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揭秘“小戲骨”的誕生

十歲左右的孩子如何成為“賈寶玉”們?“小戲骨”模式給參與者帶來了什麼, 又將走向何方?

文/貴圈

曾拍出爆款劇小戲骨《白蛇傳》的潘禮平最近被自己打臉了。

《白蛇傳》之後, 《紅樓夢》成為觀眾長長心願單中呼聲最高的劇之一, 但總導演潘禮平以“太晦澀、不夠正能量, 堅決不能拍”斷然否定, 即使是在一個團隊剛成名, 需要維護甚至討好觀眾的時候。

但今年十一檔, 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卻突然出擊, 成為爆款。 執行導演劉玉潔最懂潘禮平為何寧願承認打臉, 也要改口支持拍攝。 “我也不算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應該是自己把自己的嘴巴抹平了”, 潘禮平笑著說。

《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講的是窮人劉姥姥被富人賈府相助, 最後又出手相助沒落賈府的故事。 貧富是因果迴圈, 富人要看得見、看得起窮人, 這層市場之外的社會意義、教育意義, 是潘禮平團隊更追求、看重的。

在這部劇冷卻下來時, 我們也在冷靜地思考那些十歲左右的孩子是如何成為“賈寶玉”們, 小戲骨模式給參與者帶來了什麼, 又將走向何方。

選角波折:

小寶玉覺得角色太娘 小黛玉覺得人物很作

這些小戲骨的故事軌跡似乎都是發乎興趣, 演戲後發現好玩, 於是想繼續嘗試的過程。 在接觸中, 我們發現小小年紀的他們對演戲這件事很確定——是自己有興趣,

而不是父母或他人有興趣。

今年11歲的釋小松, 在劇中扮演賈寶玉, 因為體弱多病4歲就被送到少林寺習武。 當年他被一檔想尋找一個可愛小和尚的電視節目發掘, 而第一次接觸螢幕時, 他連代言人是什麼意思都不懂, 天真地以為是“給我拿著鹽的人”。

賈寶玉薛寶釵劇照

當“寶玉” 釋小松已經發現自己在演戲上的興趣已有多年時, “寶釵”鐘寶兒才碰觸這個領域一年, 還是因為一個現實且無奈的理由——北京戶口。 身為黑龍江人的她, 臨近上小學, 在北京打工的父母想讓孩子到身邊團聚, 但一般的學校都需要北京戶口, 不受限制的藝術類學校的附小成了寶釵唯一的選擇。 她也因此走進表演的培訓課堂。 但她很快發現自己的強烈興趣。 甚至獲得第五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當這些小演員真正走進《紅樓夢》, 成為劇中人的時候, 各自有著相同又不同的情緒。

賈寶玉劇照

演完賈寶玉後, 11歲的釋小松在坐姿上留下了“後遺症”, 兩腿成90度的坐下, 膝蓋之間稍留空隙, 若是從前, 以“練武之人”自居的他, 一定是能靠著就靠著, 二郎腿也是標配。

談起演賈寶玉, 釋小松起初非常抗拒, “太娘了, 要擦胭脂, 臉上塗得白白的, 還塗口紅”。 他一定會趁化妝師不注意把嘴巴上的口紅擦掉。

剛開始忍著演的釋小松直到跟其他小戲骨一起排練,

才開始真正明白賈寶玉的性格。 “我討厭賈寶玉的性格, 是因為他喜歡跟女生玩, 還不夠陽光。 慢慢的, 我發現他性子比較好, 比如待人平等, 一些身份比他低的人他都一個等級看待, 我就喜歡上賈寶玉了”。

林黛玉進賈府

無獨有偶, 林黛玉的扮演者,10歲的周漾玥一開始也很抵觸自己的角色,因為在她看來林黛玉太“多愁善感,怕別人嘲笑她”,自稱是“黃蓉性格”的周漾玥無法接受。但經過慢慢研究,再次見到她的總導演潘禮平都不得不感歎,“那就是活脫脫一個林黛玉的樣子啊”。

