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群芳譜|世外仙姝寂寞林(三)

作者簡介

韓乾昌, 自由職業。 西北漢子, 紅樓癡人。 天性好自由, 胸無大志。 紅樓一醉不願醒, 從此長做夢中人。

作者

韓乾昌

對芳名鼎鼎的范爺, 談不上太多感覺。 卻喜歡她說的一句話:“我能承受多大的詆毀, 就能承受多大的讚譽。 ”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她說的, 不好考證, 單就這話說出的道理而言, 我個人是贊同的。 這句話, 同樣適用於紅樓夢裡毀譽參半的林黛玉。

紅樓夢太有名, 所謂人紅是非多。

是非多不是書裡真的有那麼多是非, 而是這世間本是個勢利場、是非場。 套用魯迅先生一句話——這世間本沒有是非, 談論的人多了便成了是非。

紅樓夢裡被是非最多的莫過於寶釵和黛玉。 沒辦法, 紅樓夢不是那種主角兒自帶光環的俗文。 如果寶釵和黛玉自帶“偉光正”和“高大上”的耀眼光環, 不好意思, 只好棄之如敝履。

還好, 幸運的是, 作者是曹雪芹, 即便有光環, 也會不經意間投射下些許綽綽之影。 有缺點的人才是真實的, 真實的人才夠可愛。

某種程度上來說, 這書本身也不適合給俗人去看, 雖然最初確是通俗讀物。

紅樓夢是一面照妖鏡。 照見自己並不奇怪, 因為裡面有你心中的至純至真、至善至美。 如果照出了妖,

那麼就算你把那鏡子砸成一萬個碎片, 這一萬個碎片照出的依然是一萬個妖怪, 卻不會讓那妖遁於無形。

有多少愛慕黛玉的人, 就有多少討厭黛玉的人。 愛慕與討厭其實不在於她本身的好與不好, 只關乎你的喜歡與不喜歡。

對一個人的喜歡與否,

莫過於與他相處的感同身受, 或者設身處地的品味。 問題是, 現實裡有林黛玉這樣的人嗎?

沒有。

現實裡美貌如黛玉者有, 可開口往往說的是鑽戒豪宅與奢侈品, 而不是詩情畫意。 有其才者不一定有其品, 有其品者又不得其貌。 而品、才、貌兼得者只有一個黛玉。 這樣的黛玉只能活在書裡和喜愛者心裡。

黛玉容貌之美, 毋庸多敘。 而最可貴者, 乃其美貌之下的真與純。 這是大美。

這真, 是俗世中人無法直視之真, 這純, 是煙火男女難望其項背之純。

尤其是面對愛情時, 她的真與純讓人感佩, 讓人憐愛。

與寶玉的“情不情”不同, 她是“情情”。 她哭的是自己的心以及無法確定所愛之人是否明白她的心。 因此, 所有的刻薄與小性只不過是小心翼翼的試探。

也難怪, 對於在任何一個如水的女兒面前都要盡一份心的寶玉, 黛玉的安全感是如履薄冰的脆弱。 設身處地想想, 有一個被花團錦簇包圍著的多情男友, 不刻薄小性反而奇怪。 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 身邊連個替她主張的人都沒有。 禮教約束, 又不能越雷池半步。 於是, 兩個相愛的人“你證我證, 心證意證”, 驗證著彼此的心。 她對寶玉的愛, 是出於靈魂深處相契的真純之愛。 她的刻薄小性並非徘徊於共用單車和寶馬賓士之間的糾結。 愛就是愛, 與其它無關。 這愛的真純, 自然也照出了現實裡的虛妄與鄙瑣。

真性情是中性的。如果說黛玉是真性情的,那麼,寶釵當然也是真性情。自然,賈環和趙姨娘也是真性情。

然而,真性情的下面,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底色。寶釵的真性情是看空以後的返璞歸真,所以,她是“珍重芳姿晝掩門”、“淡極始知花更豔”。黛玉的真性情是勘破以後對生命自由的嚮往。所以,她要隨花飛到天盡頭。二者殊途同歸,都是一種擺脫靈魂束縛,通達生命真滴的追求。都是對人生的妙悟,是以智慧和善良為底色的。

