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杭州市的這場“大比武活動”,看看臨安亮出的“成績單”!

點擊一下關鍵字查看更多往期內容

2日下午, 杭州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互看互學”大比武活動來臨舉行。 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湍口溫泉小鎮, 並在湍口召開推進會。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趙一德在會上強調, 要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尊重群眾、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規律, 總結經驗、精心謀劃、拉高標杆, 持續深化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讓城鎮環境美起來、居民生活好起來, 加快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園,

切實把黨中央戰略部署轉化為杭州的生動實踐。

在這場大比武中, 臨安的表現如何?

一起來看看臨安的這份“成績單”!

2016年10月, 按照省市“一加強三整治”的統一部署, 臨安全面啟動了15個鎮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大行動。

通過悉心挖掘梳理各鎮街的自然稟賦、人文積澱、產業特色, 精心定制鎮街“靚妝處方”, 極力彰顯“一鎮一品”的獨特韻味和別樣精彩。

小城鎮是連接城鄉的樞紐。 在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美麗鄉村“花”開遍野的當下, “杭州第十區”正全力接長短板,

挺直“腰板”, 向著“全域景區化”的目標奮力邁進。

湍泉路之變

湍口是一方靈秀之地。 集鎮四周八山抱翠, 四水環繞。 自從這裡發現了溫泉, 建起了溫泉酒店, 來湍口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去年, “小城鎮整治春風”吹到這裡, 湍口以打造溫泉特色小鎮為目標, 規劃了23個“靚鎮”項目, 除了建設全長5公里的環鎮慢行道, 還對集鎮兩條主街湍泉路和八都街, 以及背街小巷進行了大力度的環境改造和業態再造。 淘汰了一批“低小散”產業, 整治沿街馬路市場, 騰出空間建起了農貿市場、停車場和一批公園綠地……

集鎮面貌脫胎換骨後, 業態也悄然轉型。 湍泉路上開飯店、酒吧、民宿的逐漸多起來, 眼下, 已不下20家。 越來越多的遊客, 也給八都街上的“潤豐竹藝”、“湍口布鞋店”等四家老字型大小帶來了新商機。

柳溪江畔的“小河直街”

與湍口比鄰而居的河橋古鎮坐落在蒲溪、昌南溪、昌化溪三溪交匯處。 昔日的河橋被譽為“唐昌首鎮”。古鎮上留存至今的一條千余米長的古街,和一批老店號、老城門、老弄堂、古碼頭,會把您帶進戴望舒的《雨巷》中。

歷經千年風霜,古街日漸斑駁。為再現“唐昌首鎮”的風采,河橋鎮搶抓“小城鎮整治”機遇,對古街進行了力度空前的保護性搶修。在能工巧匠的通力協作下,古街上的一批遺存古跡一一煥發新光彩。

與此同時,河橋還對集鎮核心區視線所及之處的當代建築、彩鋼瓦、亂搭亂建等進了拆除改造,沿街外立面增設了中式窗格、挑簷,彩鋼瓦改成了小青瓦……面對臨安“城市國際化”的新要求,“靚起來”的河橋古鎮還要“亮起來”。將對蒲溪兩岸的古民居進行“做舊”改造,並實施亮燈工程,採用先進的投光照明工藝,呈現千年古街的歷史底蘊和時尚氣息。

如今的河橋集鎮,舉目皆是粉牆黛瓦、水墨人家。今後,集鎮核心區還將實施風貌管控,新建建築,從審批到落成將全程監管,以確保古鎮的悠悠古韻。

苕溪邊的“會客廳”

今年年初,沐浴“鎮治春風”,16個靚鎮美顏工程在太湖源集鎮3平方公里範圍內集中上馬:拓寬美化入鎮主幹道、建設濱河公園、強弱電“上改下”、建設若干口袋公園、整治背街小巷……

太湖源鎮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集鎮“靚妝”,光街頭綠地公園就要建5個,其中濱河公園體量最大。濱河公園沿苕溪北岸而建,長度有1.1公里。結合濱河公園建設,太湖源鎮把集鎮的迎賓大道——清溪大街兩側向外做了拓展,把臨溪一側的綠化帶做了重新佈局。公園內修建慢行道、休憩亭和星級廁所,濱水一側修建親水觀景平臺,在苕溪上修建蓄水堰壩……目前,濱河公園已完成80%的工程量,年底前,這裡將成為太湖源集鎮最靚的“會客廳”。明年,鎮裡還要把濱河公園範圍拓展到苕溪對岸,與目前的一期形成慢行環線。把15幢臨溪公房征遷拆除,引入咖啡館、茶吧等慢生活業態,讓集鎮宜遊、時尚起來。

太湖源“靚鎮”的另一個看點是入城口改造。鎮裡征遷了入城口十多幢民房,將擴建現有的迎賓公園,新建2處口袋公園,入城口改造已經掃尾。

光電照耀古縣城

長西線高虹出口,三棵十余米高的光電樹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做綠化掃尾工作,高虹鎮的迎賓公園即將璀璨落成。夜幕降臨,三棵通體發光的LED光電樹,將向路人彰顯這座光電小鎮,由節能燈時代邁向LED時代的繽紛與活力。