林黛玉哭戲有層次

12歲的鐘寶兒飾演薛寶釵,而起初她最想演林黛玉,因為這個角色有起伏。試過兩次戲後,她因“太胖了”被拒。於是一個跑兩三圈就到極限的12歲女生開始了減肥之路。但因為還在長身體,不能操之過急,她和媽媽以一個月為限,之後不論結果如何都坦然接受。

寶釵撲蝶劇照

在北京的一公園裡固定出現了這樣的畫面:鐘寶兒媽媽在前面,拉著後面的女兒一起跑。一個看了好幾天的老人終於忍不住,問到寶兒媽媽:“你們家孩子是不是有病呀?”“旁邊的人看我們都很搞笑”,鐘寶兒媽媽說。

最終,鐘寶兒瘦了三斤。其實在減肥的開始階段,她已被確定演薛寶釵。即使憑藉薛寶釵,收穫了無數好評,她仍然對出演林黛玉有自己的執著。林黛玉或者薛寶釵讓她再選一遍,林黛玉仍然在前面。

寶釵黛玉

演完《紅樓夢》的鐘寶兒覺得自己好像開竅了,此前試戲都需要父母告訴她這裡你得哭、那裡你得笑。而此時鐘寶兒已本能地知道該怎麼去處理。

劉姥姥嬉游大觀園

劉姥姥的飾演者——羅熙怡,作為一個10歲的女孩,已經看蔡明和潘長江的小品樂了好幾年。沒事還喜歡模仿他們的表演給爸媽看,演小老太太讓她感到“很有趣”。她被定下來出演劉姥姥的過程,也是快速篤定,幾乎是水到渠成。

此前,《紅樓夢》所有的小演員集體亮相,羅熙怡的畫風與其他小夥伴明顯不同。她佝僂著背、擠弄著眉,活脫脫一個劉姥姥。

劇組小演員們合照

羅熙怡第一次接觸小戲骨是在《劉三姐》中擔任一個群演,沒有臺詞。她對媽媽說,“演戲還是挺熱鬧,我喜歡,還要去試一下”。

“第一回是群演,沒有臺詞無所謂;這次劉姥姥是重要的角色,我就擔心她演砸”,羅熙怡爸爸的擔憂很快被對女兒的震驚取代,感歎 “她真的是有表演天賦啊”。在《紅樓夢》裡羅熙怡入戲非常快, “上一場剛哭完,妝哭花了補一補,導演再一喊開始,她還是眼淚唰的就下來了”。他都沒反應過來。

打磨:不計週期和成本 一場戲排演十幾遍

執行導演劉玉潔和紅學會會長張慶善

執行導演劉玉潔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曾參與了另一部小戲骨爆款劇《白蛇傳》的執導,但《紅樓夢》作為一部群像戲,難度更大,“演員真是太多了,得是之前拍過的劇的三倍。哪怕一個趙姨娘,雖然沒幾場戲,她都很難演”。

劉玉潔做過一個粗略地統計,“有名有姓有臺詞,常駐劇組”的小戲骨,在《紅樓夢》上達到了30餘人。

“排練,是小戲骨的秘笈”,總導演潘禮平說,“這是小戲骨跟其他劇組最大的不同,他們要考慮週期和成本,我們是不計週期和成本”。

小戲骨系列劇總導演潘禮平

《紅樓夢》的排練時間最長,耗時兩個月。這期間,整個劇組會先一段一段地排,再聯排。聯排過關後,整個成果會被攝像組拍下來,再根據影像資料找問題,進一步打磨。直到全部過關,劇組才會出發,到實地拍攝。

“薛寶釵” 鐘寶兒的媽媽在過程裡,真切的感受到了小戲骨劇組的不一樣。“他們開拍前要排練,反復地排練”。若是十幾個小演員的群戲,則一個一個地挨著練,每到一個人,大家就都陪著再演一遍。一場排練走下來,你相當於演了十幾遍。