有人以李逵的真性情來類比,進而批判真性情者,以趙姨娘的真性情襯托黛玉及其真性情的虛妄。是的,我們不能否認李逵和趙姨娘的真性情,可他們的真性情裡沒有智慧也沒有善良做底色,更沒有對人生的通達妙悟。

就像意淫和濫淫皆是淫,癡情與癡欲皆是執一樣,這淫與執之間的差別是“知”與“識”的差別,也是“德”與“慧”的差別。當然,也是寶玉和賈赦之間的差別。

真性情對有人而言,是一條美麗的裙子,而對另一些人,只不過是一塊遮羞布。

除了對愛情的真,黛玉對其它人也是至誠至真。給送燕窩的婆子和小丫頭佳慧的錢,固然說明她的通達世故人情,也表明了她的待人真誠,這一點在對待香菱學詩上也有充分體現。前人已詳述備至,這裡不再贅述。

當然,在對待劉姥姥的問題上,爭執多年依然沒有讓所有人信服的定論。但對於一個自小深居侯門的貴族小姐,由於不諳人間疾苦,偶出誚語,實難苛責。寶釵不也跟著顰兒起哄嗎?這又何嘗不是純真下的無心之傷?

既然黛玉對待愛情和旁人如此真摯誠切,為何還“人多謂不及寶釵”呢?

這要看人多謂的是哪些人。寶釵寶玉、賈家三姐妹等顯然不是人多謂之人。而湘雲在排除了“情敵”嫌疑之後,和黛玉之間也毫無嫌隙,凹晶館聯詩不是和金蘭契一樣,是最溫馨美好的場景之一嗎?

那麼,人多謂,大概就是那一眾婆子了。可這大觀園裡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入了這一眾“魚眼睛”的“青目”。錦上添花、溜鬚拍馬她們是信手拈來,看人下菜甚至落井下石不也是手到擒來?正經的主子迎春被她們騎在頭上耍,刺玫瑰探春協理榮國府伊始她們還要等著看笑話的,甚至鳳辣子都說如果不是她厲害些,不知被這些人怎麼整治呢。至於晴雯司棋瞬間香消玉殞那不是平常嗎?可她們對鴛鴦就不敢明目張膽,太歲頭上的土,她們不敢動。但背後議論誰敢保證就沒有。那麼,議論寄人籬下的黛玉就不能叫做猜測了。所以,你可以說黛玉對周瑞家的是刻薄,如果理解成給這些慣於嚼舌根的人一點下馬威也是合理。

當然,這裡把寶釵和黛玉放在一起對比,並非以黛玉的真反襯寶釵的假。寶釵也是真性情,前面已經說過。只不過寶釵看空之後,是一份淡泊。在她眼裡,除了母親和哥哥,其他人都是差不多的。她親厚王夫人和寶玉也並沒有因此對趙姨娘和賈環另眼看待。

而黛玉的勘破是一種絕世而立的高潔。她愛花,也更怕花隨流水去,陷於汙淖。她生於人間,卻不食人間煙火。黛玉本為還淚而來的絳珠仙草,人間於她,是暫居而不可久留。

因此,黛玉的死,是註定,也是幸運。

那日行酒令,當寶釵如牡丹花一樣“冠豔群芳”,占得花魁時,讓人隱隱擔憂,同樣是作者心尖尖的黛玉又該如何安置。

放心,作者心裡的黛玉本不是常人能識能賞的花,她是一朵出塵不染的芙蓉,是一種風流嫵媚而潔身自好的美麗。黛玉的品性,一如那高潔素雅的芙蓉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她和寶釵的美,沒有高下,只是盛開著顏色各異的風景,鋪排、妝點著人世的繁華與心底的熱望。只是,各花入各眼。世人喜牡丹者眾,而愛芙蓉者寡。可這,終究關牡丹與芙蓉什麼事。

