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熱點話題」研發提速、市場升溫——多家上市公司佈局抗癌藥市場

點擊上方藍字“北京參考”一起玩耍

近年來, 我國癌症患者發病率呈現增長趨勢, 尤其是一些惡性腫瘤患者發病程度嚴重, 用藥問題迫在眉睫, 患者一定程度上存在用不上藥、等不起藥、用不起藥的現象。 面對愈加明顯的現實需求, 越來越多的上市藥企積極研發國產新藥。 10月, 多家上市醫藥企業頻傳抗癌藥研發捷報, 政策的連續出臺也為醫藥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癌症患者的用藥難題有望進一步解決。

抗癌形勢不容樂觀

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的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表明, 全球每年有880萬人死於癌症, 占全球每年死亡總人數近1/6。

今年2月, 國家癌症中心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 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為270.59 /10萬, 死亡率為163.83/10萬。 全國惡性腫瘤發病及死亡第1位的是肺癌, 每年約 59.1 萬人死於肺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表示,

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是胃癌、食管癌、肝癌、宮頸癌、肺癌, 90年代肝癌和肺癌上升到前幾位。 近年來, 根據對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7個大區的統計, 我國腫瘤發病率前10名是男性的肺、胃、肝臟、食管癌等, 女性的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等。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介紹, 近年來, 惡性腫瘤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總體呈增長趨勢。 在184個國家和地區中, 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總體而言位居中等偏上水準, 發病人數約占全球的21.8%。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社會經濟發展, 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 環境因素、生活方式不斷改變, 我國腫瘤防控形勢嚴峻。

首都的醫療水準比較高,

群眾的健康意識也相對較高, 但市民的抗癌壓力並不小。 記者從北京市衛計委獲悉, 北京市戶籍居民惡性腫瘤發病率從2004年至2013年, 標化發病率年均增長1.9%。 其中, 肺癌持續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乳腺癌持續居女性癌症發病率第一。

迎合需求藥企加速佈局

抗癌形勢不容樂觀, 藥物的需求擺在了突出的位置。

新藥研發對於治療癌症至關重要。 起步晚、推進速度快, 這是我國抗腫瘤藥物研發的現狀。 北京朝陽醫院胸外科主任李輝表示, 在腫瘤診療領域, 靶向藥物治療、精准治療是大趨勢, 從臨床來看, 近幾年國產藥物的數量已經大大豐富, 同進口藥品相比成本比較低, 而且有些藥物的治療效果也不錯, 受到了患者們的歡迎。 “市場廣闊, 好藥還是有市場。 ”

與此同時, 政策也開始釋放積極信號。 10月, 《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出臺, 這對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也被業內人士廣泛看好。

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表示,

新政加快了醫藥創新與國際接軌, 為中國患者儘早用上全球最新治療藥物增添了可能, 也為中國創新藥走向全球鋪平了道路。

目前, 抗癌藥物的研發頗受資本青睞, 有多家上市公司進行了佈局;國家亦是鼓勵研發, 在生物製藥領域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有專家表示, 越來越多的海歸人才選擇回國發展, 研發行業出現了一些好現象, 藥物研發速度很快。

10月12日, 上海醫藥發佈公告,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交聯藥物研發有限公司, 聯合開發的注射用重組抗HER2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組合物, 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 該藥物是新型人用重組單克隆抗體製品, 擬用於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HER2陽性的乳腺癌。

10月16日,眾生藥業發佈公告,公司研發的注射用多西他賽聚合物膠束和藥用輔料“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臨床試驗註冊申請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受理,並收到《藥品註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多西他賽是基礎化療藥物是很多惡性腫瘤的一線用藥。

10月28日,上海複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複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同意FN-1501新藥用於白血病治療進行臨床試驗的函。FN-1501新藥主要用於白血病治療。

毫無疑問,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正在讓抗癌藥市場升溫,一旦進入市場,優質的抗癌藥無疑將具有極大的價值,也為上市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利好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鼓勵短缺藥、創新藥研發