小戲骨拍攝間隙討論劇本

在湖南衛視廣電大樓小戲骨團隊的辦公室裡,我們切實地感受了一把這樣的排練。

辦公桌挪開後的空地,就是小戲骨們的排練場。當時正在進行的是潘禮平團隊之後要開拍的《包青天》。“秦香蓮”跟“殺手”正在研究刀從哪側刺入才不會出戲。“殺手”是《放開那三國》裡的“曹操”,“秦香蓮”是《紅樓夢》裡的“小探春”。

導演正在跟小戲骨討論臺詞的語氣,陳世美他爹一下子跑進來,“我發現我演的角色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你的詞都記住了沒有”,導演沒接他的話,繼續跟殺手對臺詞。

“你們跑不掉的!”“不行,應該帶著情緒出來,你離著他們至少有二三十米遠,要把聲音放出來”。“你們跑不掉的,哇哈哈哈”,殺手自己加了一個猩猩的叫聲。已然瞭解小戲骨套路的導演,放下劇本,“你先演完好吧?”

在小戲骨遲遲找不到感覺時,他也會親自一遍一遍地演給他們看,啟發他們。

在《紅樓夢》裡飾演劉姥姥的羅熙怡,在《包青天》裡飾演陳世美母親,她幾乎是全場最省心的一個小戲骨,臺詞不磕碰,或抬手撫摸兒子,或者皺著臉說話,都像極了老人。

哭與笑:碰到哭戲會崩潰 一個笑拍50多條

林黛玉哭戲

《紅樓夢》裡小演員們哭戲抓到了很多人的心尖。“林黛玉” 周漾玥的同學很好奇她是怎麼演的,“你是不是旁邊放個大蒜或者點了眼藥水?”

對於哭戲,小戲骨們總結了不少經驗,“賈寶玉”釋小松說:“很多人用的方法是想爸爸媽媽”。但這一招對他似乎不管用,他碰到哭戲依舊要瘋,4歲就去少林寺學功夫,見不到爸媽的他早已哭習慣, “一說今天要拍哭戲了,我就要崩潰了,每天都這樣”。於他,要找哭的衝動,只能認真的去想寶玉到底是怎麼想的。

《白毛女》陶冰藍忍受寒冷直穿單衣拍攝冬天戲份

12歲的陶冰藍在劇中飾演賈母,她說,“有時候甚至需要想像一下自己的親人離世了”。

王熙鳳眼波流轉

與大多數的哭戲比起來, 10歲的郭飛歌卻被王熙鳳的“笑”牢牢地絆住。她有時候從電梯出來就哈哈哈笑一遍,進門再笑一遍。郭飛歌媽媽跟我們說,“有時候她會跟我說,今天要不先不回家了,回家怕影響別人,咱們先去學校的車庫練一遍吧”。郭飛歌媽媽的手機裡,因為記憶體不足已經刪除了大部分練笑的視頻,這些視頻都被她一一發給導演,現在只剩下三四十個。

饒是這樣,實拍時,“王熙鳳”出場的那個笑,郭飛歌依舊拍了50多遍才過關。

心態:不要抱著做童星的夢來演小戲骨

螢幕上他們是小戲骨,但生活中卻依舊是普通小學生

十月一日四點,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在湖南衛視播出,三點多“劉姥姥” 羅熙怡就從自己的房間奔向電視機,特意坐在距離電視更近的地面,還讓家人不要打擾她。但因為電視上只播兩集,羅熙怡和家人還特意在騰訊視頻的網站上充了會員,一口氣把剩下的全部看完。

同一天的新疆,“賈寶玉”釋小松的家中為了慶祝電視劇播出還專門開了一場家庭聚會。當螢幕上播放賈寶玉初見林妹妹的劇情時,“他立即給我們講這場戲的拍攝情形,拍了好久,光排練了就演了好多遍”,表哥向我們回憶起釋小松當天的反應。