黛玉的菊花詩,寫的是菊花,也是她自己。“孤標傲世偕誰隱”是她自己的寫照。她自問自答——

“想要打聽秋天的消息卻沒有人知曉,我只好背著手輕聲地詢問東籬:你的品格如此孤高傲世,又有誰能夠和你一同隱居?同樣都是花而你為什麼又開放的這麼晚?落滿霜露的庭院和園圃多麼寂寞,鴻雁南飛蟋蟀低吟你是否相思?且不要說整個世間沒有能夠和你談論的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話語不妨和我小敘片刻。”

和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一樣,他們都是世間的隱者。而不同之處在于,陶淵明的隱更是一種姿態,他以隱來反襯五斗米。而黛玉的隱則無關塵世煙火,她是一首詩,隱在詩意裡。

這樣的黛玉,再多的“人多謂”不能湮滅她的高潔,俗世的譭謗只能彰顯她的品格。或者說,一切譭謗與彰顯其實都無謂,她就是她,一朵世外仙姝。

黛玉的才是“堪憐詠絮才”。她的文才了得,這是共識。可如果僅僅如此,那還是小看了她。

黛玉喜歡吃暹羅進貢的淡茶。鳳姐說,我明兒還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發人送來。

神通廣大的鳳姐難道也有求人的時候?她求的是什麼事呢?

行文至此,鳳姐還來不及求黛玉呢,就被馬道婆給制倒了,臥床一個月才好。

直到第二十八回,賈寶玉在王夫人那裡匆忙吃了中飯,迫不及待去賈母那裡看林妹妹。有這麼一段:可巧走到鳳姐兒院門前,只見鳳姐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看著十來個小廝們挪花盆呢。見寶玉來了,笑道:“你來的好。進來,進來,替我寫幾個字兒。”寶玉只得跟了進來。到了屋裡,鳳姐命人取過筆硯紙來,向寶玉道:“大紅妝緞四十匹,蟒緞四十匹,上用紗各色一百匹,金項圈四個。”寶玉道:“這算什麼?又不是帳,又不是禮物,怎麼個寫法?”鳳姐兒道:“你只管寫上,橫豎我自己明白就罷了。”

賈寶玉寫完了字就趕緊找林妹妹去了,到了賈母那裡,卻不見林妹妹,因問:“林妹妹在那裡?”賈母道:“裡頭屋裡呢。”寶玉進來,只見地下一個丫頭吹熨斗,炕上兩個丫頭打粉線,黛玉彎著腰拿著剪子裁什麼呢。寶玉走進來笑道:“哦,這是作什麼呢?才吃了飯,這麼空著頭,一會子又頭疼了。”黛玉並不理,只管裁他的。有一個丫頭說道:“那塊綢子角兒還不好呢,再熨他一熨。”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說道:“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

……

原來鳳姐所求的乃是裁剪之事。以往只知道襲人嘴裡的林妹妹不動針線,大半年繡了個荷包還給鉸了。卻不知,原來高手都是關鍵時刻才出手。是不是想起病補雀金裘的晴雯來?鳳姐放著時常做針黹女紅到半夜的寶釵和湘雲不求,偏來求黛玉,可見她的技藝可以和晴雯並駕齊驅。如果不是身子弱,黛玉玩兒起針線活來,也一定是行雲流水、風生水起。

黛玉對寶玉說:我雖不管事,心裡每常閑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

說到治家理財,當屬鳳姐探春她們。可黛玉這寥寥數句卻也絕非閒筆。黛玉不只有比比干還多一竅的聰明,還有人多不及的智慧。若讓她來理家,想必也是不差的。要怪只能怪她那弱柳扶風、病弱西子的身體。

黛玉的才還體現在教學方面。她教香菱學詩的情景許多人深刻在心。由淺入深、寓理於情的諄諄教誨亦不必多言。

雖然就全面的才而言,黛玉略遜寶釵。然而寶釵和黛玉之才,一正一奇,相得益彰,構成了大觀園最迷人的兩道景致。

這樣一個兼得品才貌的黛玉,當然只屬天外,濁濁塵世自然不會有她的容身處。然而,紅樓夢又是一部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世情小說、人情小說。作者虛構林黛玉這樣一個人物的意義何在?