30出頭的小王在一家外企工作,被確診為惡性淋巴瘤後面臨著用藥難題。“抗腫瘤藥物絲裂黴素注射劑用後效果很不錯。但最近去就診時醫生告知,該院的臨床供應上就沒有了。”小王致電幾家採購醫院後均得到了“否定”的回答,這讓他陷入了為難的境地。

業內專家稱,絲裂黴素注射劑的“缺席”和其價格低廉有關,“1支規格為2毫克的絲裂黴素注射劑才8塊多,10毫克的為40多元。”藥品短缺和生產企業因“成本倒掛”而讓部分藥物退出市場有直接關係。

這並非個案,部分廉價藥、救命藥短缺難題困擾著眾多患者,但腫瘤患者等不起。近年來,有關迫切尋覓救命藥的案例屢見媒體報導。

2017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指出,目前,我國藥品短缺已經不再是改革開放前“缺醫少藥”的普遍性短缺,而是少數臨床必需的藥品供給品質和效率不高,供應保障政策不夠細化、相關環節銜接不夠順暢,部分藥品臨床供應緊張甚至短缺的情況時有發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近日同樣表示,滿足公眾用藥急需,歸根到底要靠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研發出更多的品質高、療效優的新藥好藥,才能使更多的新藥好藥在中國上市。在制度設計中有些藥需優先審批,加快審批,通過這些措施來降低研發成本,有利於降低新藥上市價格,更好地實現藥品的可及性。“我們既要有新藥,還要有能讓老百姓用得起的新藥。”

整體來看,國家對於抗癌新藥、短缺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同時伴隨著更多企業的涉足,未來更多價格低廉的抗癌藥有望推向市場,這為備受疾病煎熬的腫瘤患者們帶去了更多希望。

擬用於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HER2陽性的乳腺癌。

10月16日,眾生藥業發佈公告,公司研發的注射用多西他賽聚合物膠束和藥用輔料“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臨床試驗註冊申請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受理,並收到《藥品註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多西他賽是基礎化療藥物是很多惡性腫瘤的一線用藥。

10月28日,上海複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複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同意FN-1501新藥用於白血病治療進行臨床試驗的函。FN-1501新藥主要用於白血病治療。

毫無疑問,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正在讓抗癌藥市場升溫,一旦進入市場,優質的抗癌藥無疑將具有極大的價值,也為上市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利好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鼓勵短缺藥、創新藥研發

30出頭的小王在一家外企工作,被確診為惡性淋巴瘤後面臨著用藥難題。“抗腫瘤藥物絲裂黴素注射劑用後效果很不錯。但最近去就診時醫生告知,該院的臨床供應上就沒有了。”小王致電幾家採購醫院後均得到了“否定”的回答,這讓他陷入了為難的境地。

業內專家稱,絲裂黴素注射劑的“缺席”和其價格低廉有關,“1支規格為2毫克的絲裂黴素注射劑才8塊多,10毫克的為40多元。”藥品短缺和生產企業因“成本倒掛”而讓部分藥物退出市場有直接關係。

這並非個案,部分廉價藥、救命藥短缺難題困擾著眾多患者,但腫瘤患者等不起。近年來,有關迫切尋覓救命藥的案例屢見媒體報導。

2017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關於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指出,目前,我國藥品短缺已經不再是改革開放前“缺醫少藥”的普遍性短缺,而是少數臨床必需的藥品供給品質和效率不高,供應保障政策不夠細化、相關環節銜接不夠順暢,部分藥品臨床供應緊張甚至短缺的情況時有發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近日同樣表示,滿足公眾用藥急需,歸根到底要靠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研發出更多的品質高、療效優的新藥好藥,才能使更多的新藥好藥在中國上市。在制度設計中有些藥需優先審批,加快審批,通過這些措施來降低研發成本,有利於降低新藥上市價格,更好地實現藥品的可及性。“我們既要有新藥,還要有能讓老百姓用得起的新藥。”

整體來看,國家對於抗癌新藥、短缺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同時伴隨著更多企業的涉足,未來更多價格低廉的抗癌藥有望推向市場,這為備受疾病煎熬的腫瘤患者們帶去了更多希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