寶玉黛玉讀書劇照

國慶結束後,劇火了,小戲骨們也火了,他們上了熱搜,擁有了官方後援會。

小戲骨們成了學校裡的焦點人物。喜歡演戲的“賈寶玉”釋小松,聽到老師們在辦公室談論“小戲骨《紅樓夢》演得蠻好的”,然後立馬就看到自己的數學老師插話,“‘賈寶玉’就是我們學校的”。他有點開心,並把這一段回去學給家人聽。表哥從釋小松的話中感受到了他的成就感。

同學們跟釋小松交流的方式裡也不時夾雜著一些劇裡的臺詞“寶二爺你來了啊”,釋小松笑著回:“嗯,來了”。一下課,一大波同學就圍上來要簽名。

王熙鳳定妝照

“王熙鳳” 郭飛歌回到學校,閨蜜悄悄地把她拉到沒人的地方,“飛歌,你給我簽個名吧,好嗎?”

但小戲骨們只是把“被要簽名”當作是一件好玩的事,並沒有適應其中,因為老師很快會把班上的漣漪抹平。

這些看似與童星成長相掛鉤的反應,倒是沒有迷惑住小戲骨與父母的心。

“王熙鳳” 郭飛歌的媽媽直言不諱地說,“我們沒有什麼變化,本來我們對孩子去演戲,也沒有太高的要求”。郭飛歌俏皮地吐槽,“自從演了王熙鳳之後,找我演的全都是女主人啊,老婆啊,老闆,都是有錢的”。

肖楊博涵今年13歲,在《紅樓夢》中扮演賈政,他的爸爸以“博涵現在學習緊張,沒有時間”直接謝絕了採訪。在學習與拍戲的平衡中,爸爸為孩子強勢地充當起了保護傘和決策者。

孩子們在拍攝間隙讀書

大多時候,家長們會給孩子打預防針,“你不要驕傲,要有真才實學”。潘禮平也會給家長打預防針,“不要抱著做童星的夢來演小戲骨”。

少數時候,小戲骨會反過來勸家長。“劉姥姥” 羅熙怡的爸爸有時會自豪地給朋友介紹女兒拍戲有多牛,羅熙怡就會跟媽媽說,“我覺得爸爸有一點驕傲,這個根本沒什麼”。讓一旁的爸爸反倒不好意思起來。

整個採訪下來,我們感到這些參與了《紅樓夢》的小演員,似乎比同齡人更早地擁有主見、懂得表達自己,他們明白參加小戲骨是出於興趣,學習依舊是主業,必須努力保持成績不下降。

他們比其他人更早地找到自己的興趣,從這一點來說他們是幸運的。認真地為興趣去努力,不管半路追丟了或者決定改道,他們反射出來的成長狀態,看起來都是積極的。

後記:

湖南衛視2018年的招商會上,《小戲骨》被高調宣佈放在衛視週四檔播出。和王牌欄目《真正男子漢》、《歌手》等同時段。

這個消息讓潘禮平整個團隊很興奮。因為之前的口碑,他們開始接觸到了一系列大平臺的訂購合作機會。現在製作一部劇的經費從幾百萬寬裕到上千萬。關於團隊模式和經費規模,潘禮平總是三言兩句就能敘述完。然後笑著表達慚愧,“這方面是要加強”。

說到如何備戲,如何拍出夠品質的作品,他卻能滔滔不絕。他要求團隊、家長,在小戲骨拍攝期間,給小演員營造他/她就是角色本人的氛圍。

與經濟效益比起來,更看重社會意義、教育意義。這或許就是他們能做出《白蛇傳》、《紅樓夢》的原因。而接下來他們又將翻拍《包青天》《水滸傳》《武林外傳》。

林黛玉的扮演者,10歲的周漾玥一開始也很抵觸自己的角色,因為在她看來林黛玉太“多愁善感,怕別人嘲笑她”,自稱是“黃蓉性格”的周漾玥無法接受。但經過慢慢研究,再次見到她的總導演潘禮平都不得不感歎,“那就是活脫脫一個林黛玉的樣子啊”。