高虹是臨安的古縣治。在東漢前後的數百年時間裡,它一直是臨安的縣府所在地。為彰顯“千年古縣治,現代中心鎮”的底蘊與活力。光電公園內還以鏽版工藝製作了景牆,再現高虹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風物人情。

高虹外來人口眾多,“鎮治”規劃自然要考慮集鎮居民的最大惠及度。眼下,高虹正在南北兩個入城口的仇溪和中苕溪分別打造濱水公園,修建慢行系統,讓集鎮居民在嬉水親水的同時,回味兒時的鄉愁。

田間綠道

在橫麻線通往太陽公社的入口處,由五隻鳳凰拼植而成的“五色太陽花”繁茂“綻放”。在不遠處的高速出口,一尊“五鳳朝陽”的雕塑矗立在市民休閒廣場,與“五色太陽花”遙相輝映,展現著太陽“五鳳朝陽”的文化傳說和“五金小鎮”的產業特色。

高速出口原先是一片亂搭亂建的違法建築,充斥著一批“低小散”企業。小城鎮整治為這裡注入蛻變動能,歷經半年的整治,廣場內新建了停車場和一批休閒文化設施,太陽的門面煥然一新。接下來,廣場隔壁的太陽府邸以及坐落在集鎮周圍的四座橋樑,還將實施亮燈工程,讓太陽日夜都有“陽光”普照。

太陽是農業大鎮,集鎮周邊有大片的田畈。下一步,太陽將考慮把機耕路進行串聯改造,修建田間綠道,舉辦田間馬拉松,把太陽廟會和集鎮周邊的榨油坊、釀酒坊、凍米糖坊等民間手工藝盤活起來。在高速出口打造火車頭餐廳,讓八方來客暢享太陽優質農產品,使田園牧歌蕩漾太陽城鄉。

紡織市場的涅槃

天目山鎮是臨安的“旅遊客廳”。眼下,天目山正結合小城鎮整治、村落景區建設等載體,開展全鎮域的拆違、環境提升和背街小巷整治,全力扮靚“旅遊客廳”。

集鎮多水環繞,對天目溪、藻溪、冕溪的治理是靚鎮的核心要務。其中,溪邊絲綢市場的整治是重中之重。

集鎮藻溪曾是臨安紡織業重地。隨著產業轉型,藻溪紡織業逐漸外遷,紡織市場日漸蕭條。破舊低矮的平房店面、直排的污水,使老市場成為集鎮的環境“污點”。下一步,天目山鎮將整體拆除絲綢市場,並對“三溪”實施清淤、疏浚、禁漁,在兩岸建設綠化園林小品,打造濱河景觀道,使藻溪水清、岸綠、景美。

目前,2017年5個達標考核驗收鎮確定年內完成項目85個,計畫投資約5.13億元,已開工專案85個,開工率100%;已完成投資4.85億元,投資完成率95%。15個鎮街確定三年內完成整治建設專案256個,計畫總投資19.2億元,已開工專案235個,開工率達92%;已完成投資額13.14億元,投資完成率68%。

時下,臨安正乘著“撤市設區”的東風,以“城市國際化、產業現代化、全域景區化”為戰略目標,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引領區、創新發展加速區、共建共用先行區。

隨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持續深入,一座座活力更強、產業更優、生態更美、人民更富的小城鎮正閃亮登場, 一幅幅潔淨優美、宜居詩意的壯麗畫卷正在天目大地徐徐展開!

昔日的河橋被譽為“唐昌首鎮”。古鎮上留存至今的一條千余米長的古街,和一批老店號、老城門、老弄堂、古碼頭,會把您帶進戴望舒的《雨巷》中。

歷經千年風霜,古街日漸斑駁。為再現“唐昌首鎮”的風采,河橋鎮搶抓“小城鎮整治”機遇,對古街進行了力度空前的保護性搶修。在能工巧匠的通力協作下,古街上的一批遺存古跡一一煥發新光彩。

與此同時,河橋還對集鎮核心區視線所及之處的當代建築、彩鋼瓦、亂搭亂建等進了拆除改造,沿街外立面增設了中式窗格、挑簷,彩鋼瓦改成了小青瓦……面對臨安“城市國際化”的新要求,“靚起來”的河橋古鎮還要“亮起來”。將對蒲溪兩岸的古民居進行“做舊”改造,並實施亮燈工程,採用先進的投光照明工藝,呈現千年古街的歷史底蘊和時尚氣息。

如今的河橋集鎮,舉目皆是粉牆黛瓦、水墨人家。今後,集鎮核心區還將實施風貌管控,新建建築,從審批到落成將全程監管,以確保古鎮的悠悠古韻。

苕溪邊的“會客廳”

