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媽火燒頭髮鑒別翡翠損失上百萬,我們現場燒給您看……

張女士最近損失大了,

她本想鑒定一下祖傳流下來的翡翠手鐲是真是假,

由於不懂翡翠玉石知識,

她只是聽人家說可以繞一根頭髮在上面,

火燒不斷頭髮就是真的,

於是, 她就這樣做, 結果·······

好好的翡翠就這樣燒了很明顯的痕跡出來,

後來經專家鑒定這本是一隻上好的A貨翡翠手鐲,

經這麼一燒把裡面的大部分水分帶走,

損失估計上百萬!

張女士聽後哭暈在地……

綁頭髮絲燒翡翠到底靠不靠譜?

我們現場燒給您看!

↓↓

這個方法在民間流傳已久, 但是太不靠譜, 這其實就是熱傳遞的原理。 但是當火燒髮絲達到一定的燃點時, 髮絲也是會燒斷的。 而且除了玉石以外, 只要表面光滑, 將頭髮絲綁緊, 很多材料都可以讓髮絲燒不斷,

像玻璃製品, 不銹鋼製品等。

同樣不靠譜的鑒定方法還有這些:

熱燙

水煮前的翡翠(左)與水煮後的翡翠(右)顏色有明顯差別。

即將翡翠放入沸水中。 根據理論, 染色翡翠的著色劑沿裂隙進入翡翠, 沉澱、聚集於顆粒之間的裂隙、晶隙中。 想法是好的, 希望開水浸泡讓染色的翡翠褪色, 可這麼輕易就能褪色, 這造假也太不合格了!

酸烤、酸拭

據說是用濃酸擦在翡翠背面, 然後用燒紅大頭針烤之, 反復進行,若見翡翠背面有變黃變焦的斑點,說明翡翠不是 A 貨。

生活中,洗潔精、酒精、香蕉水還是很容易尋獲的,如果用這些液體擦拭翡翠,同樣有讓翡翠被腐蝕的危險,能不試就別試了。

刀刮、劃玻璃

刀劃翡翠(左)與翡翠劃玻璃(右)

這是利用翡翠、刀片、玻璃的莫氏硬度差來進行比較判斷。任何硬度高於玻璃的都能在玻璃上留下劃痕,因此,能在玻璃上留下劃痕的不一定是翡翠 A 貨。它僅僅是比較材料硬度的大小關係,而不是辨別是否 A 貨的關係。你被騙了!

敲擊

聽音辨翡翠,你用對地方了嗎?

聽音辨翡翠之說,流傳很廣。大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實際上,這種方法針對翡翠手鐲,準確率還比較高,掛件就不適用於聽音辨識了。

肉眼3招鑒定翡翠:看光澤

天然A貨翡翠只要經過正常的拋光,通常都可以達到玻璃光澤(少數可達強玻璃光澤)。

酸洗漂白處理過的翡翠,由於表面存在大量的酸蝕紋,因此,B貨翡翠在拋光後往往呈現蠟狀光澤。在反射光源下,具有比較明顯的區別,但識別也是需要建立在長時間的實踐經驗基礎上。

左圖為天然翡翠明亮的玻璃光澤、右圖為B貨翡翠的暗淡光澤。

尋酸蝕紋

可使用十倍放大鏡觀察表面是否存在酸蝕紋。天然A貨翡翠由於其組成礦物的差異硬度,可能會具有微波紋(又稱為“橘皮效應”)現象,表現為表面會有輕微的起伏。

酸洗漂白處理過的B貨翡翠,由於充填的有機膠的硬度遠遠小於硬玉礦物的硬度,在拋光時容易被拋掉而形成大量的細小的凹陷,即通常我們所說的酸蝕紋。通過放大觀察,看到表面具有的溝渠網狀的凹線。

B貨翡翠的酸蝕紋

看次生色

在透射光下,可以觀察翡翠內部是否有次生色(紅、黃、褐等色調),是否具有次生的色調。

天然的A貨翡翠經常具有次生色。少數的品質很好的翡翠,雖不具有次生色,但是在透射光觀察下也會具有次生的黃色色調。

處理的翡翠在透射光下,通常無次生色,沒有黃色的色調。這是由於,處理翡翠通常是經過酸洗處理,在酸洗的過程中,將鐵質的氧化物洗淨,導致其不具有次生色調和次生色。

當然,部分的處理翡翠也有可能經過染色處理,即為市場上俗稱的翡翠B+C貨,是有可能重新染上次生的顏色,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