林黛玉是一個詩意化人格的理想主義者,又不單純以出塵於世一種面貌示人。她的優點與缺點同樣鮮明。作者賦予林黛玉世外仙姝品格的同時,又給予她塵世裡小女兒的各種情思與缺點,而這樣的黛玉才是我們心中的黛玉,有著如我們身邊的小兒女一般之態,可愛的黛玉。她是接了地氣的仙子,這地,卻又不是濁世裡的汙淖之地,是我們的心靈之地,涵養她的也不是濁水,而是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水。

寶釵是看空以後積極入世的擔當,黛玉是勘破以後離塵出世的理想。二者的共通之處在於,都是對俗世與精神束縛的擺脫,以求達到身、心、靈自由的境地。這當然也是作者自己以哲學和宗教高度對人生的理解與思考。

喜歡閆紅老師文章裡的一句話:“對於靈魂格外深邃的人來說,知己是個奢侈品。”

面對大觀園裡那些個如水般冰雪聰明的可人兒,黛玉的知己只不過寶釵和寶玉二人而已。期望俗世裡的我們真正讀懂黛玉,已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能有這樣一個黛玉喜歡著,愛著,對讀者來說是幸運的,幸福的。感謝曹雪芹。

現實裡,有人喜歡寶釵,只不過是把寶釵當成習了字,學了文的襲人,把“溫柔和順”當成了“隨分從時”。而討厭黛玉的人也是時常把“孤標傲世”、“目無下塵”的她看成了身在佛門,心系紅塵的妙玉而已。

有人天天守著佛,祈求的是佛賜予他紅塵裡的繁華。

有人隱居在自己心裡,卻以悲憫盛載著大千世界。

對於黛玉,你喜歡不喜歡,她都在那裡。

默然守望。

寂靜歡喜。

真性情是中性的。如果說黛玉是真性情的,那麼,寶釵當然也是真性情。自然,賈環和趙姨娘也是真性情。

然而,真性情的下面,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底色。寶釵的真性情是看空以後的返璞歸真,所以,她是“珍重芳姿晝掩門”、“淡極始知花更豔”。黛玉的真性情是勘破以後對生命自由的嚮往。所以,她要隨花飛到天盡頭。二者殊途同歸,都是一種擺脫靈魂束縛,通達生命真滴的追求。都是對人生的妙悟,是以智慧和善良為底色的。

有人以李逵的真性情來類比,進而批判真性情者,以趙姨娘的真性情襯托黛玉及其真性情的虛妄。是的,我們不能否認李逵和趙姨娘的真性情,可他們的真性情裡沒有智慧也沒有善良做底色,更沒有對人生的通達妙悟。

就像意淫和濫淫皆是淫,癡情與癡欲皆是執一樣,這淫與執之間的差別是“知”與“識”的差別,也是“德”與“慧”的差別。當然,也是寶玉和賈赦之間的差別。

真性情對有人而言,是一條美麗的裙子,而對另一些人,只不過是一塊遮羞布。

除了對愛情的真,黛玉對其它人也是至誠至真。給送燕窩的婆子和小丫頭佳慧的錢,固然說明她的通達世故人情,也表明了她的待人真誠,這一點在對待香菱學詩上也有充分體現。前人已詳述備至,這裡不再贅述。

當然,在對待劉姥姥的問題上,爭執多年依然沒有讓所有人信服的定論。但對於一個自小深居侯門的貴族小姐,由於不諳人間疾苦,偶出誚語,實難苛責。寶釵不也跟著顰兒起哄嗎?這又何嘗不是純真下的無心之傷?

既然黛玉對待愛情和旁人如此真摯誠切,為何還“人多謂不及寶釵”呢?

這要看人多謂的是哪些人。寶釵寶玉、賈家三姐妹等顯然不是人多謂之人。而湘雲在排除了“情敵”嫌疑之後,和黛玉之間也毫無嫌隙,凹晶館聯詩不是和金蘭契一樣,是最溫馨美好的場景之一嗎?