今年年初,沐浴“鎮治春風”,16個靚鎮美顏工程在太湖源集鎮3平方公里範圍內集中上馬:拓寬美化入鎮主幹道、建設濱河公園、強弱電“上改下”、建設若干口袋公園、整治背街小巷……

太湖源鎮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集鎮“靚妝”,光街頭綠地公園就要建5個,其中濱河公園體量最大。濱河公園沿苕溪北岸而建,長度有1.1公里。結合濱河公園建設,太湖源鎮把集鎮的迎賓大道——清溪大街兩側向外做了拓展,把臨溪一側的綠化帶做了重新佈局。公園內修建慢行道、休憩亭和星級廁所,濱水一側修建親水觀景平臺,在苕溪上修建蓄水堰壩……目前,濱河公園已完成80%的工程量,年底前,這裡將成為太湖源集鎮最靚的“會客廳”。明年,鎮裡還要把濱河公園範圍拓展到苕溪對岸,與目前的一期形成慢行環線。把15幢臨溪公房征遷拆除,引入咖啡館、茶吧等慢生活業態,讓集鎮宜遊、時尚起來。

太湖源“靚鎮”的另一個看點是入城口改造。鎮裡征遷了入城口十多幢民房,將擴建現有的迎賓公園,新建2處口袋公園,入城口改造已經掃尾。

光電照耀古縣城

長西線高虹出口,三棵十余米高的光電樹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做綠化掃尾工作,高虹鎮的迎賓公園即將璀璨落成。夜幕降臨,三棵通體發光的LED光電樹,將向路人彰顯這座光電小鎮,由節能燈時代邁向LED時代的繽紛與活力。

高虹是臨安的古縣治。在東漢前後的數百年時間裡,它一直是臨安的縣府所在地。為彰顯“千年古縣治,現代中心鎮”的底蘊與活力。光電公園內還以鏽版工藝製作了景牆,再現高虹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風物人情。

高虹外來人口眾多,“鎮治”規劃自然要考慮集鎮居民的最大惠及度。眼下,高虹正在南北兩個入城口的仇溪和中苕溪分別打造濱水公園,修建慢行系統,讓集鎮居民在嬉水親水的同時,回味兒時的鄉愁。

田間綠道

在橫麻線通往太陽公社的入口處,由五隻鳳凰拼植而成的“五色太陽花”繁茂“綻放”。在不遠處的高速出口,一尊“五鳳朝陽”的雕塑矗立在市民休閒廣場,與“五色太陽花”遙相輝映,展現著太陽“五鳳朝陽”的文化傳說和“五金小鎮”的產業特色。

高速出口原先是一片亂搭亂建的違法建築,充斥著一批“低小散”企業。小城鎮整治為這裡注入蛻變動能,歷經半年的整治,廣場內新建了停車場和一批休閒文化設施,太陽的門面煥然一新。接下來,廣場隔壁的太陽府邸以及坐落在集鎮周圍的四座橋樑,還將實施亮燈工程,讓太陽日夜都有“陽光”普照。

太陽是農業大鎮,集鎮周邊有大片的田畈。下一步,太陽將考慮把機耕路進行串聯改造,修建田間綠道,舉辦田間馬拉松,把太陽廟會和集鎮周邊的榨油坊、釀酒坊、凍米糖坊等民間手工藝盤活起來。在高速出口打造火車頭餐廳,讓八方來客暢享太陽優質農產品,使田園牧歌蕩漾太陽城鄉。

紡織市場的涅槃

天目山鎮是臨安的“旅遊客廳”。眼下,天目山正結合小城鎮整治、村落景區建設等載體,開展全鎮域的拆違、環境提升和背街小巷整治,全力扮靚“旅遊客廳”。

集鎮多水環繞,對天目溪、藻溪、冕溪的治理是靚鎮的核心要務。其中,溪邊絲綢市場的整治是重中之重。

集鎮藻溪曾是臨安紡織業重地。隨著產業轉型,藻溪紡織業逐漸外遷,紡織市場日漸蕭條。破舊低矮的平房店面、直排的污水,使老市場成為集鎮的環境“污點”。下一步,天目山鎮將整體拆除絲綢市場,並對“三溪”實施清淤、疏浚、禁漁,在兩岸建設綠化園林小品,打造濱河景觀道,使藻溪水清、岸綠、景美。

目前,2017年5個達標考核驗收鎮確定年內完成項目85個,計畫投資約5.13億元,已開工專案85個,開工率100%;已完成投資4.85億元,投資完成率95%。15個鎮街確定三年內完成整治建設專案256個,計畫總投資19.2億元,已開工專案235個,開工率達92%;已完成投資額13.14億元,投資完成率68%。

時下,臨安正乘著“撤市設區”的東風,以“城市國際化、產業現代化、全域景區化”為戰略目標,全力打造生態文明引領區、創新發展加速區、共建共用先行區。

隨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持續深入,一座座活力更強、產業更優、生態更美、人民更富的小城鎮正閃亮登場, 一幅幅潔淨優美、宜居詩意的壯麗畫卷正在天目大地徐徐展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