林黛玉哭戲有層次

12歲的鐘寶兒飾演薛寶釵,而起初她最想演林黛玉,因為這個角色有起伏。試過兩次戲後,她因“太胖了”被拒。於是一個跑兩三圈就到極限的12歲女生開始了減肥之路。但因為還在長身體,不能操之過急,她和媽媽以一個月為限,之後不論結果如何都坦然接受。

寶釵撲蝶劇照

在北京的一公園裡固定出現了這樣的畫面:鐘寶兒媽媽在前面,拉著後面的女兒一起跑。一個看了好幾天的老人終於忍不住,問到寶兒媽媽:“你們家孩子是不是有病呀?”“旁邊的人看我們都很搞笑”,鐘寶兒媽媽說。

最終,鐘寶兒瘦了三斤。其實在減肥的開始階段,她已被確定演薛寶釵。即使憑藉薛寶釵,收穫了無數好評,她仍然對出演林黛玉有自己的執著。林黛玉或者薛寶釵讓她再選一遍,林黛玉仍然在前面。

寶釵黛玉

演完《紅樓夢》的鐘寶兒覺得自己好像開竅了,此前試戲都需要父母告訴她這裡你得哭、那裡你得笑。而此時鐘寶兒已本能地知道該怎麼去處理。

劉姥姥嬉游大觀園

劉姥姥的飾演者——羅熙怡,作為一個10歲的女孩,已經看蔡明和潘長江的小品樂了好幾年。沒事還喜歡模仿他們的表演給爸媽看,演小老太太讓她感到“很有趣”。她被定下來出演劉姥姥的過程,也是快速篤定,幾乎是水到渠成。

此前,《紅樓夢》所有的小演員集體亮相,羅熙怡的畫風與其他小夥伴明顯不同。她佝僂著背、擠弄著眉,活脫脫一個劉姥姥。

劇組小演員們合照

羅熙怡第一次接觸小戲骨是在《劉三姐》中擔任一個群演,沒有臺詞。她對媽媽說,“演戲還是挺熱鬧,我喜歡,還要去試一下”。

“第一回是群演,沒有臺詞無所謂;這次劉姥姥是重要的角色,我就擔心她演砸”,羅熙怡爸爸的擔憂很快被對女兒的震驚取代,感歎 “她真的是有表演天賦啊”。在《紅樓夢》裡羅熙怡入戲非常快, “上一場剛哭完,妝哭花了補一補,導演再一喊開始,她還是眼淚唰的就下來了”。他都沒反應過來。

打磨:不計週期和成本 一場戲排演十幾遍

執行導演劉玉潔和紅學會會長張慶善

執行導演劉玉潔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曾參與了另一部小戲骨爆款劇《白蛇傳》的執導,但《紅樓夢》作為一部群像戲,難度更大,“演員真是太多了,得是之前拍過的劇的三倍。哪怕一個趙姨娘,雖然沒幾場戲,她都很難演”。

劉玉潔做過一個粗略地統計,“有名有姓有臺詞,常駐劇組”的小戲骨,在《紅樓夢》上達到了30餘人。

“排練,是小戲骨的秘笈”,總導演潘禮平說,“這是小戲骨跟其他劇組最大的不同,他們要考慮週期和成本,我們是不計週期和成本”。

小戲骨系列劇總導演潘禮平

《紅樓夢》的排練時間最長,耗時兩個月。這期間,整個劇組會先一段一段地排,再聯排。聯排過關後,整個成果會被攝像組拍下來,再根據影像資料找問題,進一步打磨。直到全部過關,劇組才會出發,到實地拍攝。