那麼,人多謂,大概就是那一眾婆子了。可這大觀園裡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入了這一眾“魚眼睛”的“青目”。錦上添花、溜鬚拍馬她們是信手拈來,看人下菜甚至落井下石不也是手到擒來?正經的主子迎春被她們騎在頭上耍,刺玫瑰探春協理榮國府伊始她們還要等著看笑話的,甚至鳳辣子都說如果不是她厲害些,不知被這些人怎麼整治呢。至於晴雯司棋瞬間香消玉殞那不是平常嗎?可她們對鴛鴦就不敢明目張膽,太歲頭上的土,她們不敢動。但背後議論誰敢保證就沒有。那麼,議論寄人籬下的黛玉就不能叫做猜測了。所以,你可以說黛玉對周瑞家的是刻薄,如果理解成給這些慣於嚼舌根的人一點下馬威也是合理。

當然,這裡把寶釵和黛玉放在一起對比,並非以黛玉的真反襯寶釵的假。寶釵也是真性情,前面已經說過。只不過寶釵看空之後,是一份淡泊。在她眼裡,除了母親和哥哥,其他人都是差不多的。她親厚王夫人和寶玉也並沒有因此對趙姨娘和賈環另眼看待。

而黛玉的勘破是一種絕世而立的高潔。她愛花,也更怕花隨流水去,陷於汙淖。她生於人間,卻不食人間煙火。黛玉本為還淚而來的絳珠仙草,人間於她,是暫居而不可久留。

因此,黛玉的死,是註定,也是幸運。

那日行酒令,當寶釵如牡丹花一樣“冠豔群芳”,占得花魁時,讓人隱隱擔憂,同樣是作者心尖尖的黛玉又該如何安置。

放心,作者心裡的黛玉本不是常人能識能賞的花,她是一朵出塵不染的芙蓉,是一種風流嫵媚而潔身自好的美麗。黛玉的品性,一如那高潔素雅的芙蓉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她和寶釵的美,沒有高下,只是盛開著顏色各異的風景,鋪排、妝點著人世的繁華與心底的熱望。只是,各花入各眼。世人喜牡丹者眾,而愛芙蓉者寡。可這,終究關牡丹與芙蓉什麼事。

黛玉的菊花詩,寫的是菊花,也是她自己。“孤標傲世偕誰隱”是她自己的寫照。她自問自答——

“想要打聽秋天的消息卻沒有人知曉,我只好背著手輕聲地詢問東籬:你的品格如此孤高傲世,又有誰能夠和你一同隱居?同樣都是花而你為什麼又開放的這麼晚?落滿霜露的庭院和園圃多麼寂寞,鴻雁南飛蟋蟀低吟你是否相思?且不要說整個世間沒有能夠和你談論的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話語不妨和我小敘片刻。”

和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一樣,他們都是世間的隱者。而不同之處在于,陶淵明的隱更是一種姿態,他以隱來反襯五斗米。而黛玉的隱則無關塵世煙火,她是一首詩,隱在詩意裡。

這樣的黛玉,再多的“人多謂”不能湮滅她的高潔,俗世的譭謗只能彰顯她的品格。或者說,一切譭謗與彰顯其實都無謂,她就是她,一朵世外仙姝。

黛玉的才是“堪憐詠絮才”。她的文才了得,這是共識。可如果僅僅如此,那還是小看了她。

黛玉喜歡吃暹羅進貢的淡茶。鳳姐說,我明兒還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發人送來。

神通廣大的鳳姐難道也有求人的時候?她求的是什麼事呢?

行文至此,鳳姐還來不及求黛玉呢,就被馬道婆給制倒了,臥床一個月才好。

直到第二十八回,賈寶玉在王夫人那裡匆忙吃了中飯,迫不及待去賈母那裡看林妹妹。有這麼一段:可巧走到鳳姐兒院門前,只見鳳姐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看著十來個小廝們挪花盆呢。見寶玉來了,笑道:“你來的好。進來,進來,替我寫幾個字兒。”寶玉只得跟了進來。到了屋裡,鳳姐命人取過筆硯紙來,向寶玉道:“大紅妝緞四十匹,蟒緞四十匹,上用紗各色一百匹,金項圈四個。”寶玉道:“這算什麼?又不是帳,又不是禮物,怎麼個寫法?”鳳姐兒道:“你只管寫上,橫豎我自己明白就罷了。”