螢光反應

紫外螢光燈也可以作為檢驗翡翠是否經過處理的輔助工具。

一般來說,天然的A貨翡翠,通常不具有螢光,可能因所含礦物或者封蠟殘留,出現局部螢光。

部分B貨翡翠,由於其充填的膠會導致其在紫外光下呈現整體的螢光。需要注意的是B貨翡翠是否具有螢光取決於其充填的有機膠,若膠無螢光則整個B貨翡翠無螢光。

B貨翡翠在紫外光下的螢光反應

如果您對自己肉眼的判斷沒信心,建議將翡翠送到權威的鑒定機構去,鑒定還是找專業的人來做。

上述那些簡單、粗暴的鑒定方式,大多數情況下都在“毀”翡翠,即便您得到了結論,可翡翠也毀了,有意思嗎?

您有沒有更簡便的、不毀翡翠的鑒定高招,歡迎分享~

反復進行,若見翡翠背面有變黃變焦的斑點,說明翡翠不是 A 貨。

生活中,洗潔精、酒精、香蕉水還是很容易尋獲的,如果用這些液體擦拭翡翠,同樣有讓翡翠被腐蝕的危險,能不試就別試了。

刀刮、劃玻璃

刀劃翡翠(左)與翡翠劃玻璃(右)

這是利用翡翠、刀片、玻璃的莫氏硬度差來進行比較判斷。任何硬度高於玻璃的都能在玻璃上留下劃痕,因此,能在玻璃上留下劃痕的不一定是翡翠 A 貨。它僅僅是比較材料硬度的大小關係,而不是辨別是否 A 貨的關係。你被騙了!

敲擊

聽音辨翡翠,你用對地方了嗎?

聽音辨翡翠之說,流傳很廣。大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實際上,這種方法針對翡翠手鐲,準確率還比較高,掛件就不適用於聽音辨識了。

肉眼3招鑒定翡翠:看光澤

天然A貨翡翠只要經過正常的拋光,通常都可以達到玻璃光澤(少數可達強玻璃光澤)。

酸洗漂白處理過的翡翠,由於表面存在大量的酸蝕紋,因此,B貨翡翠在拋光後往往呈現蠟狀光澤。在反射光源下,具有比較明顯的區別,但識別也是需要建立在長時間的實踐經驗基礎上。

左圖為天然翡翠明亮的玻璃光澤、右圖為B貨翡翠的暗淡光澤。

尋酸蝕紋

可使用十倍放大鏡觀察表面是否存在酸蝕紋。天然A貨翡翠由於其組成礦物的差異硬度,可能會具有微波紋(又稱為“橘皮效應”)現象,表現為表面會有輕微的起伏。

酸洗漂白處理過的B貨翡翠,由於充填的有機膠的硬度遠遠小於硬玉礦物的硬度,在拋光時容易被拋掉而形成大量的細小的凹陷,即通常我們所說的酸蝕紋。通過放大觀察,看到表面具有的溝渠網狀的凹線。

B貨翡翠的酸蝕紋

看次生色

在透射光下,可以觀察翡翠內部是否有次生色(紅、黃、褐等色調),是否具有次生的色調。

天然的A貨翡翠經常具有次生色。少數的品質很好的翡翠,雖不具有次生色,但是在透射光觀察下也會具有次生的黃色色調。

處理的翡翠在透射光下,通常無次生色,沒有黃色的色調。這是由於,處理翡翠通常是經過酸洗處理,在酸洗的過程中,將鐵質的氧化物洗淨,導致其不具有次生色調和次生色。

當然,部分的處理翡翠也有可能經過染色處理,即為市場上俗稱的翡翠B+C貨,是有可能重新染上次生的顏色,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

螢光反應

紫外螢光燈也可以作為檢驗翡翠是否經過處理的輔助工具。

一般來說,天然的A貨翡翠,通常不具有螢光,可能因所含礦物或者封蠟殘留,出現局部螢光。

部分B貨翡翠,由於其充填的膠會導致其在紫外光下呈現整體的螢光。需要注意的是B貨翡翠是否具有螢光取決於其充填的有機膠,若膠無螢光則整個B貨翡翠無螢光。

B貨翡翠在紫外光下的螢光反應

如果您對自己肉眼的判斷沒信心,建議將翡翠送到權威的鑒定機構去,鑒定還是找專業的人來做。

上述那些簡單、粗暴的鑒定方式,大多數情況下都在“毀”翡翠,即便您得到了結論,可翡翠也毀了,有意思嗎?

您有沒有更簡便的、不毀翡翠的鑒定高招,歡迎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