“薛寶釵” 鐘寶兒的媽媽在過程裡,真切的感受到了小戲骨劇組的不一樣。“他們開拍前要排練,反復地排練”。若是十幾個小演員的群戲,則一個一個地挨著練,每到一個人,大家就都陪著再演一遍。一場排練走下來,你相當於演了十幾遍。

小戲骨拍攝間隙討論劇本

在湖南衛視廣電大樓小戲骨團隊的辦公室裡,我們切實地感受了一把這樣的排練。

辦公桌挪開後的空地,就是小戲骨們的排練場。當時正在進行的是潘禮平團隊之後要開拍的《包青天》。“秦香蓮”跟“殺手”正在研究刀從哪側刺入才不會出戲。“殺手”是《放開那三國》裡的“曹操”,“秦香蓮”是《紅樓夢》裡的“小探春”。

導演正在跟小戲骨討論臺詞的語氣,陳世美他爹一下子跑進來,“我發現我演的角色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你的詞都記住了沒有”,導演沒接他的話,繼續跟殺手對臺詞。

“你們跑不掉的!”“不行,應該帶著情緒出來,你離著他們至少有二三十米遠,要把聲音放出來”。“你們跑不掉的,哇哈哈哈”,殺手自己加了一個猩猩的叫聲。已然瞭解小戲骨套路的導演,放下劇本,“你先演完好吧?”

在小戲骨遲遲找不到感覺時,他也會親自一遍一遍地演給他們看,啟發他們。

在《紅樓夢》裡飾演劉姥姥的羅熙怡,在《包青天》裡飾演陳世美母親,她幾乎是全場最省心的一個小戲骨,臺詞不磕碰,或抬手撫摸兒子,或者皺著臉說話,都像極了老人。

哭與笑:碰到哭戲會崩潰 一個笑拍50多條

林黛玉哭戲

《紅樓夢》裡小演員們哭戲抓到了很多人的心尖。“林黛玉” 周漾玥的同學很好奇她是怎麼演的,“你是不是旁邊放個大蒜或者點了眼藥水?”

對於哭戲,小戲骨們總結了不少經驗,“賈寶玉”釋小松說:“很多人用的方法是想爸爸媽媽”。但這一招對他似乎不管用,他碰到哭戲依舊要瘋,4歲就去少林寺學功夫,見不到爸媽的他早已哭習慣, “一說今天要拍哭戲了,我就要崩潰了,每天都這樣”。於他,要找哭的衝動,只能認真的去想寶玉到底是怎麼想的。

《白毛女》陶冰藍忍受寒冷直穿單衣拍攝冬天戲份

12歲的陶冰藍在劇中飾演賈母,她說,“有時候甚至需要想像一下自己的親人離世了”。

王熙鳳眼波流轉

與大多數的哭戲比起來, 10歲的郭飛歌卻被王熙鳳的“笑”牢牢地絆住。她有時候從電梯出來就哈哈哈笑一遍,進門再笑一遍。郭飛歌媽媽跟我們說,“有時候她會跟我說,今天要不先不回家了,回家怕影響別人,咱們先去學校的車庫練一遍吧”。郭飛歌媽媽的手機裡,因為記憶體不足已經刪除了大部分練笑的視頻,這些視頻都被她一一發給導演,現在只剩下三四十個。

饒是這樣,實拍時,“王熙鳳”出場的那個笑,郭飛歌依舊拍了50多遍才過關。

心態:不要抱著做童星的夢來演小戲骨

螢幕上他們是小戲骨,但生活中卻依舊是普通小學生

十月一日四點,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在湖南衛視播出,三點多“劉姥姥” 羅熙怡就從自己的房間奔向電視機,特意坐在距離電視更近的地面,還讓家人不要打擾她。但因為電視上只播兩集,羅熙怡和家人還特意在騰訊視頻的網站上充了會員,一口氣把剩下的全部看完。