賈寶玉寫完了字就趕緊找林妹妹去了,到了賈母那裡,卻不見林妹妹,因問:“林妹妹在那裡?”賈母道:“裡頭屋裡呢。”寶玉進來,只見地下一個丫頭吹熨斗,炕上兩個丫頭打粉線,黛玉彎著腰拿著剪子裁什麼呢。寶玉走進來笑道:“哦,這是作什麼呢?才吃了飯,這麼空著頭,一會子又頭疼了。”黛玉並不理,只管裁他的。有一個丫頭說道:“那塊綢子角兒還不好呢,再熨他一熨。”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說道:“理他呢,過一會子就好了。”

……

原來鳳姐所求的乃是裁剪之事。以往只知道襲人嘴裡的林妹妹不動針線,大半年繡了個荷包還給鉸了。卻不知,原來高手都是關鍵時刻才出手。是不是想起病補雀金裘的晴雯來?鳳姐放著時常做針黹女紅到半夜的寶釵和湘雲不求,偏來求黛玉,可見她的技藝可以和晴雯並駕齊驅。如果不是身子弱,黛玉玩兒起針線活來,也一定是行雲流水、風生水起。

黛玉對寶玉說:我雖不管事,心裡每常閑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

說到治家理財,當屬鳳姐探春她們。可黛玉這寥寥數句卻也絕非閒筆。黛玉不只有比比干還多一竅的聰明,還有人多不及的智慧。若讓她來理家,想必也是不差的。要怪只能怪她那弱柳扶風、病弱西子的身體。

黛玉的才還體現在教學方面。她教香菱學詩的情景許多人深刻在心。由淺入深、寓理於情的諄諄教誨亦不必多言。

雖然就全面的才而言,黛玉略遜寶釵。然而寶釵和黛玉之才,一正一奇,相得益彰,構成了大觀園最迷人的兩道景致。

這樣一個兼得品才貌的黛玉,當然只屬天外,濁濁塵世自然不會有她的容身處。然而,紅樓夢又是一部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世情小說、人情小說。作者虛構林黛玉這樣一個人物的意義何在?

林黛玉是一個詩意化人格的理想主義者,又不單純以出塵於世一種面貌示人。她的優點與缺點同樣鮮明。作者賦予林黛玉世外仙姝品格的同時,又給予她塵世裡小女兒的各種情思與缺點,而這樣的黛玉才是我們心中的黛玉,有著如我們身邊的小兒女一般之態,可愛的黛玉。她是接了地氣的仙子,這地,卻又不是濁世裡的汙淖之地,是我們的心靈之地,涵養她的也不是濁水,而是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水。

寶釵是看空以後積極入世的擔當,黛玉是勘破以後離塵出世的理想。二者的共通之處在於,都是對俗世與精神束縛的擺脫,以求達到身、心、靈自由的境地。這當然也是作者自己以哲學和宗教高度對人生的理解與思考。

喜歡閆紅老師文章裡的一句話:“對於靈魂格外深邃的人來說,知己是個奢侈品。”

面對大觀園裡那些個如水般冰雪聰明的可人兒,黛玉的知己只不過寶釵和寶玉二人而已。期望俗世裡的我們真正讀懂黛玉,已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能有這樣一個黛玉喜歡著,愛著,對讀者來說是幸運的,幸福的。感謝曹雪芹。

現實裡,有人喜歡寶釵,只不過是把寶釵當成習了字,學了文的襲人,把“溫柔和順”當成了“隨分從時”。而討厭黛玉的人也是時常把“孤標傲世”、“目無下塵”的她看成了身在佛門,心系紅塵的妙玉而已。

有人天天守著佛,祈求的是佛賜予他紅塵裡的繁華。

有人隱居在自己心裡,卻以悲憫盛載著大千世界。

對於黛玉,你喜歡不喜歡,她都在那裡。

默然守望。

寂靜歡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