知,1950年代以前,在我們這個物種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社會支援著大量獨自居住的人,這真令人意外。從那以後,獨居在發達國家變得非常普遍。在那些富裕、福利良好的國度,人們就會用他們的資源去獲得屬於自己的地盤。

因此,以歷史的眼光來看,獨居現象將長時間地成為當代發達國家的特徵。

■ 獨自生活的好處:自由、掌控與自我實現

Living alone comports with modern values. It promotes freedom, personal control and self-realization — all prized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life.

獨居生活有助於人們追尋神聖的現代價值——自由、對自身的掌控以及自我實現。

這些恐怕是獨居生活最顯而易見的好處了。

一位近期剛恢復單身、開始獨自生活的小夥伴說:“我越發覺得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妥協與遷就他人是一件太過辛苦的事情,特別是在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北京。回到租住的家中時,我希望自己可以毫不設防、徹底卸下偽裝;希望可以是放鬆甚至極其鬆散的;希望在這個小小的、屬於自己的空間裡,用不著高度緊張,想晚睡就晚睡,想外放歌就大聲外放,想癱著就甭坐著,遇到難過的事自己也可以哭得很醜。這些,怕是只有獨居才能給我的自由。”

而對那些習慣於操心瑣事、承擔責任、照顧他人的人而言,《單身社會》裡兩位受訪者的自白,恐怕更能令他們感同身受:

“有時覺得別人和我的關係太親密了,比如與某個人生活在一起,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對我而言並不是輕鬆愜意的事情。自己待著、不用去為其他人的事情操心,對我而言,更接近我想要的舒適。”

“我還是寧可獨處,獨自生活我就再沒有機會把責任推卸給任何人了,如果我做錯了什麼,那就全都是我自己的錯。這並不意味著我反社會,但我自己的問題已經夠多了,我不想再摻和到別人的問題裡去。”

獨自生活不僅如上所說,令人們找到自由、找到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使人們免於不必要的、對他人的責任,還給了個人以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回歸自我、發展自我,很多人因而將獨居當作一種在個人發展、尤其是職業發展上的投資以及自我提升:學習家務能力,學會一個人自得其樂地生活,建立信心以投身人生新的挑戰。

在瑞典以及許多其他國家裡,獨自居住不僅是人們認可的現象,很多時候甚至是人們欣賞、重視甚至追求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認為,搬進自己獨立的住所是成人必不可少的步驟,因為獨居的經驗將令他們變得更為成熟和獨立自主。

中年人則認為,離婚或分居後的獨自生活非常有必要,因為這將幫助他們重獲自主權和對自我的掌控。

而老年人認為,獨自生活令他們維持自己的尊嚴、個體完整性以及自主性,並定義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獨居生活吸引了許多人的原因之一,是這種生活方式本身並沒有太多的約束。我們難以否認,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傾向於追求一種“舒適、自由、不為關愛所牽絆的生活,以及越來越多的享受其他有趣、新鮮事物的機會。”

Instead of stumbling on a subculture of anxious, angry or just plain weird single householders, he encountered a serene if slightly smug set of men and women who were quite convinced that they had got the best deal. Far from seeing singleness as a transitory blip on the path to the sunny uplands of couplehood, Klinenberg's guinea pigs felt that they had arrived exactly where they wanted to be.

他(克裡南伯格)並不是在充滿焦慮、憤怒或是怪異的單身住戶的亞文化中踉蹌而行,而是遇到了一群淡定卻有些自命不凡的男男女女,他們深信自己已經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克裡南伯格的這些“小白鼠”們才不是將單身視為通向婚姻的陽光大道,而是認為他們已經到達了想去的地方。

換句話說,越來越多人主動選擇了保持單身,而不僅是將其當作人生的一個過渡階段。而研究表明,獨居生活也是最為穩定的居住及生活方式,獨居五年以上的人們更可能維持同樣的狀態不變——慣性的力量就是這麼可怕。

■ 單身/獨居≠孤獨

單身、獨居所面臨的問題,也在克裡南伯格的書中有著許多呈現。

比如,性別上的歧視。女生到了一定年紀沒有戀愛、結婚、生子,就有可能遭遇指指點點。

比如,職場上的歧視。克裡南伯格的一位受訪者甚至表示,“單身狗”們也更傾向於被分配更重的工作任務和更少的升遷機會,因為上司們可能認為“單身狗”們下班後沒有約會,並且不用負擔家庭額外開支、不用養育孩子的他們在經濟上也更寬裕。

比如,在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單身狗”們也會面臨更多的買房與租房困難。

再比如,最現實而沉重的問題,獨自生活的人不可避免地會遭遇生病及年老的問題。書中就有受訪者,隨著年紀增長,開始擔心孤獨終老,開始恐慌獨自離開世界而不為人所知。

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人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單身、獨居。上文那位小夥伴繼續說道:

“(上述是)剛剛獨居的我嘗到的一點甜頭,而過了大概一周,獨居的新奇感開始和寂寞感互相拉扯,難分伯仲。只要是工作遇到不順,我一回來面對空無一人的房間,無人訴說,便會被負面情緒籠罩,開始回想兩人住一起時擁有的那些愉快時刻:一起看電影、聊八卦,一起打掃房間、一起分享食物……哎,可是啊再轉念一想,如果不是獨居,我怎麼能在半夜一點二十分,開著大燈、放著偶像的歌、喝著汽水、瘋狂碼字呢?”

