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權威」上海最高點到底在哪裡?不是佘山,而在金山這個地方!

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努力, 上海首次全面摸清了地理國情“家底”。 日前, 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 公佈以2015年6月30日為時點的《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 公報中到底寫了些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據該公報, 這次普查範圍覆蓋上海全市, 以地表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和相關地理市情要素為普查物件。

普查顯示, 上海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 為103.70米, 其次是佘山和天馬山, 均接近100米。 上海有930棟超過100米的房屋建築, 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

▲大金山島(資料圖)

東西尖狹, 中部寬闊, 略呈菱形, 面積0.23平方公里, 頂峰高103.7米, 是上海市地面最高點。 西北距金山嘴約6.6公里。 1986年定名大金山島。 島山原有寒穴泉、慈濟院、霍光廟等古跡, 現也已湮沒。

島麓因受海浪長期沖蝕, 多懸崖削壁岩怪石, 海邊多海蝕崖、海蝕台、海蝕穴及暗礁。 山坡草木繁茂, 多青岡、樟、黃連木、榔榆、野桐。 由於人跡罕至, 至今仍保留著陸上今已絕跡的原始植被和古生珍貴植物, 如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舟山新木薑子, 三級保護植物紅楠, 天竺桂等, 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島上氣候宜人, 冬無嚴寒, 夏無酷暑, 空氣清新, 無污染之害, 實為海上仙境。

自然地理:平均海拔2.19米

這次普查查清了上海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間分佈。

從地區分佈看, 上海植被覆蓋、裸陸地、水域等自然地理要素中4.24%分佈在外環以內, 95.76%分佈在外環以外。

普查查清了地形地貌總體情況。 上海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 陸地走勢走向呈東向低微傾斜, 除西南部有少數山丘, 地勢坦蕩地平, 起伏不大。

上海平均海拔2.19米, 市域範圍內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杭州灣的大金山島, 海拔為103.70米。 其次是位於松江區的西佘山, 第三是位於松江區的天馬山。

上海植被覆蓋分為種植土地和林草覆蓋兩大類資料,

前者包括水田、旱地、果園、茶園、桑園、苗圃、花圃7類, 總面積為2705.56平方千米, 後者包括喬木林、灌木林、竹林、綠化林地、水工幼林、天然草地、人工草地7類, 總面積1035.77平方千米。

普查顯示, 種植土地分佈最多的區縣是崇明, 林草覆蓋分佈最多的是浦東新區。

水域方面,包括河流、水渠、湖泊、水庫、坑塘5類,上海水域總面積達925.31平方千米。最大湖泊是位於青浦區西部的澱山湖,其次是位於崇明中部北側的北湖,第三大湖是位於浦東臨港新城的滴水湖。

人文地理:930棟樓超100米

上海哪個區路最密集?

根據普查,上海鐵路與道路路面面積為359.37平方千米,各區縣中,黃浦區的鐵路與道路路面占比最高,占該區面積17.09%。靜安區、虹口區在道路路網密度中分佈位居二、三位。而金山區、青浦區、奉賢區和崇明縣僅在2%到5%之間。

上海鐵路路網總長度427.11千米。上海道路路網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鄉村道路,總長度24878.11千米。市域範圍內共有國道10條,省道30條,國道最長的是G1501上海繞城高速,省道最長的是S20外環高速公路。

截至普查結束,上海共有軌道交通15條,最長的是軌道交通11號線,達72.26千米。

普查查清了上海房屋建築的空間分佈情況。上海房屋建築總占地面積639.40平方千米,24米至100米的房屋建築有49492棟。超過100米的房屋建築有930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

水域方面,包括河流、水渠、湖泊、水庫、坑塘5類,上海水域總面積達925.31平方千米。最大湖泊是位於青浦區西部的澱山湖,其次是位於崇明中部北側的北湖,第三大湖是位於浦東臨港新城的滴水湖。

人文地理:930棟樓超100米

上海哪個區路最密集?

根據普查,上海鐵路與道路路面面積為359.37平方千米,各區縣中,黃浦區的鐵路與道路路面占比最高,占該區面積17.09%。靜安區、虹口區在道路路網密度中分佈位居二、三位。而金山區、青浦區、奉賢區和崇明縣僅在2%到5%之間。

上海鐵路路網總長度427.11千米。上海道路路網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鄉村道路,總長度24878.11千米。市域範圍內共有國道10條,省道30條,國道最長的是G1501上海繞城高速,省道最長的是S20外環高速公路。

截至普查結束,上海共有軌道交通15條,最長的是軌道交通11號線,達72.26千米。

普查查清了上海房屋建築的空間分佈情況。上海房屋建築總占地面積639.40平方千米,24米至100米的房屋建築有49492棟。超過100米的房屋建築有930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