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十九大報告反映了海內外中國人“反獨促統”的意志和決心

央廣網廈門11月2日消息 10月18日, 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 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當談到大陸對台政策走向時, 台下響起陣陣掌聲。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該報告把對台政策提升到了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中, 反映了海內外中國人反對“台獨”,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共同意志和足夠的信心。

“把對台政策放在國家發展大局的進程當中, 對台方針政策是新時期治國理政思想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組成部分”。 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看來, 十九大報告中涉台部分, 除了肯定十八大以來過去五年的對台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還對下一階段的兩岸關係發展提出政策。 與以往相比更加細化, 而且提升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新高度, 在延續“一個中國”原則的兩岸關係政治基礎上增加了新思維。 張文生說,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要推動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為臺灣同胞在大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面都提供更多的便利, 這些是新的思維, 新的論述, 一方面是對過去的繼承, 另一方面也有發展。

張文生教授指出, 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對台論述時獲得掌聲是最多的,

而且延續時間也是最持久的, 尤其是提到“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堅決反對”之時, 這反映了海內外中國人的心聲。 他認為, 這說明了海內外中國人有共同的意志, 對於台獨分裂是不會容忍的, 也給民進黨主導下的臺灣當局提了個醒。 張文生教授表示, 該報告中把臺灣問題放到了海峽兩岸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背景中, 同時用六個“任何”, 充分反映了大陸在解決臺灣問題上是有足夠的信心。 他說到, 習總書記表現了充分的自信, 到2049年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目標, 在大陸總體規劃之下, 臺灣問題的解決是遲早的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