這讓我想起那些關於“獨處能力”的討論。

某心理類公號一篇討論孤獨感的文章寫道:英文中,Loneliness和Solitude都表達了孤獨的含義,但有所區別:

Loneliness expresses the pain of being alone and solitude expresses the glory of being alone (Paul Tillich).

“Loneliness表達了孤身一人的痛苦,而Solitude則表達了孤身一人的榮光(德國神學家田立克)。

“Loneliness是一種需要忍受的感覺。它很少是主動選擇的。它是人們想要去回避的。而Solitude則是一種主動選擇的孤獨狀態,是自己感到享受的孤獨狀態。在Solitude中的人會主動回避和外界的聯繫,他/她的內心對此感到平和而快樂。”

很多人,包括《單身社會》的觀點認為,如果單獨待著的時候不能自得其樂的話,那也無法與他人緊密聯繫在一起;如果無法尋找到獨自生活的意義,那麼外出尋找新鮮感本身,也會漸漸喪失新鮮感和吸引力。

毫無疑問,那些“獨處能力”更強的人,更有可能在Solitude之中享受獨處的榮光。他們傾向於認為孤獨是有益處的:

“孤獨令我們從親密的社會關係的束縛中解脫了出來,而更重要的是,最終孤獨能幫助個體培育自我、建立獨到的見解,最終更為有效地重返社會。對於生活在世上最繁忙和最現代化社會中的人們而言,他們很容易忽視或遺忘學習獨處,而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種人生體驗。”

數位化媒體、社交網路,令我們時常處於“過度連接”的狀態(overconnected),我身邊就有一些人、尤其是相對內向的人(包括我自己),在一波social之後會感到非常疲憊、感覺像被榨幹了,要通過獨處來給自己充電、回血。而那些最外向的人,也難免在某些時刻覺得互聯網時代過於喧囂,短暫逃離的出口就是城市中那個被他們稱為“家”的獨處空間。

另一方面,克裡南伯格斷言傳播革命是促使獨居現象成為可能的一個原因,因為它促成了很多潛在的聯繫。

Living alone is not being alone.

獨居不代表孤單一人。

有研究表明,與他人相比,獨居者在社交上更為活躍。由於他們更有可能出入餐廳、酒吧和各種社團、俱樂部等等,因此獨居者占較高比例的城市也擁有更為蓬勃的公共文化。

■ 無論是否單身/獨居,所有人都要學會活得更好

作為個人選擇的單身、獨居,或許背後存在種種不同的故事:

有些獨居者活躍於人際交往,事業有成,又善於安排自己獨自一人的生活。

有些人的家庭伴侶辜負或者背叛了曾經的信任與親密,所帶來的痛苦令他們選擇分手或者離開,因為在一起時,他們更為孤獨。

有些人因為拒絕和分離而變得謹慎,不再輕易投身一段認真而負責任的關係。這種謹慎後來變成了畏縮,令獨居者躲在自己的安全屋裡逃避。

還有很多現代女性終於能夠擺脫那些不被感激、不被重視、無報酬的家庭責任,而有機會更多地關注自身需求。

……

但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們開始改變傳統,卻依然不確定新的生活究竟何去何從,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在各個階段變換生活狀態也變得司空見慣,單身、單親家庭、成婚、分居、穩定的愛侶,以及最終又回歸獨自一人。

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將面對更多的壓力,有時也難免忽然產生自我懷疑——究竟什麼才是恰當的生活方式?

但毫無疑問,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些許安慰,因為所有獨居的人都將面臨的,是一個共同的挑戰——他們不僅需要解開如何獨自生活的謎題,更需要學會活得更好。在這個問題上,他們並不孤單,我們所有的人,不管此時此刻我們是獨自生活還是與他人一起生活,都需從他們的答案中學習成長。

艾裡克·克裡南伯格:《單身社會》

KnowYourself:《我們為什麼會主動尋求孤獨?丨舊文回顧:孤獨感中有你深藏的秘密》

Smithsonian.com --- “Eric Klinenberg on Going Solo”

theguardian.com --- “Going Solo by Eric Klinenberg-review”

nytimes.com --- “One’s a Crowd”

編輯:唐曉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