同一天的新疆,“賈寶玉”釋小松的家中為了慶祝電視劇播出還專門開了一場家庭聚會。當螢幕上播放賈寶玉初見林妹妹的劇情時,“他立即給我們講這場戲的拍攝情形,拍了好久,光排練了就演了好多遍”,表哥向我們回憶起釋小松當天的反應。

寶玉黛玉讀書劇照

國慶結束後,劇火了,小戲骨們也火了,他們上了熱搜,擁有了官方後援會。

小戲骨們成了學校裡的焦點人物。喜歡演戲的“賈寶玉”釋小松,聽到老師們在辦公室談論“小戲骨《紅樓夢》演得蠻好的”,然後立馬就看到自己的數學老師插話,“‘賈寶玉’就是我們學校的”。他有點開心,並把這一段回去學給家人聽。表哥從釋小松的話中感受到了他的成就感。

同學們跟釋小松交流的方式裡也不時夾雜著一些劇裡的臺詞“寶二爺你來了啊”,釋小松笑著回:“嗯,來了”。一下課,一大波同學就圍上來要簽名。

王熙鳳定妝照

“王熙鳳” 郭飛歌回到學校,閨蜜悄悄地把她拉到沒人的地方,“飛歌,你給我簽個名吧,好嗎?”

但小戲骨們只是把“被要簽名”當作是一件好玩的事,並沒有適應其中,因為老師很快會把班上的漣漪抹平。

這些看似與童星成長相掛鉤的反應,倒是沒有迷惑住小戲骨與父母的心。

“王熙鳳” 郭飛歌的媽媽直言不諱地說,“我們沒有什麼變化,本來我們對孩子去演戲,也沒有太高的要求”。郭飛歌俏皮地吐槽,“自從演了王熙鳳之後,找我演的全都是女主人啊,老婆啊,老闆,都是有錢的”。

肖楊博涵今年13歲,在《紅樓夢》中扮演賈政,他的爸爸以“博涵現在學習緊張,沒有時間”直接謝絕了採訪。在學習與拍戲的平衡中,爸爸為孩子強勢地充當起了保護傘和決策者。

孩子們在拍攝間隙讀書

大多時候,家長們會給孩子打預防針,“你不要驕傲,要有真才實學”。潘禮平也會給家長打預防針,“不要抱著做童星的夢來演小戲骨”。

少數時候,小戲骨會反過來勸家長。“劉姥姥” 羅熙怡的爸爸有時會自豪地給朋友介紹女兒拍戲有多牛,羅熙怡就會跟媽媽說,“我覺得爸爸有一點驕傲,這個根本沒什麼”。讓一旁的爸爸反倒不好意思起來。

整個採訪下來,我們感到這些參與了《紅樓夢》的小演員,似乎比同齡人更早地擁有主見、懂得表達自己,他們明白參加小戲骨是出於興趣,學習依舊是主業,必須努力保持成績不下降。

他們比其他人更早地找到自己的興趣,從這一點來說他們是幸運的。認真地為興趣去努力,不管半路追丟了或者決定改道,他們反射出來的成長狀態,看起來都是積極的。

後記:

湖南衛視2018年的招商會上,《小戲骨》被高調宣佈放在衛視週四檔播出。和王牌欄目《真正男子漢》、《歌手》等同時段。

這個消息讓潘禮平整個團隊很興奮。因為之前的口碑,他們開始接觸到了一系列大平臺的訂購合作機會。現在製作一部劇的經費從幾百萬寬裕到上千萬。關於團隊模式和經費規模,潘禮平總是三言兩句就能敘述完。然後笑著表達慚愧,“這方面是要加強”。

說到如何備戲,如何拍出夠品質的作品,他卻能滔滔不絕。他要求團隊、家長,在小戲骨拍攝期間,給小演員營造他/她就是角色本人的氛圍。

與經濟效益比起來,更看重社會意義、教育意義。這或許就是他們能做出《白蛇傳》、《紅樓夢》的原因。而接下來他們又將翻拍《包青天》《水滸傳》《武林外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